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y 15 Wed 2013 09:27
別再去長灘島了
- May 15 Wed 2013 04:55
【馬總統就職週年公開信三之一:教改篇】小野:越改越糟 越比越壞
但是社會條件不足 家長觀念沒能配合 學校教育本身配套又不足 師生比例又太高
很難兼顧程度參差的學生個別需求
當家長還在比學校的明星學校升學率時候 任何的改革都難以境其功 我一像是只管要我自己的孩子學什麼 怎麼學 不太去隨著政策起舞
只能協助孩子面對畸型的教育制度和文化
這是奇怪的現象 在教育現場 老師 學生 家長都覺得不對勁 改革到底要從哪個環節下手?
【馬總統就職週年公開信三之一:教改篇】小野:越改越糟 越比越壞
【編按】馬英九總統第二屆任期就職週年即將到來,《天下雜誌》特別邀請小野、吳晟、陳長文等三位意見領袖,針對教育改革、年金改革、經濟發展等重要施政,以人文視野對馬總統提出建言,這三封公開信全文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網站,精要版刊登於本期《天下雜誌》。
親愛的馬總統,上回為了呼籲政府立刻停建核四,我寫過一篇給台灣藝文界和影視界朋友連名簽署的文章「家園已毀,我們為什麼還要生孩子」,其中提到你在第一次就任總統時說的一段話,你說你尤其感念台灣社會對你這樣一個戰後新移民的包容之義、栽培之恩與擁抱之情。你說你義無反顧,別無懸念,只有勇往直前,全力以赴。你的那段話曾經使我流下慚愧的熱淚。
因為我也是戰後出生在台灣的新移民的後代,我總覺得我們這一代戰後出生成長有機會繼續升學讀書的人,相較於那些小學畢業就被迫當童工和女工的人,從社會得到的最多,付出的卻最少。偏偏從過去到現在,所有政府重大的決策又都是掌握在讀了很多書卻相對傲慢的知識份子手上,這些傲慢的知識份子往往又是最不了解真正社會底層的人,他們做出來的決策,往往荒腔走板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即將在明年就要上路的十二年國教的最新版本便是知識菁英的「經典」傑作。如果依照目前版本開始實施,簡直就像是將燃料棒放進核四的反應爐裡面開始運轉,一場可預期的大災難就此啟動,歷史上將會用台灣最黑暗的十年來形容。這套價值混亂模糊評鑑的制度,又是像核四一樣的拼裝雜牌貨,缺少了本身對教育的核心價值和中心思想,多元學習和升學減壓又淪為口號,完全違反了人之所以要受教育的最終目的,也將是社會價值混亂及大倒退的開始。
十二年國教和民國五十七年所推行的九年國教所面對的台灣大環境相當不同,那時候的台灣正逢經濟要起飛的時刻,國家急需提升整體國人的素質、提供更多技術人才,這都讓當時匆忙上路一切都不夠完備的制度還是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功效。但是經過了快半個世紀的今天,台灣雖然稱得上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了,但是經濟由盛而衰,教育制度也經過三番兩次的改革,使得我們社會有了幾個不同的「實驗白老鼠世代」,像三十歲的「新教材世代」和二十歲的「教改世代」,家長們的評價都是越改越糟。目前這兩個世代的人都嘗盡了低新和失業的,苦頭,在這個時機一定要讓這個拼裝的十二年國教上路的理由是什麼?是為了減少城鄉差距以實踐社會的正義和公平?是為了降低學生們的升學壓力啟發更多元的教學?還只是為了實現總統的政策白皮書?如果按照這個版本其實真的是越改越糟,越比越壞。尤其是在超額比序這一項,正是一種價值混亂模糊評鑑的錯誤設計。
和九年國教不同的是,這個制度希望也能滿足家長們能讓孩子進到有優良傳統的明星高中就學,於是有了這樣一個更複雜的超額比序制度。其實有了這樣一個制度等於是宣判了十二年國教之後,升學壓力不減反升,等於宣判了城鄉差距不但不會減少,反而促成了M型社會劇烈加速度成型。將多元學習納入計算之後,品德表現、體適能表現、扶助弱勢表現、志工表現、班級幹部表現、綜合才能表現、藝文活動表現、各種比賽和證照等等,其實原本立意都很良善,企圖用多元能力來做評比標準,但是一但列入計分成為競爭的工具全都會產生質變。同儕之間為了爭取更好的多元學習分數,勾心鬥角彼此不信任的情況將變本加厲,有能力和權勢的家長也必然投入這場分數爭奪戰,可以預見各種歪風和投機現象都會發生。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的目的不就是希望透過教育,讓個人能摸索出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讓個人所有好的潛能得到最好的發揮,也讓個人學習到互助、利他、誠實、社會關懷的基本公民素養嗎?可是這一些良善的行為和表現都被納入升學的評比後,我們的教育不是助長了一種功利、造假、虛偽、重形式和表面,失去了完整人格的下一代嗎?會考的成績用等第的方式,其實更是模糊了評鑑的目的,模糊的等第並不會減少學生們的讀書壓力,反而讓評鑑的結果無法反映學生原本的能力和實力。如果維持大約三成的明星學校是透過這樣的會考加多元學習的比序,加上並不勉強入學,請問這和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的升學方式有什麼差別呢?
從九年國教跨越到十二年國教,的確是一個艱難而浩大的工程,從這一個起點,台灣又多了一個將影響台灣未來的「十二年國教世代」。作為決策者不應該用討好所有家長的心理來擬訂政策,這會變得四不像。我從來都相信學生們在學校要學習的不只有專業知識,也非常贊成學校能提供除了專業知識以外的各種學習,像一直被忽略的工藝、美術、音樂的基本素養和體育課。我也深信評斷一個孩子的特質應該包含了品德、體適能、扶助弱勢關懷社會的特質、生活能力、志工行為、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等等,但是強烈反對將這些表現納入升學時的評鑑。
如果要將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延長到十二年,除了全面免試升學外,我想不到還有更好的方法。請別告訴我少了考試就會降低台灣學生未來的競爭力,真正降低台灣年輕人競爭力的是原來那種缺乏思考和創意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和刻板的筆試!至於原來的明星學校因此會變成什麼模樣,自然會隨著辦教育的人、師資和入學的學生漸漸形成了新的學校新的傳統。
我深信,最好的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就是將不同背景和程度的學生放在一起學習,那正是打破階級和成見的教育環境!
(作者為知名作家)
- May 14 Tue 2013 22:09
西瓜往事
十多年前 為照顧病殘家人 請了兩任菲傭
第一任AMY是我早就認識 因為她在幫前任雇主工作時
我在郵局遇見她 聊的很投緣 就留下資料
我要雇人的時候 她正好也期滿回菲律賓了
我指定人選 聘了她 三年
跟她學了許多管家的態度和技能 才學會以做家事為樂的心態
第二任菲傭 MARIA 是23歲的菜鳥 跟我一樣老是在作夢中
愛寫英文詩詞跟我分享
所以做事哩哩拉拉 一年就被我趕走了
記得那年夏天 我第一次買西瓜時 午餐時 就示範給她看怎麼切西瓜
(如照片) 我是先把瓜肉切丁 放盤子
西瓜皮還有一層沒切到底的紅肉
我就拿起湯匙刮著吃
晚餐剩下大半份西瓜 我請她切 她也切的很好
然後把西瓜皮 跟湯匙拿給我說; 老闆娘 我知道你愛吃西瓜皮
天哪! 我豈愛吃瓜皮 我只是惜物啊!
- May 14 Tue 2013 12:08
阿嬤的夢中情人
"阿嬤的夢中情人"主題曲
"阿嬤的夢中情人"片尾曲
《阿嬤的夢中情人》原本並不在我的待看片單之中。也許是片名不討喜,也許是因為卡司看起來還好,也許只是因為沒有注意到,一直到 slzzp 貼了康康的一首歌,叫做《遇見她》。
因為這首歌的原因,對電影產生了興趣,開始查了一下《阿嬤的夢中情人》上映的檔期,在星期天的早場進了絕色看這部電影。
看完電影回頭找了一下資料,預告片看起來還蠻好笑的,但實際上整個故事還蠻催淚的。
有一幕是小婕聽故事聽到哭,可是我早就已經哭啦…而且完全沒預料到自己會哭
一開始講故事的時候一度以為他娶了金月鳳但想著蔣美月,兩人名字都有「月」讓我猜錯方向了;大概劇情走到中間後段的時候其實已經知道劉奇生最後應該是跟蔣美月在一起了,也就是蔣美月就是小婕的阿嬤,但還是哭是怎麼回事…而且看電影時旁邊坐的是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小女生,在小女生旁邊哭感覺超丟臉的
除了感情故事的主線之外,整部電影還有不少有趣的點,至少從特別安排一個台語(故意)講得比我還差的主角叫做「蔣」美月來突顯「台語」和當時的時代氛圍這件事就超有梗的。
應該也有考證過不少史實,片中就有看見特別加入的傳說中的《大俠梅花鹿》和當年的通乳丸置入性行銷場面,前者雖然沒看過但有聽過它的名號,後者忘了是在哪看過…另外就是令人噴淚的奇生和美月對戲的台詞,從片尾附的小小片段看來的確和當年的台語電影台詞差不多(有稍微改了一些內容),「過去我們都是愛著梅花/現在我們已經愛著太陽」這種危險台詞在當年竟然不會被新聞局審查掉…XDDD
蕭智高只有一句台詞記得很清楚,「社會是錢在做人」!
七號間諜首映會自由發揮那段和在和室慶功(?)大吃大喝的那幕讓人想起北投有名的那卡西。
整部片的道具組應該很辛苦,從汽車車牌的六位數字,到機車車牌的七位數字(不得不說七位數那張車牌看起來就像真的…)好像也在暗示著時間的推移。
小缺點還是有啦,那個年代還沒有「小三」這個講法吧,那個去試鏡想當小三的是怎麼回事…不過不破壞整部電影的感覺就是。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AC%A4%E7%9A%84%E5%A4%A2%E4%B8%AD%E6%83%85%E4%BA%BA
引用:http://repeat.tw/blog/post/31856635-forever-love-the-movie-an-unexpected-tear-dropping-movie
- May 14 Tue 2013 11:04
Leonard Cohen- The Land Of Plenty .
雖然是聖歌 我愛那歌聲那旋律 男聲的深沉 女聲的的清亮
撫慰著深深的心靈
- May 14 Tue 2013 10:27
鳳凰花 開的正是時候
五月人們看到我就知道
又快到唱驪歌的季節
可是這幾年我全亂了譜
三月開 十月也開
人們說 "人無照天理 天無照甲子"
三月開了 人們嫌早 十月開了 人們覺得怪
五月 現在 我開的正是時候 可以囂張 可以放肆
你們不會再既嫌早又嫌晚了吧
- May 14 Tue 2013 09:29
Be Kind To Unkind People 善待 不友善的人
善待 不友善的人
因為他們是最需要友善
圖片來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pacorro/8466047321/
- May 14 Tue 2013 09:23
善待你不喜歡的人
圖片來自:http://www.facebook.com/ZhuMengZhiLv/timeline 築夢之旅
- May 14 Tue 2013 09:12
人生需要甜言蜜語...(黑幼龍)
人生需要甜言蜜語...(黑幼龍)
全世界每天有40億人帶著空虛感入睡,每個人生命都有高潮,大部份是經由別人的鼓勵而成的,得不到肯定與鼓勵,讓人心灰意冷。
◆愛的溝通
章小姐問化妝品專櫃小姐:「有沒有不會染黑下眼瞼的眼線筆?」
售貨員冷冷地說:「沒有這種筆,是你老了,眼皮垂下來染黑下眼瞼。」
章小姐為之錯愕,傷心回家,車到最後幾站時,乘客只剩她一人,公車司機看著後視鏡揚聲輕快地問:「漂亮小姐,你要在哪站下?」
「我開心起來,笑著下車,輕快地回到家,看著鏡子對自己說,我當然不差,要記得司機給你的感染力,不看輕自己,也要多讚美別人」
章小姐後來對朋友談她一天內兩個截然不同的遭遇。
愛的溝通、優點的發現和傳達,是人活著的社會動機,也是講求人際取向的管理哲學所不可或缺的溝通方式。
◆得不到肯定與鼓勵,讓人心灰意冷
一位漆布紡織公司老闆本來年年招待員工旅遊,今年初卻不再辦了,因為他覺得好無聊,每年花大筆錢,卻從無一個同仁跟他說,「好開心,謝謝老闆。」
說這故事的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專家)說,「不要以為家人之間不需甜言蜜語,連媽媽這種愛心不求回報的工作,都渴望有被肯定的一天。」
◆全世界每天有40億人 帶著空虛感入睡
就像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取食物一樣,我們每天也必須吸取讚美,有人說,「全世界有30億人每晚餓著肚子睡覺,卻有40億人帶著空虛感入睡,因為整天未曾得到一句鼓勵或肯定的話。」這番話有沒有說到你心裡?
一天的盡頭,你跌坐在電視機前,握著遙控器一個一個頻道跳過去 。
沒有,沒有你要的東西。打開冰箱無意識的瀏覽食物,還是沒有什麼需要的…。
你的靈魂饑渴地想知道,你每天努力的活著,不是只為銀行存款與信用卡額度,而是你個人在這個地球上的價值和意義。
黑幼龍自己就獲得小學國文老師的鼓勵, 連別班老師都知道他會寫好文章,促使他非但每週都盼望上作文課,後來也走上寫文章、演講、辦訓練的事業。
「一句話會影響人一輩子,很多人,尤其是做老師、做主管的人,都能對別人發揮影響力,即便他本人並未大富大貴,卻永遠受人感激」他激動地說。
從小不敢在別人面前開口說話或唱歌的心理學教授吳靜吉,剛到美國讀書時,指導教授慢慢地一個字一個音節的問吳靜吉:「你在台灣大四時試教什麼科目?」在離台之前從沒講過英語的吳靜吉,為了避免誤解,用寫的回答:「English。」
對方大聲笑起來,有兩秒鐘吳靜吉感到羞恥得無地自容,但從教授的笑聲與表情,吳靜吉意識他不是在嘲笑,果然他說:「我覺得你很幽默。」
吳靜吉在《害羞.寂寞.愛》書中寫道:「這樣的評語對我的鼓勵相當大,我覺得好自在,居然可以用洋涇濱英語和他平等對談,他能這樣積極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我,我為什麼還要害羞呢?這次談話經驗改變了我的一生,從此我開始學習面對專家臉不紅,面對權威敢溝通。」
吳靜吉後來返台任教、創辦蘭陵劇坊、寫書與編書,影響了很多年輕人。
「每個人生命都有高潮,大部份是經由別人的鼓勵而成的」。
...................................
他們推我當甜言蜜語幫的幫主 我欣然上任
可是已經一兩年了 還有一位成員沒給我灌過迷湯
有一天我就問他說: 我是不是很優的女人?
他說: 我沒有說你不優啊
他還是用"沒有..." "不優"....
我被打敗了
再逼問他: 我是不是很優啊?
他又說: 我沒說你不優啊.....
好啦 就算我自我感覺良好吧...真想把他逐出幫門
~~麗思
- May 14 Tue 2013 08:56
警告菲律賓...這個留言好笑
來自老屁股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