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ljWa_rH2Y9k
「山谷裡的燈火」照字面的翻譯,應該是「山谷裡該點燈的時候」(When It's Lamp Lighting Time in the Valley)。這首歌是在1933年由英國流浪漢合唱團所唱紅的一首民歌。歌詞大意 是描述一個遠在異鄉的浪子懷思家鄉的心境。蠻不錯的首民謠歌曲。
我喜歡這段影音裡面的圖片 述說著美國黑人的身世 遭遇和解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jWa_rH2Y9k
「山谷裡的燈火」照字面的翻譯,應該是「山谷裡該點燈的時候」(When It's Lamp Lighting Time in the Valley)。這首歌是在1933年由英國流浪漢合唱團所唱紅的一首民歌。歌詞大意 是描述一個遠在異鄉的浪子懷思家鄉的心境。蠻不錯的首民謠歌曲。
我喜歡這段影音裡面的圖片 述說著美國黑人的身世 遭遇和解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xlUEEIyPoM
短片底下有兩則回應:
*小時候聽的連續劇主題曲,好懷念啊!記得是一部小說改編,是敘述 作者姑母的故事,年輕守寡的姑母,
把所有的愛都奉獻給她所創立學 校的孩子~
幾十年過去了,這首歌依然在腦海裡,縈繞著的是永恆的回憶
*該歌曲戒嚴時期是一首禁歌(因為向日葵是中共國花)。旋律很美,
只是無法在廣播節目播放及接受點 播。因而很少聽到
吉蘭‧貝兒‧瑟西於印度創辦的「河濱小學」,以新穎的教學方式,幫助孩子學習人生最寶 貴的課題,也就是建立「我做得到」的自信心。在本段影片中,她將介紹該所小學的學童, 如何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領導其他孩子,甚至在家當起父母的小小老師。
Kiran Bir Sethi shows how her groundbreaking Riverside School in India teaches kids life's most valuable lesson: "I can." Watch her students take local issues into their own hands, lead other young people, even educate their parents.
*這段演講 影響了一本書的產出...報告這裡沒有校長室 印度河濱學給我的六堂課
我正在細讀 會很快讀完 再來分享 麗思*
送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8HoGM7umWk
合唱版 我愛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 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 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 別離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這首我們從小學時候就開始唱的歌曲「送別」,沒有人會懷疑它不是中國歌曲,事實上它的 原曲是一首美國民謠,歌名為「夢見家鄉與母親」(Dreaming Home And Mother),為J.P. Ordway 所作曲。中文詞為有民初才子之稱的李叔同所填,因為詞曲貼切,歌詞意境宛如當下,就被 誤為中國民謠。林海音女士在其著作「城南舊事」中亦提到這首小時後唱的歌,唯其所記得 的歌詞為: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別離多
但仍不失李叔同所寫歌詞的原意境。後來「城南舊事」拍成電影,主題曲就用這首「送別」 。
『五塊錢的誤會』談人際關係希望大家用心來體會文中的含意,
想想自己是不是常遇見這種『想說又礙於面子又不好意思說』的情形?......
--------------------------------------------------------------------------
有一位影劇界的朋友告訴我一個生活小插曲...
某次錄影她~~打電話叫了無線電計程車回家,下車時計費表上顯示的是一百八十 元,
她拿出兩百元給司機,司機默默的收了。
以台北市的計費標準,表上加十五元等於車費,
她稍微等了一下,以為司機會找五元給她,
但司機一點動靜也沒有,她想,算了,才五元嘛,就拉開車門下車了。
關上車門的那一剎那,她才恍然想起自己是叫無線電車的,
按規矩需再加叫車費十元,是她還欠司機五元才對。
於是她又敲敲前車窗,趕緊把五元再遞給司機。
司機冷冷的搖下前車窗來,說:「哼,虧妳想到了,不然我還以為,
連妳這樣一個名人,也想貪我五塊錢的~~小便宜!」
雖然誤會是化解了,但我這個朋友心裡老大不舒服,
她說:「他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我,我少給了他五元呢?」
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五元,在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是不是有些時候,我們像那個司機一樣,無聲的在忍耐著某個人的作為,
而事實上,我們的沈默反而誤解那個無辜的人,
讓他根本不知道哪裡得罪了你?你心裡因為這樣不舒服,他的名譽也因而受損。
為什麼你不說出口呢?很多類似這種「五塊錢」的問題,
影響了我們的朋友情誼、愛情品質、人際關係,甚至人的情感......
婆婆嫌媳婦洗的碗不乾淨,怕變成壞婆婆,隱忍不說,
自行把媳婦洗過的碗再洗一遍──媳婦當然老大不高興。
覺得媳婦的菜不順口,硬把每餐攬來自己弄, 背地裡又感到自己好委屈。
辦公室亦然,你雖然喜歡助人,但因別人搞不清楚你「助人」的尺度為何,
常做出你認為過份的要求,你默默做了,卻咬牙切齒在心裡,
在別的同事面前對他表示不屑, 也是常有的辦公室情事。
忍,不一定都是美德。除非你忍了就忘了, 但有幾人能夠呢?
我們想認虧了事,不願表達自己的看法,
但在無意間,我們卻以成見,傷害了彼此的關係,或無辜者的名譽。
「不知者無罪」,如果對方並不知道他哪裡得罪你,
你的忍耐,只會造成心理受損而已。
忍耐人的時候,臉色通常很難好看,
如果你忍耐的對象是自己很親密的人,
他的情緒和你們的關係,一定受損得更厲害!!
Summary: 赵四小姐陪伴张学良72年赵一荻(1912年5月28日 —2000年6月22日),原籍浙江兰溪,出生于香港。因出生于香港,乳名香笙。又名绮霞,因其生于香港时,东方天际出现一片绮丽多彩的霞光而得名,因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故而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家人亲昵地称她为赵四小姐。她出身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国民政府将领张学良第二任妻子。1928年(一说1927年)与张学良相识于天津,私奔,赵跪求张妻于凤至接纳,并许诺终生不要名分。图为16岁的赵四小姐。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
Slide
1
来源:辽沈晚报等报刋资料 音乐:我有一段情 glm制作 2011. 12.19 G-990 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
Slide
2
赵一荻陪伴张学良72年, 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颇具 神秘色彩的女性,她与张学 良将军传奇般的爱情故事脍 炙人口,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魄。赵四小姐逝世的消息在华人中再次激起了感情的涟漪,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西安事变”、国共合作及那段难以忘怀的爱情故事。
Slide
3
赵一荻(1912年5月28日 — 2000年6月22日),原籍浙江兰溪,出生于香港。因出生于香港,乳名香笙。又名绮霞,因其生于香港时,东方天际出现一片绮丽多彩的霞光而得名,因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故而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家人亲昵地称她为赵四小姐。她出身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国民政府将领张学良第二任妻子。1928年(一说1927年)与张学良相识于天津,私奔,赵跪求张妻于凤至接纳,并许诺终生不要名分。图为16岁的赵四小姐。
Slide
4
1928年赵绮霞(赵四)小姐时装照。
Slide
5
《北洋画报》上刊登的赵四小姐玉照。
Slide
6
28岁时张学良的戎装照。
Slide
7
张学良于1926年在天津蔡公馆举办的一次生日舞会上与赵一荻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密交往后,二人同居。
Slide
8
赵四小姐的私奔,在赵家掀起轩然大波。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做官。与此同时,少帅府内也不平静,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担心赵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张家门庭,只给她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式夫人的名义。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情,她心甘情愿地以秘书身份陪伴着张学良。心胸大度、温柔贤慧的于凤至被赵四小姐的一片真情所感动,力主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小姐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小姐为张学良生下了惟一的儿子。
Slide
9
1939年秋,陪伴张学良过囚禁生活的于凤至患上了严重的乳腺癌,必须马上出国就医。于是,张学良提出由赵四前来接替。张学良的请求虽然得到蒋介石的批准,责成戴笠亲去办理,但戴笠却不相信赵四能来。其实不仅是戴笠有此想法,很多人都是心存疑惑:赵四小姐会放弃奢华的生活来深山野林中陪监吗? 少妇于风至 作者:张于凤至 口述
Slide
10
赵四小姐的命运似乎注定是多波多折。怀孕不久,她生了一种怪病,背上长了一个险恶的痈疽,睡觉时只能向一方侧卧。疾病折磨得她苦不堪言,为病心焦的她,也更加思念父母家人。于是,于凤至与张学良商量,将她送至天津一家德国人开的医院里,以便能见到家人,缓解病痛。为了有利于治疗,医生多次劝赵四堕胎。但赵四怎忍心放弃她与张学良的爱情结晶呢,柔弱的她咬紧牙关,忍常人所不能忍,一直坚持到怀孕7个月,终于生下了她和张学良唯一的儿子——张闾琳。 抱着酷似张学良的宝贝儿子,赵四忘记了背上的疼痛,喜极而泣……
Slide
11
此时的赵四正与爱子张闾琳定居 在繁华的香港,并且生活得很是舒 适。以她当时的情况:年仅28岁的 青春年华,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可观的财产,足可以让她过着逍遥 自在的日子。还有一点,就是赵四 一直都不是张学良明媒正娶的夫人,她完全有理由不去陪着这个落寞的将军过凄清的囚禁生活。当然,她不去陪伴张学良还有一个最好的理由,任谁都说不出半个不字来,那就是,她和张学良的爱子闾琳还不满10周岁,离开母亲无法生活。
Slide
12
当收到千里之外的电报时,赵四心急如焚。她知道,正在危难中的张学良,此时此刻最需要爱人的抚慰和照顾。于凤至赴美就医,能与张学良朝夕相伴,服侍他、安慰他的只有自己,自己也许就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了。 可是,转念一想,赵四又犹豫了。儿子闾琳不满10岁,既无能力独立生活,也无亲人在香港照顾,而赵四将要去的幽禁之地,条件恶劣,无辜的闾琳是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如何妥善地安置儿子,成了困扰赵四最大的难题。在苦苦思索中,赵四想到了张学良的美国朋友伊雅格。
Slide
13
赵四秘密地去了美国,找到伊雅格。之所以是秘密的,是因为孩子的行踪必须对外封锁,以免遭到意外的加害。 托付容易别离难。当知道妈妈就要远渡重洋、离他而去的时候,闾琳突然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面失声痛哭,一面不顾一切地扑到妈妈的怀里,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哭喊着:“我不在美国,我要跟妈妈走,妈妈去哪我去哪!”赵四看着已哭成泪人的爱子,肝肠寸断,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她硬着心肠拉开闾琳抓着自己的手,捂着脸快步离去,身后闾琳的哭声越来越大,赵四不敢回头,她怕自己稍一迟疑便再无法离去……
Slide
14
赵四就这样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越的生活,舍离爱子,自投囚笼。当杀人不眨眼的戴笠得知赵四小姐真的千里迢迢来 到贵州陪伴张学良时,也情不自禁地赞叹:“红颜知己,张汉卿之福啊!”
Slide
15
冬日的山中湿冷袭人。张学良穿着的衣服,似乎是赵一荻自己动手做的,可以看出“裁缝”的疏忽,下摆扣上则太紧,两口袋的下角不统一,加上没有熨烫,衣服皱巴巴的。
Slide
16
大家闺秀赵一荻,能够熟练使用缝纫机。
Slide
17
赵四小姐的到来,宛如一道阳光,照亮了幽深的阳明洞,也令张学良沉郁的心情豁然开朗。从此,在与世隔绝的漫长岁月里,赵四小姐始终陪伴着张学良,忧患与共,相濡以沫。 为了照料好张学良的衣食起居,从小娇生惯养的赵四小姐素面布衣,成为地道的家庭主妇。她亲自动手为张学良剪裁衣服,亲自为张学良烹饪可口的饭菜。张学良有几颗假牙,保养假牙要用一种细线绳,她就一根一根地用手捻成,然后打上蜡料备用。
Slide
18
张学良与赵一荻种菜。 在贵阳,为了打发漫长难挨的岁月,她还和张学良一起在房前开辟了一块菜地,每天与张学良在菜地里劳动,自己种菜自己吃。
Slide
19
喂鸡、养兔、放鸭,过起了地地道道的农家生活。图为赵一荻在喂鸡。
Slide
20
张学良要打网球、排球,赵四小姐就陪着打网球、排球;张学良爱下围棋,赵四小姐就陪下围棋;张学良喜欢打猎、钓鱼,赵四小姐就跟着学打猎、学钓鱼。
Slide
21
张学良(右二)、赵一荻(右三)陪莫德惠(右一)在住所的球场上打完网球后,合影留念。右四为看守刘乙光,他总是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这张照片冲洗出来后,张学良题赠给了莫德惠一张(曾发表在《大公报》上),另一张自己保存了下来 。
Slide
22
当张学良对明史开始发生兴趣,又是赵四小姐为他查找资料,整理卡片,完成大量的文字工作。由于所居之地多为偏山僻野,没有电,在油灯下看书,张学良的视力锐减,读书看报颇费力气,赵四小姐就读给他听。 对于赵四小姐的全心付出,张学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恢复自由后,他多次对媒体表示:“我这一生亏欠她甚多”。
Slide
23
赵一荻在西子湾的书房。书架上的图书记录了赵一荻的 “伴读”时光。
Slide
24
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1930),张学良一生有三次婚姻,原配夫人于凤至与张学良情深意笃,也是张学良关键时刻的得力助手。
Slide
25
张学良,宋霭龄,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
Slide
26
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台湾新竹幽禁中。
Slide
28
一针一线总是情,赵一荻在高雄西子湾家居留影。书架上的照片是张学良与赵一荻的“宝贝”、唯一的儿子张闾琳。
Slide
29
赵一荻在北投幽雅招待所院中的大树下留影 。
Slide
30
Slide
31
赵一荻(右二)、吴妈(右四)及看守刘乙光(右五)和其夫人(右三)女儿(右一)在金山镇前合影。刘乙光是始终看守张学良的人,后来官至少将。吴妈从大陆一直跟至台湾的,始终伴随着张学良和赵一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Slide
32
赵一荻在金山镇海边留影。
Slide
33
张学良在金山镇的海边眺望东海。海的一边是祖国大陆,那里有他牵挂的家乡故土;海的另一边是美国,那里有他牵挂的家人。 家乡,家人,难舍难分。
Slide
34
赵一荻在井上温泉住所的门廊下。忧郁的神情,流露出她 当时苦闷的心情 。
Slide
35
张学良(前排右二)、赵一荻(右三)和前来探访的莫德惠(前排左一)在住所的台阶上留影,其余为看守刘乙光(右一)及其家属和警卫人员 。
Slide
36
张学良在井上温泉附近为赵一荻(左三)和所有看管他们的“随行人员”拍摄的照片,这可能是难得的一次井上温泉大聚会。在深山老林里,有这么多人看守着,他们二人真的是插翅难飞了。
Slide
37
赵四小姐为了与他相守,一生都不能回拜赵家门。在张学良过去的28年幽禁生涯中,有25年是她一个人陪同。在失去了人身自由、失去了头顶的光环后,赵四小姐是他唯一的情人,唯一的知己,唯一的倾听者,唯一的精神支柱……
Slide
38
悠悠往事,不堪回首。三十多年了,虽然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朝夕相伴,早已是事实上的恩爱夫妻,但对外,她却一直只能顶着“私人秘书”、“侍从小姐”这些不明不白的暧昧称呼。虽然她丝毫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从来没有半句埋怨之辞,但作为女人,一个为爱人甘心奉献了一切的女人,她心底的遗憾却总会若隐若现……
Slide
39
张学良到了台湾后,在宋美龄的影响下,准备信奉基督教,但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基督徒只能有一个妻子,张学良必须在于凤至和赵四之间作出选择。
Slide
40
在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张学良的心里确实格外沉重。最终,他作出了痛苦又无奈的决定,和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 张学良执笔给于凤至写了一封信,并交由由美国前来探亲的长女闾瑛(于凤至和张学良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均已亡故)和其夫婿陶鹏飞,由其等将信转交给于凤至,于凤至给张学良写了回信:“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堪称风尘知己。尤其是绮霞妹妹,无私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任劳任怨,陪侍汉卿,真是高风亮节,世人皆碑。”1964年3月,结发妻子的离婚手续,从美国寄到张学良手中。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 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
Slide
41
1964年7月4日,虽值盛夏,却是少有的清爽,在伊雅格的台北寓所,张学良和赵一荻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主婚人是国民党前联勤总司令黄仁霖。 张学良与赵一荻惟一一张结婚照。
Slide
42
黄仁霖与张学良同庚,幼年是在东北泅水场长大的。张作霖在东北称王的时代,其父在泅水场任铁路站长。张学良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后来南京,黄仁霖时任励志社总干事,两人一见如故,成了朋友。尔后,每逢张学良到南京,两人总要在一起打网球、骑马,长谈不倦,关系越来越密切。 张学良和赵四的证婚人是百岁高寿的牧师陈维屏,婚礼邀请的嘉宾虽然仅有12人,但层次很高:其中有蒋夫人宋美龄、总统府秘书长张群、国策顾问何世礼、立法委员王新衡,还有著名画家张大千和与张学良同年出生、同名汉卿、在沈阳一起长大的冯庸。
Slide
43
这一天的赵四小姐,虽已是年过半百,看起来却是神采奕奕。得体的红色旗袍,颈项上着意佩戴了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清新淡雅中又透出几分华贵,让人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个妙龄少女。 当深情而庄重的圣歌响起时,赵四小姐踏上别具匠心的婚礼圣坛,有多少人能了解她迈上的这一步是经历了怎样的漫长时光。36年,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大起大落,多少欢笑,多少泪水,多少甜蜜,多少苦涩,多少豪迈,多少屈辱,才等来了苦乐参半的这一天。
Slide
44
百岁高龄的陈牧师,已不知做过多少次证婚人,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激动。当他用颤抖的声音询问赵四小姐:“你愿意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吗?”赵四小姐满噙泪水,双唇颤动着、颤动着,终于向世界大声说出:“我愿意。”虽只有三个字,却清晰、坚定、深沉!
Slide
45
张学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交换信物时,他那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双手,仿佛承受不住戒指的分量,微微地抖动着,竟然无法如意地立时戴上赵四小姐的手指。此情此景使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在众人的掌声祝福里,张学良和赵四深情相视,一切尽在不言中!看此情此景,人们唯有感叹:天下红颜一知己,少帅得赵四足矣。 7月21日,即婚礼后的第17天,台北各大报纸均刊出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结婚的消息。40多年来,新闻媒体不知报道了多少次有关张学良的消息,但最轰动的就是这一次了。人们纷纷抢购报纸,一睹为快,报纸甚至脱销。 对于这场迟到得太久的婚礼,台湾《联合晚报》的贺词最可以代表外界的心声:“卅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少帅赵四,正式结婚,红粉知己,白首缔盟。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Slide
46
晚年的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Slide
48
晚年的张学良与赵一荻。
Slide
49
赵四小姐陪丈夫张学良度过他的九十岁大寿。
Slide
50
赵四小姐又陪丈夫张学良度过他的百岁寿辰。
Slide
51
此后的赵四与张学良一起信奉基督,心如止水,不再闻窗外之事。在其编写的证教小册子《新生命》中,赵四小姐写着:“为什么才肯舍己?只有为了爱,才肯舍己。世人为了爱自己的国家和为他们所爱的人,才肯舍去他们的性命。” 赵四小姐也正是用她实际的行动完美地诠释着这句话。晚年的她,身体状况一直很差。早在1965年,她就因肺癌切除了一叶右肺,后来又患上红斑狼疮。 1994-1996年,她因肺病三次入院,由于医治及时,才得以转危为安。1997年,她的左肺再次出现癌变……但就是这样一位体弱多病、多灾多难的女子,却顽强地支撑着,只为擎起张学良头顶上的一片晴空,续写他们爱情史诗上最后的篇章。
Slide
52
赵四小姐:年轻追随张学良 无怨无悔共白发。
Slide
53
1996年,张学良、赵一荻夫妇在少帅96岁生日宴会上。
Slide
54
2000年6月1日是张学良的百岁华诞。在生日宴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学良还曾动情地称赞道:“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还当着众人的面,握紧赵四的手,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亲昵地说:“这是我的姑娘。”
Slide
55
岁月无情,造化弄人。张学良的百岁寿诞刚过完,赵四小姐便再次入院。所以有人说,她撑着病体,吊住那口悠悠长气,只为看着丈夫快乐地过完百岁生日! 赵四入院后,年迈的张学良每天都到医院探视,深知朝夕相伴的红粉知己终要生死两相隔,相伴70余载的情缘终将泯灭,他无限的留恋黯然神伤地化作人们至今为之落泪的喃喃低语:“太太要走了。”病危期间的赵四小姐,睁着眼睛,眷恋地看着病床旁的每一位亲人,最后深情的目光总是停留在共同度过了70余载的老伴儿身上,却欲语无言。
Slide
56
6月22日清晨,赵四小姐已不能讲话,只能默默地充满依恋地目视着每一位围在床边的亲友们。约在8时45分,张学良坐着轮椅来到床边,他握住赵四小姐枯槁的双手,用浓重而沙哑的东北乡音呼唤着私下里对夫人的昵称:“咪咪,咪咪,我来看你啦!”赵四看着张学良,却无法开口说话,只见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9时,医生拔掉了赵四的氧气管,并注射了镇静剂,赵四小姐昏昏而睡,张学良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痴情地望着她,就这样无言地厮守着、厮守着……
Slide
57
两个小时过去了, 11时11分,赵四小姐平静地停止了呼吸。但张学良却浑然不觉,依然紧握着夫人的手。在牧师的祷告声中,有人大声告诉张学良:“太太走了!”张学良愣了一下,意识忽然间清醒了,知道眼前这个陪伴了他72年的女人再也不会陪他了,张学良眼里的浑浊老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扑簌簌流下来。“太难过了,我心里难过啊!”张学良迭声哀叹着,一直不舍得将夫人的手放下来,又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在众人的劝说下依依不舍地离开赵四。
Slide
58
张学良与赵四的感情远超过一般夫妻,人们很担心赵四走后,张学良能否承受得住这种锥心之痛。果然,在追思礼拜上,张学良情绪又复激动,难抑痛苦地频频喊着:“她走了,我要把她拉回来。我要把她拉回来!”那撕心裂肺的呼喊,让在场的亲友无不为之落泪。
Slide
59
张学良夫妇的老友周联华应邀专程从台湾赶来美国,主持29日的追思礼拜。他在致词中
昨夜月圓 風大 雲飛
月亮很圓 很亮
雲飛的很快
月亮就這樣 隨雲的來去
隱沒 ... 探頭... 全亮....
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