目前分類:佳文分享 (3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批小樹拯救旅館

 

有一家三流旅館,生意一直不是很景氣,老闆無計可施,只等著關門了事。

後來,老闆的一位朋友指著旅館後面一塊空曠的平地,給他出了個主意。

次日,旅館貼出了一張廣告:「親愛的顧客,您好!本旅館山後有一塊空地,專門用於旅客種植紀念樹之用,如果您有興趣,不妨種下10棵樹,本店為您拍照留念,樹上可留下木牌,刻上您的大名和種植日期,當您再度光臨本店的時候,小樹定已枝繁葉茂了。本店只收取樹苗費200美元。」

廣告打出後,立即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旅館應接不暇。

沒過多久,後山樹木蔥鬱,旅客漫步林中,十分愜意。

那些種植的人更是念念不忘自己親手所植的小樹,經常專程來看望。一批旅客栽下了一批小樹,一批小樹又帶回一批回頭客,旅館自然也就顧客盈門了。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淘金,專淘水的小農女

 

19世紀美國加州發現金礦的消息,使得數百萬人湧向那裡淘金。

17
歲的小農女雅姆爾也在其中。

一時間,加州的淘金人水源奇缺、生活艱難。

多數人沒有淘到金,小雅姆爾也沒有,不過細心的她,卻發現遠處的山上有水。

於是,她在山腳下挖開引渠,積水成塘。

她將水裝進木桶,每天跑十幾趟賣水,做無本的生意。

淘金者中有人嘲笑她放著金子不淘!卻去賣水,但她不為所動。

許多年過去了,大部分淘金人空手而歸,而雅姆爾卻獲得了6700萬美元,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富人之一。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雞蛋握在女人的手裡

 

摩根是美國的大富豪,他年輕時攜妻子闖蕩之際,還是個窮光蛋。

為了生計,他和妻子開了一個雜貨店賣雞蛋。

摩根賣雞蛋時,常常有顧客抱怨說他的雞蛋小。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總結,他便讓妻子來賣雞蛋,結果顧客不僅不嫌雞蛋小,反而對摩根的印象和態度也大大改觀了。

原因就在於,摩根的手又大又粗,使得雞蛋相比之下就顯得有些小了。

同樣一個雞蛋,放在一個女人纖細的手裡和一個男人粗壯的手裡,在購買者的視覺上,雞蛋就不是同一個雞蛋了。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利:買我的馬戲票免費贈包花生

 

美國宣傳奇才哈利十五六歲的時候,在一家馬戲團做童工,負責在馬戲場內叫賣小食品。

但是每次看戲的人不多,買東西吃的人則更少,尤其是飲料,很少有人問津。

有一天,哈利突發奇想:向每一位買票的觀眾贈送一包花生,藉以吸引觀眾。

但是老闆堅決不同意他這個荒唐的想法。

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做擔保,請求老闆讓他一試,並承諾說,如果賠錢就從他的工資裡面扣;如果贏利了,自己只拿一半。老闆這才勉強同意。

於是,以後每次馬戲團的演出場地外,就多了一個義務宣傳員:「來看馬戲嘍!買一張票免費贈送好吃的花生一包!」

在哈利不停的叫喊聲中,觀眾比往常多了幾倍。

觀眾進場後,哈利就開始叫賣起飲料來,而絕大多數觀眾在吃完花生之後,覺得口渴都會買上一瓶飲料。

這樣一場馬戲下來,營業增加了十幾倍。

哈利在炒花生的時候,加了少量的鹽,這樣花生更好吃了,而觀眾越吃越口渴,飲料的生意自然就越來越好了。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地皮給政府的精明商人

 

美國某城30英里以外的山坡上,有一塊不毛之地,地皮的主人見地皮擱在那裡沒用,就把它以極低的價格出售。

新主人靈機一動,跑到當地政府部門說:「我有一塊地皮,我願意無償捐獻給政府,但我是一個教育救國論者,因此這塊地皮只能建一所大學。」

政府如獲至寶,當即就同意了。

於是,他把地皮的2/3捐給了政府。

不久,一所頗具規模的大學就矗立在了這塊不毛之地上。

聰明的地皮主人就在剩下的1/3的土地上,修建了學生公寓、餐廳、商場、酒吧、影劇院等等,形成了大學門前的商業一條街。

沒多久,地皮的損失就從商業街的贏利中賺了回來。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低智商社會》大前研一 


低智商社會 ~ 大前研一


檢討日本的集體亂象

日本著名趨勢專家、經濟戰略家大前研一出版《低智商社會》,將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社會的種種問題歸因於「集體智商衰退」,引起各界的廣泛討論。

大前研一認為,日本進入「低智商社會」的主要表徵是:

一,「集體不思考」。大前舉例說,電視節目裡如果說「納豆對減肥有幫助」,第二天超市裡的納豆就會被搶購一空。

大前還對電視節目的無聊低俗持批判態度,擔心由此引發「白癡化」。對於電子遊戲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他也認為是「集體不思考」的惡果;「集體不思考」帶來的後果是喪失慾望和上進心。

大前說,10年前年輕男子就業後還有一個目標是買一輛車,因為他們從小就盼望能夠開車跟女孩子約會。但現在年輕人似乎連這點興趣都沒有了,只要有個手機就夠了,蛻變成了「拿手機的猴子」。


二,是「集體不學習」。大前批評現在的日本人不怎麼讀書,他接受採訪和演講後常被問到的,不是國家該何去何從,而是「怎樣變成強者」,「怎樣賺到錢」之類的膚淺問題。電車上雖有人在看書,其實大部分看的是漫畫,閒時多數人則看棒球。大前認為「集體不學習」造就了日本一億人「經濟文盲」。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形成經濟泡沫,日本企業紛紛去美國大規模收購企業資產,許多日本人則在澳洲等國家購買房產。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社會似乎也一蹶不振,大前擔心這樣下去日本人可能真的要變成「笨蛋」了。

三,是「集體不負責」。這主要是指政治。大前認為,將來人們謀生主要靠三種「神器」:英語、金融和
IT(訊息技術)。但日本的政客只懂得另外三種「神器」:地盤、看板和皮包;滿腦子是選舉、權力、人脈和任人唯親,導致政界的集體素質下降,面對經濟和社會危機一竅不通,一籌莫展,遇到困難就辭職不幹,全世界都對日本首相的頻繁替換感到驚訝。

大前認為政治是社會的一個縮影,看看現在的日本社會,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落跑」的首相。

大前認為,在「低智商社會」裡,「掛羊頭賣狗肉」的強勢者、外國投資家、投資基金等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傻子」太多。所以,大前呼籲日本人學習和提高素質。

與其說這本書是大前研一對日本社會無情的「當頭棒喝」,不如說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日本人危機意識的提醒與刺激。曾創造經濟奇蹟的日本國民當然不是「低智商」,但未來要想走出經濟低迷的困境,顯然需要更多的努力。

大前羅列出的種種現象,未必為日本社會所獨有。急功近利、膚淺浮躁、缺乏思考的社會現象似乎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流行病」。從這個角度看,大前的「當頭棒喝」,的確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 : 台灣亦然)


 


引用:

http://www.nownews.com/2010/09/28/334-2650191.htm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上人開示】

 

現在的人心太愛享受了,回想上一代所過的生活,是何等的節儉。當我還是個小孩子時,記得那時候的廁所,裡面很多東西都可以回收:糞水由鄉公所的水肥車集中收取,運往鄉間當肥料,廁所中用來擦拭的是洋麻桿,家境富裕的人才有「粗紙」可用。

 

「粗紙」是什麼呢?它與現在大家用來拜拜所燒的金紙、銀紙是同樣的東西──須知道大家拿來敬神拜佛的金紙、銀紙,以前是用在廁所中的,所以說信仰的功德是在於虔誠的心念,而非焚燒金紙,燒金紙不但浪費而且危險,最糟糕的是造成環境污染,一位正信的佛教徒,必定會有惜福的觀念,也懂得以智慧來堅定信仰,所以他決不會用燒金紙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的。

 

曾經有一位先生千里迢迢的從嘉義到花蓮來看我,他只告訴我一件事:「師父,我每年都要燒掉一百多萬元紙錢! 」我問他:「為什麼要燒那麼多呢?」他說:「我常常生病,到處問神卜卦,都說我得祭神求平安,要祭神就必須燒金紙,如此身體才會好起來。」

 

就在來看我的前幾天,他運用卡車載了一車的金紙去燒,總共花了八十幾萬元,我問他:「燒了那麼多的金紙以後,你的感覺又怎樣呢﹖身體有沒有比較健康呢?」他回道:「我燒那些金紙燒到臉都燻紅了,回去睡了三天,身體也沒有好一點,我的朋友說這樣不行,所以才帶我來看你啊!」

 

我告訴他一個有關燒金紙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經營「粗紙業」的巧婦,為了出售倉庫中堆積如山的「粗紙」,於是想到一條妙計──她要丈夫假裝暴斃,自己則呼天搶地的嚎哭,引來左鄰右舍的探望、慰問。

 

她當著大家的面,在離丈夫的腳尾不遠處擺上一隻鐵桶,不斷把一疊疊的「粗紙」擲入鐵桶內燃燒,眾人問她原因,她表示「家裡沒有值錢的東西,只有燒些他自己製造的粗紙當作紙錢讓他帶走」,等鄰居離去後,做丈夫的就趕緊爬起來喝水、進食,如此連續七天。

 

巧婦和丈夫約好暗號,當鄰人又來祭拜時,做丈夫的聽到了太太的暗號,就推棺而起,並照著巧婦預先教好的說詞告訴大家:「因為我的老婆不斷的燒紙錢給我,使我的腳尾有一盞很光亮的燈火照路,所以土地公就讓我一路走回來了。」

 

巧婦假裝驚喜萬分的說:「你們大家聽啊!大家看啊!燒『腳尾錢』可以讓亡者得到光明,讓他又走回來了啊!」於是,他們家的「粗紙」當然被搶購一空,如此一傳十、十傳百,從此許多人都認為燒「腳尾錢」就能讓亡者得到光明。

 

這就是焚燒金銀紙的典故,流傳至今,變成風俗民情,其實我們應該要有智慧,一年燒了那麼多的金錢,不但浪費、危險、影響健康,又污染空氣!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居士與高僧


 

有一個年輕的居士,前去拜訪一位高僧。他們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

 

到了吃飯的時間,寺院中的侍者看兩人談得十分投機,便為兩人準備了一大一小兩碗面。

 

高僧看了一下面條,將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說道:「你吃大碗的吧!」

 

按照常理,居士應該將大碗再推回高僧面前,以示恭敬,可是居士一點都沒有推讓,而是非常自然地接過大碗就吃了起來。

 

高僧見他這樣,不由皺起了眉頭,心里想:「本以為他慧根不淺,可是居然一點都不懂得禮儀!」

 

居士吃完后,看見高僧根本就沒有動筷子,并且臉有慍色,便笑著問高僧:「師傅為何不吃?」

 

居士見高僧一語不發,便恭敬地說:「我確實是餓了,只顧自己狼吞虎咽,的確有失禮之處。

 

然而我將你推給我 的大碗面再推回到您的面前,那不是我的本愿。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為什么要那樣做呢?我要問師傅,你推我讓的目的是什么?」

 

高僧答:「吃飯。」

 

居士嚴肅地說:「既然目的是吃飯,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讓!難道您把大碗讓給我不是真心的嗎?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為什么要那樣做呢?」

 

禪思禪悟:很多時候,在國人的觀念中謙讓客氣是一種禮貌的表現,但往往違反自己的心意。殊不知禮儀只是一種形式,而拘泥于禮儀的形式不過是虛假的表現,

 

坦率真誠才是做人的真諦。

 


.................................................................

 

當禮儀變成假惺惺....人與人之間就這樣被搞糊了 做人變得更難了                         麗思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水台灣~~值得耐心欣賞的短片


保証你從未見過的台灣
從空中看被侵蝕的台灣
齊柏林由空中攝影紀錄這塊土地的美麗與傷痛,值得全家一起看....

看到這樣空拍巨觀的台灣 不自覺的胸臆澎派起來
必須放深放緩呼吸 當影片lag的時候又必須禀息






警示圖示

 

 

 

TEDxTalks2011-04-06 上傳





Aerial photographer. Since the late 90s, Chi has accumulated more than 1000 hours of flight, snapping more than 200 thousand images of Taiwan's varying landscapes. He is the recipient of the inaugural Johnnie Walker "Keep Walking" award.


.............................



期望在2005年  經建會主委規劃的「台灣永續發展計劃」,海拔1500公尺以上不 ­得任何人為開發,已開發的政府分期收回造林,政策死在國會多數黨 ­,不管誰執政,期待它早日開始執行,天佑台灣。









  • 空中的台灣太美了! 影片後段述及東西海岸為洋流侵蝕, 並不完全是因河川阻塞,沙土無法下沖至出海口所造成, 主要原因是溫室效應造成海水水位上升所致。 其實溫室效應也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作者從空中往下拍, 人為因素造成地表破壞一目了然, 如原始林被砍伐種植高冷蔬菜, 高山上開懇建立美麗的渡假村, 及河川排放污染液體, 這包含兩層原因, 一為政府管理問題,另一是更深層的『生存問題』, 台灣地小人眾,人口密度排名全世界第二名, 人多生存就困雖, 土地不足只好往高山發展! 溫室效應日益嚴重海水上漲,豪大雨造成水災也更頻繁, 再加上人口密度過高台灣可居住及耕種面積日益減少, 人多找工作困難,只能向外發展。 最後歸納成二個問題: 1. 我們還在鼓勵大量生育嗎?我們的人口及養育政策是什麼? 2. 向外發展不是做外勞而是要有競爭力比人強的能力! 人的素質培養靠教育,死背書式教育是沒有競爭力的, 創造力及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才是教育致勝的重點!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想獲得不曾擁有的東西,你必須嘗試從未做過的事。』」


...............................................................................


http://www.myoops.org/main.php?act=course&id=2472 (全文和原始影片下載連結)



 


講者:丹佐.華盛頓
2011年5月16日演講

翻譯:洪曉慧
編輯:朱學恆
簡繁轉換:洪曉慧
後製:洪曉慧
字幕影片後制:謝旻均


關於這場演講(來源World News.com)
丹佐.華盛頓為國際知名演員和導演,於5月16日(2011年)星期一在賓州大學第255屆畢業典禮上演講。丹佐.華盛頓是美國最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他在電影、戲劇和電視的演出及身為導演和電視製作人的成就均大獲好評。他的演出屢獲最高榮譽獎項,包括兩座奧斯卡獎和一座東尼獎,並在畢業典禮上獲頒藝術榮譽博士學位。

關於丹佐.華盛頓(來源Wikipedia)
丹佐.華盛頓(生於1954年12月28日)是美國演員、導演和電影製作人。他曾榮獲兩座奧斯卡獎、兩座金球獎和一座東尼獎。他最著名的成就是1989年以《光榮戰役》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並於2001年以《震撼教育》榮獲奧斯卡影帝。



丹佐‧華盛頓:「我太太告訴我這句金玉良言


『想獲得不曾擁有的東西,你必須嘗試從未做過的


事。』」


Follow up:



丹佐.華盛頓為2011年賓州大學畢業生演講

請跟我一起歡迎丹佐.華盛頓。

(掌聲)(歡呼聲)

謝謝。

(掌聲)

非常感謝。顯然我是最沒條理的演講者,大家都會帶個紙匣來裝演講稿,我只是將講稿夾進一本雜誌裡,所以-(笑聲)其實講稿的順序已經亂掉了。等等,讓我先把講稿整理好。所以,如果講稿開始到處亂飛,請你們幫我跑個腿,拿到講台上,我會盡力完成這場演講。

Gutmann校長、Price教務長、Cohen董事長,各位傑出的獲獎者和今天的畢業生們。

(掌聲)(歡呼聲)

很榮幸今天能被邀請到這裡。來到賓州大學校園總是令我十分開心;我來過這裡很多次,在Palestra體育館看我兒子比賽籃球,他是籃球隊隊員。沒錯,他是籃球隊隊員。(掌聲)(歡呼聲)教練讓他上場的時間不夠多,我們待會兒可以好好談談這件事。(笑聲)開玩笑的;我十分感謝Allen教練對他的指導。(笑聲)真的,確實如此,希望球隊將來能大放異彩。




來到賓州大學總是令我感到賓至如歸,除了幾次當我戴著洋基隊帽子時。(鼓譟聲)我實在大錯特錯,我想我應該換上費城人隊帽子。我感覺在這裡戴洋基隊帽子簡直像拿生命開玩笑。(掌聲)我遇過幾個傢伙對我說,「Denzel,我們喜歡你,你知道。但如果你繼續戴著那頂帽子四處亂晃,我們可不在乎你是誰。」(笑聲)所以你們應該很高興,我今天並沒有戴洋基隊帽子,但我穿著洋基隊襪子、洋基隊T恤、洋基隊夾克、洋基隊內褲、洋基隊襪套,但-沒戴洋基隊帽子。

不過,老實說,我-我有點緊張,我不習慣在這麼盛大的畢業典禮上演講;有點嚇人,令我感到無所適從。若要我一身戎裝扮演軍人;或把我丟上高速行駛的火車頂-有人說這是《煞不住》的劇情;或要我演Malcolm X(黑人民權領袖)或外號「颶風」的拳擊手魯賓.卡特;或《震撼教育》裡的艾隆佐警官都沒問題。但在畢業典禮上演講?這是非常嚴肅的場合,完全不同的演出,眼前坐著成千上萬人。也許有人會說,你是電影明星,這對你來說應該是家常便飯。確實如此,理論上來說確實如此,但我本人並不真的在電影院裡看著觀眾望著我。(笑聲)這麼說還算合理吧?我的意思是,我不會親眼看見他們咳嗽、坐立不安,或拿出iphone發簡訊給男友,或抓屁股搔癢,不管他們在電影院裡做什麼。但從台上這個位置,底下的你們一目了然,這讓我很不自在。(笑聲)所以,拜託,在演講結束之前,不要拿出iphone發簡訊給男友,拜託。但如果你要抓屁股,請隨意,我可以理解。(笑聲)





我一直思考該講些什麼內容,我知道最能吸引你們注意力的方法就是講些好萊塢八卦。例如-我可以講我跟羅素.克洛在《美國黑幫》拍攝現場爭吵的事。但我想,不,不,你們是高知識份子,不會對這些八卦感興趣。(笑聲)也許我猜錯了?(笑聲)我曾經想過,或許我可以談談跟安潔莉娜.裘莉在奧斯卡典禮後台更衣室的「私密」時刻。(口哨聲)(笑聲)(掌聲)但我想,不,這不太適合,這可是常春藤名校。我的意思是,安潔莉娜.裘莉在更衣室裡半裸,誰會想聽這些?(笑聲)不,不會有人想聽。這可是賓州大學,不會有人對這種八卦感興趣。(笑聲)也許在Drexel大學(附近一所大學)還有可能,但不是這裡。(笑聲)(掌聲)(口哨聲)喔,這下我可惹上麻煩了。(笑聲)所以我又回到原點,感到緊張不安。

所以,現在你們或許會想,既然這對你來說這麼困難、壓力這麼大,一開始為何要接受這個邀請?你們知道,我兒子在這裡就讀,這是第一個理由。這是個好理由;我總得看看我付的學費值不值得。(笑聲)現場某些家長肯定能理解我的想法。(笑聲)那些坐在樓上的家長。當然,我出席這個典禮還有其他理由。沒錯,我得過奧斯卡獎,但我不曾吃過這裡的「神奇肉丸」,得在美食車前排上半小時才吃得到。(歡呼聲)(掌聲)沒錯吧?沒錯,我跟歐巴馬總統面對面交談過,但我不曾跟一位叫「Kweeder」的傢伙當面說過話,他星期二晚上在Smokes演唱憤世嫉俗的歌曲。(歡呼聲)(掌聲)我從來不曾去過「buis」、從來不曾去過「himos」。(歡呼聲)(掌聲)沒錯,我扮演過與惡魔抗爭的探員,但我從不曾去過一所松鼠族群完全失控的學校。(歡呼聲)(掌聲)牠們闖入宿舍、在校園裡遊盪,我好像還看見有些拿著書本去上課。(笑聲)所以我非來不可。我必須來,即使我害怕自己可能會出糗。事實上,如果你們想知道真相,我非來不可的理由是…

正因為我可能出糗,才非來不可。


這是什麼意思?請聽我說明。



我認為,生中沒有任何事比勇於冒險更有價值,沒有任何事。


曼德拉曾經說過,「如果安於現狀,生命就會失去應有的熱情。」我敢肯定,在你們的人生歷程中,無論是學校生活、申請大學、選擇主修科系或決定人生方向時,總會有人提醒你們必須給自己「留後路」。確保自己有「後路」可走,親愛的。但我無法理解「留後路」這個想法。如果我會遭遇失敗,我不希望為自己留什麼後路,除了留下我的信念。

我希望能「向前看」,我認為這至少能讓我看清前方有什麼阻礙。向前看,這就是我的意思。



Reggie Jackson職業生涯中曾被三振出局2600次,棒球史上最高紀錄,但你不會聽說這些三振出局的紀錄,人們只記得他擊出的全壘打。向前看。愛迪生曾經歷過1000次失敗的實驗,你們知道這件事嗎?我本來不知道,因為他在第1001次實驗時發明了電燈泡。向前看。每次失敗都意味著向成功邁進一步,你必須冒險,我相信你們早已聽過這些,但我想告訴你們,為什麼這個觀念如此重要。有三個原因,等我說完後,你們就可以拿出iPhone了。




第一,你在生命中某個時刻必定會遭遇失敗,接受這個事實。你會遭遇失敗,你會感到羞愧,你會做出某些遜斃了的事。


(笑聲)這是無庸置疑地。我知道這或許不是畢業典禮上經常會出現的說法。但各位,我想對你們說-接受失敗,因為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我很清楚這一點。

在演藝圈,失敗是家常便飯。我剛出道時,參加一部百老匯音樂劇試鏡,我想,這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角色,除了我不會唱歌。(笑聲)當我在後台準備上台時,我前面那個傢伙,他唱得就像…就像帕華洛帝那樣-(模仿唱歌劇),不停地唱,我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評審對他說,「謝謝,非常感謝,我們會再給你消息。」然後我帶著我的樂譜出場。我選的歌曲是誘惑合唱團的《Just My Imagination》,我把樂譜遞給伴奏,她看著樂譜,看了我一眼,然後看向指揮,像這樣(困惑狀)。於是我開始唱…(唱歌)評審一語不發,我想我的表現必定是漸入佳境,所以我開始沉浸於表演中。(唱歌)(扭動)(笑聲)然後評審說,「好,好,謝謝,非常感謝,華盛頓先生,謝謝。」我想我肯定得不到那份工作了,但他們通知我參加下一次試鏡。下一次試鏡內容是戲劇表演。我想,或許我不會唱歌,但演戲可難不倒我。他們把我跟那個會唱歌的傢伙分在同一組,但我對音樂廳毫無概念;音樂廳相當大,所以你的音量必須讓音樂廳裡每個人,包括坐在後方的人都能聽見。我的表演方式就像在現實生活中跟他人自然地交談,你們知道,就像跟身旁的人說話那樣。我不懂該怎麼唸我的臺詞,我是這麼唸的,「把杯子遞給我。」他的唸法是,「好,我會把杯子給你,親愛的,杯子馬上就遞過去了。」(笑聲)然後我說,「好…好。」(笑聲)「那…我該把杯子還給你嗎?」「是啊,你得把它還給我,因為那是我的杯子,應該還給我才是。」(笑聲)我沒得到那份工作。(笑聲)



但重要的是,我沒有放棄,我沒有退縮。我離開那裡,準備下一次試鏡,然後是一次又一次地試鏡。我向上帝祈禱、不斷地祈禱、一再祈禱,但依然不斷地失敗、持續地失敗、一再失敗。但無所謂。你們知道為什麼嗎?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只要你在理髮店附近晃得夠久,遲早能剪到頭髮。」機會終究會到來。

我確實等到我的機會。去年,我在百老匯演了一齣叫《Fences》的戲劇。(掌聲)之前有人提過這件事。贏得一座東尼獎(音樂劇界的奧斯卡獎)。順帶一提,在這齣劇中我不需要唱歌。但諷刺的是,這齣劇在The Court劇院上演,正是我30年前第一次試鏡失敗的那家劇院。(掌聲)所以重點是,我會講快一點,重點是,今天在座所有畢業生,都擁有邁向成功之路所需的訓練和才能,

但你是否有接受失敗的勇氣?


這是我第二個關於失敗的觀點。如果你不曾失敗過,代表你從未真正冒險嘗試。我再說一次。如果你不曾失敗過,代表你從未真正冒險嘗試。我太太告訴我這句金玉良言,「想獲得不曾擁有的東西,你必須嘗試從未做過的事。」勵志演講者Les Brown曾經這麼比喻:想像你即將去世,圍繞著在你床邊的是你尚未發揮之潛力的鬼魂、你未曾付諸行動之想法的鬼魂、你尚未使用之才能的鬼魂;它們圍繞在你床邊,滿懷憤怒、失望和沮喪,它們說,「我們來找你,因為你本來有機會賦予我們生命,現在我們得和你一起進墳墓了。」所以,我想問大家,當你臨終時,床邊會圍繞多少鬼魂?



你們在教育上投注許多心力,人們也在你們身上投入許多資源。我想告訴你們,

這個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你們的才能。


我兩天前才從非洲返回,所以在時差的影響下,我的話有點雜亂無章。我剛從南非回來,那是個美麗的國家,但有些地方十分窮困,需要幫助。非洲不過是冰山一角;中東需要你們的幫助、日本需要你們的幫助、阿拉巴馬州需要你們的幫助、田納西州需要你們的幫助、路易斯安那州需要你們的幫助、費城需要你們的幫助。(掌聲)這個世界…(掌聲)這個世界亟需眾人伸出援手,而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

確實如此。我們需要你們貢獻一己之力,各位年輕人。我並不是說我能代表講台上其他人,但我知道自己稍微年長些;我們需要你們的力量,各位年輕人,請記住這一點。所以,你們必須勇往直前,你們必須貢獻所有的一切,無論是你的時間、你的才能、你的祈禱或你的財富,因為,請記住這一點:靈車後面不會跟著U-Haul(搬家、租車公司)的卡車。(笑聲)(掌聲)我再說一遍;靈車後面不會跟著U-Haul的卡車,你無法帶著財富離開人世。埃及人曾經試過。(笑聲)他們所帶的全被洗劫一空。(笑聲)(掌聲)



所以,問題是,你打算怎麼運用你擁有的一切?無論你擁有的是什麼。在座有些人主修企管,有些人會成為神學家、護士或社會學家,有些人擁有財富,有些人擁有耐心,有些人擁有善心,有些人擁有愛,有些人擁有從刻苦中磨練出的智慧。無論你擁有的是什麼,無論你擁有什麼才能,你打算怎麼運用你擁有的一切?

好,接下來要講的是我對失敗的最後一個觀點。有時候,失敗是找尋人生方向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我一開始是Fordham大學醫科預科生,我修過一門叫「心臟形態發生學」的課程,我到現在還不太會唸-「心臟形態發生學」。我讀不懂、唸不清,我肯定這門課一定會被當。(笑聲)然後我決定去唸法律預科,之後是新聞學。我對主修科目三心兩意結果忠實地反映在成績上。(笑聲)沒錯,每況愈下。某個學期,我的GPA(學業成績平均點數)只有1.8,學校相當客氣地建議我最好休學一陣子。當時我20歲,身處人生最低潮,然後某天-我清楚記得那個日子-1975年3月27日;當時我在母親的美容院裡幫忙,我母親在Mount Vernon開了一家美容院。一位公認是全鎮最老的婦人來到店裡,我跟她不是很熟。當時,我面對著鏡子,每當我看向鏡中時,她的目光總是在我身上,死盯著我。她就那樣一直盯著我不放,每當我看向她時,她總是用那種奇怪的目光盯著我。最後,她把頭上的烘乾機掀開,說了一句令我畢生難忘的話。她先說,「請給我一張紙。」然後對我說,「小夥子,我有個預感,一個心靈預感,」她說,「你將會周遊世界,將你的聲音傳達給成千上萬人。」提醒大家一下,我當時20歲,剛從學校休學。事實上,我自作聰明地想,也許她從水晶球裡看見我會在秋季復學?(笑聲)

但也許她確實預見了什麼。因為那年夏末,當我在康乃狄克州的YMCA夏令營擔任指導員時,我們舉辦了參加者的才藝表演。表演結束後,另一位指導員問我,「你考慮過從事表演工作嗎?你在這方面很有天賦。」當我在那年秋天返回Fordham大學時,我一復學,就再次更改了主修課程-最後一次。之後的人生旅程中,就像那位老婦人預言的,我周遊世界,透過電影,將我的聲音傳達給成千上萬人。那成千上萬人-直到今天,並沒有真正見過我本人-直到今天,我並沒有真正跟那些人見過面,他們也沒見過我。他們只能在電影裡看見我,他們無法見到我本人。但我今天親眼見到你們,眼中所見的令我感到鼓舞,眼中所見的帶給我力量,眼中所見的令我十分欣喜。(掌聲)




還剩一頁,然後我就會閉嘴。讓我用一個例子來做總結。事實上,校長之前稍微提過,跟《費城》這部電影有關,她肯定偷看了我的演講稿。(笑聲)多年前,我演出一部叫《費城》的電影,其中某些場景是在這個校園裡拍攝的。《費城》在1993年上映,當時你們大多數人或許還在包尿布,說不定有些教授也是。(笑聲)我自己也覺得好笑。(笑聲)但那是一部好電影,不妨到Netflix租來看看。那是部好電影,租看看,你們每租一次,我就能賺23美分,拜託,去租吧!(笑聲)樓上的家長們,請到Netflix租看看吧,拜託,也跟朋友推薦一下。電影內容是描述一名男子的故事,由湯姆.漢克斯扮演。他因為感染愛滋病,被任職的律師事務所開除,他想控告那間事務所,但沒人願意做他的律師,直到我扮演的一位懼怕同性戀、只擅長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的律師接手這個案子。以某方面來說,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就會瞭解我今天所說的一切;你會明白我所謂的勇於冒險及不怕失敗。

因為冒險不僅跟謀生有關,也能讓你瞭解你所明白及不明白的事物。它能讓你保持開闊的心胸,接受不同觀點。在這部影片中,我扮演的角色以踏出一小步開始,進行小小的冒險。他十分緩慢地逐漸克服自己的恐懼,我想,最後他心中必定充滿了愛。我想,沒有比這更適合送給你們的畢業禮物了。



 



不僅要勇於冒險,也要以開闊的心胸面對人生、接受新的看法;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新的觀點;勇於在全國最頂尖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演講,即使害怕得四肢僵硬。或許這令人膽顫心驚,但依然十分值得。因為你所冒的險、你遇見的人、你所愛的人、你擁有的信念,將會定義你的人生。


因此,2011年畢業生們,這是你們的使命。當你們離開費城這個友善的校園後,永遠別氣餒、永遠別退縮,貢獻你擁有的一切。當你在生命旅程中遭遇失敗挫折,也許甚至就在今晚,當你多喝了幾杯香檳後,請記住這一點:向前看。

恭喜各位,我愛你們,上帝保佑大家,獻上我最崇高的敬意。

(歡呼聲)(掌聲)

以下為系統擷取之英文原文
About this talk

Denzel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actor and director, delivered the addres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 255th Commencement on Monday, May 16. Washington is one of the nation's preeminent performing artists, having achieved wide acclaim for his film, theatrical and television performances, as well as his accomplishments in film directing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Washington has received the most distinguished accolades of his art, including two Academy Awards and a Tony Award. At Commencement, Washington received an honorary doctor of arts degree.
About Denzel Washington
Denzel Hayes Washington, Jr. (born December 28, 1954) is an American actor, film director and film producer. Washington has received two Academy Awards, two Golden Globe awards, and a Tony Award. He is notable for winning the Best Supporting Actor for Glory in 1989; and the 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or in 2001 for his role in the film Training Day.
About this transcript
President Gutmann; Provost Price; Board Chair Cohen; fellow honorees; and today’s graduates:
I’m honored and grateful for the invitation today.
It’s always great to be on the Penn campus. I’ve been to a lot of basketball games at the Palestra because my son played on the team. Coach didn’t give him enough playing time, but we’ll talk about that later. No, I’m very pleased with the progress Coach Allen has made and I wish them success in the future.
I’d always get a warm welcome here—except on the few occasions when I’d wear my Yankees cap.
It’s like taking your life in your hands. People would say: “We love you Denzel. But you walking around with that hat on…we don’t care who you are.”
So you’ll be happy to see that I’m not wearing my Yankees cap today.
But I am wearing my Yankees socks, my Yankees t-shirt, and my Yankees underwear.
Still, I’ll be honest with you: I’m a little nervous. Speaking at a graduation of this magnitude is a little overwhelming.
This is out of my comfort zone.
Dress me up in army fatigues. Throw me on top of a moving train. Ask me to play Malcolm X, Rubin Hurricane Carter, Alonzo from Training Day: I can do all that.
But a commencement speech? It’s a very serious affair. Different ballgame. There’s literally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people here.
And for those who say—you’re a movie star, millions of people watch you speak all the time…
… Yes, that’s technically true. But I’m not actually there in the theater—watching them watching me.
I’m not there when they cough… or fidget… or pull out their iPhone and text their boyfriend… or scratch their behinds.
From up here: I can see every single one of you. And that makes me uncomfortable.
So please, don’t pull out your iPhone and text your boyfriend until after I’m done.
But if you need to scratch your behinds, go right ahead. I’ll understand.
Thinking about the speech, I figured the best way to keep your attention would be to talk about some really, juicy Hollywood stuff.
I thought I could start with me and Russell Crowe getting into some arguments on the set of American Gangster…
… but no. You’re a group of high-minded intellectuals. You’re not interested in that.
Or how about that “private” moment I had with Angelina Jolie half naked in her dressing room backstage at the Oscars?… Who wants to hear about that?
I don’t think so. This is an Ivy League school. Angelina Jolie in her dressing room…?
No, this is Penn. That stuff wouldn’t go over well here. Maybe at Drexel—but not here. I’m in trouble now.
I was back to square one—and feeling the pressure.
So now you’re probably thinking—if it was gonna be this difficult, why’d I even accept today’s invit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Well, you know my son goes here. That’s a good reason. And I always like to check to see how my money’s being spent.
And I’m sure there’s some parents out there who can relate to what I’m talking about!
And there were other good reasons for me to show up.
Sure, I got an Academy Award… but I never had something called “Magic Meatballs” after waiting in line for half an hour at a food truck.
True, I’ve talked face-to-face with President Obama… but I never met a guy named “Kweeder” who sings bad cover songs at Smokes on a Tuesday night.
Yes, I’ve played a detective battling demons… but I’ve never been to a school in my life where the squirrel population has gone bananas, breaking into the dorm rooms and taking over campus. I think I’ve even seen some carrying books on the way to class!
So I had to be here. I had to come… even though I was afraid I might make a fool of myself.
In fact… if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the truth:
I had to come… exactly because I might make a fool of myself.
What am I talking about?
Well, here it is:
I’ve found that nothing in life is worthwhile unless you take risks.
Nothing.
Nelson Mandela said:
“There is no passion to be found playing small—in settling for a life that’s less than the one you’re capable of living.”
I’m sure in your experiences—in school… in applying to college… in picking your major… in deciding what you want to do with life—people have told you to make sure you have something to “fall back on.”
But I’ve never understood that concept, having something to fall back on.
If I’m going to fall, I don’t want to fall back on anything, except my faith. I want to fall… forward.
At least I figure that way I’ll see what I’m about to hit.
Fall forward.
Here’s what I mean:
Reggie Jackson struck out twenty-six-hundred times in his career—the most in the history of baseball.
But you don’t hear about the strikeouts. People remember the home runs.
Fall forward.
Thomas Edison conducted 1,000 failed experiments. Did you know that?
I didn’t either—because #1,001 was the light bulb.
Fall forward.
Every failed experiment is one step closer to success.
You’ve got to take risks. And I’m sure you’ve probably heard that before.
But I want to talk about why it’s so important.
I’ve got three reasons—and then you can pick up your iPhones.
First… you will fail at some point in your life. Accept it. You will lose. You will embarrass yourself. You will suck at something. 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That’s probably not a traditional message for a graduation ceremony. But, hey, I’m telling you—embrace it.
Because it’s inevitable.
And I should know: In the acting business, you fail all the time.
Early in my career, I auditioned for a part in a Broadway musical. A perfect role for me, I thought—except for the fact that I can’t sing.
So I’m in the wings, about to go on stage but the guy in front of me is singing like Pavarotti and I am just shrinking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So I come out with my little sheet music and it was “Just My Imagination” by the Temptations, that’s what I came up with.
So I hand it to the accompanist, and she looks at it and looks at me and looks at the director, so I start to sing and they’re not saying anything. I think I must be getting better, so I start getting into it.
But after the first verse, the director cuts me off: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you’ll be hearing from me.”
The next part of the audition is the acting part. I figure, I can’t sing, but I know I can act.
But the guy I was paired with to do the scene couldn’t be more overdramatic and over-the top.
Suffice to say, I didn’t get the part.
But here’s the thing: I didn’t quit. I didn’t fall back.
I walked out of there to prepare for the next audition, and the next audition, and the next one. I prayed and I prayed, but I continued to fail, and I failed, and I failed.
But it didn’t matter. Because you know what? You hang around a barbershop long enough—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get a haircut.
You will catch a break.
Last year I did a play called Fences on Broadway and I won a Tony Award. And I didn’t have to sing for it, by the way.
And here’s the kicker—it was at the Court Theater, the same theater where I failed that first audition 30 years prior.
The point is, every graduate here today has the training and the talent to succeed.
But do you have guts to fail?
Here’s my second point about failure:
If you don’t fail… you’re not even trying.
My wife told me this expression: “To get something you never had, 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you never did.”
Les Brown, a motivational speaker, made an analogy about this.
Imagine you’re on your deathbed—and standing around your bed are the ghosts representing your unfilled potential.
The ghosts of the ideas you never acted on. The ghosts of the talents you didn’t use.
And they’re standing around your bed. Angry. Disappointed. Upset.
“We came to you because you could have brought us to life,” they say. “And now we go to the grave together.”
So I ask you today: How many ghosts are going to be around your bed when your time comes?
You invested a lot in your education. And people invested in you.
And let me tell you, the world needs your talents.
Man, does it ever.
I just got back from four months of filming in South Africa—beautiful country, but there are places with terrible poverty that need help.
And Africa is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The Middle East needs your help. Japan needs your help. Alabama and Tennessee need your help. Louisiana needs your help. Philadelphia needs your help.
The world needs a lot—and we need it from you, the young people.
So get out there. Give it everything you’ve got—whether it’s your time, your talent, your prayers, or your treasure.
Because remember this: You’ll never see a U-haul behind a hearse.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The Ancient Egyptians tried it—and all they got was robbed!
S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what you have? And I’m not talking how much you have.
Some of you are business majors. Some of you are theologians, nurses, sociologists. Some of you have money. Some of you have patience. Some have kindness. Some have love. Some of you have the gift of long-suffering.
Whatever it i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what you have?
Now here’s my last point about failure:
Sometimes it’s the best way to figure out where you’re going.
Your life will never be a straight path.
I began at Fordham University as a pre-med student. That lasted until I took a course called “Cardiac Morphogenesis.”
I couldn’t pronounce it… and I couldn’t pass it.
Then I decided to go pre-law. Then journalism.
With no academic focus, my grades took off in their own direction: down.
My GPA was 1.8 one semester, and the university very politely suggested it might be better to take some time off.
I was 20 years old, at my lowest point.
And then one day—and I remember the exact day: March 27th, 1975—I was helping out in the beauty shop my mother owned in Mount Vernon.
An older woman who belonged to my mother’s church, one of the elders of the town, was in there getting her hair done and kept giving me these strange looks.
She finally took the drier off her head and said something to me I’ll never forget:
“Young boy,” she said. “I have a spiritual prophecy: you are going to travel the world and speak to millions of people.”
Like a wise-ass, I’m thinking to myself: “Does she got anything in that crystal ball about me getting back to college in the fall?”
But maybe she was on to something. Because later that summer, while working as a counselor at a YMCA camp in Connecticut, we put on a talent show for the campers.
After the show, another counselor came up to me and asked: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acting? You should. You’re good at that.”
When I got back to Fordham that fall I changed my major once again —for the last time.
And in the years that followed—just as that woman getting her hair done predicted—I have traveled the world and I have spoken to millions of people through my movies.
Millions who—up ‘till today—I couldn’t see while I was talking to them.
But I do see you today. And I’m encouraged by what I see. I’m strengthened by what I see. I love what I see.
Let me conclude with one final point. Many years ago I did this movie called Philadelphia. We actually filmed some scenes right here on campus.
Philadelphia came out in 1993, when most of you were probably still crawling around in diapers. Some of the professors, too.
But it’s a good movie. Rent it on Netflix. I get 23 cents every time you do. Tell your friends, too!
It’s about a man, played by Tom Hanks, who’s fired from his law firm because he has AIDS.
He wants to sue the firm, but no one’s willing to represent him until a homophobic, ambulance-chasing lawyer—played by yours truly—takes on the case.
In a way, if you watch the movie, you’ll see everything I’m talking about today.
You’ll see what I mean about taking risks or being willing to fail.
Because taking a risk is not just about going for a job.
It’s also about knowing what you know and what you don’t know. It’s about being open to people and idea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film, the character I play begins to take risks. He slowly overcomes his fears, and ultimately his heart becomes flooded with love.
And I can’t think of a better message as we send you off today.
To not only take risks, but to be open to life.
To accept new views and to be open to new opinions.
To be willing to speak at commencement at one of the country’s best universities… even though you’re scared stiff.
While it may be frightening, it will also be rewarding.
Because the chances you take… the people you meet… the people you love...the faith that you have—that’s what’s going to define your life.
So… members of the class of 2011: This is your mission:
When you leave the friendly confines of West Philly: Never be discouraged. Never hold back. Give everything you’ve got.
And when you fall throughout life—and maybe even tonight after a few too many glasses of champagne—fall forward.

 



Trackback address for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right click and copy shortcut/link location)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人寫了這些美麗的文字




























1.      禱告不是一個“備胎”,




       讓你在遇到麻煩時拉出來用, 禱告實在是一個“方向盤”,指示正確的道路。



2.      為什麼汽車的擋風玻璃是這麽大, 而後視鏡卻是如此之小?




  因為我們的過去沒有像我們的未來這般重要。 所以,集中精神向前看,向著未來前進。



3.      友誼就像一本書。




    燒一本書只需要幾秒鐘,但寫一本書需要很多年。



4.      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是短暫的。




            如果生活順利,享受它,它們不會永遠不變。





             如果生活遇到艱難,不用擔心,艱難也不會永遠不變。



5.      老朋友是金!新朋友是鑽石!




             如果你得到一顆鑽石,不要忘了黃金!





             因為要托住一顆鑽石,你總是需要黃金做托架!



6.      通常當我們失去了希望,很多時悲觀地想到這是末路,




       上帝從上面微笑著說:放輕鬆些,親愛的,它只是一個彎,不是末路!



7.      當上帝解決你的問題,你相信上帝的能力;




     當上帝不解決你的問題,那是上帝相信你自己能解決的能力。



8.      一個盲人問聖安東尼:有什麼東西比失去視力更差?




      他回答說:“是的,失去你的視野!”



9.      當你為別人禱告,上帝聽你的,祝福他們,




       有時,當你平安和快樂時,記得那是有人已為你向上帝祈求。



10.         擔憂帶不走明天的煩惱,只會帶走今天的和平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人生不怕看走眼,而是要找看對眼的路,眼光多看十年,預想未來趨勢,


不要追隨當紅,然後,就堅定的走下去。」


 


那一年,我們看不起郭台銘 2012-03-01


黃創夏 2012-03-02


 前言:人生不怕看走眼,而是要找看對眼的路,眼光多看十年,預想未來趨勢, 不要追隨當紅,然後,就堅定的走下去。


===【一聲笑】===


利用空檔整理房子,突然翻到一張泛黃的紙片,那是二十幾年前,助教發下來的通知單。那一年,我們竟然看不起郭台銘‧‧‧ 二十多年前還就讀台灣大學機械研究所時,系上舉辦了許多場研討會,有一次,請來了當時仍名不經傳的鴻海老板郭台銘。


連接器?電腦的周邊零組件罷了,那是什麼低階技能啊!郭台銘,只有海專學歷能教台大學生?黑手出身到工專去演講比較貼切吧‧‧‧ 那一年,我們竟看不起郭台銘,郭台銘曾經在第一次被請來系上演講,偌大講堂不過十來人,過半還是師長。實在太失禮,系上第二次請郭台銘再來時,所長發下通牒,要求所有研究生都要到,所長要點名。如果真有料,還需要點名嗎?同學們個個心裡嘀咕。恰好對比的是,在郭台銘來台大演講之前,系上也安排了當時有「台灣之光」稱譽之「台中精機」來演講,來的只是副總不是老板,講堂卻爆滿。物換星移,台中精機這家台灣老字號製造業代表,在二○○○年三月被法院裁定重整,這十年正積極重整旗鼓,郭台銘卻已打造了鴻海帝國。


苦笑不已,打電話給當年同實驗室的師兄H,他大笑說:「那一年,我們都看不起郭台銘,我們真是看走了眼啦!」看走眼的事何止一樁,也是二十多年前在新竹清華大學校園,深夜,已從博士班畢業的學長C淒苦地站在宿舍門口,隔日,他就要去當時根本沒人知道的「XX電子」報到上班了。竹葉青一杯接著一杯,C大嘆對不起父母,畢業後,他投履歷到大同、唐榮,甚至是中油與台電,都吃了閉門羹,學歷太高了,當時不太敢用博士的台灣製造業,都說小廟養不了大神,只有一家剛剛起步的「XX電子」錄用了他。電子?在那個時候的台灣,電子是「增你智」、「RCA」或是仿冒日本電動玩具的低階工業代名詞,出現的都是女工畫面。滿腹經綸竟要和「女工」同列?C學長苦不堪言,大醉。第二天,我們扛著半醉不醒的C,送他到新竹科學園區去報到。


真是看走眼了,如今,C學長已是副廠長層級的電子新貴,在許多學子擠都擠不進去的職場天堂大展長才。真是看走眼了,想到往事就苦笑。 當年,全班五十幾位來自台灣各頂級高中的學子,看上了台灣第一個自製風洞的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四年讀書,過半以上同學都走熱流組,學航太,大夥兒滿腦子想的都是成為未來的「萊特兄弟」或是「台海的錢學森」,雄心壯志想要成為台灣的「航天新父」。畢業的那一年,台灣卻宣布放棄了航太工業,學無所用,我們這一班個個自謀出路,讀書覓教職的有之、拉保險的有之、回到小鎮的有之、改行搞建築的有之、也有最不成材的我改行當記者。


那一年,還是心高氣傲的學子時,總是看走了眼,人生真是無法盡如規畫。苦笑中,又瞥見一本泛黃的筆記本,那是當年在台大聽研討會專用筆記本,一打開,是台大機械系最有成就學長,前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田長霖返校時演講的筆記。「人生不怕看走眼,而是要找看對眼的路,眼光多看十年,預想未來趨勢,不要追隨當紅,然後,就堅定的走下去。」田長霖負笈西行到美國後,當時正是美國與前蘇聯太空爭霸時代,田長霖憶起幾乎所有同學都投入了最熱門的航天科技,只有田長霖自認競爭者太多,難以出類拔萃,他選擇當年冷僻的「熱幅射」當專長。前二、三十年,那些學航太的同學個個頭角崢嶸,田長霖永遠都只是邊邊角角的冷門學者。沒想到登月計畫終止了,挑戰者太空梭大爆炸讓美國航太研究重挫。當能源科學與電子科學方興未艾時,田長霖的熱幅射躍登龍門,還成了華人擔任美國名校校長的第一人。


「人生不怕看走眼,而是要找看對眼的路,眼光多看十年,預想未來趨勢,不要追隨當紅,然後,就堅定的走下去。」那一年,我們竟看不起郭台銘,二十幾年後滄桑,終於聽懂了田長霖的教誨深意。回首往事,百感交集,謹以此文,和正要更上層樓,不斷創下報考歷史新高記錄的一碩士班、博士班考生分享。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問世間為何物 - 今年中國高考百分作文







































這真是中國新生一代的孩子的作文,







真的值得好好看一下,詼諧逗趣,還押韻!又有點不規範的亂,







若說起承轉合,似乎又不那麼貼準,







若說是故事,卻又貼近作文題綱,.....







這就是現代轉變中的中國新生一代的作文 ( 結尾結論方式真是讓人






渣舌的噴飯 )







新世代想法中微小的現象或寫照 ~~







閒來嗑牙可看看,那一片我們似乎很親近的中國,卻又不是很了解






的新世代 ~~




 









-今年中國高考百分作文

汽車渴望公路,花草渴望雨露,



靈魂渴望超度,心靈渴望歸宿,



而我則迫切渴望著有個媳婦

眾裡尋她千百度,踏平腳下路,



驀然回首細環顧,大嬸大娘無數。



都說男兒有淚不撲簌,



但那絕對是未到傷心處。

有誰知道淚水已經多少次模糊了我心靈的窗戶



況且咱都是滄海一粟,



憑啥我就不能在愛情的海岸登陸



只能一口一口地吃著乾醋

人生本來就短促,



我又怎能就這樣默默地虛度

為了盡快給自己找一個歸宿,



我決心不擇手段的全力以赴。



錯誤錯誤

這種想法最終成了我難逃的劫數。



沒想到我一時的慌不擇路,



竟上演了那樣慘絕人寰的一幕。



那是我走投無路,



勾引了有夫之婦。



誰知道罪行敗露,



被人家當場抓住。

只後悔不會武術,



沒能夠殺出血路。



無奈的任人擺布,



慘遭了打擊報復。



他們惱羞成怒,



打得義無反顧。

片刀循環往復,



板磚頻頻招呼。



我渾身血流如注,



兩腿還不住抽搐。



走錯那罪惡一步,



差點兒就死不瞑目。



恐怖恐怖

真慶幸我還能把命保住。



那場我自導自演的前車之覆,



帶給了我賊深賊深的感觸。



往事歷歷在目,



我此刻一一追溯。

經歷了苦痛掙扎後的覺悟,



終于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問世間情為何物,



我算是大徹大悟。



感情上的事兒看來還真不能過於盲目。



是你的擋不住,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



別人的女友就是再好也不能輕易接觸。

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要是玩完了還上哪去找我的賢內助



更何況人生短促,



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珍惜和呵護。



愛情的光環固然炫目,



也畢竟不是生命的全部。

寫到這裡,似乎字數不夠。



那就容我,再些編構。



說來說去,心聲止不住流露。



七夕哥們兒都有節目,我這個單身人物,即將刺痛苦楚。

哎呀不好



考試就快結束,試卷還有問題無數,我有點兒坐立不住

最後總結一句,作文便就此打住

問世間情為何物詩經曰:廢物廢物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uper easy !!  保護網路密碼 - 超簡單的方法


 


該方法來自於從事多年網路資訊安全的資深人士,絕對實用,而且操作簡單,一學就會,老少皆宜!請花3分鐘認真看完,會讓你一輩子受益的,看完別忘了轉給你的好朋友共用!


 


用網銀的人多了,網銀被盜的人也就自然多了,一旦網銀被盜,那損失可不小,估計得心疼得幾個月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有這種經歷的出來吼一聲),網上也有很多很多介紹保護網銀密碼安全的方法,無外乎什麼把密碼設置得複雜點啊,安裝殺毒軟體啊,很多方法都是殺毒軟體廠商的促銷手段,要知道殺毒都在病毒出現後,網銀都被盜了,裝再好的殺毒軟體有什麼用,給大家傳授幾招簡單實用的,絕對管用。


 


先講講密碼是如何被盜的,現在99%都是因為電腦中了木馬盜號程式,不知道什麼是木馬程式的,到百度上去查查,這邊不掃盲了,你在進入網銀支付頁面的時候,會看到輸入帳號密碼的介面:


 


不用說,一般人都是老老實實的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先輸入卡號,然後輸入密碼,然後附加碼,在輸入的過程中,還特別認真,擔心輸錯,木馬程式在判斷出你進入銀行網站後,就記錄下你的鍵盤輸入的數位,然後發送郵件給盜號者,你輸入得越好,帳號越容易被盜,密碼再複雜也沒用,你就等著哪天哭吧。。。。針對這種盜號方式,採用二招就可以輕鬆破解了,這就是專門針對木馬盜號的葵花寶典:


 


招式一:隨機輸入


首先做人也不能太老實了,沒人規定要按照順序從上往下輸入,也不要輸完一個框框後,再輸入另外一個框框,以上圖舉例,假設帳號是”12345678” ,密碼是”abcdef”,在輸入的過程中,可以在密碼框先輸入”abc”,然後跳到帳號框輸入”1234” ,然後再到密碼框”def”,再到帳號框”5678” ,不怕麻煩的,可以多跳幾次,次數越多越安全。。。。


 


招式二:故意輸錯


在輸入的過程中,可以故意輸錯幾個數位,然後再修改過來就可以了,而木馬程式就沒有辦法進行判斷了,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只有把這個不可能解答的問題留給盜號者了,如要輸入”12345678” ,我先輸入”15678” ,然後刪除掉” 5678” ,然後再輸入正確的數字,同樣道理,故意輸錯的次數越多,越安全!


 


通過以上2招,盜號者收到的木馬記錄的郵件,就像天書一樣的,無法被破解,如果還有哪些同志擔心另外1%的不安全因素,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便利店去,通過拉卡拉(一般便利店都有)給支付寶的帳號沖值,不用網銀,直接刷POS機就可以了,這種絕對安全,需要用多少,就給支付寶帳號沖值多少,近期好像還有沖值50元,送30元的活動,有參加過的兄弟,也出來驗證一下看看!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顏擇雅:龍應台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林肯解放黑奴,會是為了國際觀感嗎?納粹迫害猶太人,難道是錯在把愛因斯坦送給美國?寫出這種文章的作家,絕對有資格誇自己「有謀」。至於要自誇「有勇」,就未免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作者/顏擇雅(雅言出版公司發行人)】

二○○五年,龍應台在《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一文,曾用整段篇幅強調《野火集》當年的轟動程度。然後,在下一段,驚人的句子出現了:「《野火》之後,很多人反抗過努力過,游擊隊似的黨外演變成正式的反對黨,而反對黨又驚天動地地蛻變為執政黨。」

讀到這,對岸讀者一定不疑有他,以為台灣民主化是拜《野火》之賜。台灣讀者則大吃一驚,這人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吧!可是且慢,句子還沒結束:「《野火》之前,更多人反抗過努力過,從日據時代抵制殖民的賴和、楊逵,到後來拒絕屈服強權的雷震、殷海光、柏楊、李敖、陳映真。」

這就是龍應台擅長的文字魔術。整句話如果不倒裝,就會變成:「從日據時代的賴和、楊逵,到後來的雷震、殷海光、柏楊、李敖、陳映真,許多人反抗過努力過,游擊隊似的黨外才演變成……」根本不該提《野火》,除非補一句:「《野火》曾發揮關鍵作用。」寫成前後顛倒,就不必寫出厚臉皮的話,意思卻到了。

問題來了:為什麼《野火集》那麼暢銷,於台灣民主化卻不具有大貢獻?答案就在《野火集》二十年版序裡:「黨外雜誌有些看得很透徹,說得很尖銳,但是只能在地下流傳,在小圈圈裡相濡以沫,我不認為這是最有效的方法。我思索的是如何盡量拖長時間,讓當權者不意識到你的危險……。」

當時,江南案是現在進行式,陳文成案只是三年前,龍應台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這種煽動標題,抗議的卻不是黨國體制的不公不義,而是髒亂、噪音、環境汙染。在《生氣沒有用嗎》一文,她請讀者要「扶瞎子過街,請鄰座不要吸菸」。搞半天只是在呼應老蔣「新生活運動」,當然沒什麼值得當權者留意的危險。

不讓當權者意識到危險,筆下思想就必須配合當權者。這次立委質詢引用的《誰,不是天安門母親》,通篇論點就緊抓「大國崛起」主旋律。為了不去質疑政權合法性,龍應台以下列三種理由要求平反六四:一、浪費人才,有礙發展;二、國際觀感不佳;三、不利統一。

請問:真正的天安門母親會用這種理由嗎?林肯解放黑奴,會是為了國際觀感嗎?納粹迫害猶太人,難道是錯在把愛因斯坦送給美國?寫出這種文章的作家,絕對有資格誇自己「有謀」。至於要自誇「有勇」,就未免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訂閱財訊雙週刊電子版







..........................................................


讀龍應台 在北大的演講時


我就覺得很不對勁 她把話說得冠免堂皇 包裝的也不過是統派思想


夾帶一點所謂的文明的普世價值


就覺得她超機伶的


果真讀到了對龍應台的文章有深入具體駁斥的見解了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問:有沒有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

答:有,但他們都拿著外國國籍。

(李政道、 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賽珍珠、錢永健)

問:有沒有中國公民獲得過諾貝爾獎?

答:有,但他們都是中華民國的公民。(李遠哲)

問:有沒有新中國的公民獲得過諾貝爾獎?

答:有,但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公民。(高行健)

問:有沒有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新中國公民獲得諾貝爾獎?

答:有,但是我們不承認他是中國公民。(達賴)

問:有沒有承認自己是中國公民,國家也承認他是新中國公民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答:有,但他在新中國的監獄裡。(劉曉波)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的心是很亂的


 


雖然龍應台說 她的中國夢 不是大國崛起 不是血濃於水


說的冠冕堂皇


裡面包裝的還是她承襲來自中國的父母的中國情感


或者是看到中國崛起的經濟和可能演變的文化


他當然也會有德國夢或歐洲夢 因為他的兒子是德國人


血濃於水 是不會變的


我尊重每一個人的國家或情感認同 


 


當然我還是佩服她的勇氣和善於把握時機的機伶


她總是知道什麼時候 是她發表"異端言論"的安全時間點


也感謝她對台灣民主化過程的貢獻----透過她的作品


 


                                                                        麗思


~~~~~~~~~~~~~~~


 


以下引用:



 

(龍應台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



實況影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gLmibMZEz4


.........................................................................................


精彩

























龍應台在北京大學令人落淚的演講













................................................................................................





演講全文之四


 


表面上臺灣被撕裂得很嚴重,但不要被這個表面騙了。


回到基座上的價值觀來看,從前的中國夢慢慢被拋棄了,


逐漸發展為臺灣的小夢,然後一起上非常艱辛、痛苦的民主課,


然而臺灣不管是藍是綠,其實有一個非常結實的共識,比如說:


國家是會說謊的,


掌權者是會腐敗的,


反對者是會墮落,


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


資本也可能一樣的壓迫。


 


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


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這是大多數臺灣人的共識。你所看到的爭議、吵架,


立法院撕頭髮丟茶杯打架,其實都是站在這個基礎上的。


這個基礎,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建立起來的。


 


我有中國夢嗎?


回到今天中國夢的主題,可能有很多臺灣人會跳起來說:


中國不是我的夢,我的夢裡沒有中國。


但是,你如果問龍應台有沒有中國夢,


我會先問你那個中國夢的「中國」指的是什麼?


如果指的是「國家」或「政府」,


「國家」「政府」在我心目中不過就是個管理組織,


對不起,我對「國家」沒有夢,「政府」是會說謊的。


但如果你說的「中國」指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


這個社會,我怎麼會沒有夢呢?


別說這片美麗的土地是我摯愛的父親、母親永遠的故鄉,


這個地方的好跟壞,對於臺灣有那麼大的影響,


這個地方的福與禍,會牽動整個人類社區的未來,


我怎會沒有中國夢呢?


 


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


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


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


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


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


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


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


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


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


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


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


——這當然也包含十三億人如何對待兩千三百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


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


——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


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


 


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


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


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


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


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


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


「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我的父親十五歲那年,用一根扁擔、兩個竹簍走到湖南衡山


的火車站前買蔬菜,準備挑回山上。剛巧國民黨在招憲兵學


生隊,這個少年當下就做了決定:他放下扁擔就跟著軍隊走了。


我的父親在一九一九年出生,二○○四年,我捧著父親的骨灰


回到了湖南衡山龍家院的山溝溝,鄉親點起一路的鞭炮迎接


這個離家七十年、顛沛流離一生的遊子回鄉。


在家祭時,我聽到一個長輩用最古老的楚國鄉音唱出淒切的輓歌。


一直忍者眼淚的我,那時再也忍不住了。楚國鄉音使我


更深刻地認識到父親一輩子是怎麼被迫脫離了他自己的文化,


過著不由自主的放逐的一生。一直到捧著他的骨灰回到那片土地,


我才深切的感覺到這個七十年之後以骨灰回來的少年經歷了


怎樣的中國的近代史。而我在浙江新安江畔長大的母親,


是如何地一生懷念那條清澈見魚的江水。


 


一個開闊、包容的中國


所以,請相信我,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


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


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


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


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


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


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一九八五年我寫《野火集》,一九八六年一月,《野火集》


在風聲鶴唳中出版。八月,我遷居歐洲。離開台灣前夕,


做了一場臨別演講,是「野火」時期唯一的一次。


演講在害怕隨時「斷電」的氣氛中進行。


今天,二○一○年八月一日,在北京大學,


我想唸那篇演講的最後一段,與大陸的讀者分享:


 


在臨別的今天晚上,你或許要問我對臺灣有什麼樣的夢想?


有。


今天晚上站在這裏說話,我心裏懷著深深的恐懼,


恐懼今晚的言詞帶來什麼後果,我的夢想是,


希望中國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


說出心裏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


我們這一代人所做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


將來會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那是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


 


 


(龍應台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全文)

實況影音




 

............................................................................................

 

(龍應台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全文)請詳閱
首頁 > 董事介紹 > 龍應台 > 文章發表http://www.civictaipei.org/about/Director/31_517_4.html

............................................................................................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連過去看原版圖文吧


生很多事沒有答案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中文字幕的演講影音出來了喔 請連結下列網址~~


http://tw.mg30.mail.yahoo.com/neo/launch?.rand=780stc76jam9a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2年6月15 上午5:06


 


你並不特別!美國高中教師畢業贈言爆紅


新頭殼newtalk 2012.06.15李連傑/綜合報導


今年美國畢業季最火紅的一句話是:「You are not special!」英語老師麥卡洛(David McCullough)對畢業生當頭棒喝。


一個高中畢業生怎麼可能特別呢?


 


任教於波士頓韋爾斯利高中(Wellesley High School)的麥卡洛說,全美37千所高中的320萬人畢業,就會有37千名學生代表致告別辭、37千名級長、92千名合唱團的男高音和女低音、34名萬升上大學的運動員,大家穿的靴子也有2185967雙。


就算你是百萬人裡頭數一數二的人物,麥卡洛對畢業生說,這個星球的68億人當中,和你一樣的也有將近7千個;試想7千人馬拉松競爭的畫面吧!


何況,這個星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不是銀河的中心,銀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你就是這麼不特別。


 


「如果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那就沒有一個特別;如果每個人都得到一個獎杯,獎杯就變得毫無意義。」他還說:「生活最甜蜜的樂趣,在於承認自己並不特別。」


麥卡洛鼓勵畢業生們去做任何想做的事,不為別的,就因為熱愛而且相信它很重要。「去爬山;爬山,是因為你可以看到世界,而不是讓世界可以看到你。」


生活就是成就;麥卡洛最後對畢業生:「恭喜,祝好運!為你們、為我們,請過好你們自己的特別生活。」


 


這段超過12分鐘的致辭影片,一星期來在網路爆紅,美國媒體更是爭相報導,評價絕大多數是正面的,並譽為2012年最佳畢業贈言,標題就是「You are not special!」


這位老師的知名度也一夕勁揚,


幾乎不輸他同名和父親David McCullough


老麥卡洛是美國知名的歷史學者,得過兩次普立茲獎、兩座國家圖書獎、兩次法蘭西斯派克曼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紐約公立圖書館文學金獅獎,以及美國公民可獲得的最高文職獎總統自由勳章。



Graduation speech: “You are not special”






David McCullough tells the class of 2012: "Do not get the idea you’re anything special. Because you’re not." (Wellesley TV)



What do you say to a group of privileged yet hard-working students who are graduating from a tony Massachusetts high school and facing a bad economy and job market? On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decided to tell it straight and said, “You are not special. You are not exceptional.” Harsh words for the kids of millionaires!


On the steps of Wellesley High School on June 1, David McCullough Jr. gave what might be the most honest commencement speech ever to the class of 2012, and his blunt words grabbed the attention of the nation. Some felt he was too negative, but most overwhelmingly agreed that his speech was just what this “entitled” generation needed to hear. These kids who win trophies for coming in last needed to realize that everyone doesn’t win in the real world and everything isn’t served on a silver platter.



McCullough, son of of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historian David McCullough, went on to say:



You are not exceptional. Contrary to what your u9 soccer trophy suggests, your glowing seventh grade report card, despite every assurance of a certain corpulent purple dinosaur, that nice Mister Rogers and your batty Aunt Sylvia, no matter how often your maternal caped crusader has swooped in to save you… you’re nothing special.


Yes, you’ve been pampered, cosseted, doted upon, helmeted, bubble-wrapped. Yes, capable adults with other things to do have held you, kissed you, fed you, wiped your mouth, wiped your bottom, trained you, taught you, tutored you, coached you, listened to you, counseled you, encouraged you, consoled you and encouraged you again. You’ve been nudged, cajoled, wheedled and implored. You’ve been feted and fawned over and called sweetie pie. Yes, you have. And, certainly, we’ve been to your games, your plays, your recitals, your science fairs. Absolutely, smiles ignite when you walk into a room, and hundreds gasp with delight at your every tweet. Why, maybe you’ve even had your picture in the Townsman! And now you’ve conquered high school… and, indisputably, here we all have gathered for you, the pride and joy of this fine community, the first to emerge from that magnificent new building…


But do not get the idea you’re anything special. Because you’re not.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s everywhere, numbers even an English teacher can’t ignore. Newton, Natick, Nee… I am allowed to say Needham, yes? …that has to be two thousand high school graduates right there, give or take, and that’s just the neighborhood Ns. Across the country no fewer than 3.2 million seniors are graduating about now from more than 37,000 high schools. That’s 37,000 valedictorians… 37,000 class presidents… 92,000 harmonizing altos… 340,000 swaggering jocks… 2,185,967 pairs of Uggs.



The speech quickly went viral, first appearing in the Boston Herald and then getting picked up by CNN.


McCullough made an appearance on “CBS This Morning” earlier this week to talk about his speech.


“I’ve been teaching high-school kids for 26 years,” he said. “And in that time, one comes to see what kids need to be told. These are wonderful kids, and one grows very fond of them and proud of them.


“Tha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indulge them with platitudes or false encouragement,” he went on. “I wanted to give them a notion that with their privilege comes responsibility.”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的重點..描述著簡單的一句話


卻帶給我們生活中很大的啟示作用.....


嬸嬸的父親有三個女兒,分別嫁在相隔不遠的鄉鎮,


有一天,這個父親心血來潮,想去看看三個女兒。 



他在早上十一點的時刻來到大女兒家,大女兒正忙著做午飯,


離吃午餐的時間尚有一個小時,老人家坐了一會兒,起身到二女兒住處。



十二點多,來到二女兒家,她們正在用餐。二女兒問:


「阿爸,你呷飽未?」客氣的老人頻頻點頭,笑著說:「呷飽了,呷飽了。」 

二女兒竟然就信了阿爸這番客套話,便不再招呼他吃飯。


事實上,老人家的肚子餓得很。 


       
離開二女兒家,來到小女兒家時已是下午一點過後,


小女兒正是我嬸嬸,她得知父親剛剛去了二姊家,


心想他必定在那兒吃過飯了,於是沒有開口詢問父親吃了沒,


盡是閒扯些雜事。


 


這個餓著肚子的老人,回到自己的家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


獨自到菜園摘了一把豆子,自己炒了吃,


沒想到三個女兒的家各繞一圈, 連頓飯都沒得吃,唉


,真的是「三個女兒卡輸一把菜豆子」


 


事後,老人提起此事,不忘告誡女兒們,


下次有人在吃飯時間來訪,要請人家「來呷飯」,


而不是問他:「呷飽未?」 


      
聽了這個小小的典故之後,我終於明白為何每次吃飯時間到隔壁嬸嬸家,


總是開來就說:「來,來吃飯!」 

嬸嬸說得沒錯,「呷飽未」和「來呷飯」


同樣都是請人家一起來吃飯的一句話,


後者讓人感受到主人更多的熱誠,同時對於造訪者亦是個好台階。 


 


  簡單的一句話,就因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果。


 一句好話的學問,的確可以從生活中去學習的,不是嗎?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