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是印度佛教與中國文化(特別是老莊思想)交會而生的奇葩,它對人類心靈、認知、及心理治療(如何脫困離苦)等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絕大多數的西方心理學都繞著「自我」在打轉,不是要克服自我、包容自我、強化自我,就是要擴充自我、實現自我;從禪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我執」,宜各予「棒喝」。

 


  禪認為,心理學家所說或個人所感覺到的那個「自我」,通常只是個人閱歷、好惡所形成的「妄我」,如果有所謂「自我追尋」這回事,那也應該是「去妄存真」,找回被蒙蔽的「真我」。在如何脫困離苦方面,行為主義主張改變外在的環境條件來「以境轉心」,而目前流行的正向心理學則認為凡事應從正面(固定)的角度去觀照;以禪觀之,這些還是「迷」,真正的治本之道不僅要「以心轉境」,改變你的認知;而且還要「心無所住」,不偏好、耽溺於某種觀點。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但我們的「識心」卻經常有所偏執。為了打破我執、改變認知,慧能在《六祖壇經》裡先點出三十六組相對的觀念,譬如明與暗、有與無、色與空、動與靜、清與濁、凡與聖等,然後提供我們一種很好的思考訓練,就是「離兩邊」:「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這不是在故意唱反調,而是要提醒我們,個人的思想、感覺和認知都有所偏頗,只有先認識到自己的偏頗,才能有所超越,對事物才能有較完整的認知。這樣的思考訓練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頗為特出的。


 



  人生有很多困境,但所謂「困境」往往不是艱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偏執的識心)被情境所困。「離兩邊」正是讓我們跳脫困境的極佳思考訓練,譬如對於得失,若能時時提醒自己「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不得不失;得亦無所得,失亦無所失」,那就能自在開闊許多。這樣的思考訓練最大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明心見性」,因為我們的「自性」或「真心」本自清淨,沒有既定的知見,像乾淨平滑的鏡面,如實反映外物,沒有任何修飾與扭曲,不僅隨遇而現,而且隨遇而安;對各種外在情境沒有分別之心,不會因為這樣就特別高興,或因為那樣就特別哀傷,正所謂「應彼而動,於我無為」。生命有起有落,好比雲水般浮沈;分開來看,雲在青天,水在瓶,讓人心生忌羨與怨懟之情;但若合而觀之,雲在青天水在瓶,兩樣人生一般情,做雲也好,做水也好,亦不過是名相之別,都讓人歡喜自在。


 


  對於焦慮、憂鬱、哀傷、悲痛等負面情緒,禪的處理方法也與西方的心理治療大異其趣。禪認為它們大都只是妄心所生的無明煩惱,但「去妄」並不是要屏除、斷滅七情六慾,而是要去除我們對它們的迷戀、執著,如果我們的心思和情感能夠「不住」,那煩惱和痛苦也不會「賴著不走」。在認知方面,首先,不要將焦慮、憂鬱、煩惱等貼上「不好」的標籤,非得去之而後快不可,就像有和尚問「如何消除煩惱?」趙州禪師反問他「用得著消除嗎?」一般,如果你能接納你的各種煩惱,不再將它們視為負擔,那它們就不再是困擾你的問題。


 


  其次,要認識到能夠煩惱,特別是為小事煩惱,表示「你其實非常幸福」,就像對佛學情有獨鍾的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要判斷一個人幸福與否,必須問的不是他為何愉快,而是他為何煩惱。如果讓他煩惱的事物越是平凡細微,那就表示他越幸福。因為一個真正的不幸者,是根本沒有心情去覺察到那些瑣碎小事的。」再者,把煩惱當作修行的功課,一如聖嚴法師所說:「當自己發現起煩惱時,要感謝使你產生煩惱的人、事、物,因為他們是在幫助你修行。」


 


  最後,天天自在地幹活吃飯,不知道、沒聽過什麼「焦慮、憂鬱、解脫和治療」,聽了也沒想過,想了也哈哈一笑:「什麼是解脫?為什麼要求得解脫?」那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解脫,也是禪最迷人、最高的境界。(本文原載《靈山現代佛教月刊》20125336期)


............................................................................................





桐嘉園2012/08/05 10:05 回應


您好:人活到六、七十歲以後誰知道明天還在不在?

 

一生為父母、子女、老伴、家庭、工作、公司、社會而活

 

在人生最後旅程→總該好好為自己而活子女、孫子女都長大了~

 

不必管一旦想要做就去做~不必等哦!

 

經濟許可下該花就要花~不必省,

 

人生活到六、七十歲以後一起努力過自己的生活吧!

 

 祝福您~萬事如意!





麗思2012/08/05 11:02回覆



這也是我們時時在呼相提醒的


所以有一幫朋友 互相邀約出遊 欣賞表演 網路互動等等


有這樣的 一群各路玩伴 日子就可以很幸福了


...................................................................................


麗思的聯想:


回應前一篇 "王溢嘉 花開見禪悟無明"~~

說是說啦
我還是認為要先有"自我"的主客觀覺察
才知道該去的是什麼 該執的是什麼
不然啊 該去的沒去 該執的沒執
我覺得先有心裡學的入世琢磨 禪學的玄虛才不會被誤用

大半輩子 做了許多個案
我覺得要先能管好日常生活的營生和吃喝啦睡 休閒娛樂
⋯⋯

有節律的生活之後
現實中才不會遇到太多超乎自己能承受的挫折
因而失去自信 最後就用宗教的語言來自我解釋 來逃避現實

具有相當足夠的現實感 才會生活的紮實強壯
否則只談空靈 則流於漂浮

哲學或宗教或許可以拉高心靈的境界和眼光
但必須建立在對現實 對自我"如實"的認識和覺察上面

最近我終於知道有"覺"才有"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