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精神疾病來開玩笑
先前蔡正元先生拿亞斯伯格症這個疾病來開對手玩笑,遭到相關家長抗議之後,匆忙道歉。但傷害已經造成,之後輕描淡寫的道歉能不能挽救家屬們的心情,似乎不再是新聞焦點。
在臨床界工作時間夠久的醫療人員都知道,很多時候疾病是無法選擇的,尤其是精神相關疾病,都是得了就是跟著這個人一輩子。這種無奈與傷痛,不是說風涼話的人可以理解的。
source:wiki
若真的以自閉症類群為例(註),光是從小的持續求醫歷程,就讓家屬疲憊不已。這裡面不是只有金錢的支出而已,要照顧這樣的孩子,耗費的體力、心力肯定比一般小孩多上好幾倍。接著,後續治療漫漫長路,很多家庭常常心力交瘁,甚至夫妻失和者所在多有。上了幼稚園或小學之後,開始會面臨學校適應問題,同學老師可能都不理解這樣的疾病,因而對個案有不同程度的誤解。誤解久了,學校一不積極處理,自然就會產生霸凌。長期下來,對於小孩產生極大的心理傷痛。運氣差一點的話,每天求學路就等於是陸戰隊的天堂路。悲慘的狀況,肯定不是開玩笑的人可以想像得到。
漸漸長大之後,慢慢需要面對是否要到社會上工作。多數個案可能都無法單獨求職,好一些的只能在庇護性工廠中工作,狀況不好的甚至連自我照顧都有問題,只能選擇繼續待在家裡,消耗家屬所剩不多的時間與精力。在這群個案中,即使是狀態較佳的、可以單獨在外工作的,其求職歷程也不太順利。大部分的雇主,一得知個案有精神方面的狀況,經常連面試都省略,直接刷掉不予錄用。光求職這一項,其碰壁頻繁的程度,就遠遠高過其他人,更不用說其他社會適應落差。這樣的情狀,絕非不是單純的「自己的一生充滿了挫折」一句話就能輕易帶過。
source:wiki
「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不知道另一半的人如何生活。」這是二十世紀初英國一位精神病患自傳的辛酸開頭。拿疾病來開玩笑的人,肯定不知道背後有這麼多傷痛存在。台灣部分政治人物動輒嬉笑怒罵,遭人抗議之後又不情不願的道了歉。不知這些歧視、嘲諷的言語,已經深深傷害這些個案與家屬,也暴露出個人對於基本人權的漠視與無知。這若是在國外,可不是辭職就可以了事的,政治生命因而結束的所在多有。因此,嚴肅的看待精神疾病,遠離窺探、恐懼、開玩笑的心態,才有可能對於此一族群,多一分理解與同理。
註:自閉症類群是什麼疾病,可先參考此篇:「自閉症」到底是什麼?
而亞斯伯格症為自閉症類群中的一個分支,但是在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5)中,整個次分類被取消了。取消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這個疾病診斷敏感度太低,常被錯誤診斷。也就是說,十個被診斷成亞斯伯格症的小孩,被另外一個團隊進行診斷的話,得到同一疾病的機率很低,有的人會變成自閉症,有的人變成高功能自閉症,有的人變成不典型自閉症。因此,認真看來,用亞斯伯格症來取笑他人,已經不具有任何實質意義了。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暗夜浮動月黃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