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剛剛為了搜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意外找到這篇讀後感 知道有這樣一本書~~ 感覺就是自己當年任教時的心路歷程  心情寫照


只是自己資質功力都還與理想相去甚遠


詩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大意是:你青色的衣裳,时常萦绕在我心中,纵使我不去找你,你怎么能够一点消息也没有?


曹操在短歌行借用此诗句表达一种求贤若渴的意思。



 


麗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讀後感



文/王秀槐(臺大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引用自:台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


一、本書簡介


《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What the best college teachers do?)是一本近來在美國文教界受到廣泛注意的暢銷書。一本討論大學教學的學術性作品能夠受到閱讀大眾的青睞,某一程度上顯示近年來美國高等教育對提升教學品質的議題的重視。而國內大塊文化出版社將其迅速翻譯為中文版,並且在主流雜誌、報章上獲得迴響,在某一方面也代表國內大學在數量擴增、教育部倡導的趨勢下,也開始重視大學教學品質的提升。


本書作者貝恩(Ken Bain)針對 63 位在美國各大學任教,受多方公認對學生學習「產生重大正面影響」的大學教師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整理沉澱其教學理念、方法與過程,找出共同的原則與作法,以饗讀者。這些教師有的任教於菁英雲集的長春藤名校,有些服務於入學標準寬鬆的社區學院;他們任教於自然、人文、社會各個不同的學術領域,教學年資從七年到二十年以上,背景相當多元,因此本書所得結論當可應用於不同學科領域、不同類型學校,具有廣泛的參考價值。


本書分為七章,除引言外,包括:(1)卓越教師如何看待學習(教學觀)、(2)如何準備課程(課程觀)、(3)如何期待學生(學生觀)、(4)如何引導課程進行(教學法)、(5) 如何對待學生(師生互動)、(6) 如何評估學生(評量觀)。翻譯文字簡潔達意,是一本流暢好讀的書籍。


二、本書核心概念


筆者閱讀完這本書後,心頭湧出一句古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原詩作者原意在描述求賢若渴、不斷尋求人才的心念,但將此詩放入大學教育脈絡,詩句頗能貼切描繪本書所述的卓越教師如何關注、了解正處於人生黃金期,充滿潛能、雄心但又仍然青澀,不斷追尋專業知識以及人生真理智慧的青青學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又如何為了協助、確保這些學生獲致有意義的深度學習,不斷思考、改進自身教學理念與方法的歷程(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此一中國古詩傳神的描繪出這些大學卓越教師與其學生關係的圖像。


這些教師究竟具有哪些共同的理念與做法,以致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大正向影響,成為卓越呢?本書作者整理出三個貫穿全書的核心概念:建構理解、以學生為中心、持續發展。


(一)悠悠我心──建構理解


凡事均要回歸到根源,而教師教學的根源就是其教學理念與哲學觀。這些教師對人類心智活動與學習抱持的看法是建構的(constructivist)、深度的(deep learning approach)、內在引發(intrinsically motivated)以及持續擴展的(incremental theory),而這些理念與教育/心理研究文獻中的最新發現不謀而合。相對於將人類心智當成是吸收、記憶的資料庫,卓越教師認為人類心智活動的目的在不斷建構對現實世界的理解,真正的知識是自我建構出來的,而非被動接受吸收而得的。因此大學教學的目的不在傳遞知識資訊,乃在協助學生建構對世界更廣闊、更深度的理解。在這樣的理念下,學生在過去所建構出來的一些素樸,甚至錯誤的假設(迷思概念)是需要被挑戰的,而學生切身所關心的議題則成為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入思考的取徑。


教學活動的精髓乃在提出能引發學生關切、好奇,甚至困惑的的「重大」問題(如:提出「人類是否可掌握自身命運?」這個問題來引導探討二次大戰史),教學的過程則環繞在這些「大哉問」的辨證與解答上。教師的工作乃在創造一個「自然的批判環境」,是一個安全、自然可以進行辨證,比較不同學術觀點詮釋,批判自我過去素樸概念,挑戰彼此看法的環境,引導學生逐步建構出對該問題所涉及的人類、自然世界建構出新的、更精緻、更廣闊的思考模式。這樣的取向並不是僅適用於一般認為適合多元詮釋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事實上作者發現教授化學、微積分等數理科目的卓越教師也採取這樣的理念與作法。


(二)青青子衿──學生為中心


第二個核心概念是相對於一般大學課程傾向以學科知識、教師教學為中心,卓越教師以「學生學習」為課程設計與教學的中心。這個理念展現在教師的課程準備上,通常一般教師在預備一門課程會問自己的問題大多為:要教什麼內容?用什麼教科書?用什麼方法進行教學?要考幾次試?這些問題大多集中在知識內涵與自身的教學上。但卓越教師從學生學習成果為標竿出發,他們會問:(1)這門課程能幫學生回答什麼「重大問題」?(2)我要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好奇與興趣?(3)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必須發展出怎麼樣的認知推理能力、技術能力與情意態度?(4)學生進入課堂時,可能秉持怎樣的心靈模式需要接受挑戰?(5)學生必須獲取怎樣的資訊才能回答這些重要問題?挑戰內心既存的假設?(6)我要採用那些閱讀資料、教學方法、學生作業來協助他們獲取資訊、建構理解、回答問題?(7)我該如何了解、評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遭遇困難與學習成果?


這些問題顯示卓越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其課程,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興趣、經驗與思考模式連結(relevance),並且提供他們機會在過程中嘗試建構自己的看法,就像教孩子打棒球,一定先讓他們試著揮棒,再教導他們更正確的打擊方式,不斷精緻深化。同時,卓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與關照經常是全人的,不但關切學生的知識發展,也關懷他們的人格發展。例如一位在醫學院教授大腦功能與疾病的教師,不但用個案探討方式,帶領學生建構生理運作、疾病診斷的綜合知識,並且有感於學生執業後因無法處理面對生老病死的情緒而日趨冷漠的人格問題,在課程裡開闢「人性時間」,用個人經驗、瀕死家屬分享的多元方式,協助學生發展情意人格的面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