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也許關心不夠 知道的資料不齊全


我看到的 想到的12年國教一直霧煞煞  


不知所為何來 對國中教育是否會有改善?


以前我一直反對孩子國中讀私立學校 覺得會形成貴族化的價值觀


現在 我們反而覺得或許就送私立國中比較省事   公立學校的老師反而被束手縛腳的  求避禍為唯不及  常常一片熱心都怕搞到 有功無賞 打破要賠


所以現在有一種賣給老師的商業保險


如果老師因業務被告 就由保險公司處理


......................................................


台灣立報 2012/06/18 第8585期


 


批12年國教 李家同:競爭力滑落


 



【記者呂苡榕綜合報導】12年國教明年即將上路,各界卻罵聲不斷,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17日指出,12年國教聚焦於免試入學,但學生壓力不會減輕,競爭力還可能大幅滑落。他重炮抨擊比序條件,又不是神學院在選神父,不應用德育成績來當作比序;拿志工當作免試比序,做志工如果是為了升學,是對志工的嚴重侮辱。


學生壓力不減反增

大學教授和一群家長在臉書上發起「反對孩子當12年國教白老鼠」連署,目前人數接近7千人。民間團體邀請李家同以「我對12年國教的疑慮與期許」為題發表演說。對於教育部力推12年國教,李家同比喻,教育部的態度就好像橋樑專家警告選址的地質不適合造橋,大官還是堅持要造橋一樣。


李家同表示,教改應該是要要減輕學生壓力,但常常適得其反。如同台北南陽街的補習班也沒有因當年廣設大學而減少,如今12年國教聚焦在免試入學,但學生壓力並沒有減輕,競爭力還可能下滑。他認為取消基測改辦國中會考,會考成績只分3等,造成很多人同分,最後只有抽籤,中間程度學生可能變懶散,導致國家競爭力下滑。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17日以「我對12年國教的疑慮與期許」為主題演說並與民眾對談,他認為12年國教要推行混才教育、要打倒明星高中,卻仍在菁英這一部分改革,如何補強後段班的學生才是政府該注重的部分。(圖文∕楊萬雲)




12年國教還沒上路,比序問題就已造成人心惶惶,不少醫院與社教單位志工團體都有頗高的詢問度,究其原因,都是家長為了幫孩子「準備條件」,希望未來免試入學的資歷可以看起來更豐富。媒體報導為了推甄大學搶優勢,彰化基督教醫院徵求志工,竟然有8百多位高中生報名,大批家長、學生半夜開始排隊。李家同批評,如果因為升學才去做志工,是對志工的嚴重污辱。


服務淪為升學踏板

他舉例,曾有大學生去當志工,和老先生下棋,時間一到,不管棋局結束與否,就請老先生簽名,證明他來過就打算走人;還有學生為了當志工,硬是逼老先生和她下五子棋;他認為,如果希望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習慣,不妨讓他們為學校或社區進行勞動服務。


李家同表示,當前教育現況問題不大,更應關注的是學生的教育程度;很多高中生連英文字母、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全;12年國教上路後,大批學生可能「混材施教」,程度不好的學生更加跟不上,只能被老師放棄或放棄自我,這對教育絕非好事。他強調應維持基測,且要1年2次,以免1次考試壓力太大,導致學生容易失常。























發展陷迷思 科學園區非解藥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科學園區曾經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推手,然而,在不斷複製的過程中,原本以為是金雞母的科學園區卻造成政府嚴重的財務黑洞,甚至因為開發過程大量徵收土地,導致農地受到蠶食鯨吞,出現糧食生產危機。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17日主辦「科學園區30年──發展典範或迷思」研討會,從各種角度重新檢視一味追求科學園區的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惡果。


科學園區在台灣屬於自成一格的「特區」,享有租稅、地價和制度優惠,廠商得以在生產成本上擁有較多競爭優勢。為了搶食大餅,各地方政府在複製「特區」的過程中,扭曲了政府扶植弱勢產業發展的用意,科學園區轉變為地方政府開發土地的手段,甚至讓已經成熟的產業仍不斷得到「扶助」,享用國家大量資源。


特區善意 已遭扭曲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徐進鈺指出,「特區化」原本是後進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為了追趕先進國家而出現的手段,透過設立「特區」,給予各種優惠,扶植弱勢產業,得以在國際間擁有競爭力。





台大地理系教授徐進鈺指出,土地炒作早已是科學園區發展中,沒有被說出口的理由,不論中科或南科,科學園區周邊基地的地價在科學園區設立後幾年,都有明顯調漲的趨勢,但科學園區的使用效率卻不如原本預期。(圖文∕黃士航)




從台灣早期的加工出口區到30年來不斷成立的科學園區,特區內的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成功促成技術轉移、增加就業、培養人才與學術研究商業化等目的。


「並非所有特區都能達成原本預設的目的。」徐進鈺表示,在各國的例子中,許多特區反而成為「飛地」,獨立於地區之外,與所在地方毫無連結,也無法達到提升就業或讓產業出現群聚效應的目的。


近年來,地方政府主打產官學合作、平衡區域發展等理由,積極爭取設立科學園區,徐進鈺直言,許多學校根本只是科學園區廠商的人力培養所,科學園區這類特區一開始就是為了「不均衡發展」而設置,如何能達到區域平衡發展的結果?


科學園區希望達成產業群聚效應,但空間上的接近頂多是群聚效應發生的充分條件,不代表只要有科學園區設置,就會發生群聚效應。


為炒地皮 爭相建園區

雖然不一定能達到經濟目的,科學園區仍是各地方政府搶著爭取的重大建設,其中一個理由是週邊土地開發利益。「土地炒作早已是科學園區發展中,沒有被說出口的理由。」徐進鈺指出,不論中科或南科,科學園區周邊基地的地價在科學園區設立後幾年,都有調漲的趨勢,但科學園區的使用效率卻不如原本預期。


「當初南科設置前,多數廠商都承諾願意進駐設廠。」徐進鈺說,不過這些廠商同意設廠的理由,是因為如果在媒體上表達不願設廠,將引起外界質疑是否營運有困難,導致股票下跌。「只要答應設廠,政府就會幫廠商在園區裡保留一塊空地,廠商有意願時再開發。」當時政府擔心廠商西進前往中國大陸設廠,提供許多優惠,結果原本預期開發率可達100%的南科,十幾年來開發率僅達7成。


30年來,經濟成長提升了嗎?徐進鈺指出,科學園區開發以來,營運效率不高,與加工出口區相比,加工出口區的營運效率每公頃可達6.769億元,最賺錢的竹科則是每公頃8.844億元,雇用人數卻比加工出口區還少。


而南科每公頃僅3.592億元產值,剛開發的中科目前則是每公頃1.759億元。營運效率遠不及過去的加工出口區。


除了營運成本過高、營運效率偏低,且預期目標無法達成,徐進鈺也指出,從南科開始,開發基金已瀕臨用罄,只得使用台糖土地開發,大面積使用農業用地,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徐進鈺表示,台灣的科學園區開發已成為「階級的剝奪」,不在以扶植產業為目的,反而讓已成熟的產業予取予求,也讓地方政府以競爭力、發展為由建構一套論述,要求不斷設立科學園區。


徐進鈺感嘆,產業的優勢早已不是過去的所指的「比較的優勢」,而是轉化為「競爭優勢」,換句話說,過去比優惠補貼降低生產成本製造的優勢,應轉化為調整生產過程,在創新的思維中創造優勢。科學園區居然還以補貼創造比較優勢,台灣產業已到了必須重新思考、調整腳步的轉捩點。




小檔案:什麼是「飛地」


一個城市中有部分區域與當地的社會、經濟面向失去連結,反而與其他地區有較多互動,在所在地區形成孤立狀態。許多經濟特區就呈現飛地的型態,與周邊社會環境的關連性低,而與其他地區的經濟貿易則更為頻繁。























蘭中畢典 徒步環島認同原鄉
 
 


【記者唐澄暐綜合報導】蘭嶼高級中學及國中部於15日舉行畢業典禮,除了徒步環島的傳統,今年更在畢業典禮上喜迎數位網路系統。



▲徒步環島,是蘭嶼高中每年畢業典禮的傳統,讓即將分別的同窗有了難忘的回憶。 (照片提供∕蘭嶼高級中學 文∕吳珮如)


蘭嶼高中15日舉行高中部第13屆、國中部第41屆畢業典禮,共計57位學生畢業,校長陸集珊於典禮中期許所有蘭嶼子弟,長存感恩之心,回饋地方社會。


由於有相當高比例的畢業生未來將至台灣本島求學或就業,學校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傳統文化並面對未來挑戰,畢業晚會之外,更有畢業班兩天一夜徒步環島40公里的活動,一方面藉腳踏實地培養對原鄉認同,一方面夜宿東清,讓同學分離前為友情留下回憶。



▲畢業典禮上,學生身著民族傳統服飾,舞出青春。(照片提供∕蘭嶼高級中學 文∕吳珮如)


15日的畢業典禮,同時也是蘭嶼高中校內數位網路系統的啟用典禮。陸集珊表示,蘭嶼的網路速度經改善後,目前學校及公務機關已從原本的2M提升至100M,此次更感謝台灣科技大學校友會理事長、前NCC委員謝進男的協助,由台科大校友會捐贈建置校內的數位網路整合系統,包括纜線、無線上網、伺服器,以及投影設備等,甚至贊助當地廣播電台的設備更新,使學生宿舍、教室、辦公室等地都能有更完善的資訊及媒體接收,也能增進學生的數位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