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姚人多專欄】一直活在有龔重安這種人的年代2015-06-04 12:30
 
 
憤怒的民眾希望看到殺人「怪物」被立刻處
死,被一種更大的力量摧毀。但沒有「怪物」
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該坐下來討論的是,
要用什麼方式來面對這些「怪物」。
 
姚人多

 

 

 

北投文化國小女童被殺案件,讓死刑存廢的問題又成為網路上討論的重點。這是一個固定模式,每當有這種慘絕人寰、泯滅人性的凶殺案發生時,台灣的廢死團體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就在撻伐廢死團體的同時,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在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可能都要活在一個身邊隨時有鄭捷及龔重安那樣人的年代了。

憤怒集體意識也是在保衛社會

事實上,像鄭捷與龔重安這類人出現時,死刑存廢的議題會進入一個不可討論的狀態。這個不可討論的狀態是由一種同仇敵愾的集體意識所構成。憤怒的民眾希望社會正義以最快的速度被實現,他們希望看到這一類殺人「怪物」被處死,而且是立刻被處死。永久隔離已經不是重點,人們想要看到他立刻被一種更大的力量摧毀。當這種集體意識展現時,平時看似紛亂與散沙的社會,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集結,這股力量不應該把它視為情緒或非理性,對他們而言,他們不只是在保衛他們自己及兒女的性命,他們還在保衛這個社會。

任何言論與這種力量正面對抗絕對是居於劣勢,這大概就是廢死團體最近的處境。長久以來,這些人權工作者主張廢死的理由不外有三個:一個是生命權的尊重與保障;其次,是對司法體系的不信任;第三,是基於一種人皆可教化與悔改的信仰。這些人相信,只要是人,都會有幡然悔悟的一天。

然而,一個像龔重安這類的人,卻讓這三個理由立即陷入困境。尤其是第三個,社會大眾認為,這些人心中的反社會人格,凶殘無所謂的態度,早就沒有悔改的可能。他們該死,因為他們已經徹底不適合在這個社會生存。

製造「怪物」的是仇恨不是廢死

倡議合理性的消失還不是廢死團體所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更糟的是,如果我們的社會在短時間之內沒有改變,像龔重安這類的人可能會愈來愈多。

我們的社會已經正式生產出這一類人。他們的人生沒有目標,工作沒有前途,家庭沒有溫暖,生活沒有保障,或者,他們跟群體溝通有嚴重障礙。不管問題出在哪裡,這些與大環境的適應問題,會慢慢導引他們用最極端的方式來發洩。

這才是問題的根源,這也才是強大的集體意識應該思考的焦點。平心而論,廢除死刑不會製造像鄭捷與龔重安這類的人,仇恨才會,沒有希望的社會才會,無可奈何的人生才會。死刑嚇阻不了一個不怕死的人。甚至,基於一種非常扭曲的心理邏輯,就是因為有死刑,他們才去殺人。

所以,問題的重點應該要重新擺回龔重安這一群人身上。他們是誰?他們在哪裡?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很無奈,在這個議題上,台灣的媒體再度顯露出其弱智的一面。

很宅、愛打電動、行凶前還去吃自助餐,不只吃自助餐,而且他還記得要找錢,這些「特徵」就是這些日子以來媒體討論的重點。我們用一種非常可笑的話語來建構這些人的形象,它對真實理解這些人的世界與感受毫無助益。這凸顯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不管有多少個龔重安出現,我們對他們的認識依然十分貧瘠。

難以辨識的龔重安們

不過,如果整個社會要動員起來認識、幫忙,進而避免龔重安們再度出現,社會必須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比如說,這幾天我們就看到,有人開始倡議要針對這些可疑的人口做更大規模、更嚴格的監控。

不過,難就難在,像龔重安這類人很多是沒有前科,平常也看不出來有什麼嚴重偏差的跡象。這些人隱身在人群裡面,幾乎無法辨識。

由於他們無法辨識,另外一群人就倒楣了。想當然爾,那些「治安顧慮人口」便會被更徹底地監控。甚至有人提議,那些長期失業的人也應該要列管一下。「危險」被無限放大,監控的網只會愈來愈大,只要是「疏離」的,就會被這個網給籠罩。

這樣的社會是我們要的嗎?這是第一個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

然後,任何有犯罪前科的人,在這種天羅地網之下,社會將更像是一個無形的大監獄。可以想見,這些人出了監獄後的生存空間將會緊縮,如果我們在乎的真的是犯罪,這會不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是值得社會深思的第二個問題。

死刑未廢,「怪物」仍然出現

第三,台灣現階段是一個有死刑的國家,而且,不只有死刑,我們的政府近年來也處決了一些死刑犯。不過,像龔重安這種人卻仍然出現。而且,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龔重安是最後一個。如果死刑與這些人的無差別殺人無關,那到底跟什麼因素有關,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

一個沒有「怪物」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我們坐下來好好討論,要用什麼方式來面對這些「怪物」的時刻了。
引用: http://www.new7.com.tw/talk/talkView.aspx?i=TXT20150603172616IY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