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講很不孝,但媽媽走後,我『鬆了一口氣』」手上滿上刀痕的她說出內心恐懼…
陳鴻彬 2016年11月23日 09:20 風傳媒
當父母婚姻關係陷入衝突,孩子就容易成為「情緒配偶」!(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同事離職前,把她轉介給我。第一次談話裡,她好幾次有意無意地露出手腕上一整排的刀痕,讓我想不注意到都很難。雖然這麼說很奇怪,但那種感覺就像在「展示戰利品」般,搭配她看似雲淡風輕的淺笑,真有說不上來的詭異。
第一次談話結束後,我撥了通電話給同事,她聽了哈哈大笑,接著很嚴肅地告訴我:「她在試探你,看你夠不夠關心她,值不值得她信賴。」
我恍然大悟。
在刀痕背後
在第二次的談話裡,她的動作更加明顯,我順勢正色看了她的手腕一眼,然後望向她,緩緩地說:「我有注意到妳手上的疤痕,如果妳準備好想談談這些疤痕,可以隨時打斷我。」
當下她雖然只有微微點頭,沒多說什麼;但特別的是:在那之後,她不再刻意展示它們,直到兩個月後。
「這一刀,是我現在的男友有一次徹夜未歸,清晨才回到家後,我把自己關進廁所,用刀子劃的。」
她用右手輕撫著左手腕上某一道疤痕,悠悠地說。然後,開始細數每一道疤痕的故事。
我一路靜靜聽著,時不時瞄一下她的神色。
「那這一道呢?」我用手上的筆,輕輕指向一道特別明顯,卻被她刻意略過沒提到的疤痕。
她嘆口氣後,沉默了好半晌,「這一刀,是在我十八歲那一年,媽媽強硬反對我跟當時的男友交往,我威脅要離家出走,卻發現這一招沒用後,在媽媽面前劃下的。」
她緩了緩情緒後,搖頭苦笑地說:「第一次割腕,力道沒拿捏好,差點真的死掉。」
但更令我震驚的是她後面所說的。
「沒想到,媽媽看到我割,不是衝上前來阻止,而是搶過我手上的刀片,往她自己的手腕上劃得更大力!我被嚇到說不出話來,顧不得我自己手上的血不斷湧出,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我一直跟媽媽說『對不起』,然後母女倆抱在一起痛哭。」
我不知道她自己有沒有發現:時至今日,即使已過數年,當述說著當時場景時,她語氣仍顫抖著。
後來,在她大學畢業前,母親墜海身亡,雖然大家都說媽媽是「不慎失足墜海,是意外」,但她心裡很清楚:這不是意外。
「情緒勒索」模式,是母親留下的禮物
她讀小學時,父母即已離異;哥哥跟著爸爸,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但母親一直無法接受離婚的事實,常常極力討好父親,希冀能夠復合;也每每在感受到父親的堅決且復合無望後,情緒就會暴走,時而歇斯底里,或不惜以死要脅周邊的人對她妥協。
「在爸媽離婚後,媽媽私下總把爸爸罵得一無是處,她描述裡的爸爸說有多可惡就有多可惡;但每逢爸爸來探視我時,她又極盡所能地表現熱絡。」
她再度無奈地搖頭嘆氣,「有時候,她還會故意趁爸爸來的時候,在我面前說:『是爸爸先不要我們的,所以爸爸根本不愛妳這個女兒!』」
當婚姻關係用如此不堪的方式結束,其中一方為了想積極爭取子女的「同盟」而醜化另一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很常見的現象。因為他們深怕:如果不這麼做,會不會有一天,不只婚姻沒了,連孩子都棄自己而去?
「老師,對不起!雖然我知道這樣講很不孝,很不應該,但我必須誠實地說:媽媽走了以後,我的確很難過,但是更強烈的感覺竟然是『鬆了一口氣』…」
「我猜想:那種感覺,像是從此不再需要因為怕媽媽生氣而不敢與爸爸有太多互動,也毋須顧慮媽媽會不高興而無法挑選自己喜歡的伴侶。媽媽的愛,後來已經成為一種勒索與羈絆,是嗎?」
我緩緩地把每一個字說清楚,雖然她沒正面回應,但淚珠已經不爭氣地滑落臉頰,代她回答。
「可以的話,我想邀請妳的男友下次一起來談!」談話結束前,我說。
她一臉疑惑地看著我。
「如果我評估得沒錯,在你們的親密關係裡,他可能正過著跟你以前一樣的悲慘生活。差別在於『妳以前是受害者,結果現在不小心變成加害者』,所以他需要好好被關心與照顧一下!要不然萬一承受不了,真的跑掉怎麼辦?」我故作嚴肅地說。
她總算破涕為笑。
心理師暖心分析
當父母的婚姻陷入困境或衝突,孩子是最容易被捲入「三角關係」的人。
有許多父母總以為孩子年幼,好擺佈,甚至錯以為孩子是父母的財產,可當作婚姻談判的籌碼來運用,於是孩子感受到的大多是「我不重要」、「爸爸(或媽媽)不愛我」,或是「爸媽在乎是否能順利離婚大過在乎我的感受」...等。
另一種常見的狀況,則是把孩子當成父母的「情緒配偶」,例如:在婚姻關係中受挫,心理上習慣找孩子「取暖」,獲取慰藉;或是如前述所說:進一步爭取子女的「同盟」而醜化另一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卻也間接剝奪了孩子與父母雙方維持互動與建立親密的權利。
對孩子而言,扮演父母的「情緒配偶」時,會有一種「至少有機會保有某一方的愛與認同」的錯覺,但到頭來會發現:為了爭取這份愛與認同,表達對母親(或父親)的「效忠」,孩子時常得僭越親子關係,扮演起情緒照顧者的角色,不願看見父母不快樂、生氣、失落、難過,以為那是自己的責任,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勒索」也伴隨而來,使得孩子無法做自己,並發展出許多扭曲的感受,也啃噬親子關係。
療心練習與叮嚀
給孩子:「情緒勒索」的辨識
年幼時的我們,因為勢弱而難以抵抗父母加在我們身上的一切!我們對父母的愛是如此的純粹,一方面渴求他們的愛,另一方面也希望看見他們彼此相愛,以至於為了父母,我們願意做任何事,任何犧牲,只要他們能過得好,並且願意愛我們。
但親愛的孩子,我想對你說:我們對父母的這份愛,值得好好被珍惜,而非被濫用。
父母在婚姻裡的困境,需要回到他們自己的關係裡去處理與面對,而非透過我們獲得救贖;唯有這樣,他們才能真誠面對彼此、不逃避。
因此,學習辨識親子關係裡「情緒勒索」的訊息,並洞察這些訊息背後的目的與需求,然後重新選擇不同於以往的回應方式,適度劃出情緒界限,便成了很重要的功課。
作者|陳鴻彬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從事心理諮商、青少年輔導工作近二十年,現為資深高中輔導教師暨諮商心理師。畢業於國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碩士。目前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請問教養專家」專欄執筆作者;「女人迷」、「媽媽經」等網站駐站作者。擅長以家庭系統取向及多元文化觀點切入心理諮商、親職教育工作。
曾任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員、督導;張老師中心資深義務張老師、督導;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輔導員;精神科全職實習心理師。專長領域:家庭/婚姻/伴侶諮商;性別與多元文化諮商;性侵害、性騷擾加害人諮商;親職教育/父母效能訓練;攝影藝術治療 ;生涯輔導與諮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