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 臨時起意去看 雞排英雄  因為上週就有老同事推薦 中午讀網友回應 又推薦了一次


我也上網看一下相關資訊 就有一股要立刻去看的衝動


到了戲院 幾乎爆滿 中場還有許多人陸續來站在後面看


劇中爆笑片段連連 但是到了劇末 卻像催淚彈


因為夜市要被建商買通議員 藉都是更新之名義 要把地買下蓋大樓


為把夜市商家趕走 還找來黑道 又買通媒體 要逼攤販們走路


戲都結束了 片尾的工作人 卡司介紹都播完了 觀眾還有一半在位子上 不想離開


原來大家都跟我一樣 已經哭得一把累一把鼻涕


出場的觀眾還在走到停留 擦眼淚 調整情緒 包括年輕男生 眼眶也是紅的


片子 裡友有許多元素 還有海角七號的影子  但是一樣感人 讓觀眾情緒喜怒哀樂著劇情走


這是繼海角七號之後  我所看得的第三部台灣影片


之前去看父後七日 出了劇場 我也事先到廁所嚎啕大哭   哭夠了才回家


台灣自己已經可以拍出有本土文化 庶民生活


能貼近台灣人之心  感動大部分的觀眾


啃雞排當英雄




【撰文/鄭秉泓】


《雞排英雄》是繼鄭文堂與鄭靜芬之後,台灣影壇出現的另一對兄妹檔編劇。不過葉天倫與葉丹青合寫的劇本,無論人物塑造還是劇情架構的起承轉合,尚稱不上原創,而呂聖斐為本片所作的配樂,風格上也有點刻意重複他的代表作《海角七號》予人的「歷史感」。片中女記者林亦南(柯佳嬿飾)出場甩頭髮的畫面幾乎是《綺夢》翻版,夜市美食與攤商百態明顯取材自周星馳的《功夫》與《食神》……,莫非《雞排英雄》只是個藉由拼貼、操弄、精準算計以迎合市場的爆米花商品?











(海報提供/福斯電影)

事實上,我真心以為這是好事。繼《海角七號》、《聽說》、《艋舺》之後,台灣終於又出現這麼一部徹底擁抱觀眾的大眾電影。《雞排英雄》令人想起九十年代還不流行「合拍片」的純正港式喜劇,以及這十年來日、韓、泰產製的道地娛樂小品,看似多方擷取、拼湊,卻懷抱著自己的中心思想,順利咀嚼、吞嚥、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正所謂從模仿中成功自我進化。


草根電影,台灣的三幕劇
《雞排英雄》很聰明地將自己設定成庶民電影,也可以說它是國民電影,甚至草根電影、鄉土電影,而我也以為這正是它直承《海角七號》、《父後七日》而超越《艋舺》之處。草根電影與主旋律電影不同,如果說主旋律的意識形態懷抱政宣意圖,難免流於刻板的單一論述,草根無疑淺顯易懂且不著痕跡許多。草根偏向庶民意識,甚至不避諱在闡揚「正向而積極」的國族情懷中隱含批判觀點。正如《ALWAYS幸福的三丁目》(ALWAYS三丁目の夕日)是日本的草根電影,《歲月神偷》是香港的草根電影,馮小剛早期的《甲方乙方》是中國的草根電影,《雞排英雄》與《海角七號》皆是台灣的草根電影(註1)。


葉天倫將《雞排英雄》的節奏掌握得挺靈巧,分鏡也算俐落,該煽情的時候絕對毫無顧忌。中後段那場作為故事高潮、牽動劇情轉折的夜市蜂炮戰拍得尤其好,視覺奇觀與情感細節兼而有之,也成全了《雞排英雄》作為片名的意義,主打「在地情懷」一點也不偷工減料,理直氣壯又毫不扭捏。因為它的「氣口」對了,整部電影的氛圍也就對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豬哥亮演起阿亮一角不但張力十足,所經歷的心路歷程更是《雞排英雄》一片最成功的環節之一。(劇照提供/福斯電影)

片中的每個角色都被安插在很適合的位置,雖稱不上開創,但是非常適切——葉天倫懂得在刻板印象中做更深入的發揮。台灣偶像劇那些草根綠葉往往流於虛假,《雞排英雄》卻沒有這等尷尬局面,而藍正龍飾演的阿華自然是片中的英雄,是借用標準好萊塢英雄公式三幕劇概念(註2)塑造出的平民英雄。這個角色之所以能成功獲取觀眾的認同,關鍵在於劇本巧妙安排了兩個有趣的角色作為陪襯:其一是柯佳嬿飾演的女記者林亦南,其二是豬哥亮飾演的議員阿亮。這兩個角色對映著兩種不同典型的「台灣父親形象」,前者代表著台灣年輕世代對於「父親形象」的不懈追尋,後者則象徵著台灣上一個世代對於往昔錯誤的百般悔悟。當這兩者最終與阿華進行所謂的「三位一體」儀式,遂成就了整部《雞排英雄》最動人的片刻。


如果看過常被好萊塢編劇與評論拿來當成範本的《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s),應該不難理解我拿這兩部片作對比的原因。《夢幻成真》是一則寓言,回顧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棒球與六十年代的學運;《雞排英雄》也是一則寓言,回顧的是解嚴後民主運動與經濟蓬勃起飛的台灣九十年代。在歷經金融海嘯正逐漸復原的當下,兩個時空背景脈絡截然不同的文本,卻透過夢想的失落與追尋這條中心主旨,悄然交疊。


亦南追尋自我,向過往致意
《雞排英雄》中阿華的自我認同過程很老套,其中從質疑與退卻到最後的堅定,我以為其實是為了鋪陳激發女記者林亦南這個角色的自我認同。林亦南是個狗仔,因為惹到當紅女明星而走投無路,轉至不入流的小週刊跑新聞,還遭阿華惡整而必須至八八八夜市進行「社區服務」。


林亦南對攝影工作的喜愛其實來自已逝的父親。葉天倫用了不少篇幅強調林亦南對於父親的思慕,甚至找了李李仁來「飾演」這個只存在於平面照片中的回憶角色 (林亦南即使與醫生男友感情生變,父親的照片始終是她最大的心理慰藉)。她在城市中尋覓未果的自我認同,卻在意謂著都市邊緣底層的夜市中找到了依歸,無論事業還是愛情皆然。當正牌英雄阿華一度消沉,亦南代替阿華號召串連起夜市的一攤散沙、善用自己的媒體背景對抗那頭無孔不入的政商巨獸;當阿華重新振作,亦南則是往後退一步成為阿華最堅定的輔助。最後八八八夜市土地變更案未通過的剎那,她在人群中看見了亡父身影,那一刻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亦南不再是男人的附屬品,她徹徹底底擁有屬於自己的思想與實踐。


林亦南繼承父親遺志,因此愛上攝影,後來參與反對運動,事實上是一個相當「動人」的設計,並非葉天倫在胡亂「消費」台灣政治。林亦南的追尋顯然暗喻21世紀台灣年輕世代由迷惘而堅定的過程,是在向過去為爭取民主自由而失去生命財產的前輩致敬,那一疊民主運動的舊照片中,也因此得見鄭南榕的身影。











重新振作的阿華最終成了正港的平民英雄,過程雖猶如好萊塢英雄電影一般,但透過其他角色的陪襯,成功獲得觀眾的共鳴與認同。(劇照提供/福斯電影)

阿亮初衷難忘,台灣浪子回頭
如果李李仁「飾演」的父親代表著戀慕與理想,那麼由豬哥亮飾演的阿亮即是深情款款,充滿可悲可鄙又可憐的嘲諷與悲憫。阿亮算是阿嬤的養子,輩分上是阿華的叔叔,一路跟著阿嬤擺攤賣四神湯,教阿華玩布袋戲,卻又老是積欠賭債拖累阿嬤收尾,後來索性捲款落跑,再出現時竟已是人氣議員,推動八八八夜市土地變更案,意圖從中收取不法錢財。猶如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吃著瑪德蓮小蛋糕在紅茶中綻放出千迴百轉的個人記憶(註3),四神湯其實就是阿亮的本心,一種難以收買的「初衷」。


豬哥亮將阿亮這個角色詮釋得極為到位,一方面劇本將這個角色寫得好,具備足夠的複雜度,一方面虛構戲劇角色又與豬哥亮自己在現實人生中大起大落的傳奇經歷遙相呼應。他投機、不負責任,但終究懂得悔改,而他最後那聲悔悟中帶著撒嬌的「阿母」,聽似突兀,卻傳神地道盡台灣人的辛酸與悲哀,與最後在人群中現身的林父(李李仁飾)面對面,成就了永恆的台灣男性形象。恰如《海角七號》無法寄出的情書那般,既是嘲諷,也是悔悟;既是緬懷,也是告別,是一個動人的原點。


現實台灣,宛如夜市嘉年華
《雞排英雄》令人百感交集。


阿華聚眾在議會前擺攤抗議八八八夜市土地變更案、阿亮在最後一刻因四神湯與雞排而陣前倒戈,最終達成雙贏局面、八八八夜市在政策輔導下轉型成為觀光夜市,阿亮經此一役人氣大幅攀升……這明明是為求戲劇效果而編造出來的「雙贏」,但片中種種民粹與鄉愿、媒體炒作與操弄、匪夷所思卻又貨真價實的各樣亂象,講的確實就是台灣。我們就是生活在這麼一個卑劣又可愛、充滿戲劇性的地方,只是在現實世界裡,有太多缺乏機會又不可能成為雞排英雄的阿華,也有太多再也無法想起初衷的阿亮。


2011年台灣拍出了《雞排英雄》,一部有歷史感、搞笑又令人感動的草根台灣電影。或許我們無法寄望台灣每十年就出現一部《海角七號》,但是我們大可期待台灣每年都出現一部《雞排英雄》。


註釋


1 草根電影並非《海角七號》賣座之後才出現的名詞,它其實上承日治時代的新文學運動與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運動,都是以自己的語言創作、寫自己土地上的事、唱周遭人群唱的歌,而電影創作是同樣原則的延伸。從1980年代初期的台灣新電影、隨著解嚴而在1990年代初期紅極一時的八點檔連續劇《愛》和《緣》,到21世紀初期多齣公視文學大戲如《後山日先照》以及《熱帶魚》、《黑狗來了》等電影,皆可歸入這個類目。


2 所謂的好萊塢「三幕劇」是指依照鋪陳(開場)、對立(衝突)、解決(結局)的結構而設計的戲劇。


3 此句指的是法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名作《追憶逝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之第一部《去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中描寫的場景。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1年3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原文轉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3553&f_ART_ID=30377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