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  228事件也只是引爆於一個賣私菸的婦人 林江邁


 


雖然以台灣目前的生活水平 沒多少人願意社會大亂


也沒太多人 會出面抗議


就是有人需要藉事件發洩情緒 


那並不表示那是少數人的事


 


洪仲秋事件 也只是個引爆群眾情緒的事件


................................................................


 


蔡正元:聲援大埔民眾 多數是高挫折的人


 





 




NOWnews – 2013年8月20日 下午2:22


 







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

聲援大埔民眾18日舉行遊行,接著圍攻內政部到19日晚間6點才宣布結束。國民黨立委蔡正元今(20)日在個人臉書上批評,這些聲援大埔民眾,多數是高挫折的人,為何要假藉大埔案表達不滿,原因是需要做情緒上的發洩。


大埔事件越演越烈,苗栗縣政府在今年7月拆除大埔張藥局民宅,引發聲援民眾不滿,除了不定期向總統、行政院長嗆聲,大埔自救會等團體更在18日舉行「818拆政府行動」晚會,隨後又轉往內政部靜坐抗議,一直到19日傍晚才宣告結束。


蔡正元表示,許多大埔人不解,為何大埔抗議者多數不是大埔人?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是高挫折的人,他們需要假藉大埔案做情緒上的發洩」。


蔡正元認為,這些抗議民眾才不管大埔的真相,畢竟整起事件只是,挫折發洩的工具,「他們需要被搧動,他們不要被說服,因為真相說服不了他們,真相只會使他們更不堪」。


除了蔡正元,新黨主席郁慕明、名嘴周玉蔻也對本次活動提出批評,郁慕明認為整起事件「台灣就是少數人在亂飆,以為亂衝亂撞就代表正義,這些亂搞的人知道馬政府軟弱,政府有公權力也不敢用。」周玉蔻則不滿,認為是有職業抗爭者在鬧事。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晚珊珊一聽到我喜歡 給愛麗絲

 


 

她就上樓 把她在學校做的音樂鐘拿下來

 

正好是 給愛麗絲 的音樂

 


然後叫我留在房間 想聽的時候就旋轉彈簧

 


她還示範 要逆時時鐘旋轉



這樣就不必每次都還要打開電腦太麻煩


好窩心的娃兒

 

 

影音: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剛剛媳婦問我 為什麼我給自己取的英文名字是Alice 
回想了一下
是因為當初很喜歡貝多芬的給愛麗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wKt9NoG2sU



和他的月光曲的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AFofnuWy2Q


...........................................................


月光曲的故事


 



黃昏時 有一位音樂大師在路上散步


偶然聽見一陣琴聲從一間破舊的房子傳出來


而這首曲子正是他的作品


不一會兒琴聲停了下來 只聽見二人的對話


原來是兄妹二人 他們好想聽這位大師的音樂


但是 沒有錢買票而哀傷地悲嘆著


大師聽了於心何忍 乃冒然推門進去


看見了一個做皮鞋的男子和一個盲目女子


大師說明來意後 便坐到鋼琴前 開始演奏 琴雖破舊


音樂卻優美非凡 兄妹二人聽得渾然忘我 一曲完畢 要求再來一曲


這時 忽然一陣晚風吹來 把燈光熄滅 皎潔的月光從窗外射到琴鍵上


室內佈滿清幽的忿圍 如此良晨美景


這時 大師心中自然流出一首優美的音樂


就說:以這美麗的月光為題 來彈一曲吧


於是即興的在鋼琴上彈出一首悅耳動人的曲子


描寫清麗幽靜的月夜美景 安慰了兄妹倆的心


大師彈完後 狂奔回家 把剛才彈奏的旋律記錄在樂譜上


這就是永垂不朽的月光曲~~月光奏鳴曲


引用: http://blog.udn.com/whisky42/4768947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蔡幸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ChUMxk4XE


費玉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am5UV8BXc


雪 山 盟


作詞:陳蝶衣 作曲:姚敏


 


窗前飄下了楓葉,山巔添上了雪堆,


為什麼你還不回來,不回來,


你教我苦守在空閨,你教我苦守在空閨。


 


只道是意厚情深,這盟約不會更改,


 為什麼你還不回來,不回來,


你讓我寂寞的等待,你讓我寂寞的等待。


 


我這裡柔腸寸寸斷,偏又是逼嫁聲聲催,


你若是一去不回來,不回來,


我只得葬身在無情海,我只得葬身在無情海。


 讓那濤濤的巨浪,把我攜帶,把我攜帶,


攜帶到你的身邊,你的身邊,


安息在你的胸懷,安息在你的胸懷。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ChUMxk4XE

雪 山 盟

作詞:陳蝶衣 作曲:姚敏

窗前飄下了楓葉,山巔添上了雪堆,

為什麼你還不回來,不回來,

教我苦守在空閨,你教我苦守在空閨。


只道是意厚情深,這盟約不會更改,

為什麼你還不回來,不回來,

你讓我寂寞的等待,你讓我寂寞的等待。

我這裡柔腸寸寸斷,偏又是逼嫁聲聲催,

你若是一去不回來,不回來,

我只得葬身在無情海,我只得葬身在無情海。

讓那濤濤的巨浪,把我攜帶,把我攜帶,

攜帶到你的身邊,你的身邊,

安息在你的胸懷,安息在你的胸懷。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政治大學校慶當天 表揚了5位傑出校友
其中有銀行家 大律師 前任高官 知名大企業家
唯有黃森松 一介來自美濃的平民
目前連個正職和固定收入都沒有
很不搭軋地名列其中
可是當天的致詞中 也只有他讓全場動容掉淚 


1974年 還在政大就讀新聞研究所的黃森松
因為老師林懷民的啟發
回老家高雄美濃嘗試創辦 號稱亞洲第一家的社區報紙《今日美濃》
試刊了8期 並因而完成碩士論文
1977年《美濃周刊》正式發行 台灣的社區媒體於是發軔 

從那時到現在 黃森松當過早年黨外雜誌的總編輯
主流報紙的記者和主管
但是對於《美濃周刊》的工作卻未曾忘懷
其間崎嶇顛簸不在話下 也曾經停刊過 

不過黃森松始終沒有放棄他對於社區媒體的理念
妻子林錦霜給予的支持和鼓勵 是最大的背後支柱
但遺憾的是 2009年林錦霜因病過世
他失去了最重要的倚靠
但是他決定重新恢復《今日美濃》

當天他上台領獎
一上台就手舉一本《今日美濃》
緩緩開口說道:「我這40年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編這本雜誌。」
台下靜默了兩秒鐘之後 爆出如雷的掌聲。
他自認為手創40年《今日美濃》
真正做到了張季鸞先生所說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
最後 他舉著一路從美濃帶來 
4年前去世妻子林錦霜的照片
說要和用了一輩子心力支持他的髮妻共享這一刻

言畢 全場早已是掌聲和淚水交錯。

------------------------------------------ 取材自〈台灣立報〉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後的阿伯勒 已經消失了



落到地上的果筴斷裂 爆開 





經過幾日的落雨 地上長出好多株新芽 




我在細看 拍照




運動的夥伴問我在找什麼?


我在找什麼.....這聲音竟然在心裡迴盪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不做,二不休”

大陸上流傳的

中國40歲以上官員中,超過80%與原配常年沒有性生活,他們又不准備離婚。老百姓親切地把這種現象稱為“一不做,二不休”。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正想再找出這支動畫 但是忘了片名


剛好有朋友 這幾個月來 把我在另一個版面的 以前貼文一一翻出來讀


(2005.7.17到現在 不知道幾百篇 佩服他的耐性)


剛好看到他翻出來這篇   我不必再去搜尋


再看還是感觸很深~~


原貼文日期:2011.05.2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QzldrC870s&feature=mfu_in_order&list=UL


~ 剛得獎喔 我不到四歲多的孫女聽著我的旁白 要求重複看了三遍 連她都被感動了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QzldrC870s&feature=mfu_in_order&list=UL

導演:紀柏舟 http://mangoning.blogspot.com/
配樂:黃乾育 http://www.wretch.cc/blog/brianmusic
製片:楊道寧
-----[此影片版權屬於作者,即此頻道擁有者]-----

這部影片是給我父母的禮物。.
"光之塔"是一個有關父母的故事。講述遊子追求夢想,父母就像燈塔一樣支持、看望與守護,也是自己這幾年生命經驗的寫照。
繼電腦動畫[回憶抽屜]之後,經歷幾年沈潛,有了這部新的小品之作,[光之塔]。 這次的作品是我在UCLA第一年的片子,製作時間很趕,大概3個月左右。雖然是2D而非3D動畫,但是這次的作品嘗試更以[故事]為主軸,希望能反璞歸真,回到動畫與影片 ­的本質。我相信好的訴說意涵是創作的靈魂,希望樸實簡約的手繪風格,能帶給觀者更深切的共鳴,找尋最原始而單純的感動。

Director: Po Chou Chi
Composer: Chien Yu Huang
Producer: Dow Ning Yang
Year: 2010
Length: 7 min 30 sec
This film is made for my parents.
It is related to the director s own experience. The story is about parents support their children to make dreams come true. No matter what happened, parents will be always waiting for their children, just like the lighthouse forever lighting for the boats.

這是youtube上短片之下的回應:



最佳評論
看到忘了病痛的笑容&萎縮的身影... 哭了

我爸今年85

原有183cm的老爸 已縮到173cm

他永遠用笑容 來看我 ... 陪我逛超商

******************************************

糟糕!!!我眼睛的汗腺第一次在短短幾分鐘流那麼多汗啊!!!! ­Q___Q

*********************************************

keyoosky 22 小時以前
我在我臉書的評論: UCLA動畫碩士紀柏舟所製作的光之塔(英文名直接是燈塔)
重視的反而不是技術面與人物的美形,而是透過深層的視覺意象感動 ­觀眾。

孩子原先開著小船,象徵每個人生階段離開父母的距離,如開始上學 ­校受教育。

隨著長大,卻開更大的船,象徵著長大後越來越強有能力行駛到更遠 ­的地方。

⋯⋯也象徵著現代人因為事業而賺了更多的錢,去了更遠的地方,因 ­此反而不能常回家,船越大越多包袱(像是課業、事業)。

不管孩兒行駛多遠,船變得多大了(事業有成),家人永遠都在那簡 ­陋的燈塔(家)等待著。

但是再多的船,再大的船,也永遠都只會停靠到自己的光之塔中。

當父親望向長大的孩子登船時,他看見的仍是孩童小的時候,是父母 ­對兒女的期望。

期望他像孩童時不會開離自己太遠,但又不得不目送他們出航。

淡雅的繪畫風格,輕柔的音樂,卻是一部感動與內容十足的作品。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及其得獎作品

http://mangoning.blogspot.com/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郭彥廷-鞦韆



http://tw.myblog.yahoo.com/hps654/article?mid=1413&prev=-1&next=1412


如果可以,久病的老人該選擇離開人世、還是該繼續與病痛搏鬥?以詩意的筆調、探討生死議題的動畫短片、「鞦韆」,是作者郭彥廷,在紐約就讀研究所時的畢業作,短短不到4分鐘的動畫,卻意境深遠地道出了重病老人,在面臨生死抉擇時,那份親情的牽絆。

會選擇這麼嚴肅的議題,郭彥廷說,是因為爺爺在4年前過世,讓他體驗到與親人生離死別的心情,他希望透過這部作品、重新思考生死。不過,目前居住在洛杉磯,從事動畫工作的他說,下部作品主題要揮別灰暗色調,考慮從台灣本土中找題材。

這部片三月初才剛拿下東京國際動畫展「BigSight大獎」,沒想到四月中隨即又入圍美國「學生奧斯卡」,第一部短片,就獲得東西方不同評審的青睞,郭彥廷覺得十分幸運,也更有信心,要繼續往動畫這條路前進。


~~有朋友還在幫我把舊貼文一一翻出來曬太陽


剛剛看到他翻出來這篇   再看還是感觸很深~~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