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杜鵑窩 是心靈的休憩小站 是對抗憂鬱症的尖兵 是為家屬分勞解憂的天使
前天去凱旋探視病人 正好是他們的50年回顧展
因為工作對象以及身邊的人 有許多身心疾病患者
所以很了解 患者本人及家屬 與精神疾病奮戰的艱辛
更敬佩凱旋的工作人員 要成天照顧這樣的一群患者
所以當我讀到這篇"生命的彩虹" 眼淚忍不住掉下來
"是基因的錯亂 是腦中電流不可抑制的飛奔狂瀉...."
看到林宗義教授的照片 就想起他對台灣精神醫學的貢獻 開疆闢土 蓽路藍縷 當然更會想起他的父親
凱旋地理位置原是荒郊野外 最早的房舍是美援建蓋的 經歷五十年發展現在已是鬧區嶄新的大樓
現代化的設備 更深入兒童精神醫學 與心靈的治療 也擴大成積極社區參予社區醫療的基地
關於凱旋的歷史
引用: http://ksph.kcg.gov.tw/2_history_main.html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之前身為『台灣省立高雄療養院』,設立緣由為台灣省政府計畫在本省南部設立一所公立精神病院,以方便中南部病患就醫。故於民國四十九年一月一日由前台灣省政府明令成立,院址為『高雄市苓雅區福成街2號』,院舍係為一有庭院之四合院建築型成。 首任院長為林鴻德先生,五十年一月廿一日正式開幕,日後即訂此日為本院院慶紀念日;當時本院組織編制設有:院長 1人,副院長 1人,秘書 1人,科室設有『精神病科』、『護理室』、『心理衛生科』、『總務室』、總務室主任 1人,主治醫師 4人,住院總醫師 1人,住院醫師 4人,護理督導員 1人,護士長 3人,護士21人,作業指導員 1人,檢驗員 1人,技術員 1人,心理學技師 1人,藥劑師 2人,社會服務員 2人,辦事員 3人,雇員 3人,主計員 1人,佐理員 1人,人事管理員 1人。 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一日改隸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為辦理精神疾病之預防,診療,復健,精神醫療人員之訓練,心理衛生教育之推展,煙毒勒戒,輔導及追蹤,特設立市立凱旋醫院,因此而奉准更名為『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同時接辦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興建之『大寮精神病養護所』規劃為『大寮復健治療中心』,建立急性與慢性精神病患完整的醫療輸送系統,提供更完善之精神醫療服務。七十四年五月本院提出『大寮模式復健計劃』由院本部轉送病情穩定之病患五十名,正式開辦病房。以『大寮模式』慢性精神病患作統整性積極的復健與產業訓練方式,作為病患重返社區前之準備。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原『高雄市立煙毒勒戒所』奉准裁撤,歸併本院成立『煙毒勒戒科』,掌理成癮藥物及煙毒之勒戒,復健輔導及追蹤治療業務。 本院復於民國八十年經高雄市政府核准興建綜合大樓,為一地上十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物興建新院舍工程原預定於八十六年十二月興建完工啟用。惟其間因工程中斷延宕一年半之久後復工,積極督促,於民國八十七年三月廿九日開始辦理『門診』、『急診』作業,同年十月二日辦理新廈落成啟用儀式,至此『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正式邁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目前本院組織編制為置院長一人,綜理院務並指揮監督員工,置醫療、行政副院長各一人,秘書一人襄理院務。另分別設置十一個醫療科室為:「成人精神科」、「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社區精神科」、「神經精神科」、「成癮防治科」、「臨床心理科」、「檢驗科」、「職能復健科」、「護理科」、「藥劑科」、「社會工作科」,六個行政科室為「醫療事務室」、「人事室」、「總務室」、「企劃室」、「會計室」、「政風室」及一個「大寮百合養護中心」 ,並附設「大寮社區復健中心」、「大寮康復之家」、「精神護理之家」、及本院附設「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並於「高雄市苓雅區衛生所」、「高雄市前鎮區衛生所」、「高雄市三民區衛生所」設置門診據點。 本院目前之定位為教育部評定合格之『精神科專科教學醫院』,並且為專科醫師之訓練醫院,同時亦被指定為高雄地區精神醫療網之核心醫院,現有病床數為 820床,大寮百合園區養護床248床、護理之家99床、社區復健中心70床、康復之家45床,目前本院除了繼續配合政府實施全民健保政策,尚肩負高屏地區精神醫療核心醫院之責,推動社區心理衛生醫療計畫及相關活動促進精神醫療社區化,並持續主動出擊宣導反毒活動,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共同為保有無毒的天空與健全的心理衛生而努力,以提供給南部地區民眾更整體性、連續性及便利性之精神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