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很短卻很讚~~


 


 


可口可樂總裁曾說:


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球,
五個球是你的~~


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



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


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

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


掉了,就碎了。




共勉之

"
世間最珍貴的


 


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引用:Eva媽咪http://tw.myblog.yahoo.com/jw!TF.s2WuXBhb4rEgekxKYWHM-/article?mid=16042&sc=1&sc=1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為了準備演關於老人的演講  找到這一篇報導


根據調查 老人仍然有性需求 


但是台灣的老人安養機構之環境規劃 顯然沒有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不是老不羞----關於老人性需求  


中央社 2007-09-30 18:17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三十日電)年長民眾還是有性需求,但台灣老人安養機構不隱密,有學者今天在一項研討會中強調,只要兩人同意而未侵犯他人性權利,老人性行為應不受壓抑,且老人安養機構應闢私室提供服務。

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與縣府社會局合辦的﹁老人性教育工作坊﹂昨天起在縣府舉行兩天,邀請學者講授老人各項性議題,今天下午進行實作案例及綜合座談,高縣老人公寓、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仁愛之家、內政部南區老人之家、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愛老人養護中心,說明住院老人性需求個案及處理方式。



四所老人安養機構的老人都有性需求。老人公寓更有長者經家事服務員碰觸就會興奮;南區老人之家有八十歲長者習慣性﹁遛鳥﹂,經協調看﹁圖片﹂後自行﹁解決﹂。仁愛之家附設老人養護中心則舉辦鋼管秀、猛男秀抒緩長輩們性壓力。
樹德科大人類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阮芳賦表示,他有次訪問國軍高雄總醫院時,發現有病患病床空空無人,院長表示因病患﹁手淫﹂而被禁閉,這四家養護機構處理老人性問題顯然高明的多了。老人的性行為只要兩人同意,且不侵犯他人的性權利,有什麼不可以?



他表示,仁愛之家附設老人養護中心舉辦鋼管秀、猛男秀屬於群體性,不會發生衝突、侵害,相當有效果;這項主動性、組織性活動較不容易出問題,也解決老人身心健康問題。養護機構若發生老人性問題應攤開來談,讓老人們知所進退,也應提供隱密空間,解決性問題。
他也指出,老人是弱勢群體,受中華文化缺陷的影響,將財產都交給子女,導致受子女掌控。老人的權利應與年輕人一樣,只要兩人正常交往,不應由家人決定。
樹德科大人類性學研究所長林燕卿表示,老人有愛情才活得更幸福,也應有勇氣面對、追求性生活。年長民眾較主要是看到配偶快樂,如無法滿足對方性需要,應接受配偶外求。



她指出,老人安養機構生活空間幾乎都敞開,應闢設兩、三間私室供老人性生活使用;工作人員如發現長輩們歡愉時,在不影響他人作息時應掩護。
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馬長齡稱許老人養護機構對老人性問題越來越用心,並指出,目前機構幾乎沒有性需求的滿足場地,常出現尷尬的場面,性需求只要不侵犯他人,有何不可。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John McCormack 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

 







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


 


Darling, I'm growing old
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
Shine upon my brow today
Life is fading fast away

But, my darling, you will be, will be
Always young and fair to me
Yes, my darling, you will be, will be
Always young and fair to me


When your hair is silver white
And your cheeks no longer bright
With the roses of the May
I will kiss your lips and say:

Oh, my darling, mine alone, alone
You have never older grown
Yes, my darling, mine alone, alone
You have never older grown


 


Darling, I'm growing growing old
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
Shine upon my brow today
Life is fading fast away



   


 


親愛我已漸年老 白發如霜鋃光耀
可歡人生似朝露 青春少壯幾時好

唯你永是我的愛人 永遠美麗又溫存
唯你永是我愛人 永遠美麗又溫存

當妳花容漸萎衰 烏漆黑髮也灰白
我心依然如當初 對你永遠敬又愛

人生歲月一去不回 青春美麗誠難再
唯你永是我愛人 此情終古永不改


 


 


 


 


 


 


 


 


 



 



http://www.youmaker.com/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網上談心數載  今朝見


美人如文如畫  更元氣


送床罩  贈油畫  見真情


相晤歡笑留影   太匆匆


留待他日網上續情濃


Emily帶來的見面禮除了床罩還有內褲(短褲)兩條


看官可別亂想


人家是好東西跟好朋友分享


她家人開的雅曼服裝公司


從進布料 設計 製作 都是一貫做業


我跟他們訂購了夢幻的粉紫紅床罩 純綿手染質感很好


她又隨手帶來雅曼的輕薄內褲 幾乎沒重量


夏天穿來一定涼快透氣 我就忍不住買了兩件


因為自製自銷價錢很實在


50套床罩組都沒存貨了 只能等下批


這是我第二位見面的網友


這次家人沒有叮嚀: 網友見面 要小心


 




http://www.youmaker.com/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連加恩寫給兒子的21封未來信



【聯合新聞網/圓神出版社提供】

書名:愛呆人生連加恩──複製幸福DNA


作者:連加恩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08/12/25


內容介紹:






五 年來,連加恩從一個單身的熱血青年,變成一個有家庭、有妻小的年輕爸爸;從一個到非洲服外交替代役的醫科畢業生,成為分享非洲經歷的暢銷書作家、應接不暇 的演講者,同時也經歷了住院醫師的酸甜苦辣。這段日子,他吸收著人生經驗的養分,並且不斷的成長與成熟,因此,他期盼與你分享。如果這本書還能在這個不安 定的年代,給人鼓舞的力量,就是最棒的禮物了!




新書內容搶先看:


為什麼我們要生四個小孩



 






親愛的兒子:


你知道爸媽為什麼想要生四個小孩嗎?爸爸不需要因為走家醫科就得以身作則,來推廣生育,也不是因我的科有高齡醫學的業務,所以我得增產報國,盡一己之力來對抗高齡化社會。當然,更不是因為爸媽待過非洲,所以接受了平均生六個小孩的文化。


爸媽想多生,是證明我們覺得活著真好、相信人生可以很精采、很有意義,因此想要更多人,一同分享人生的豐富。


另外,我們也認為人丁旺盛,對許多事情都有幫助!(讀到這,你覺得很奇怪,我們不是住三合院,也沒有田可以耕種,為什麼老爸有這麼古老的觀念?等一下再告訴你)。











很 多人不相信「養兒防老」這種老祖宗的觀念,甚至說:萬一生了一個逆子,就算不被活活氣死,也要幫他背負卡債。在爸媽的時代,這種情境的連續劇標準對白是這 樣的:「早知道會生出這種小孩,出生的時候我就會把他掐死。」更進一步說,有許多人也漸漸不相信婚姻的誓約,認為那不過是張不牢靠的紙。









然而,爸媽相信婚姻、家庭、還有世代傳承的祝福,那是因為老爸相信上帝仍然眷顧且賜福給這個祂親自設計、設立的架構。


有人計算,養一個孩子到大,平均要花一千萬台幣,因此少生一個,就多存一千萬,爸爸可能數學不好,不知道這是怎麼算出來的,現在兩歲的你,所帶給我們家的快樂,其價值已經超過一千萬了。當然,麻煩也已製造了不少,放心,那部分爸媽不會向你索賠。








「孩子越多,花費越多」這話絕對沒錯,我們生活在一個質能守恆的宇宙,東邊多用一點,西邊就會短少一點,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但是幸福卻會,恩典也會(這是為什麼爺爺要把爸取名叫加恩),所以,爸媽就憑著對上帝的信心,相信養得起你們了。







你 出生不久之後,爸曾和一位同學聊天,他問我:「養小孩會不會很累?下班之後,可以保有多少自己的時間?」之類的問題,我告訴他:「照顧小孩,有時候比在醫 院值班,照顧一整個病房的病患還累!」這位同學驚訝的繼續問:「你難道不覺得,從現在算起十五年內,是好好打拚,佔得在醫界學術地位一席之地的時候?拿去 照顧小孩,將來不會遺憾嗎?」







「將 來會遺憾?」「那要看你講的將來是什麼時候?」老爸想到自己在安寧病房照顧的臨終病患,不乏大官、名醫、大企業家,根據我的觀察,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沒 有任何人會在意自己履歷表長達多少頁?成就過多少豐功偉業?他們最關心的,多半是:「哪個孩子今天怎麼沒來看我?」遺憾的,常常是當初沒有多陪陪家人。若 要走到那一刻的人來幫我們上人生課,成功的定義會是什麼呢?







因為在醫院看多了單身老榮民的辛苦,面對同學的問題,爸爸當下壞心的想:「你不想生孩子,等我老了,病了,我要住你隔壁床,到時候,來探訪我的人要把你吵死,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子孫堂。」








兒 子,讀到這段,你不要以為老爸真的這麼壞,生你養你是為了照顧老了的我,或者只為了向沒有孩子的人炫燿。其實,許多人因為不同的因素而沒有後代,那絕對不 是他們的錯。你應該用另一種正面的角度想,現在養小孩的人,算是很無私的。因為根據經建會的數字,等你到了老爸現在的年紀時,台灣會有超過23%的人是老 年人;屆時像你們這種有生產力,可以賺錢工作,繳稅給政府的人卻相對減少;老爸生你養你,讓你將來努力工作繳稅,可以去照顧那些躺在老爸隔壁床的病人。







爸 爸的一個朋友因不孕的問題,接受泌尿外科黃醫師(就是爸爸帶你去他們家玩小狗的那位)的幫忙,順利生下了小孩,爸寫信給黃醫師的太太──小兒科楊醫師,和 她分享這個喜事,並請她代為轉達謝意。這位楊醫師回了一行字,讓爸印象深刻:「每當我看到願意生孩子、養孩子的年輕人,就會產生一種感動和敬佩。」原來, 在小兒科醫師的觀點來看,願意生小孩,是會令人感動的呢!








爸 爸猶記得和同學們剛踏入醫院當見習醫師之時,雖然不會看病,就受到很多病人的歡迎。原因是許多住院的老人家們的子女多半在上班,當他們看到年輕面孔走進病 房來探望他們,像是好不容易找到知己一般的,可以把心裡的孤單一古腦地傾吐。等到你長大,路上的所見的年輕人會是現在的一半,到時候,你若是走進醫院,可 是大家的寶,高齡醫學病房的醫師們,可能會希望你陪他們的病人,從第一床聊到最後一床。








等你大了,爸爸鼓勵你去當義工,去照顧自己沒有小孩的老人家。


讀到這裡,你有點迷糊了,到底爸爸為什麼要生四個小孩呢?根據上文好像一下要到病房照顧老人家,一下又說為了工作繳稅。其實,爸爸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派來地球的小天使,可以解決問題、改變現狀、祝福別人,這些天使的工作,爸喜歡用一個名詞形容「Agentof change」,然而因為改變世界這個工作太繁重了,爸媽一輩子只能完成拼圖的一小塊,需要別人接手,而生四個小孩,代表我們離開世上之後,我們家所貢獻的改造人力,可以增加一倍。需要人丁旺盛是為了這個。








最 後一個原因,爸爸有點不好意思講,所以放到最後面。那就是爸媽覺得,來當我們小孩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朋友,而這機會千載難逢,因此要開放多一點名額, 你生出來之後,名額只剩三個了。也許,你會問說,爸媽怎麼知道當別人的小孩不會更幸福呢,傻孩子,既然當了爸媽,就應該要有這種驕傲和把握,若是爸媽覺得 自己做不到、做不夠之時,就請上帝幫幫忙囉。


引用自: 雲兒                                    謝謝


http://tw.myblog.yahoo.com/jw!_Hf1WZWTAAebWUGValIYsUXhIw--/article?mid=29155&sc=1#29178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完自由時報的報導 又查到了Hetero以胡子丹先生回憶錄


做為論文題材的文章 對回憶錄內容 有更多的引用 看到一個更悲悽的身影


胡先生說: 真正的地獄是在從獄中出來之後。這幾乎是我見過所有受難者都說過的心聲。


以下引用:http://cannabisdehors.blogspot.com/2008/02/blog-post_01.html


白色受難曲之一:跨世紀的糾葛





舊版的《我在綠島三千兩百七十二天》




胡子丹先生,安徽蕪湖人,四零年代末五零年代初白色恐怖受難者。原擔任永昌艦電訊上士,無故受軍法審判,自1951到1960囚禁年在綠島新生訓導處。於解嚴後的1990年,以化名「秦漢光」出版《我在綠島三千兩百七十二天》一書。後來,於2001年,又將原書改寫,以本名出版了《跨世紀的糾葛》,由國際文化出版。這本回憶錄曾得到第一屆「劉紹唐傳記文學獎」。


在綠島種種,且當故事講、好比笑話聽、回味了一個永恆的夢,無恨、無憎,笑不出來,也沒有眼淚,想到了就想到了。可是怎能忘,不可能忘喲!

胡子丹《跨世紀的糾葛》



我剛剛思考了一下,參考 inin 先前的建議,我決定先以五零年代最無辜受難的前輩為起點,介紹他們的回憶錄。

另外,我決定先介紹那些不會過於悲傷、沉痛、看完之後會整夜心情不好的回憶錄。我想,有時候閱讀他人生命中的痛苦,不免會給自己的情緒也帶上枷鎖。我想在開端之初,最好先避免掉這樣的狀況。自然,那段時間總是帶來創傷的。但是隨著不同書寫者的人生態度,在回溯的時候,無論是篩選的段落、或是個人修辭用語的習癖,總是會使這本回憶錄充滿不同的「個人風格」與閱讀感受。


我決定先以胡子丹先生的回憶錄為起點,首先是因為他的書寫風格不會過於沉重,也不時浮現個人敦厚而寬容的特質。同時,從這本回憶錄裡面,也能夠幫助各位讀者稍微體會一位外省人,在從中國因戰亂而流離到台灣的過程中,同時受到日本帝國侵略、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內戰、以及來台灣後又受國民黨深刻迫害的無助命運。對於理解在白色恐怖中約佔四成的外省籍受難者生命經驗來說,這些回憶錄或許是幫助我們神入(empathy)各種生命經驗的一種管道。

胡先生是海軍白色恐怖的受難者。關於這段歷史,目前學界或民間的理解非常匱乏,而官方目前承認的受難者人數是一千多人。但當時,許多被強迫抓兵或志願從軍的娃娃兵,卻在來台之後,立刻關進黑牢中,在未經過正式或或形式上審判的情況下,被槍殺、活埋、或囚禁。胡先生就是這個脈絡下的其中一位受難者。


一本回憶錄可以有許許多多的讀法,我這邊所選擇的閱讀軸線,毋寧說只是其中的一些可能而已。

比方說,我們大概可以想像:對於一個家在對岸,卻因為戰爭之故而流離到異鄉的受難者來說,突然被囚禁在一個小島,就立刻遭遇到各種難以克服的困境。有別於本省籍受難者還可能得到既有人際網絡支援(雖然有更多情況,會受到特務系統或訓導處官僚的阻礙,從中要求收賄或與家屬發生性關係,或恐嚇不得再來接見),得到在荒島生活中的一些物資援助或情感支持。外省受難者的困境,是既面對到戰爭造成流離的生死別,又在一個當時還陌生的島嶼,受到流亡政權極為嚴厲的人權迫害。無論是坐牢期間的強烈孤寂,或是刑期結束時缺乏保人的困境,乃至於出獄後面對缺乏社會網絡與溝通語言的「大型牢籠」,都使得受難者必須不斷尋求自我調適心情的方法:


「在綠島那麼多日子,被安排的活動已經夠忙,我自己還計劃:在極短極零碎的時間空檔裡,硬塞進自己預謀的節目。你一定奇怪,在那段茫茫而沒有指望的日日夜夜,有沒有人傷心掉淚?有沒有人自我解決?

有!有!我肯定告訴你,當然有。傷心掉淚你看不見,自我解決的事不是新聞,只是被淡化,甚至封鎖掉。很多人在一起哭的機會不多。單獨一個人,不一定是在做工。主要一人獨處,手頭沒事,心中真空,一鬆弛,會一陣陣心裂,眼淚麵糊般往下滑。」



我一直在想:
在眼前的環境裡,
我要怎樣生活才能有益無害?
不僅對現在,
也對未來。
任何人在一生中要做多少次決定。
我很幸運,
這一次做的決定,
我執行的非常徹底。
而且,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我決定:
哪怕得知明天要槍斃,
今天如果被許可,
我還是要運動、要讀書。」


胡先生不但記下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也記下了當年在綠島所見許多「同學」的生活態度與經歷,比方戴振翮、傅朝會、楊逵等受難前輩的行止風範(尤其是楊逵前輩能以「壓不倒的玫瑰」的態度,以高齡參加了綠島的長跑比賽,深深感動了當時綠島的眾多難友,那風範在多年之後讀來,還是讓我深深神往)。胡先生之所以能在綠島度過那孤寂十年的另外一個原因,或許就是因為他能用比較同情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包括同樣受難的其他朋友,甚至是監獄中的長官與獄卒。他認為大家都是這個時代下受到排擠的邊緣人。

「囚犯們是乾脆被冤了,被送來綠島。獄卒們呢!應該是被認為次等貨色罷,也被派來綠島。兩種截然有別的身分,相聚一起過著相同的遠離人間生活。也是命!緣!一齣戲。」


又像胡先生在書本的最前面,他幫這本回憶錄提了這樣的小小開頭:


謹以這本小書,
懷念1951至1960年,
生活在綠島的朋友們,
不管是囚犯或獄卒,
祝福您們:
愉快、健康。


關於二二八事件發生不久的五零年代,省籍情結其實是另一個今日難以啟齒,卻又確實存在的社會現象。胡先生在書中記下了他這樣一個「外省郎」,如何在漫長的囚禁歲月中,得到許多本省籍難友的照顧,還有彼此互動與結為好友的過程。他寫下這樣的一段反省:「外省人在那悲情歲月悲情城市中,在本省人的腦海裡,豈止相等於毒蛇猛獸,更是恐怖、卑劣的代名詞;這般醜惡印象是如何造成的?值得外省人,尤其是有權柄的外省人深思」。

回憶錄裡面有許多小故事。比方他敬佩的幾位本省籍難友,例如曾經一起閱讀古文觀止的廖金照校長(曾任豐原瑞穗公學校訓導主任,是呂赫若先生的學長,後來從綠島調回後判處死刑)。胡子丹先生記得,當時綠島發生了「不祥的調動」,要把部分受難者調回台灣(其實是要處以死刑)。廖金照先生離開綠島的寢室前,當著指導員的面,微笑的把那本「古文觀止」送給了胡子丹先生。胡子丹先生當時對於廖先生的命運有著不詳預感,而寫回憶錄的時候,胡先生很懷念當時兩個人在綠島砍柴時,一起閱讀的回憶。胡先生並不知道廖先生後來的命運,因此他在回憶錄裡寫道:「我好奢望,有人看到這本回憶錄,能告訴我,廖金照現在人在何處?」

胡先生記下在許多日常互動中,他怎麼與原本討厭外省人的難友建立起深厚友誼,而且同樣了解彼此都是時代下的受害者。我後來曾看到胡先生與同隊的本省籍難友一起出席,與年輕人談論當年在綠島上所發生的悲慘過往。實際上,透過這樣的閱讀,我們也可以慢慢理解,當年確實在國民黨政府的系統性侵害下,使得具有不同歷史經驗的群眾,產生某些源於真實生命經驗或刻板想像下的隔閡。但實際上,將流亡的外省人們輕易全視之為「加害者」的措辭並不妥當:同樣來自外省的人群中,有人深刻的體驗了官方的殘酷,並進行反省;而在受難的前輩之間,也透過彼此的親身體驗,而瞭解到這樣的刻版情結其實無法輕易標的出那些「加害與得利者」的範圍。


不過,除了這些比較沉重的「軸線」外,胡先生這本回憶錄的另一項特色,是他能以比較平靜的心情,寫下當年綠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例如當年在演樣板戲過程中,與女難友產生的淡淡情愫(兩人再相見時,卻已經是中年之後);他與難友學習日文、英文,並且在綠島上教導其他新生英文;當年因官員規定要每天補充固定數量的蒼蠅、老鼠而產生的「地下動物交易市場」;還有在綠島靜靜觀海與自我思索的歲月。

我記憶特別深刻的有趣段落是,當胡先生刑期已滿時,身為外省人,因此他根本不奢望會有人保他離開綠島,他相信自己會老死在綠島。因此當他拿到保單後:「我不知道把保單塞到哪個地方。每天每天,生活還是老樣,早餐後去助教室上班,中午回隊上吃飯,下午再去,再回。不是勞動,便是教書、出公差、打球,或是排戲,一切正常。」

後來在病號洗澡時,無意間遇到一個因軍艦擱淺而來到綠島洗澡的舊人,才讓她意外的找到保人,離開綠島。


胡先生在回憶錄的最後寫道:

「上船後,回頭看到特務長站在岸邊向我揮手,襯托在他背後的,是叢叢矮矮的野波蘿,層層灰色的中寮村,逐漸後退後退,碧綠蒼翠的遠方山崗,在一片耀眼的陽光下,冉冉移位。心中一片心酸,這麼一串串長日子,生命中最精緻稚嫩的一頁頁,就被綠島寫上了永難忘懷的紀錄。一陣惆悵,一陣淒惶,是命運戲弄了我?還是我編織了一個漫長而不精采的夢?」

「我在綠島三千兩百一十二天,好長好長的一個夢,此夢難醒卻終於醒來。但願接納我們的是一片光明、乾淨、平和、純淨的空間。我的未來不是夢!千萬千萬不能再是夢!」


雖然,胡先生後來對我們說過,真正的地獄是在出來之後。這幾乎是我見過所有受難者都說過的心聲。




附註一:在一九九零年版,胡先生之所以化名「秦漢光」,其實是因為他年輕時頗為英俊,因此在綠島經常被指派上台演樣板戲,並曾經在過程中與綠島的一位美麗女難友「五十九號」有過淡淡的情愫。當時他們合演過的一齣戲叫「浪淘沙」,他便是擔任其中的腳色秦漢光。因此在當時解嚴之初的肅殺氣氛下,胡先生決定以這個化名發表回憶錄。

附註二:關於胡先生當年以娃娃兵身分,匆匆訣別親人,爾後在海上聽到上海給共黨佔領的消息,那種多年之後依舊的心痛與遺憾,可參考胡先生於《流離記意:無法送達的家書》中收錄的文章,由印刻出版社出版。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麗思知道胡子丹這個人 是在大學的時候


因為選修英文翻譯與寫作 讀了一些相關的書報雜誌


常常看到胡先生的作品


讀了此篇 才知道他的一生是如此坎坷流徙


來自蕪湖  他15歲 以青年的熱血 愛國從軍 隨軍來台 卻荒謬的成了政治犯


坐了黑牢將近十年  原來在極權專制下  人的生命才華可以這樣莫名的被踐踏折磨


還好 黑牢關的了身體 關不了靈魂 關不了愛情 


他的英文本事也是在獄中努力學習出來的


讀了此文 對他的敬佩更深了





奮力的微光-讀胡子丹《跨世紀的糾葛》







引用:自由副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6/today-article1.htm


圖◎陳裕堂



◎楊翠


圖◎陳裕堂


初識胡子丹,他是秦漢光,透過《我在綠島3212天》(註),我進入一個異次元世界,展讀一個人、一群人、一群被時代操弄的人,如何在黑暗的洞穴中,尋覓一絲絲生命微光,奮力建造自己的陽光宇宙。


這不只是一本書,不只是一個人的生命故事,而是一個時代的寫真,一群人生命故事的複合文本。我在其中讀到祖父楊逵的側寫身影,想像他蹲伏在綠島鹹味濃重的土地上,種植花樹,營造菜園;想像他跑馬拉松,在全場久候中,以年老瘦弱的身軀,緩慢、但又堅定地跑入運動場中,成為綠島運動會史上,最受掌聲鼓舞的最後一名。


因為這樣的因緣,初讀《我在綠島3212天》,感到自己與秦漢光似曾相識,有一種獨特的親近感。我以一名政治犯孫女的身分,感知到我們都是相同的生命孤島,我們都在奮力尋求那一抹微光。



在黑洞數算晨昏


初見胡先生,在2008年初春的蔡瑞月論壇「藝術與救贖」會場,秦漢光與胡子丹形影疊合,從歷史文本的字裡行間走出來,溫文儒雅,面容清俊,言談之間,有一種獨特的內斂與溫潤,難以想像他經歷了那些時代的狂暴風雨,難以想像他曾屈身在那些黝暗的洞穴裡,度過3212個晨昏。


胡子丹的荒謬人生,起於少年時期的滿腔熱血。1945年,時局板蕩,少年胡子丹與幾個中學同學,從安徽蕪湖到南京找一位毛老師,卻被招考練兵的紅紙告示召喚熱血,未及返家,就「投筆從戎」,成為江陰海軍的二等練兵。故事到這裡,或許還可以想像一番壯志高歌的生命圖景。然而,時局詭譎,少年的純潔人生,被一個腐朽而粗暴的國家機器,塗寫成一帙荒謬書卷。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初初成為戰勝國的國民政府,在國共鬥爭的戰役中,節節敗退,這個蕪湖少年,隨著海軍流徙,輾轉來到台灣左營,已是青年。1949年中秋節前一個月上岸,度過一個孤獨的中秋夜,月色中,青年獨自一人,流淚啃著一顆大文旦的身影,猶如時代的寫真,鐫入歷史文本的最深處。然而,青年胡子丹未及回味自己第一個台灣中秋節的寂寞,當年的12月3日就被逮捕,關入黑洞,胡子丹沒見過幾次台灣的滿月。


15歲從軍,說是糊里糊塗也好,說是豪情壯志也好,剛滿20歲,胡子丹的流徙之路,莫名地進入一個深黑的洞穴。「我從軍、我報國、我反共,我被敵人的敵人抓起來判了罪。」這是胡子丹一生最大的荒謬。


一位陷匪的海軍同學,寫信給另一位同學,附筆向胡子丹問好,就因為一句「問好」,胡子丹的人生與「好」就此錯身而過。罪名「為叛徒蒐集關於軍事上的祕密」,十年黑牢,成為他流徙人生的新驛站。



誤入時代的荒謬文本


胡子丹的人生,真是一長段的流徙之路。他生逢亂世,隨軍艦移動,輾轉來到台灣,莫名地進入監獄,他的監獄旅程,第一站是鳳山海軍來賓招待所,第二站是左營海軍軍法處看守所,第三站軍人監獄,第四站綠島新生訓導處。刑滿歸鄉,竟是無鄉可返;初來台灣不到一年,就流徙到了黑牢,台灣這個新移民的安居之地,何處是他的家鄉?而原鄉蕪湖,邈然他方。國家暴力搬運了胡子丹的流徙人生,建造了他的流徙地圖,他只能茫然端看地圖上的陌生標示,難以辨識家鄉的方位。


胡子丹的黑獄人生,寫滿荒謬的劇本,如他所說,執政的國民黨「吃錯了藥,錯編了劇本,也錯找了演員」,以這些青年的青春與鮮血,塗抹掩蓋他們自己的失敗。他經歷了鳳山海軍來賓招待所中獨特的「來賓」待遇,在長方形的暗黑防空洞中,大批識與不識的人,都成為「來賓」,被「招待」,招待所人滿為患,所長所貼告示,「查本所近來來賓甚多,加以房屋窄狹,不便之處,尚祈諸來賓見諒。」簡直是荒謬文本中最荒謬的驚歎號。


在左營海軍軍法處看守所,胡子丹經歷過四十人裸體一房,一絲不掛,繞圈子散步、引吭高歌的荒謬情境,他如此描寫這個畫面:


是滑稽的畫面,可是誰也笑不出來,全身的力氣,幾乎全發洩在兩腿雙手上,兩腿不斷大步邁,順時鐘方向二十圈,再反時鐘方向,一手猛搖扇子,一手不斷揮甩臉上、胸、背的汗水;那奇形怪狀的胯下之物,隨身體搖擺、晃動,有的昂然,有的是無精打采。


像極了舞台上的龍套,潛意識憧憬著奔向自由。


這樣的描寫,說它精采,是一種褻瀆。然而,如此傳神寫真的繪圖,若非身歷其境,恐怕再有多麼天賦的文采,都難以寫成。這些受苦的肉身,在堆砌著醜陋、謊言與粗暴的舞台上,非己所願,成為龍套,然而,他們的靈魂總算可以自由,他們的肉身在狹小的囚房中被俘綑,他們的思想與精神,卻得以奔向自由的國度。第一任處長姚盛齋的名言:「我代表一座十字架,跟著我的是生,背向我的是死!」這樣的恫嚇,或許馴服了他們的身體,然而,靈魂的出路,卻是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他們尋找自己的出口與通路。胡子丹自嘲的兩大瘋狂行為:打乒乓球和學英文,是他的靈魂通路;楊逵蹲伏菜園,是他為肉身與思想找到的最好安頓處所;呂水閣成為眾人之醫,以社會實踐通向救贖的彼岸。最令人感動的是監獄中的情感連帶關係,胡子丹在軍人監獄結識「免啦」本省老先生,初識味噌湯的滋味;他的族群經驗,因為是在獄中,反倒得以拆除圍籬;他在獄中學英文、學日文,教英文、教《古文觀止》。在一個被國家機器「全景敞視」的監管空間中,這些深摯的情誼,不僅止於相互取暖,更是以彼此的靈魂觸角,相互碰觸、辨識、連結,密密織就一張可以飛翔的羽翼。



靈魂於孤島飛翔


最自由的一對翅膀,是愛情的想望。淺言淡語之間,胡子丹寫出一則美麗的綠島愛情故事。在那個禁閉的孤島中,兩個靈魂的交會與撞擊,隱微而含蓄,每一個眼神與微笑,都彷彿深深鐫入生命肌骨,那種此生不再的感覺,那種愈是相互疼惜,愈是雲淡風輕的鄭重。


胡子丹是極其內斂的。他的愛情,如此沉默,因為言語的沉默,所以你可以聽見他熾響的心音。「會意中有種叛逆的衝動,笑聲中儲藏了神祕的喜悅」,胡子丹在綠島愛情中的沉默,隱含著更深斂的、更熱烈的敘事。姻緣或許是錯過了,然而,錯過,卻召喚了更深摯的、永恆的、純淨的愛情,成為一生的知己,守護並見證彼此的幸福。


走離綠島之後,每次再相會,都隱微地、卻又堅定地召喚當年,綠島以風聲、浪濤聲所守護的祕密心事,彼此回歸到最家常的體貼、疼惜與問候,「上言加餐飯,下言常相憶」。生命之美,靈魂的自由歌吟,莫過於此。如果沒有這一段美麗而沉默的愛情,引領胡子丹飛翔自由甜美的國度,或許孤島胡子丹,也只能馱負自己的孤島人生,孤影前行。


孤島終究未必是孤島。胡子丹背負著政治犯身分的十字架,將黑牢經驗鎖入記憶底層,對兒子小心翼翼地保守著這個祕密,是緣自一個父親的深情守護。兒子出生二十八年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他首度說出自己壓抑將近三十年的祕密,兒子靜默聆聽,消釋了成長過程中一些莫名的暗影,而父親則卸下生命中最沉重的負擔。


二十歲,胡子丹來到台灣,美麗島未及以它的亮麗陽光,歡迎這位清俊的蕪湖青年,國民黨的黑牢率先攫獲他的肉身,企圖抽空他的靈魂。然而,從少年至今,胡子丹的流徙之路,固然充滿荒謬文本,他卻以獨特的內斂氣質,從生命的內裡,整闢了一座花園、一片天空,以友情、愛情、親情,釀製甜美蜜汁,讓靈魂得以自由飛翔。


一甲子以來,胡子丹的流徙,因為斷裂而有了新的連結。孤島可以不必是孤島,通路打開,暖流進來,花飛草長。



註:《我在綠島3212天》一書,原以化名「秦漢光」於1990年出版。後於2001年,作者胡子丹將原書改寫,以本名出版《跨世紀的糾葛》。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我高中音樂課學過的曲子 至今都還深愛


此曲好像也是 鐵達尼號沉沒前 船上樂隊演奏的曲子 之ㄧ


此段片子有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對話



 影音連結: http://tw.youtube.com/watch?v=ScSCILXXLnM&eurl=http://tw.myblog.yahoo.com/alice-cloud/article?mid=8513&prev=8521&next=8512

这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是德沃夏克(Dvorak)1894年创作的。当时作者正在他的祖国——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作者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本曲为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Humoresque, OP101 NO7),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后来本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但本曲似乎更类似一首小夜曲,像民歌一样朴实、亲切,并没有任何 “诙谐”的成分在内。 本曲为优雅的稍缓板,降G大调,2/4拍子。以第一主题为中心构成第一段,经过转成降g小调的中段后再予以反复,为复合三段体。 反复时省略一部分,因而形式更为简单。


資料來源:


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fr=slv1&intl=1&lp=en_zt&trurl=http%3a%2f%2fwww.classical.com.cn%2fhtml%2f21%2f18221-2388.html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Jan 06 Tue 2009 13:33
  • 舊鞋



舊鞋
作詞:郭之儀 作曲:郭之儀 編曲:蔡宏勳 男聲:王識賢

(女)風吹雨過 阮的愛無反無悔
(男)山盟甲海誓 當作是昨暝的情話
(女)聲聲句句 講阮是你的寶貝
(男)為你無惜一切 真心不是假

(女)風吹雨過 阮的愛感謝你的奉陪
(男)山盟甲海誓 好親像蝴蝶雙飛
(女)聲聲句句 問你阮是誰人的
(男)你明知阮的一生只有愛你一個

#(合)啊~你是你是我的心肝寶貝 甲你甲你約好今生今世
 (女)阮的手 是你的溫柔棉被
 (男)妳的情 我深深體會
 (合)你是你是我的心肝寶貝 無你的人生變成黑白
   希望咱親像彼雙舊鞋 永遠作伙 愈穿愈著底

(女)風吹雨過 阮的愛感謝你的奉陪
(男)山盟甲海誓 當作是昨暝的情話
(女)聲聲句句 問你阮是誰人的
(男)你明知阮的一生只有愛你一個

Repeat #,#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把白雲貼在心房 

把藍天掛在眼眶
 


把記憶剪成輕煙 


把心事好好撫平
 


不再讓你的影子印在心頭時時浮現

啊.................

把這一朵迷人的浮水印忘給以前不再流連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恰似:輕風拂過 十里楊柳 白雲悠悠 何處掛愁

就叫它輕輕走過 別讓我浮上心頭


(重複一次)

不再讓你的笑容浸在淚水時時浮現



啊把這一朵傷心的浮水印


忘給以前不再流連



就叫它輕輕走過 別讓我浮上心頭


謝謝偉偉提供歌詞


古箏演奏



http://www.youmaker.com/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