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個月前吧  因為一個已經快40歲的學生自殺


正巧在學校圖書館看到"這不是你的錯"一書


借回來看  


是給自殺者遺族的


開頭所有精神科醫師的序文都強調


~~自殺是一種病~~


不是誰誰造成的  遺族不必自責


不必為自殺者的自殺行為負責任


本來想介紹給大家~~ 竟然沒有下筆


原來自己心中對這個話題似乎還是有著忌諱


最近看到一些SoS的家庭有了正向的變化


家庭更凝結 更同心協力


我才更可以面對這個議題


.................................................


以下引用:


http://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public/epaper_content.jsp?sno=40


方俊凱 醫師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主治醫師)




遺族的定義及反應

  美國自殺學會創辦人Edwin Shneidman,使用「倖存者/受害者(survivor s/ victims)」的名稱,來稱呼自殺者的親友。Survivor若用來形容疾病存活者,是泛指其個人本身,但這裡使用的Survivor是指因為自殺事件,而遭受痛苦及悲傷之人。所以 Survivor可以是自殺者的家人、朋友,甚至於只是和他有接觸的人們。

  目前廣泛使用自殺者遺族(Survivors of Suicide;SoS)來形容Survivor。而美國自殺學會年會時,會安排一天為自殺者遺族大會,裡面有大部份都是專業人員,包括心理師、社工師、護理人員等,因為他們也為個案的自殺事件而遭受痛苦及悲傷。

遺族的反應
 
 遺族的反應其實相當複雜,其可能會有的反應摘要如下:

因事情太過突然及強烈,太過震驚所以難以說出口而造成的壓抑
有些自殺者留了遺言,但親友不懂或不接受遺言,甚至於完全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因而造成遺族困惑迷惘的情緒。
是不是自己沒察覺對方的問題而產生的罪惡感,以及我就在這裡為什麼你沒來找我的憤怒感
悲傷的情緒。
若與自殺者有親密的關係(如親子、夫妻關係),遺族容易出現無意義感
出現更強烈的壓抑,只要一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會選擇逃避或沈默。
常會有強烈的孤獨感,那種孤獨感是會陷入不能再信任人的孤單,覺得這個世界其實是沒有人可以相信的感覺,這
 
個感覺並非其他人在身旁就能解決的,因為不是缺乏陪伴,而是內心的孤寂。

  以上大部份是心理情緒反應,若反應在生理上,會有點像恐慌症,只是變慢性化了。像是會感到頭昏、頭暈、胸口悶、喉嚨哽咽、心跳加快、手腳發麻等,特別是在某些特殊情境或特殊時間、特殊地點時,更會出現恐慌症的症狀。例如某人的親友是跳樓自殺的,當他經過那棟大樓時,他就會頭低低快速走過,或他根本就繞路走。

給遺族的建議


  在台灣,目前專門協助自殺者遺族的服務單位可以說是沒有,因此還需要繼續努力。而國外的研究指出,遺族認為能得到幫助的都是來自另一個遺族,因此建議遺族可以參加專門辦給遺族參加的團體,如馬偕醫院舉辦的「說故事團體」,或是找相關書籍來看,如「說不出是自殺」【後面相關資源部份有詳細介紹】。

對遺族服務的未來展望


  台灣的心理輔導太重視個案成長的歷程,習慣使用個案以前的經歷來說明現在的情況。對於自殺者遺族來說「Here and Now」(此時此地)是很重要的,就算親人是3年前自殺的,對於遺族來說就好像是剛發生而已。

  未來要推動自殺者遺族服務,建議讓多一點的專業人員懂得悲傷輔導是優先該進行的部份。國內大專院校的輔導或心理學課程在「悲傷」這部份的內容很少提到。在醫生的培育教育也是,連精神科醫師的養成教育中也很少會接觸到這個部份,因此要從專業人員開始訓練,包括心理師、社工師、醫師、護理人員等,因為這些悲傷對他們來說也是「不能說的秘密」

  自殺者遺族的服務在將來是必然的趨勢,但在實際運作之前,要有很多的訓練,而目前的社會環境還未準備好,許多專業人員自己都不懂得如何處理悲傷,甚至於會選擇不處理或逃避。如果專業人員連一般的悲傷都不能處理了,又怎麼能處理自殺者遺族複雜的悲傷呢?所以,針對專業人員進行悲傷輔導及訓練,我想是最迫切需要進行的。

  因此我建議可以為專業人員舉辦相關的訓練或工作坊來讓他們體驗悲傷或處理悲傷;建議工作坊可以包含專業人員及遺族,讓專業人員能與遺族互動,彼此學習及相互衝擊,才能去學習何謂遺族「複雜的悲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麗思 的頭像
    麗思

    麗思的部落格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