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走出保護傘 加國幼童玩遍森林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


 


據《溫哥華太陽報》報導,某個星期三的上午9點,位於科爾伍德(Colwood) 桑斯特小學(Sangster Elementary)後方的一片綠色草地上,幼稚園的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


所有孩童都穿著黑色雨衣雨褲,上衣則搭配T恤或是綠松石色的夾克,他們圍圓圈坐在草地上,把背包堆放在圓圈的中心。


遊戲中探索大自然


早期教育指導者范史東(Erin Van Stone)來為孩子朗讀故事書《謝謝你,小熊》(Thank You Bear)之前,教師洛克比(Lisa Lockerbie)引導學生吟唱歌曲《瞧今天誰來上學》(Look Who Came to School Today)。


洛克比領唱歌曲,成功地銜接接下來的美洲獅安全遊戲(Cougar Safety Game),范史東將美洲獅與熊的圖片藏起來,讓孩子去尋找。


在遊戲開始之前,洛克比發給4歲和5歲孩子各一張圖畫,要他們從畫中找到動物的圖案。一個小女孩問:「你要說什麼,是美洲獅還是熊?」


范史東:「當你喊美洲獅或熊之後,你要吹哨子,有誰可以告訴我下一步要怎麼做?克洛伊。」克洛伊:「跑。」范史東:「不,我們不跑。柔依,你記得嗎?」柔依:「你要轉過身遠離牠。」


范史東:「你要轉過身遠離牠,你答對了。有沒有人知道你轉過身遠離牠時要做什麼?」一名男孩回答:「把自己當成大人,並且唱耶誕歌曲『Jingle Bells』。」


這個活動一部分是遊戲,一部分是安全演練。稍後,他們走入桑斯特小學後方的森林,每個孩子拿一支放大鏡,用來觀察小蟲、草苗、葉子,以及他們在途中發現的任何物體。


對大部分幼稚園學童來說,這類活動可能是罕見又令人感到興奮的旅程。不過對於這批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第1所自然幼稚園的22名學生,只不過是常態活動。


今年每天早晨,無論天氣晴雨,穿過幼稚園旁的皇家大學(Royal Roads University),他們要健行2公里 。他們拜訪艾斯奎摩瀉湖(Esquimalt Lagoon)、停在戶外玩耍一會兒,接著在樹林裡吃點心,到下午才會回到學校稍作午休。


戶外玩耍提升創造力


這是2年的試行計畫,計畫內容引進斯堪地那維亞半島10年前發展出來的森林學前教育模式,在加拿大卑詩省從201210月開始執行,這類計畫已在歐洲、紐西蘭與澳洲流傳。


2010年,負責課程規劃的康塞科夫(Frances Krusekopf)在慕尼黑發現這種教學課程,她讓5歲的兒子尼克(Niko)去參加德國森林幼稚園(Waldkinderg rten)課程。


某一天,他和其他孩子使用削刀製作竹籤,在野地上火烤香腸,隔日他們先從陡峭的山坡往下走,再爬上山頂。


康塞科夫說:「對於4歲的孩子,賦予他們一些責任和獨立是一件美好的事。」正當卑詩省將幼稚園改為全日課程,康賽科夫丟出她想移植德國森林幼稚園到管轄區內學校的想法。「在一些面向上,我的想法從一名感興趣的母親轉換到一名有森林學齡前教育的教育者。」她說。


幼稚園所長康伯吉(Jim Cam-bridge)是一名鐵人三項選手,他也熱愛自然,擔心總是坐在教室的學生、電子儀器成癮的學生、還有被保護過度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他說:「我是一個載著女兒到處走動的父親,許多孩子過著都是高度結構化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如何重新平衡、允許他們以安全的方式自己去探索、去連結。」


於是他同意讓康塞科夫執行她的計畫,康塞科夫亦邀請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的早期兒童教育專家艾略特(Enid Elliot)一起組成專業團隊。


艾略特的研究關注在森林學前教育對兒童健康和學習的影響,已知人們如果在自然中接觸越久,注意力就會高、較健康也較不會焦慮。


「所以兒童如果在室外越放鬆,他們就更願意學習。當然,他們在戶外玩耍會更有豐富的創造力。我認為那些是未來需要的技能,我們需要創意人才。」她說。


環境教育掀熱潮


艾略特和康塞科夫現在是科爾伍德小學的校長,他們召集專家撰寫計畫書,募集到了超過10萬美元(約新台幣293萬)的資金。


這些經費涵蓋聘僱兒童早期教育指導者2年的費用,以及購買學生的雨衣、水桶、放大鏡和請保留區原住民傳授土地知識的費用。


學區決定教室的兩性人數要相當,且保留2個名額給原住民學生,學校也接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與行為障礙的孩子。


這項計畫的試行,使家長漏夜排隊,以確保其子女得以入學。艾略特表示,來自維多利亞大學、卡莫森學院(Camosun College)和皇家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加入團隊,記錄學生在環境中學習的歷程,以及他們的生理與心理狀況。


除此之外,皇家大學將提供一系列的專業發展課程給其他對森林幼稚園教育有興趣的教師。克洛比曾於2011年在英國擔任森林學校的教師,而范史東則會提供第一手資料,呈現自然資源如何運用在幼稚園課程中。


孩子帶著放大鏡走入草叢中,教師指導他們觀賞生物與非生物。學生要能夠辨別兩者的不同,這原本是1年級的教學指標,不過幼稚園的孩子都學習得很好。過程中,學生也必須以感官探索周邊環境的一舉一動。范史東說:「昨天他們聽生物和非生物,今天他們要用眼睛觀察。」


環境教育的價值受到認可,在卑詩省蘇克市的這所試行學校並非唯一。在楓葉嶺(Maple Ridge)市,從幼稚園到7年級的學生加入了環境學校計畫(Environmental School Project),進行密集的戶外活動。而高三學生參加北溫哥華戶外學校(North Vancouver Outdoor School)早在1969年就啟動了。


位於賽特拿島(Saturna Island)的賽特拿生態教育中心(The Saturna Ecological Education Centre)和范尼灣(Fanny Bay)的巨浪社區學校(Beachcomber Community School)也將棲息在自然環境中的住民給納入教學活動。


忍受低溫排隊的家長里查森(Jamie Richardsen)沒有白費力氣,讓5歲的女兒史嘉麗(Scarlett)如願進入就讀,他希望女兒能享受自然,也期待可以有更多學校加入森林學校的教學模式,他說:「我們住在公寓內,我的生長環境至少有個院子或後院森林,許多這個社會的孩子無法擁有這些經驗。」他說。


 


引用自: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麗思 的頭像
    麗思

    麗思的部落格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