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到本書簡介 有著被巨浪面衝擊的震撼
為了房子 終生背負貸款 克制其他消費慾望 真的幸福嗎
房子是真的恆產嗎?
911雙子星 神戶大地震都顯示了現代與資本主義結盟的建築生態之脆弱
這輩子買房子是我的嗜好之ㄧ
好在是在沒有犧牲太多其他生活消費慾望 如生活品質 旅行 教育娛樂等的前提之下
量力而為的
即使這樣 讀這本書的簡介 也還是有如緹糊灌頂
把自己快被被商業主義的購屋觀洗腦的觀念做些省思和修正
有書評提到 台灣的頂級帝寶大廈 聽說平常很少人住 在家裡面住的都是菲傭

麗思
看大圖
負建築
- 作者:隈研吾
- 原文作者:Kuma Kengo
- 譯者:計麗屏
- 出版社:博雅書屋
-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20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614521
-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作為建築,何為「勝」?何為「負」? 「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我寫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了這本書,並取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書名——《負建築》。」——隈研吾 長久以來建築被人類視為庇護所,土地和房屋被視為是一種財物,進入20世紀更在住宅政策和財團的文宣攻勢之下,更強化了擁有房屋就是擁有幸福的這種固有觀念。經濟活動的推波助瀾,加上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建商相繼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廈建案,一棟比一棟高的建築天際線開始遮住了人們的視野。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