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間故事 (5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下引用:荷光文創


從一次赤腳運動學習到的--教育的另一種視野














此版本沒有中文字幕,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沒辦法崁入有中文字幕的版本,若要看有中文的,只好有勞大家動動手指囉~害羞
http://www.ted.com/talks/lang/zh-tw/bunker_roy.html  




演講全文:
我想帶你們到另一個世界. 與你們分享 一位年齡45歲 和每天薪水不到一美元的窮人, 之前的愛情故事. 我所受的教育在印度是非常的優異, 勢力, 昂貴,但它也幾乎毀了我的人生. 我可以選擇 當一名外交官, 老師, 醫生 這些全都為我準備好了. 我不需要擔憂, 而我曾是印度國家壁球比賽 連續三年的冠軍.


 笑聲


 整個世界似乎都是因我而存在. 一切好像都在我腳下. 我不會犯錯. 然後我開始產生好奇 我想去村莊工作, 生活 體驗一下是什麼樣的感覺. 1965年, 我來到了印度有史以來最大的比哈爾邦飢荒, 我一次見到了 因飢餓而死的人. 我的生活因此而改變. 我回到家後, 告訴了我母親, "我要去鄉下工作, 在那裡生活." 她聽了後昏了过過去


笑聲


 “你是什麼意思? 你的人生已經定下來了, 最上層的工作你也可以得到, 你現在告訴我你想到鄉下去工作? 我想知道你是哪根經不對了嗎?" 我告訴她: ”我沒問題, 我得到了最好的教育. 我的經歷讓我反思. 我在反思後決定用我的方式 來報答社會." "你去鄉下要做什麼? 又沒工作, 又沒錢, 不安全, 沒前景." 我說:"我想在那裡住 挖五年的井." “挖五年井? 你一直都念的是全印度最貴的學校, 現在要用五年時間來挖井?"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她沒和我說話, 因為她覺得我讓家人丟臉了.


在村裡, 我見識了窮人 最超出尋常的知識和技能, 這些從來沒有主流媒體上出現過 因為從來沒有被人注意過和尊重過, 或是大規模的應用過. 我決定創辦一所赤腳學院 一所只有窮人才能念的學院. 貧民們的重要想法 將在此學院得到反映.


 我第一次來到了這個鄉村. 老人們走到我身邊問:" 你是通缉犯?" 我说不是. 笑声 "考試沒過?" 我说不是. 没找到政府的工作? 我說不是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 为什么來这里? 印度的教育系統 會讓你嚮往巴黎, 新德里, 蘇黎世那種地方; 你來這個鄉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你是不是有事隱瞞?" 我說:"沒有, 我其實是想創辦一所學院 只教窮人的學院. 貧民的想法可以在這個學院中變為現實." 這些老人給了我很多建議. 他們說:" 請你不要讓有學位和證書的人 進你的學校." 這所學家成為印度唯一一間 不收有博士 或是碩士學位的人. 你必須要是一名逃學者, 考試不及格者, 或是輟學者 才能念這所大學. 你必須用雙手工作. 不要因為勞動而有羞恥心. 還要向社區證明你有他們需要的技能 並對社區提供服務.


 我們開始赤腳學院的時, 我們對職業精神重新定義. 怎樣才算是一名專家? 專家是指那些 不但有能力, 還有信心和信仰的人. 占卜水源位置的人是專家. 傳統助產婆 也是專家. 傳統的擺放餐具者也是專家. 專家遍佈世界各地. 任何偏僻的鄉村裡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認為這些人應該加入主流社會 證明他們的知識和技能 是全球通用的. 他們的技術和知識需要被應用, 需要向外界的社會展示 這些技能和知識 在今天的社會中還可以得到發揮.


 這所學院的文化 是追隨聖雄甘地的生活和工作習慣. 吃飯, 睡覺, 和工作都是在地上. 沒有合同書, 從來不簽任何合同. 你可以在這裡念20年, 或者明天就走. 但沒有誰每月薪水可以超過100美金. 你如果是想掙錢, 那你來錯地方了. 如果你愛工作並且願意接受挑戰, 赤腳學院歡迎你來. 這裡是一個讓你創造和嘗試新想法的地方. 不管是什麼樣的想法, 都可以來嘗試. 失敗也沒關係. 因為你可以重來. 這是唯一一所讓老師當學生 讓學生當老師的大學. 同時也是唯一一所不發證書的大學. 你的教育是留給社區來鑒定. 你不需要掛張紙在牆上 來證明你是名工程師.


當村民聽到我這些話時, 他們說:"你還是用行動來展示你的計畫吧.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 這些話一點意義都沒有." 1986年 第一所赤腳學院建成了. 12名建築師 沒有一個認識字, 以每平方英尺$1.5的成本修建了這所學院. 150個人在那裡工作和居住. 2002年時他們榮獲了阿迦汗建築獎. 但評委有持疑, 他們認為有另外的建築師參與修建. 我告訴他們:"的確有, 他們只畫設計圖, 只有赤腳學院的建築師參與了修建." 我們是唯一將$50000獎金歸還的得獎者, 因為他們不相信我們 而且我們覺得他們的懷疑 是對赤腳學院建築師的一種誹謗.


我問一位林務員 一位有權威, 有證書的專家 "你可以在這裡修建什麼?" 他看了看泥土, 說:"算了吧. 不可能. 根本不值得. 沒水, 而且還都是岩石地." 我有點開始擔憂. 我說:"好吧, 那我找村裡的長老問問." 讓他告訴我這裡可以種些什麼. 他看了看我說, "你只需要建這個, 建這個, 放這個." 現今的狀況就是這樣. 你到屋頂上, 所有的婦女都會對你說,"出去. 男士不能上來因為我們不和他們分享這個技術. 這是房頂是防水的." 笑聲 建造屋頂的材料有棕櫚糖, 蕁麻 其它的我不清楚. 但它的確防水. 1986到現在都沒漏過. 這項技術, 婦女不會和男士分享.


笑聲


這是唯一一所 完全使用太陽能的學校. 能源來自太陽. 45千瓦的房頂板. 今後的25年有太陽就夠了. 所以只要有陽光, 我們就不怕沒能源. 但其獨特之處 是它的修建者 是一位印度教的牧師, 只有8年的教育 從沒上過學, 沒念過大學. 我敢保證 他在太陽能方面的知識是世界第一. 赤腳學院的食物 都是靠太陽能. 而太陽能烹調器具的製造者 是女性, 不識字的女性, 她們組裝了 最先進的太陽能烹調器具. 它是無需廚師的碗碟狀的器具. 不幸地是, 它們幾乎有一半德國血統, 所以非常精確.


笑聲


你不可能找到如此精確的印度女性. 而器具的整個製作 都是靠她們. 我們每日兩餐飯, 一餐60份 烹調完全是靠太陽能. 學校有一位牙醫 她是一位阿嬤, 不識字, 但真的是牙醫. 她的實際工作是幫7000名兒童 檢查牙齒. 赤腳科技: 1986的時候, 沒有任何工程師和建築師 可以想到我們會用房頂來採集雨水. 只有少量水源流失. 房頂是連在地下的 一個有40萬升容量的水箱, 所以沒有水會浪費. 即使發生四年的乾旱, 我們學校也不會缺水, 因我們收藏了雨水.


60%的小孩不會上學, 因為要替家裡 照顧山羊, 綿羊, 還有其它的家庭雜務. 我決定要為這些孩子 建一間夜校. 因為這些當地的夜校, 超過7萬5千的小孩都得到了上學的機會. 因為夜校考慮到孩子們的需求; 而不是老師們的需求. 這些學校教什麼呢? 民主, 公民權力, 應該怎麼去測量你的領土, 被捕了應該怎麼辦, 你的家畜病了怎麼辦. 我們夜校教得就是這些知識. 所有的學校還是借助太陽能.


每到5年, 我們舉行一次選舉. 在年紀6歲到14歲的兒童 都可參與這個民主選舉, 他們選一個總理. 現在的總理只有12歲. 她早上照看20隻羊, 但晚上她的職務是總理. 她有自己的內閣, 教育部部長, 能源部部長, 衛生部部長. 他們負責監督和管理 150所學校的7000名學生. 五年前這位總理拿到了世界兒童獎, 她去了瑞典領獎. 第一次離開她在的村. 從沒見過瑞典. 對當時的場面一點都不驚訝. 瑞典皇后當時也在, 她問我:"你能不能問問這個孩子她是哪來的自信? 她才12歲, 但完全不驚羨." 而這個站在她走邊的小女孩, 轉向我, 直視皇后, 她說:"告訴她我是總理."


笑聲 掌聲


在文盲率太高的地方 我們用木偶戲. 木偶戲就成了我們的溝通方式. 這個300歲的木偶 叫喬金查查. 他是我的心裡分析師. 我的老師. 我的醫生. 我的律師. 我的捐贈者. 他幫助籌款, 解決爭執. 還幫助解決村裡的問題. 如果村裡發生一些矛盾, 如果來上課人數越來越少 如果老師和家長方面有衝突, 木偶會請老師和家長 在全村面前, “握手. 蹺課人數不能增加." 這些木偶 用的是回收的世界銀行的報告紙.


 笑聲 鼓掌


這個分散的, 簡單的 借助太陽能為村裡提供電力的方法, 已經在全印度傳開 從拉達克到不丹 所有使用太陽能電力的鄉村 都是由受過培訓的人修建. 我去了拉達克, 問了一位當地的婦女 在這裡,零下40度,你只能走到屋頂上 因為沒有地方, 兩面都被雪給覆蓋了 當我們問她: “用太陽能發電 對你有什麼好處?" 她思考了一下回答說: "這是我能第一次能在冬天看到我丈夫的面孔."


 笑聲


來到阿富汗. 我們從印度明白了一件事 男人是教不會的. 笑聲 他們不願意休息, 雄心勃勃, 易衝動, 而且都想要證書. 笑聲 在世界各地, 你會發現 所有人的男性都想要一張證書. 為什麼? 因為他們想離開村裡 到城市去找工作. 我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訓練阿嬤們. 如今世上 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 電視? 不是. 電信? 不是. 電話? 不是. 是向女士傾訴. 笑聲 掌聲 我們第一次來到阿富汗, 選了三位女士 "我們想把她們帶到印度." ”不可能. 她們連自己的房間都不出, 怎麼會跟你去印度." 我說:"我可以做一次妥協. 她們的丈夫可以一起來." 結果我把丈夫也帶走了. 當然, 這些女士比男士更有智慧.


在6個月之內, 我們怎樣才能改變這些女士? 手語. 不用寫 不用說 只用比. 在6個月後 她們就成為了太陽能工程師. 回到村裡用太陽能發電. 當這些女士回家後 她們用太陽能為第一所村莊提供電力, 開辦講習班 阿富汗的第一個靠太陽能發電的村莊 就是靠三位女士親手修建的. 這位女士 是個不同尋常的阿嬤. 55歲了, 已為阿富汗的200座房屋提供了太陽能供電. 而且沒有一座倒塌. 這位阿嬤去了阿富汗的工程部演講 並告訴系主任 交流電和直流電的區別. 那個部長對此不了解. 那三位女士培訓了另外的27位女士 而且為阿富汗的100座村提供了太陽能發電. 我們來到非洲, 做了同樣的事. 這些坐在桌前的婦女來自8-9個國家 互相交談, 但說得都是不同的語言, 因為聽不懂對方. 但她們的肢體語言超讚. 她們互相交談 對話的過程中已漸漸成為太陽能工程師.


我去了獅子山共和國, 坐在首相的車裡 夜晚穿過了這個村. 回到村裡後, "這裡發生了什麼事?" 他們說:“這兩位阿嬤..." "阿嬤?" 首相不敢相信這一切. 她們去了哪裡? 去了印度後回國" 首相找到總統 問:"你知不知道我們國家有一個靠太陽能發電的村?" 總統說:"不知道. ” 內閣一半的成員第二天都去拜訪了這些阿嬤. “怎麼辦到的?" 總統傳喚了我, ”能不能幫我培訓150位阿嬤?" 我說:"總統大人, 我不行. 但這些阿嬤們做得到.” 總統為我在獅子山共和國修建了第一所赤腳培訓中心. 之後有150位阿嬤在獅子山共和國接受訓練. 在甘比亞: 我們在甘比亞挑選了一位阿嬤. 去了她在的村. 我知道哪些女士我應該帶走. 整個村裡的人都說:"把她們二人帶走吧." 我說:"不, 我想帶這位女士." 他們問:"為甚麼? 你和她無法溝通. 你又不認識她." 我回答:"我喜歡用比的, 也喜歡她說話的方式." “她丈夫很龜毛." 把丈夫叫來了, 大搖大擺, 像個政客, 手裡拿著手機." "為什麼?" "看看我老婆多漂亮." 我說:"是, 她很漂亮沒錯." 丈夫說:"如果她跟個印度男人私奔的話怎麼辦?" 這是他最大的擔憂. 我說:"她會開心的. 每天都打電話給你." 她離開時像位阿嬤 回來之後就像隻老虎. 下了飛機 像位老兵一樣接受記者們的採訪. 她成功地應付了整個媒體, 成為了一位明星. 我6個月後回到了她的村, "你丈夫不在嗎?" 她說“應該在某個地方.我懶得管他." 笑聲 典型的成功例子.


笑聲 鼓掌


 最後, 我想說 你不用到外面找解決的方法. 在內部找找看. 聽聽有解決方法的人的話. 他們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 不用煩惱. 不要相信世界銀行, 相信那些普通人. 他們知道怎樣來解決任何問題. 最後我用聖雄甘地的一句話. "他們一開始忽視你, 然後嘲笑你, 然後和你鬥爭, 最後的贏家是你." 謝謝大家


掌聲


 


p.s 親子天下雜誌也有做相關報導 http://www.parenting.com.tw/video/movieTopic.action?id=5027765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或許是世界上最實用的學校 學生是老師 老師是學生 顛覆了文憑 書本為主的教育


一切都要落實到實踐 操作


值得耐心細看 不只用來看待學校教育 也可對我們的家庭教育 自我教育有所啟發


~~麗思


以下引用:


http://blog.sina.com.tw/evephoto/article.php?pbgid=14513&entryid=610311


可以直接連結過去看精彩圖文


【最生活的學習:印度赤腳學院】




這很有可能是我們地球上,最實際、最實用、


  最節能、最有成效的一所超級學院!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成為他們村裡的太陽能工程師、工匠、牙醫、醫生。


         這所學校的名字叫『赤腳學院』


         是唯一一所讓老師當學生,讓學生當老師的大學。


         同時也是唯一一所不發證書的大學。


         你的教育是留給社區來鑒定,你生活中開展出來的技能就是你的證明。


 肯做事的人,不同凡響的思維和方法,令人超激讚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www.barefootcollege.org/sol_resources.asp


 


Bunker Roy是誰?


優秀的 Bunker Roy,放棄燦爛的人生,開始了赤腳學院~


非常特別的印度的"赤腳學院BareFoot College", 只收失學, 無經濟能力就學, 無學位證書的的人就學(含小孩 婦女, 未受正規教育的人), 學習用雙手付出, 用所學技能來服務社區,社區的認可形同已授予學位證書, 該校是由一位來自印度最上流社會, 就讀印度最高最貴學府的拉贾斯坦邦先生創立,原本已由家族安排好的外交官, 教師, 醫生等上流社會的生涯, 卻在一次在鄉村親自面對大飢荒, 親眼看到人們活活餓死, 而產生完全不同的人生走法


 


創辦人Bunker Roy 以幽默的方式為大家解釋學校的運作!



印度赤腳學院創始人:




把祖母們變成工程師


2008年12月16日10:15  外灘畫報


http://news.sina.com.cn/s/2008-12-16/101516857036.shtml



專訪印度赤腳學院創始人班克.羅伊


把祖母們變成工程師


班克.羅伊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NGO 組織之一赤腳學院的創辦人。30 多年來,赤腳學院成為全球動員社區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楷模。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班克.羅伊表示,在赤腳學院讓一個完全沒有讀寫能力的祖母成為太陽能技師,只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他透露,赤腳學院打算與李連傑的壹基金合作,希望中國農村的祖母成為赤腳學院的客人。

/ 吳琦(實習) 劉莉芳


Tilonia 是一個遠離城市的村落,位於印度拉賈斯坦邦阿傑梅爾地區,在一般的地圖上用肉眼根本難以發現,不為外人所知。


36 年前,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城市青年來到這裏,和一群目不識丁的赤腳村民生活在一起。當時的村民們恐怕都不知道,這個看起來怪怪的年輕人接受過印度最精英的現代教育,他就讀的中學的校歌被指定為印度國歌,他的大學校友不少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印度前總統艾哈默德、巴基斯坦前總統穆罕默德.齊亞.哈克等。


1972 年,這位名叫班克.羅伊的青年,在Tilonia 創辦了日後成為印度最有影響力的NGO 組織之一赤腳學院(Barefoot college)


儘管羅伊出身於正統的學院教育,但他建立的赤腳學院卻正是對學院教育的拒絕。在這裏,文憑和學位通通讓位給傳統知識和鄉村智慧。用古老的鄉村智慧來維持發展,正是赤腳學院的策略。正如學院的名字一樣,赤腳的生活習慣在印度的大城市裏已經漸漸式微,但在農村,人們還是喜歡光著腳丫。當年甘地會見外國元首,也常常是赤腳上陣。工業社會只有幾百年,而鄉村已然繁衍了數千年,他們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生存的辦法。


用城市化來解決鄉村問題,就好像是把水和油混合在一起,是無法融合的。羅伊顯然堅定地站在了反城市化的一邊。


即便農村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70%,印度的城市也越來越出落得和紐約、北京一個樣,那裏的年輕人也紛紛懷抱著寶萊塢的夢想。但赤腳學院裏的人們都追隨著聖雄甘地素樸的生活方式,羅伊本人沒有車,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視,而學院裏的每個人每個月的收入都不會超過150 美元。當金融海嘯席捲了整個世界,赤腳學院裏依然平靜、安全,因為經濟危機只會影響那些有錢人。


當然,赤腳學院也不僅僅是一個提供溫飽的庇護所,羅伊想要提供的是體面,是責任感,是尊嚴。我相信包括世界上任何一個貧窮的人,都有權利去享受一個優質的生活,都有權利不被剝削不被歧視。


在赤腳學院的培訓下,村民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生活,用掌握的技能,共同參與,解決自身的需要。完全不懂任何物理名詞的祖母被培養成了太陽能工程師,完全不認字的婦女通過辨識鍵盤上的標誌能製作水文圖,村裏的房屋也都是由半文盲的建築師一手設計和操辦。


村民們不僅開鑿了容量為40 萬升用於貯存雨水的地下水箱,還建造了一個能容納五千人的露天劇場。學院裏的婦女,學會了用電腦、修水泵,開始頻繁出現在手工作坊、工廠流水線和辦公室裏,打破了洗衣做飯、撫養小孩的傳統形象。而在專門為無法上學的孩子建立的夜校裏,那些6 14 歲的孩子每隔兩年都會召開議會,選舉出一位總理。一個12 歲的小孩白天要照看20 頭山羊,但晚上便搖身一變,成為大權在握的總理,主持召開內閣會議,決定怎樣管理學校。現在,已經建立了150 餘所夜校,擁有3000 餘名學生。


無論是在辦公室、教室,還是在住房,無論是用電腦、電燈,還是用風扇,赤腳學院的所有能源都依靠太陽能支持,他們擁有的50 千瓦的太陽能電池板,堪稱印度農村裏一個現代科學的奇跡。不需要一大堆資料和概念,村莊的夜裏照樣燈火閃耀,而萬家燈火的背後,其實就是手把手、口耳相傳的土辦法。根據他們的經驗,讓一個完全沒有讀寫能力的祖母成為太陽能技師,只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現在,班克.羅伊在印度的13 個邦建立了20 所赤腳學院。學院的經費40% 來自政府,40% 來自國內外的援助機構,15% 來自生產經營,5% 來自村民捐款。他們會定期舉辦聽證會,公開所有賬目,確保財務透明。


赤腳學院不僅獲得了包括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人力資源開發獎等多種獎項在內的各種榮譽,甚至還被藝術家作為活的建築搬進了博物館,其模式正在被許多國家所借鑒。埃塞俄比亞、阿富汗、莫三比克、塞拉里昂等欠發達國家都先後來這裏學習經驗。太陽能和雨水收集專案也已經得到政府支援。羅伊將奔赴非洲,把在那裏生活的祖母們帶回印度接受培訓,教她們使用太陽能。


63 歲的羅伊自己卻沒有孩子,他覺得孩子會讓他分心。這多少也是因為他娶了一位比他還有名的妻子阿茹娜.羅伊。阿茹娜曾在政府工作,辭職後創辦了印度工人農民聯盟,還在1992年領導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為婦女爭取權益、反對性騷擾的示威遊行。


今年11 月,羅伊來到北京參加全球公益慈善論壇。接受本報專訪時,他透露赤腳學院打算與李連傑的壹基金合作,希望中國農村的祖母們也能成為赤腳學院的客人。


當記者把他比作當代的甘地時,他搖著頭說:我就是一個倖存者。


 


  



【對話】班克.羅伊:我每天都很快樂



http://news.sina.com.cn/s/2008-12-16/101516857037.shtml  


2008121610:15  外灘畫報


B=《外灘畫報》R= 班克.羅伊(Bunker Roy)


  B:赤腳學院有40% 的基金來自於政府支援,這和西方接受大量企業或個人捐助的模式很不一樣。


  R:我認為政府的錢就是我們的錢,我們有權去利用那些錢。印度現在有一條政策,規定社會團體或NGO 有權使用一部分政府資金,現在大概有20 多億資金是印度政府提供給社會團體使用的。我們使用政府資助,也接受私人或基金會捐助,無論是來自荷蘭還是美國。我們也能自己掙錢,比如說村莊裏的婦女做的手工藝品都是通過互聯網出售的。


  B:有沒有生活在赤腳學院的人最後選擇了離開?


  R:其實赤腳學院的人也想去大城市,也想去掙更多的錢,但他們捨不得離開土地和家人,離不開他們的根。有的年輕人會離開去大城市,有人想做電影明星,有人想擁有汽車和大房子,我不能阻止他們,我只能提供選項,由他們自己來決定。我一直跟他們說去大城市生活並不是什麼好事,如果他們不聽我的,我也沒有其他辦法。當然,絕大多數的年輕人是會留下的。赤腳學院給的工資是印度所有NGO 裏面最低的,我們不會提供高薪,很多人問究竟是什麼讓他們二十年來一直留在那裏,這裏面是有魔力的,因為赤腳學院是安全的、友善的、平等的,是把人當人看的,這裏有兄弟之情,也有鄰居友誼,這些都是看不見的,但卻真實地存在,即使我們不提供很高的薪水,他們也不會離開。


  B:你怎麼看待學校教育?


  R: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絕不要讓學校干擾了教育。學校是教你讀和寫,而教育是來自你的家庭、社區和環境,所以永遠也不要說誰是未受過教育的,可以說他不會讀書寫字,但他未必沒受過教育。B:任何從事公益慈善事業的人都無法做到幫助任何一個人。你是否也會有這種無力感?R:我從來沒有一個長遠的視野,我關注的是一天一天的近在眼前的發展。我從來沒想過赤腳學院會發展成現在這麼大,它的成長是逐漸的、自然的,這是它應該有的成長方式。我從來不會說到2020 年我會擁有多少所赤腳學院,也許到那時我會擁有那麼多,但做那樣的盤算是沒用的。它一定要慢慢地順其自然地去發展,去進化,不被外力所干擾和強求。如今我們在印度13 個邦建立了20所赤腳學院,我從來沒想過,但確實發生了。事先的計畫並沒有什麼效果。


  B:這麼多年來,最讓你感動和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R:最不尋常的經歷是:親眼看到一個無名之輩逐漸變成一個體面的、負責任的人,看到這些人的變化,是一件非常令人滿足的事情。我可以講出數以百計的類似這樣的故事,用六個月的時間讓一個窮到連飯都吃不上的人成為工程師,我想像不出還有其他什麼能比這個更讓人激動。


  B:赤腳學院的經驗可以在中國推廣麼?


  R:我認為可以。我去一些非洲國家的時候,政府告訴我沒有一個村莊是不通電的,但其實只要走出10 公里,就能看到一個不通電的村莊,所以我相信在中國也依然還有很多沒有通電的農村地區。或許中國農村的年輕人都想要離開家鄉去北京找工作,但他們的祖母們肯定不想離開,那麼我就能帶這些祖母去印度,等她們回來時,便能用太陽能照亮村莊。


  B:你平時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R: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中國,我每天都是4 45 分起床。人越老,需要的睡眠就越少。


  每天都有許多事情在我的腦海裏,有什麼事需要做,有什麼人需要見,每天都如此。如果有意外發生,或者有訪客到來,都需要去處理。


  我通常會拒絕見很多人,比如說我從來不會接受任何印度媒體的採訪,因為媒體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毀了你。我的夫人是非常擅長與媒體打交道的,無論是電視臺、報紙還是雜誌,她都經常接受訪問,因為她認為媒體是很重要的。但是對我來講,媒體並不重要,工作才是重要的。如果BBC 或者法國、美國電視臺來學院採訪,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不能把我拍進去,也不能採訪我,他們可以去採訪學院裏的人們,而不是我。只有答應了這個條件,他們才可以來採訪和拍攝。外國媒體和印度本地媒體不一樣,因為在印度會有錯綜複雜的關係,會有比較,而比較是無益的。


  B:你有遺憾麼?


  R:沒有。我每天都很快樂,每天都在學習新東西,而且是從那些從來沒想到能教別人的人身上學習。他們會的一些東西,也許你此前根本不知道。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Ttoday – 2012年4月17日 上午7:31






記者蔡賀松/綜合報導


位於中亞的土庫曼(Turkmenistan),國土面積有80%被卡拉庫姆沙漠(Kara-Kum Desert)所覆蓋,在這個日夜溫差甚鉅的惡劣環境裡,時間回溯到西元1971年,當時的前蘇聯地質學家在此設置鑽探裝置,沒想到地表竟意外塌陷成為直徑100公尺的大洞,由於含有豐富天然氣,熊熊烈火迄今燒不停。洞內外神祕詭譎氛圍與壯闊的荒漠風情相輝映,外界給予它一個響亮封號叫做「地獄之門」,當初一場「美麗的錯誤」,如今卻造就獨一無二的世界奇景,讓人看了無不嘖嘖稱奇。


「地獄之門」(the door to hell)隱身於土庫曼的達瓦札綠洲(Darvaza,或稱Derweze),因為位處卡拉庫姆沙漠地帶,白天氣溫可以飆高到攝氏50度,到了夜晚卻可能降到零下33度,日夜溫差相當大,在這座荒漠之中,「地獄之門」儼然成為當地最具盛名的景點。


說到「地獄之門」的起源,據悉是西元1971年土庫曼仍屬於蘇聯領土尚未獨立時,前蘇聯地質學家前來此處進行探勘天然能源,未料地表意外塌陷,內部的天然氣與有毒氣體不斷向外溢散,當時地質學家決定點燃天然氣,以避免有害氣體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他們完全沒想到,這個決定竟然意外創造出舉世無雙的難得奇景,而洞內的熊熊烈火,彷彿獲得源源不絕的能量,從那時候開始就終年燃燒至今,根本無人能預測究竟何時才會停歇。


自從40多年前在地表出現這個直徑達100公尺的超級大洞後,「地獄之門」的傳說也逐漸流傳開來,既神祕卻又令人著迷的景緻,與一旁遼闊浩瀚的大漠風情總是襯托著彼此,吸睛功力十足,它的魅力不但吸引科學家前往一探究竟,更讓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驚呼連連。


這個「美麗的錯誤」雖然賦予當地全新的觀光價值,然而從生態保護的角度來看,卻是對於環境造成破壞與資源浪費的一大殺手。因此,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Gurbanguly Berdimuhamedow)近年來有意展開填平計劃,試圖阻止烈火持續延燒下去,以便減少天然氣資源的無謂消耗,同時也希望能夠有效降低地球暖化現象。


未來可能即將封門的消息曝光之後,許多有意前往當地的好奇訪客也緊張不已,紛紛擔心自己會不會無緣見上最後一面。畢竟這道大門何時宣告關閉,完全沒人能說個準,打算親臨現場揭開神祕面紗的你,勢必得要加快腳步,才不會抱憾終生囉!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小村 拯救失落的35歲世代
東京特派員陳世昌/西粟倉村報導/聯合報

找工作困難,結婚生子不易,經濟壓力沉重,有人甚至走上「孤獨死」的絕路。「卅五歲悲慘世代」,已成為日本嚴重的社會問題,日本媒體與研究單位製作紀錄片、出版專書,尋求對策。日本的痛苦經驗,也值得台灣引為殷鑑。


日本岡山縣一個原本逐漸沒落的小村落「西粟倉村」,意外成為「搶救悲慘世代」的新希望。本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前進現場,深入報導「西粟倉村」的村落傳奇。



西粟倉村 引進年輕人



西粟倉村位於日本岡山縣英田郡一隅、是人口未滿一千六百人的小村落,因為人口老化問題,面臨著逐漸消滅的命運。當地村民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要引進年輕人口,由村子提供廉價的住宅與職業,讓村里注入年輕新血。NHK報導拯救卅五歲世代的專輯時,就拿西粟倉村作範本介紹,西粟倉村的事蹟不脛而走。



從東京要拜訪這個被日本海與瀨戶內海南北夾處的這個小村,意外的需要多重交通手段,先搭飛機一個半小時左右到最近的鳥取機場,下車後再換汽車走鳥取三七三號自動車道,南行往智頭町方向,約一個半小時。



清晨從東京羽田機場出發,抵達西粟倉村已經是接近正午時分了。村公所的總務企劃課長關正治笑容堆在臉上,他說,多虧現代文明之便才這麼快就到,否則這一趟從東京到這兒,怕不要花半把個月的時間呢!




彈丸之地 多為山林地



這個面積只有五千八百公頃的彈丸小村,全村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山林地,村里是吉井川源流域,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可惜造訪的季節是冬天,天空呈現白灰的一片,加上冬天常有雨水的滲透,看不到西粟倉村電腦網頁上所登的燦爛陽光綠意盎然的模樣。



村裡的人口一五六九人,高齡化率達百分之卅三,主要的產業以農業、林業與觀光業為主,林業現在是村里產業的最大宗。二○○四年時,當時的小泉政權實施大規模的「構造改革」,倡議市町村行政的大合併,當時附近的六個村莊都贊成合併,只有西粟倉村的村民反對,這個小村因而逃過被併的一劫。



人口老化 最嚴重問題



但是人口老化的問題依舊存在。歷史記載明治時代的人口達三千人,現在只剩下一半,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了百分卅四。村長青木秀樹說,「其實我們不是什麼拯救卅五歲世代的救世主啦,我們先要讓村子存活,這是注入年輕血液的大計畫,剛好與救人的目的相符。」



西粟倉村百分之九十被森林覆蓋,戰後因為復興需要大量原木,所種植的杉與檜木,現在已經到了可以收成的季節。但是另一方面,因為政府開放外國原木進口,造成木材價格下跌,西粟倉村森林無法與外來木材競爭,從山裡把木材運出來還不敷成本,落得只能任其荒廢。



青木村長說,森林因為缺乏整理,樹木長得密不見天,所有的樹木也都會枯死,最終只能宣告森林的死亡。



外來人口 救百年森林



為了挽救西粟倉村的森林,當地人絞盡腦汁。他們決定利用中央政府所推動的「雇用促進」輔助金,並成立自我救濟辦法,以「百年的森林事業」作為主題,引進外來人口創造雇用機會。這個結果,從二○○七年到二○一○年,移住者增加到了四十人以上,有關森林事業的雇用也增加了六十個以上。



各種人才 都慕名而來



西粟倉村招募的人才,包括傢具設計的木工、熟悉網路操作進行網路行銷的人員、也有想要前來創業對未來抱持著理想的年輕人。他們住進了西粟倉村,每個月由村裡提供只要負擔兩萬日圓左右的房舍,享受著都市人所沒有的自然環境,已經在西粟倉村住了兩年的年輕人說,「雖然收入不如在都會,但是安貧樂道,只要能夠溫飽,活著就特別有意義」。



 


引用:聯合電子報 101.4.15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新聞》電視大導改拍電影 馮凱:我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林靖傑









不被看好的《陣頭》大賣 片子和導演都紅了



台灣電影復興現象,在今年春節達到高峰,八部國片搶攻春節檔期,當仁不讓當賀歲片。其中有輸有贏,原本聲勢看漲的,票房不盡理想,原本不被看好的,反而異軍突起。《陣頭》便是後者中的佼佼者,從春節上映迄今十一周,票房已逾三億,僅次於《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從不被看好,到大爆冷門,成為黑馬中的黑馬。這就是電影令人既愛又恨的地方,你永遠說不準市場的風向,暴起暴落,充滿傳奇。

那些票房成功的電影,真的祇是運氣嗎?還是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陣頭》導演馮凱,母親是知名電視製作人周遊。出身電視世家,加上自身努力,躋身為一線電視大導,最知名的作品是十一年前民視八點檔《飛龍在天》,這齣電視劇紅到什麼程度?當時許多牙牙學語的小朋友喜歡來一段《飛龍在天》的主題曲,博得大人滿堂彩,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電視大導馮凱畢竟是電影新生,跨足電影一出手就直取春節檔期,有人為他捏一把冷汗,有人等著看笑話。最後成敗論英雄,他證明了他的成功,並悟出電視與電影之間,確有極大差異,卻也並非存在不能跨越的鴻溝。

華視大樓斜對面的一家素食餐廳,是馮凱指定的對談地點,這家尚在裝潢的店面,是他新開的餐廳。吃素一年多的他,身形粗大,橫眉而視,一不小心你就會以為他混道上的。這位道上兄弟隨興將倒扣在桌上的椅子搬下而坐,開始一段細膩的對談。




停了兩年,讓一切歸零
一直在找那個對的味道


林:老實說,在戲院看的時候,前十幾、二十分鐘,我有點冒冷汗,因為我覺得「糟糕,會不會太電視了點?」但慢慢的,看到他們扛著大鼓去行腳,覺得愈來愈好看,因為有一種很真實的東西跑出來,這可以扣到觀眾在台灣這塊土地生活的一些經驗。

馮:因為我是盡量順拍,所以在前面,很多還撒不開來,心情還是緊張、害怕的,所以就用比較保守的方式。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前面有比較刻意悶著拍,等到你出去走走,那個視野「啵!」,就會豁然開朗。要不然前面就去拍很電影感的氣勢,大度山的那個美,相對後面走出去的時候,那個開朗,落差會比較少。

林:在拍攝過程中,有一直在拿捏電影美學跟電視美學之間的差異嗎?

馮:拍之前就在拿捏了,我足足停兩年,讓自己進入一個歸零的狀態。

林:這兩年沒拍其他東西?

馮:沒拍任何東西。講一句不客氣的話,我拍電視劇太熟練了,熟練到已經用很多經驗跟習慣在拍,也因為這樣我才拍到害怕,覺得「靠北!哪安內?」(台語發音)未來的路你要怎麼走?所以才停下來。電視台很多人跟我講說,人家現金放在你門口,你一腳就把它踢走。我說,是這樣啊!是啊!這兩年我的腦袋裡大概都是這部電影,不停的就是電影、電影。電影好玩也在這裡,類型八千多種,你會認為,「這樣是對的嗎?這樣是對的嗎?」有時覺得這樣不錯,有時那樣不錯,就一直在找那個味道。




電視用六百個時說故事
電影用二小時說一個情緒


林:在找的過程中,你應該也會不斷跟過去的經驗做對話,兩年下來,你有沒有整理出比較明確的想法,關於電影跟電視的差異?

馮:到最後我終結,因為電影多元,它的包容度也相對大。而且它有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當你決定這個題材時,它已經輸贏了。

林:這裡還有個執行態度的問題。因為同樣的題材,它可以被粗製濫造做掉,或者被非常虔誠認真地拍出來。台灣電視環境先天上不是那麼完善,一般人會對電視有粗製濫造的刻板印象。你拍這部電影,會不會覺得電視跟電影之間有落差?

馮:很大,落差很大。最大差異是電視可以用四十、八十、兩百、四百、五百,甚至六百個小時說一個故事,電影就是要用兩個小時說一個故事,或是說一個情緒,所以它的精緻度、張力、說故事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林:視覺美學也不一樣?

馮:當然完全不同,可是,有一件事情不會變,處理人的情感。電影美學、畫面構圖或是什麼,對我來講就是你再要求多一點,比電視再多、再多很多。還有就是習慣的調整,拍電視我最高紀錄一天拍一百一十二個鏡頭。

林:侯孝賢常常一天祇拍一兩個鏡頭。

馮:所以到後來我就知道,打燈要三個鐘頭,就用這時間跟演員溝通,不停溝通這部戲。




眼睛閉起來想到畫面
出了戲院後還能有餘韻


林:一部電影拍得讓大部分觀眾看得進去,看得懂,通俗好看,光這點就很不容易,而你做到了。你有從過去豐富的電視八點檔經驗中,拿取什麼放到這部電影來嗎?反過來說,拍這部電影的經驗,會不會提供你往後拍電視劇不一樣的養分?

馮:我覺得拍電視的時候,一個最大最大的根,能夠幫助拍電影,就是我們處理說故事、處理人的情感,必須要渲染,就是要很直接。

林:它不能說得很隱諱,那個故事線條要很清楚,觀眾才跟得上。所以要讓觀眾看懂,是電視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

馮:電影不也是一樣嘛!

林:電影常常不能太白,我們要把一些東西藏在後面,才經得起咀嚼。

馮:你要讓他咀嚼,但是也要給一個脈絡,這是拿捏問題。拍這部電影來說,我祇有一個初衷,就是進來要看得懂,出戲院時會想、會哭,晚上眼睛閉起來想到電影這個畫面,還會有很多餘韻,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從生活裡去找戲味
光劇本就搞了一年多


林:談一下寫這個劇本的過程。改編真人實事的學問很大,不能百分百照它,那就變紀錄片了,真實故事也不見得有那麼多戲劇起伏與衝突。

馮:「九天」的真實故事祇有環島、爬玉山,還有裡面的生活是照他們那樣的生活方式。

林:父子衝突?

馮:沒有。

林:兒子來帶團這個設計?

馮:沒有。

林:與另外一團之間的衝突?

馮:沒有。

林:也就是說,這些東西是在真實基礎上,思考如何讓戲更好看、更有衝突時加進來的,那這個過程,你劇本應該翻過好幾番?一開始是怎麼翻這個劇本?

馮:一開始「霧煞煞」(台語),祇知道要做陣頭,陣頭怎麼做?我們跟「九天」聊完後,我知道環島一定有戲,爬玉山也一定有戲。那戲從哪裡來?從生活來。生活是什麼?你怎麼去連結?三幕劇一定要有個對抗,所以變成有兩個團,就是這樣子湊出來的。我們光劇本就一年多,這一年多不是說想到才來開會,我們幾乎是一個禮拜到二個禮拜一定碰一次,非常非常密集。

林:跟你過去拍電視劇經驗很不一樣,投資報酬率差太遠了。

馮:對啊!低到不行,所以我覺得運氣很好,碰到願意跟我一起做的人,一個傻B、一個文青,我們都這樣開玩笑,許肇任跟莊世鴻。

林:文青是哪一個?

馮:文青就許肇任啊!我一直拉他不要變成文青。莊世鴻在很多細節上做琢磨,他永遠都在那個細節上面,剛開始我們在找調子、找故事,他一直在丟東西,我說,好啦,細節不要急,可是那個衝撞就出來了。帶他們兩個到「九天」看故事,他們很清楚我先找人物,才有「九天」的瑪利亞,才會有阿成檳榔。

林:瑪利亞是?

馮:瑪利亞本身就是「九天」的人,他就是那樣。

林:他很搶戲。




我就是要拍商業片
沒打算拍藝術電影,我也不會


馮:中間有幾稿最後一場不是表演,祇是公路電影,他們最後回到「九天」就結束。我說不行,那個Touch跟我要的不一樣,我不是要那種紀錄式的電影。

林:假如沒有最後那一場演出的話,就會比較像一個文藝片。

馮:沒錯。我要的不是這個,我就是要拍商業片,我沒有打算拍一個參展的藝術電影,從來沒打算,我也不會,你要我停在那邊拍一顆樹三十秒,放到電影去,我不會,我剪不下去,每一個導演的養成跟背景不一樣。可是電影最好玩就是都有成功的機會,完全失敗或者成功,也都在一線之間。有些人在影展成功,有些人在市場成功。可是電視祇有一種,叫做收視率,叫做市場,我是在電視裡打滾出來的,這變成習慣了。

林:拍這部電影,對你未來拍電視會有什麼影響?

馮:影響大了。電視就是一直在說,廢話很多,可是電影有時候又太不說,那我們把它Balance一下,找到一個中間線。情感不一定要用說的就可以表達,或用最精簡對白,完全是一個新的節奏,新的思維,電視導演不會用畫面說故事。

林:可是台灣的電視操作還是太快速,不像你弄個《陣頭》劇本弄一年多,電視常一兩天就要弄出一個劇本,所以故事可信度不夠,演員對話不夠真實。

馮:很簡單嘛!因為他要量嘛!他每天要做兩個鐘頭嘛!我為什麼跳離開就是因為這樣,我覺得那已經不是常態,那是變態,我每天要拍兩個鐘頭,我七天七夜不睡覺,也拍不出那個量,所以我祇好爛啊!祇好濫竽充數。

我現在拍的那個三立都會台八點檔,每天一個鐘頭,多一分鐘我不幹,當然它的精緻度會比那兩個鐘頭都好啊!八十集最大底線,多一集我也不拍,我就把這個態度拿出來,甚至影響到整個電視台願意接受。


不要西餐,寧要豬腳麵線
下一部還是拍台灣人的題材


林:聽起來你拍《陣頭》有點像你個人的一個心靈之旅,經過這趟,你好像找到某些新的能量,再回到你原來的場域注入新東西。

馮:是啊!人生不就這樣嗎?我沒有退路啊!我要置之死地而後生。那時候電影圈根本不知道這是誰,「他可以嗎?他會嗎?他拍得成嗎?」很多人是用看戲的心態,其實我接收到了,我告訴所有身邊的人,這部電影沒有拍完,我不會回電視圈了,我就把話說死,這個臉我丟不起,被你們笑一輩子,我不願意。

林:這個電影會成功,很大部分是真實感做得非常足,你們在事先有做很多田野工作嗎?

馮:我在做劇本之前,就已經台中、台南、台北、嘉義到處討教問陣頭的事情,找了好幾個才碰到《九天》,一碰到《九天》我就決定要做它的故事,因為知道環島一定跑不掉,有空閒就開著車帶著老婆到處跑,光環島就跑了三、四趟。

林:現在回頭看,這個基本功是省不了的。

馮:其實在每一步踏出去的時候,你一定都會得到一些什麼,那不一定當下能反映,可是你在寫劇本時,就知道你要浸進去,要跟他一樣。

林:你接下來的電影,還是會朝著台灣人情系列嗎?

馮:短期內不會變。

林:所以要拍Local的題材?

馮:不是,是要拍台灣人的題材。你可以拍很都會的,可是它就是要台灣人,就是要找到一個符號,像陣頭、像夜市,像吃我可能就不是拍西餐,而是拍豬腳麵線,它的符號必須是台灣的,可是要用放諸四海皆準的情感跟故事去說這樣的精神,才能走出世界,才有資格站上國際舞台。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08期】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結髮60年 老夫妻求婚信感人

民視 – 2012年4月1日 上午11:01







因為翻修老房子,包工竟意外在老宅中找到60年前,老公親手寫的求婚信,這對老夫妻從信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和當年的情愛,感動的熱淚盈眶。


60年前當這對老夫妻還在交往時,他們聯繫彼此的方法很土,當時阿公正在軍中,熱戀的倆人,只好每天通信,但阿公當年寫過最重要的一封信,求婚信,竟然莫名遺失了,直到上週因為翻修老家,工人們居然意外尋獲這封60歲的求婚信,看見失而復得的信,寫信的阿公情緒激動。


彷彿看見了過去只有21歲的自己,和當年的情愛,阿公清楚記得,當時他忐忑不安的寄出求婚信後,隔幾天再寄出戒指,而那指戒指,阿媽至今從未脫下,一路走來60年,不論是好是壞,兩人緊緊相守,而這封意外尋獲的求婚信,竟讓兩位上了年紀的老夫妻,再次重新感動,重新愛上彼此。


(民視新聞張永佳綜合報導)


.....................................................


常常想 為什麼當初相愛結婚的人  會有許多後來走味了


是忘了初衷 還是老天為難天下男女


像這樣結髮60年 當年求婚戒子 都還帶著的夫妻 真是令人感動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神經外科名醫之子 偷超商便當果腹



神經外科名醫之子 偷超商便當果腹


東森新聞   2012330


留美的大學生,家境優渥,父親還是中部地區雲林知名的神經外科醫師,卻到便利商店偷價值僅僅39元的便當果腹。原來台中這名24歲男子,從小就被家人送到美國留學,大三休學回台灣,卻找不到工作,家人也不願意供養,淪落到最後,到超商偷便當,不勝唏噓。


一個小小的握便當,只要39塊,24歲洪姓男子餓到受不了,伸出第三隻手,把它偷偷藏在外套裡。


永福所副所長林愷庭:「他是因為肚子餓,沒有錢買東西吃,所以才去偷商品。」瞧他外表打理整齊,看起來很體面,原來還是富家子弟,他的父親是雲林某間大醫院的神經外科名醫,明明家境優渥,卻選擇當小偷,這名洪姓男子從小被送到美國當小留學生,大三休學後,回到台灣找工作,到處碰壁,家人不願意繼續金援,讓他逼不得以,一連兩天到超商偷竊。


永福所副所長林愷庭:「當事人的穿著來說,感覺外表還不錯,聽他講話有一些口音,據了解可能從小有去國外讀書。」


嫌犯父親案發後,暫時向醫院告假,只低調表示私領域不願多談,名醫之子不務正業,就連老爸也幫不了他。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周麗蘭╱雲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24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周麗蘭╱雲林報導】


六年前一篇網路文章〈在雲林難忘的一夜〉感動很多人,一個急診室醫師自述遇到貧窮病人,讓他驚覺自己「擁有越多,願意給的竟然越少?」塞了五千元給沒錢動手術的病患;後查出此醫師是前台大雲林分院醫師江文莒。台大雲林分院昨八周年院慶,院方以布袋戲演出這段真人真事,病患溫先生得知江醫師會到場,特別從桃園趕回,兩人睽違六年重逢很靦腆,在台上緊握雙手,不約而同地說「謝謝」。


溫先生出院後搬到桃園,在工地綁鐵筋,皮膚黑得發亮,他說自己沒有忘記過江醫師,時常對太太說想再感謝他。前天得知江文莒(現任台大醫院醫師)將回到雲林分院,夫妻倆決定取消工作出席。


台大雲林分院昨院慶,把這段感人的真人真事改編布袋戲演給員工看,廖昭堂布袋戲以江文莒的臉型打造戲偶,穿上白袍,十分逼真。院長王崇禮說希望大家體會這才是台大精神,醫療不是只看「錢錢錢」。


布袋戲開演前,溫先生夫婦與江文莒在台下見面,兩人相視而笑盡在不言中。戲演完,溫先生上台獻花給江文莒,卻緊張到搔頭講不出話,但雙手用力握住江的手,擠出一句「我最想說的是謝謝」。


溫先生下台說,當年口袋空空沒錢開刀不敢講,江醫師雪中送炭讓他很感動,特別是江醫師那麼年輕,他很感謝但口拙不會說,以後會用行動表達。


江文莒也不斷對溫道謝,「整件事看似我幫了他,其實是溫先生幫了我,點醒我的初衷。」他說,一天一百多個病患,病人壓力多大,同意書或不同意書決定下一個流程,當初大家(醫師)都舉手發誓為「病人」服務,最後卻變為「病」服務。


江文莒說,溫先生讓他警醒病人說「不」一定有理由,知道原因、更多想一些就能更幫助病人,「是我應該謝謝他!」


溫、江失聯六年,昨日重逢熟悉後,溫笑說江「穿白袍比較帥,現在變成熟了。」江說溫「還是黑黑壯壯的!」江文莒留了溫的電話,要他保持聯絡,孩子有什麼功課問題盡管問,通email也可以。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電影 暖春



阿蓮推薦我看這部片子

這是我生平第在電腦上 一次看完一部影片 劇情簡單卻讓我熱淚盈眶~~麗思 

 

 

 

 

 

 


尤其當看到劇裡的祖孫苦盡甘來,不捨的心化為欣慰,像一股暖流注入心頭


2003年內地上映片名 "我想有個家" 台灣名叫 "暖春" 此片得到無數大奬,推薦給你們喔


 


  《暖春》講述的是在一個貧困的小村莊裡面發生的故事:寶柱倆口子結婚多年仍然沒能生育,偶然的一天寶柱爹收養了小花-一個無家可歸的小女孩,寶柱夫婦害怕別人的閒言閒語,所以反對父親的做法,並曾經嘗試偷偷地把小花送走/騙走;最後小花跟寶柱爹真摯的感情終於感動了寶柱他們,一家人又回到了同一張飯桌上;最後,原來爺爺從沒結過婚,寶柱也是撿回來的孩子‧‧‧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花很珍惜她能擁有的避風港,雖然年紀小小卻很懂事,每天都幫爺爺幹活。有一天寶柱夫婦宰雞,給爺孫倆送來了雞肉跟饅頭,小女孩問著肉香口水流個不停,但她卻能堅持等了很久才等到爺爺回家吃飯,對於三月不知肉味的小朋友來說,那該是多大的誘惑啊。席間,爺孫倆互相讓著要讓對方吃雞肉,其實誰不想多吃幾口美味的雞肉,正是因為這種心情的投射,他們希望對方能比自己多吃點,多麼難能可貴。沒能上學的時候,小花也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偷偷看著有上學的小朋友玩的猜字遊戲學字,每一個字都牢牢記在她心中。小花想請老師用鉛筆來改她的作業本,因為這樣的話她能把以前的作業都擦掉,循環再用那作業本,因為她知道爺爺的困難,她也很珍惜上學的機會。


 


  雖說小花是一個很討人喜愛的孩子,按理說寶柱夫婦盼小孩盼了這麼多年,應該會對小花寵愛有家的,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害怕鄉親們嘲笑自己不能生孩子隨便檢個野孩子回來就當孩子,所以從一開始寶柱夫婦就不願意看到小花強行進入他們的生活,小花的出現更直接影響了父子的關係。所以寶柱的妻子香草想方設法要把小花送回去,或是騙她去坐自行車然後拿她去送人,但都未能得逞。雖然處處被針對被騙,但小花從來沒怪過香草,還千方百計要為他們打算;在小孩子的世界,沒有所謂的仇恨,香草讓她吃了很多苦頭,但是她還能無私地替對方設想,無私地愛。最後王天不負有心人,寶柱夫婦被感動了,一家人又重新走回到一起。也許大家會覺得香草是一個壞女人,其實我想她的心腸也不是太壞,至少她還是沒把小花送走,我想她在前期做出對小花種種不友善的舉動,是因為她真的不能接受自己不能生育而要撿個便宜女兒,畢竟在中國落後的農村,這種想法是很普便的,所以也不能過分責怪她。 


 


  當一家人坐在一塊兒吃飯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要掉淚了,這部電影沒有千軍萬馬,也沒有電腦特技,但卻擁有最真摯的感情。如果說故事實在是老掉牙,但是舊瓶新酒也能甘淳撲鼻,這是一個很平凡的故事,但是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讓人感動的地方;通過對比的手法,例如小花的乖巧跟隔壁三兄弟的淘氣,寶柱夫婦想方設法要弄走小花跟另一戶不能生育的人家巴不得小花能留在他們家‧‧‧小花跟爺爺生活的寫照,是充滿中國鄉土氣息的農村生活,但是真的是很艱辛的生活。一老一少相依為命,小花奔向爺爺、在雨中等待爺爺回家的幾幕,都是淌人熱淚的。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簡光義、江芷稜╱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13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簡光義、江芷稜╱綜合報導】


因電影《好小子》系列走紅的顏正國,犯擄人勒贖案坐牢11年,12日經法務部核准假釋。他說,希望重返演藝圈,也已有人和他接觸,但目前只想先回家與親人團聚,沉澱、冷靜一陣子再打算。


他主演《好小子》6部系列電影紅透半邊天,但因結交壞朋友,從85年到87年間,陸續犯下毒品、槍械、竊盜等案,90年7月更夥同4名友人綁架施姓男子,勒贖200萬,遭彰化地檢署檢察官依「懲治盜匪條例」求處死刑,隔年法官判15年有期徒刑,在台中監獄服刑。


急返家探母與子


服刑期間,他表現良好,聲請假釋獲准,昨天下午5點許,他特地穿代表大吉大利的紅色衣服、褲子踏出台中監獄大門,他說,監獄生活除例行工作,有空就練習書法,非常感謝書法老師周良敦指導,也讓他學習安靜、沉澱。


重獲自由,他說非常喜悅,但腦袋一片空白,只想趕快回家看看分離11年的母親及兒子。隨即匆忙坐上友人的車離開監獄。前後入獄長13年的他,雖才37歲,昨一臉滄桑,也因吸菸吃檳榔而嘴唇紅牙齒被侵蝕,不過單眼皮和靦腆的模樣,依舊可尋兒時模樣。


入圍金馬童星獎


他4歲時,因家庭經濟狀況差,開始演戲分擔家計,1980年演侯孝賢的《就是溜溜的她》,稚氣調皮的模樣深獲觀眾喜愛,後陸續演出《小畢的故事》、《冬冬的假期》,都在台北創下6、700萬不錯的票房。1983年並以《兒子的大玩偶》入圍金馬最佳童星獎。拍戲生活苦,有時一早7時拍戲,媽媽凌晨4、5時喚他起床,他夢中醒來,坐在公車上拉著媽媽的手繼續睡。


朱延平導演的《好小子》,將他演藝生涯推向最高峰,他僅花3個月就模仿出李小龍動作,身手俐落,和左孝虎、陳崇榮演功夫好小子,在台北創下1000萬票房,也在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掀起熱潮。


想向侯孝賢道歉


因知名度高,他在國中被同學欺侮勒索,他也加入幫派,曾在街頭打架、帶武士刀出門,加上片約減少,被學校退學後,只好與朋友遊蕩街頭,並吸食毒品,1992年的作品《少年吔,安啦!》,他演誤入黑道的小混混,深陷毒品泥淖,戲如人生。


1999年演出最後一部作品《想死趁現在》,但收入不夠,學歷低找工作難,最後犯下綁架罪。回憶那段叛逆歲月,他說「年齡慢慢長大,想法一直在進步,我覺得要怪自己,不怪別人」,在獄中受訪時說曾對侯孝賢出言不遜,很想向他道歉。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籌畢旅費 小六生自製清潔劑 意外大賣

自由時報 – 2012年2月29日 上午4:41






〔自由時報記者俞肇福/新北報導〕新北市金山區三和國小四名六年級生想自力賺錢一圓畢業旅行夢,他們用柚子、柳丁、柑橘自製清潔劑,如今不但順利圓夢,還意外幫助當地媽媽們開啟一條賺錢的新門路。


校長楊涵茵說,學校學生不多,六年一班今年只有黃郁媗、林奕安、李世易及李倢?四名應屆畢業生,有的家境欠佳,有的希望自力籌募費用,打算畢業旅行要去故宮博物院、國家音樂廳和戲劇院、再到宜蘭賞鯨,還要自製手工畢業紀念冊,估計共需兩萬元,小朋友在導師杜宜芬協助下,想到義賣自製清潔劑。


製作清潔劑所用的柚子,來自金山兩湖山區家長的柚子園,橘子皮是學校午餐剩下的果皮,柳橙皮是向街上賣柳橙汁攤販要來的,檸檬是家長提供。


杜宜芬帶著學生親手清理、磨製、萃取、裝瓶,首先完成的是柚子除蟲噴霧劑,一小瓶五十元,一推出立即有台北市龍門國中家長會會長下了一萬元訂單,小朋友根本無法應付,加上柚子產季結束,材料也不夠,只好放棄。


他們又改為自製柳丁洗潔劑,有家長中午接小孩放學,順手買回家,結果「呷好逗相報」,許多人打電話到校訂購,洗潔劑大賣,還一度缺貨。


楊涵茵說,學生們籌款最後超出目標,還多出兩萬多元收入,剩餘的錢將做為在校生校際交流基金,讓日後學生也有能力出遊,增廣見聞,學校也已把工法和訂單轉給家長接手,增加社區收入。


杜宜芬和四名學生、楊涵茵已經去過故宮博物院,看 「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特展,也到過兩廳院欣賞演出,前天去了宜蘭;畢旅計畫只剩畢業紀念冊手工書,從自製清潔劑、義賣到出發畢旅,都將收錄在紀念冊裡;杜宜芬說,相信這也是小朋友人生中最棒的第一次畢業旅行。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 林俊劭、吳修辰 | 商業周刊 – 2012年2月23日 下午5:42







如果你從沒在15天內連續失去兩份工作,那麼你這輩子可能已經比林書豪幸運很多。

人人稱羨的哈佛學歷,在籃球場上卻是一個負300分的印記:亞洲人、哈佛書呆子、跑不快又跳不高。

每次比賽結束後,林書豪就會聽到場邊有人談論:「喔,他比外表看起來還要敏捷。」

「我真的覺得很好笑,」林書豪惱怒的說: 「你這話什麼意思?所以我長得一副行動遲緩的樣子嗎?」

遺憾的是,外表所帶給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正是他在籃球路上顛沛流離,始終得不到最佳舞台的主因。

「在上個球季有幾個夜晚,當時基本上可說只有眼淚和我相伴,當時我真的覺得撐不下去了,因為那些局外人會跟我說,沒那麼糟啦,至少你還是有領NBA的薪水。但就我而言,真正讓我受傷的是,我連證明自己身手的機會都沒有。」林書豪說。

當初以史上第一位台裔球員身份風光加入NBA,而後卻面臨被下放到發展聯盟的命運,林書豪表面上裝得很輕鬆,對媒體說:「這不是世界末日,我還是新人,需要多多學習,這對我的籃球生涯也許是另一種突破。」但那天晚上,他把頭蒙在被子裡哭了好久,在日記本上寫下:「我是一個完全的失敗者……。」

曾經,他是哈佛的英雄,但當時,他是NBA中的狗熊。

林書豪的苦,除了因為沒有舞台,還有對自我能力的懷疑。「那天被下放前,我覺得非常非常恐懼,好像我球打不好,讓全世界的球迷失望了。」他在日記上寫下:「我真後悔簽這合約……」、「籃球好像吞吃了我,占據了我所有的時間、經歷、思想……,我很不快樂,完全不快樂。」

在他快撐不下去時,《聖經》中的這段話總是帶給他力量: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

回頭來看,顛沛流離的NBA流浪之旅沒有白過,林書豪帶著從患難中醞釀出來的力量,等到機會來臨時,展開一連串讓人跌破眼鏡的驚奇之旅。

當榮耀來到面前,24歲的林書豪,不復當年迷惘,他更成熟、更有自信,「今年,我下定決心要拿出我所有的本事,而且必須確實打出自己的球風跟節奏,最後即便結果不盡如人意,那我也會接受。」「就算我倒下了,起碼也要像個奮鬥過的戰士。」

這就是林書豪,一個走過患難,如今扭轉7億人眼光,不再為過去感到羞愧的傳奇小子。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是一封mail 讓我笑中帶淚的讀著~~

 

沒有一個國家的國民到國外或國際比賽場合

竟不能理所當然拿著國旗

 

或者必須用國旗來證明自己國家的存在

 

我在倫敦帶遊學團的時候 剛好一位名醫的姪子

也在 EF遊學

他的書包背帶總是別著 一面金屬小國旗

我問他  他說正在上海讀大學

暑假他會一直帶著國旗在書包上

平常看到他都是沉默的低調的

 

不知道這一小面國旗  是要發出多大的聲音

~~麗思





2008年05月8日 14:25



超屌的愛國領隊


上週到日本北海道旅遊,參加燦星的團。
行程第二天住宿洞爺湖觀光飯店時遇到一群中國的旅客,本以為只是又巧遇近年來的暴發戶中國人,沒想到他們的領隊竟然提出令眾人傻眼的要求:

他們領隊說:「這裡怎麼會有台灣國旗?台灣又不是國家,把國旗拿下來!

飯店的日本人傻眼,我們聽到也有點傻眼,知道中國人不友善,但沒想到這麼狂妄,而且還是在旅遊中碰到的。

誰知接下來的事情更傻眼.....


我們台灣的領隊聽到這麼放肆的言語,可能也被激到了
於是,她比那個中國領隊更大聲的說:「國旗統統給我插好,誰敢拿掉就給我試試看!

說完後,感覺台灣領隊好閃!!!   這才是愛台灣啊~~~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落幕了~~
誰知.........更傻眼的來了!!


隔天早上要離開飯店時,一般去過日本旅遊的人都知道,飯店的人員都會出門列隊歡送,這一早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如下面照片所示:









哈哈哈~不是我眼花,真的是我們的國旗。




拿國旗的這位是中國的交換學生~~太有趣了。




勇敢的女領隊就是這位,她問支配人怎麼回事,支配人說:可不能得罪你這位愛國領隊啊!否則你回去宣傳,以後台灣團都不來怎麼辦!




每個送行的飯店人員都拿著小國旗




這位拿大國旗的中國學生,被要求要用力揮舞。




車子的另外一邊也有飯店人員拿小國旗送行。



這邊又有另一支大國旗~~哈哈哈,真的太好笑了。




連支配人(飯店經理)都拿著小國旗送行




支配人揮得很用力,而且還轉身目送我們的車子。

該怎麼說呢~~
只能說,做人要有分寸啊!
別欺人太甚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哈哈哈



附註:燦星領隊→沈美足
溫泉飯店→洞爺湖觀光飯店(Toya kanko Hotel)

引用:http://blog.roodo.com/axl520/archives/5994565.html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婦女產後 出了狀況  就被歸之於產後憂鬱症


以我自己和周遭一些朋友的經驗 確實產後情緒會比較低盪


但是我覺得這樣看待產婦 是把事情過度簡化了


 


多一個孩子 當母親的天性 本來就是 會增加心裡負擔


整個家庭 因為新生兒需要增加的工作量和心理的


經濟的 生活習慣的調整 等等 問題絕不簡單


 


偏偏產婦  產後又虛弱 需要充分休息


坊間對產婦的行動也有許多禁忌 讓產婦有著無助無力惶恐的感覺


如果這時候家人 尤其是丈夫需要對狀況有更多的理解和協助


 


產後不便行房 許多丈夫 因此忽略了產婦還是需要身體的接觸愛撫


心理的理解疼惜和陪伴


 


這是為人夫 當了新爸爸之後 也必須跟產婦共同面對的情況與問題


不是用一句產後憂鬱症就可以把問題歸因了


 



新手爸爸媽媽們 加油!!!

 



自由時報 – 2012年2月4日 上午4:29










〔自由時報記者邱俊福/台北報導〕台北市信義區一棟大廈中庭,昨下午發生38歲陳姓婦人抱著才3個月的女嬰,從13樓頂跳樓自殺雙亡慘劇,丈夫吳某痛失妻、女,在中庭撫屍痛哭。


姊弟戀差13歲 去年中結婚


吳某告訴警方,「老婆首次懷孕,愛女心切,可能因而罹患產後憂鬱症,之前還曾說要尋短」,吳的姊姊難過地說,「弟媳情緒不穩,我曾開導她,有比較穩定,弟弟還辭掉工作,專心陪她,想說應該沒事了,沒想到還是發生不幸!」


警方調查,38歲陳婦與25歲吳某是姊弟戀,去年中才結婚,住在和平東路3段一棟大廈4樓,去年11月初產下1女,產後陳婦情緒不穩定,還向丈夫透露尋短念頭,家人懷疑是產後憂鬱症;吳某的姊姊還多次通電話安撫陳婦,原在買賣水果的吳某,為了照顧妻女還辭掉工作。


夫辭職陪伴 她13樓頂躍下


警方說,昨天下午1時許,吳某外出購物,1個半小時後返家,發現妻、女不在家,馬上問大廈管理員,又調閱大廈監視器察看,仍不見蹤影,遂在大廈四處搜尋,不料才過一會兒,大廈內專停放腳踏車的中庭空地傳出巨響,管理員察看,赫見陳婦與女嬰躺在地上,皆已氣絕身亡,頭部都遭重創,血跡斑斑,嚇得馬上通知吳某到場。


轄區台北市警信義分局六張犁派出所據報,馬上封鎖現場,派員採證,報請檢方相驗。


留下結婚證書 沒留遺書


警方從監視器畫面,發現陳婦抱著女嬰從4樓住處搭電梯到13樓,再走安全梯到樓頂,警方也在13樓頂的樓梯大門旁撿到夫妻的結婚證書,研判陳婦應是抱著女嬰從樓頂跳樓自殺,但沒有留下隻字片語。


吳某在警訊時說,出門前沒跟老婆吵架,也沒發現異狀;親友接獲消息後,紛紛趕到派出所了解,且心情沉重,有人甚至掩面哭泣,對於外界詢問都不回應。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來自光華電子報 


在上班的時候 


光華月刊是我到圖書館常常看的優質雜誌


中英對照 紙質極佳 當年是發行到海外的刊物


編輯精美 把台灣許多風土民情 介紹到國外 給華僑和外國人


我常常為了把一些找一些台灣專有的民俗或食物的英文名詞 翻閱該雜誌


 


是學習英文很棒的閱讀資料    ~~麗思


..........................................................


想我出養異鄉的兄弟姊妹們

【文.朱立群】





在台灣,每年有三、四百位孩子被國外家庭收養。出養是永久的,生、養之情亦然。這些孩子,從原生家庭離開,經過寄養家庭的短期照顧,最終在異鄉的收養家庭成長,情感冷暖,如人飲水!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家的方向
因為父親吸毒入監、生母離家出走、阿嬤年事已高,阿傑出生剛滿10個月,就在嘉義家扶中心的安排下,被送到寄養家庭照顧。


寄養媽媽吳美華說,阿傑眼睛斜視,安排他做完眼科手術之後,又被診斷出語言發展遲緩,因此經常得到醫院復健。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法院最後開傳票找到生母,同意出養;然而,三歲多的阿傑,已經盼不到願意收養的國人,只好另尋國外出養的機會。


最早,一對瑞士夫婦同意收養阿傑,中途卻傳來婦人生重病,決定終止收養申請。


幾個月後,收出養機構捎來德國家庭希望收養的消息,這對夫婦生有一子,等了4年才等到機會,渴望儘快來台與阿傑見面。


20105月,德國父母等不及收養流程還未完成,當下帶著阿傑未來的哥哥來台相見歡。8天相處期間,台、德兩家一起帶著阿傑上醫院、逛夜市、參觀廟宇。離台前,德國媽媽祈求神明,保佑能順利收養阿傑。


或許是心誠則靈,10個月後,收養家庭再度來台,這次,是為了接阿傑「回家」。


同時,趁著這趟行程,阿傑的「新爸爸」希望當面感謝阿傑的親生父親,於是在社工的安排下,離台前,兩人有了單獨會面的機會。


隔著監獄探視窗,透過專人翻譯,德國養父祈禱阿傑的生父早日出獄;生父則請託養父,務必叮嚀阿傑帶著全家的戶籍謄本去德國,上面有家人的名字、地址、電話,長大後回來台灣,才找得到家……


別讓我走
阿傑是嘉義家扶中心第二位出養到國外的寄養童,第一位則是早年被荷蘭夫婦收養的寶弟。


寶弟的寄養爸爸洪光璞清楚記得,2004年聖誕節當天,他與家人及縣府社工帶著14個月大的寶弟北上辦理「交接」,出發前,先讓生母在嘉義火車站與孩子告別。當生母最後一次把寶弟抱進懷裡,想到自己生下卻不能親手養大,當場自責地大哭,最後也只能站在剪票柵門外,無力地看著寶弟被帶上火車。


到了台北,向收出養機構簡報寶弟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之後,寶弟被工作人員帶開,洪爸爸一干人等被擋在門外,只能隔一段距離觀察寶弟的狀況。縱使洪爸爸自認已有說再見的準備,但看到寶弟因找不到熟人而哭鬧,整顆心頓時揪了起來,洪媽媽則躲到角落偷偷拭淚,不忍再看分離的場景。


讓洪爸爸感到遺憾的是,他連荷蘭養父母都沒見到,無法當面請託他們好好照顧孩子。


類似洪爸爸的遺憾,隨著兒童人權逐漸受到重視,以及機構提供的服務趨於完善,近年已大有改善。嘉義家扶社工徐惠蘋表示,早年較少針對出養童與收養家庭之間安排「漸進式接觸」,比較像是古時候的相親,初次見面,就要約定終身。


相較之下,目前各收出養機構的作法是,一旦媒合完成、確定收養,即藉助Skype做網路視訊,協助出養兒與收養家庭預先培養親子之間的親密感。


說好的幸福呢?
對收出養雙方而言,跨國收養最大的風險是:沒有試養階段。收養家長擔心的是,孩子會有我不知道的疾病或壞習慣嗎?會不會像驚悚電影《孤兒怨》一樣,收養到一個惡魔般的小孩?


收養家庭的疑慮越多,孩子被接納的機會就更加渺茫!


屏東家扶中心安排寄養的男孩任任,2011年滿5歲之後出養到美國,其間,他一度被其他收養家庭拒絕過。


屏東家扶社工黃春女表示,任任3歲半的時候,一對膝下無子的美國夫婦答應收養,眼看一切就要水到渠成,任任卻被診斷有輕度智能障礙。就在雙方首次視訊會面前幾天,準備收養的美國夫婦收到評估報告,當下決定放棄收養。


天無絕人之路,半年後,國內媒合任任出養的機構傳來另有一對美國家庭願意收養,而且毫不不在意任任領有身心障礙手冊。


國內提供媒合服務的機構,普遍不能認同收養家庭「挑選完美孩子」的態度。基督徒救世會社工督導解慧珍認為,一旦決定收養,孩子的問題,養父母都應「概括承受」。


相較之下,收養之後再被轉收養的孩子,處境更可憐。


患有過動症的盧盧,20105月被移民美國的大陸夫妻收養,新家庭成員還包括親生兒子、比盧盧大1歲的哥哥。


遺憾的是,收養父母與盧盧的互動不良,半年後放棄了盧盧。


天主教福利會社工 王伊 君表示,養父沒有家暴,但教養方式講究權威,不能忍受盧盧說謊並測試父母的容忍極限,雖然美國社工介入協助,養父仍堅持終止收養,經美國收出養機構評估之後,轉由另一個當地家庭收養。


國際間關於收養的共識是國內優先,就是擔心跨國、跨種族、跨文化的收養,將會切斷孩子與原生家庭及「母」國文化的連結,成為無根的浮萍,產生身分認同的危機。


我,是誰?
與美籍丈夫收養了4個國內孩子的作家許惠珺,在2011年出版的《像我們這樣一個家:收養,可以很幸福》裡強調:「不願坦白告知孩子身世的人,不該貿然收養孩子。」


近年來,國內的收出養機構大力呼籲收養家庭對孩子「身世告知」的重要性,就是要告訴大家「收養不是見不得人的事」,「尋根」是孩子的基本人權。


國內收養,大家都是黑眼睛、黑頭髮,外表不易看出親生與領養的差異,但也不應隱瞞孩子身世。國外收養,血緣的差異無所遁形、無法逃避,因此,孩子從小就被逐步告知身世,從何而來、甚至從誰而出,長大之後,養父母也會尊重他們尋親的決定。


天主教福利會6年前開始主動邀請出養國外、已經長大的孩子回台尋根,他們血緣離散又重聚的故事,感動人心。


福利會家扶組組長秦羽儀記得,5年前,小baby時期出養美國的Peter16歲回台尋找生母,礙於已經改嫁的母親對夫家隱瞞未婚生子的事實,不方便到台北與Peter相會,遂約好Peter南下見面。


Peter已知母親改嫁後,獨自扛起家計,生活極為困苦。在社工的帶路下,他在台南偏遠山區裡的工廠見到了媽媽,單獨會面時,十幾年來的複雜情緒湧上心頭,「媽,我一直把妳放在心裡!」語畢,母子抱頭痛哭,久久無法言語。


「媽媽對不起你!」十多年後,親耳從母親口中聽到這句話,Peter心上再怎麼深重的怨恨與不滿,都已輕輕放下。


《像我們這樣一個家》裡有句情深意切的描述:「收養雖是從悲劇開始,卻可以讓結局成為大大的祝福。」換句話說,沒有任何家庭是完美的,但如果原生家庭起跑出了閃失,接棒的寄養家庭能夠適時補位,再由收養家庭衝刺至終點,每一個環節都付出愛與努力,不論過程再怎麼辛苦,結局都是最甜、最美的幸福。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201月號)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29 Sun 2012 16:26
  • 登機





圖片來自:香港自由行


 




 圖片來自:玩家旅遊網


登機


 


不敢離情依依


不敢抬頭回望


是否送別的都已離去


 


負笈遠離的遊子


低頭 匆促急奔 向登機門


 


不是怕誤了前程


是怕你看見我的淚水


是怕你已經哭紅的眼


軟了我剛跨出海關的步履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樣的故事總是讓我眼泛淚光  一方面因為自己的思親之情


一方面更因為總是讓我想起在吉祥臻基金會任職的時候


那些夜間照顧的弱勢孩子


其中一單親媽媽已經和我變成朋友 所以能時時知道孩子平安成長


而這位媽媽的前夫竟 然還是我任教早期的學生  以前偶而送孩子到吉祥臻受託


如果看到我  就趕快閃 怕我認出他來


好在媽媽有智慧又堅強 也善用社會資源 把孩子教養的健康 正直


 





《地址寫不清 郵差不放棄》孤雛思念的信 寄養父母收到了


自由時報 – 2012年1月18日 上午4:32

《地址寫不清 郵差不放棄》孤雛思念的信 寄養父母收到了





〔自由時報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擔任寄養家庭多年的洪順福、詹茶花夫婦,近日收到一封應該在一個月前就要寄到的信,信上是小朋友的筆跡,郵遞區號寫著「九○○」,地址不清楚,只寫了路名及號碼,郵差嘗試投遞多次都失敗,最後試送到萬丹,洪氏夫婦才收到,原來是照顧過五年,去年安置到機構的小米寫的信。


五歲的小米,五年前因母親重病,家中沒人可照顧他,因此被安置到寄養家庭,剛到寄養家庭的小米,很想念母親,不論寄養家庭買什麼東西,例如小米最喜歡的糖果餅乾,小米總說「我要給我媽媽」,看在寄養媽媽詹茶花眼中,相當心疼。


去年小米的媽媽因病過世,小米成了孤兒,詹茶花也更加用心的照顧小米,盼給小米一個快樂的童年,後來小米被安置到育幼院,掛念寄養父母;快過年了,小米寫一封傳達想念的信,給洪順福、詹茶花夫婦,信中寫著「阿姨、阿伯:我愛您」,隨信附上自己的照片。


洪順福、詹茶花夫婦為了讓小米下次寫的信能順利送達,特別準備了信封及郵票,到育幼院去教小米寫信,好讓小米的思念能夠盡快送到他們手中;洪順福說,若不是郵差使命必達的精神,恐怕他們也無法收到小米的來信,夫婦倆很感謝郵務人員的用心。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
細說宇昌生技
楊育民
第一次見到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是2006年11月21日。我本來並不認識
啟惠, 但當然知道他是個知名的科學家。 在當年10月中就任中央研究
院院長之後的第二個禮拜, 他打了個越洋電話給我。提議要和我見面
討論台灣生技產業發展。 就這樣,我們在11月底 終於見了面 。
我們在舊金山南邊的小鎮 Burlingame 的 Kincaid’s Bayhouse 晚餐。
Kincaid’s Bayhouse就在海灣邊,很清靜。 啟惠院長給我的第一印象是
誠懇, 謙虛, 有點安靜, 很溫文儒雅。 我們一見如故,暢談生技產
業發展直談到半夜。 隔天一整天他在Genentech參觀, 研討,及演講。
以啟惠在生物科學界的聲望,他來Genentech訪問, 是我很大的光榮。
啟惠訪問Genentech之後, 我們繼續用電話或E-Mail連絡。 他的熱心,
很讓我感動。我也同意啟惠的看法: 台灣是有發展生技產業的潛力。
啟惠開門見山的要我加入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團隊。一開始 我猶疑不
決。 我說: “台灣發展生技產業, 的確有潛力。但是發展生技產業是
長期的,政府人事是短期的。也就是說學術是長期的, 政府是一時的。
這個斷層是發展生技產業最大的障礙。政黨可輪替, 但科技發展得永
續。” 還有,我問:“台灣是那一位掌有生技產業計劃的決策權?這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2
個決策者會在位多久?” 啟惠說, 我們大家一起來為台灣奮鬥,他會
以中研院院長身分,領導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十年。生技產業的決策權
在行政院。他有行政院的全力支持, 我們會有十年的時間。我就這樣
被說服了。 我想, 好吧, 大家全力以赴,應該十年內可以為家鄉創造
出一片天。我的角色很清楚,就是以生技專業身分,和翁院長及台灣
產、學、官、商各界精英大老合作,專注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策略判
斷和規劃,提供策略的支持和生技實業營運經驗的參考。
透過翁啟惠院長的推薦,國科會主委陳建仁博士也馬上來函聘我為國
科會竹北生醫指導委員會委員。
接下來2007年1月20日星期天,我們在舊金山開了竹北生醫園區指導委
員會,我負責招待委員會會員到Genentech參觀。 這場會議集合了台灣
生技業二十幾位重要大老,包括翁啟惠院長、國科會主委陳建仁、衛
生署署長侯盛茂、愛滋病世界權威何大一博士、張有德博士、 蘇懷仁
博士、 陳良博博士、中央研究院王惠鈞副院長、國科會副主任委員戴
謙博士、美國FDA 林秋雄主任、陳紹琛博士、中研院生醫所陳垣崇博
士、國科會駐舊金山楊啟航博士、 上騰生技公司董事長Dr.張鴻仁、 科
學工業園區顏宗明副局長、 行政院科技組李主任宗洲博士。 工研院李
鍾熙院長由吳副主任怡靜代表。科技大家長李遠哲前院長也參加了我
們的晚餐。
這個會議,名稱雖然只是竹北生醫園區指導委員會,實際上卻是台灣
生物科技發展產業萌芽關鍵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李遠哲前院長,翁啟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3
惠院長, 和國科會陳建仁主委都提到2006年12月底行政院院會討論生
技產業發展,從行政院院長,到各部會首長都有共識支持並加速台灣
的生技發展。我們與會人士在此會議中,會議外,還有會議後,熱情
無私的討論,推敲,為國家發展生技產業的遠程願景畫出了很令人雀
躍的輪廓。有夢最美! 這個願景包括新藥開發,生技創投,研發育
成,生技生產,及藥材開發製造。我們也共同達到了由國家發展基金
來投資支持生技新藥開發,建立育成中心,還有樹立醫材產業製藥產
業創業投資環境和誘因的共識。
我們也同意由陳良博、林秋雄、陳紹琛、蘇懷仁、張有德,戴謙,和
我七人來訂定竹北生醫園區發展目標與策略、協調整合跨部會生物醫
學相關資源. 我那時感觸良多: 驀然回首,我已去國三十七年,有點
感傷的想:“總算能替家鄉盡點心力。” 誠如余光中所寫的:「掉頭
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同年2月,陳良博、何大一,翁啟惠和我 開始討論成立一新藥開發公司
及如何讓其擁有足夠的資本額、經營團隊及信用,以便能從Genentech
爭取到TMB-355(當時叫TNX-355)的授權。在台灣方面,國科會陳建
仁主委和經建會何美玥主委也正式得到當時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的核
准,讓國發基金參與投資此一新公司。2007年2月16日, 陳建仁主委寫了
一個電子信箋給陳良博:“經建會何美玥主委和我週三會見了蘇院
長。他同意經建會準備意向書(LOI)給翁啟惠院長與 Genentech的3月1
日談判。希望Genentech談判成功。”這真是好消息。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4
在其後的數個月裡 (2007年2-5月),宇昌的幾位創辦人分工合作,
陳良博及張鴻仁負責民間籌資;何大一和我則致力於取得TMB-355的授
權。工研院吳副主任怡靜也加入了。她負責整理創業計劃和分析創業
資料。翁啟惠當時是我們的精神領袖。因為公司尚未正式成立,但是
又要馬上跟Genentech談授權合作。所以我們就由何大一提議用TaiMed
Group(TMG) 為我們的稱呼, 沒有中文名字。
當時我是Genentech 的執行副總裁及七人執行委員(Executive Committee)
之一. Genentech 在 2006年初就已內定要收購Tanox. 之後在2006年4-5
月間開始和Tanox祕密談判收購條件。2006年11月Genentech 和Tanox 同
意收購條件,正式對外宣布Genentech 將開始以九億多美元收購
Tanox,預計2007年中完成併購程序。 Genentech早在2006年的Tanox併
購計劃中, 就已定案要將TNX355賣出。 我在2006年11月啟惠來
Genentech訪問後,就已向我的老闆, 也就是Genentech的首席執行長亞
瑟李文森博士 (Dr. ArtLevinson)報告並獲得核准參加國科會生醫指導
委員會。 接下來TaiMed Group的進展,都有他的瞭解和支持。我的老
長官李文森博士 現在是蘋果電腦的董事長(接任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
Steve Jobs)兼Genentech的董事長。 我當他的直屬執行副總裁有六年之
久。他是我一輩子最敬佩的人,我也在這六年內替他建立了不少的業
績。2007年2月, 我向他報告TaiMed Group當時的成員和願景以及我的
角色。他一聽到翁啟惠,何大一,和陳良博這三個名字,當場稱贊這
是難得的世界級團隊。TNX355這個授權案在Genentech是屬於我卓越的
同事蘇赫爾曼醫生(Dr. Sue Hellmann)所管,不屬於我的技術營運部門。
赫爾曼醫生當時是我們的研究開發部門總裁,她今天是美國加州大學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5
舊金山分校校長 。 也因TNX355不屬於我管,使我可能的利益衝突減
到最低。 但可能的利益衝突減到最低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利益衝突。 我
還是得步步為營,小心折衝,迴避任何可能的利益衝突。 我最大的貢
獻,大概是為台灣的科學家團隊TaiMed Group背書。這一點我是絕對無
怨無悔,也絕無任何利益衝突。事實上我覺得很光榮也很驕傲能把台
灣的能力介紹給我的公司。之後有將近三年時間,我替TaiMed既熱心
也傻勁的效力,以奉獻的心情,義工的精神,無私無我,竭盡所能,
付出千日,不取分文。
在2007年3-5月間TaiMed Group籌資方面進行的相當不順利,畢竟生技
新藥是一個高風險及長期的投資,對於已習慣於快來快去的高科技電
子產業的台灣投資者,吸引力有限,所以宇昌的第一期籌款乏人問
津。和Genentech 談授權合作也不順利。談判更一度瀕臨破局。但我們
創辦團隊沒有放棄,我居中奔走才將局勢穩定下來。可是,問題還沒
結束。合作案談判到6月,好不容易Genentech讓步,可是TaiMed Group
卻找不到合適的董事長人選。
正好2007年5月蔡英文教授卸任行政院副院長。 2007年6月我們以良博
帶頭想到聘請當時已離開行政院的她來擔任董事長。這個異想天開的
提議馬上獲得整個團隊的贊成。於是我們嘗試性的問蔡英文教授,要
不要考慮投入生技產業。我們推舉她是因她具有國際觀及公正聲譽,
她還是出色的談判專家和傑出的領導人。 我們也想藉由她的社會聲望
來協助募集資金及整合投資人. 蔡英文她本來並沒有一點興趣。但我們
努力說服她。所以最後她同意了。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6
我在2007年6月29日第一次由翁啟惠介紹在台北見到蔡英文。我想對她
最好的形容就是“教授。”她侃侃而談,很深入淺出的討論台灣產業
的優勢, 弱點和機會。 我可以感覺到她是非常關切生技產業和台灣競爭
力的發展。我們說服蔡英文加入我們團隊是以替國家發展生技產業的
願景來感動她。就像何大一說的: 我們做的事是不能以金錢收益來衡
量的成功。 我們做的這個願景是包括新藥開發,但不自限於新藥。 我
們也開始規劃生技創投,研發育成,生技生產,及藥材開發製造的一
系列綜合性企業。
2007年8月初,原本蔡英文計畫要到摩洛哥旅遊,但是在良博和啟惠的
建議下,蔡英文把旅程改為去美國考察瞭解生技, 當時蔡英文到了波
士頓,經良博介紹,訪問了好幾家生技公司,還到紐約華爾街考察生
技創投。 接著她到聖地牙哥和舊金山仔細用心的觀察生物技術產業,
包括深入訪問Genentech在Oceanside 和Vacaville的兩大生技工廠。之後蔡
英文開始加入我們的團隊。 翁啟惠,何美玥 和蔡英文也在8月和國發
基金會正式洽談。國發基金會在8月中同意投資此一新公司,並邀請翁
啟惠,何大一和陳良博為官派董事。這是2007年8月的事。
2007年8月底,在蔡英文的領導下, 跟據TaiMed Group的藍圖,打算成
立TaiMed, Inc. -簡稱TMI 和台懋蛋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aiMed
Biologics, Inc.)。這是我們第一次有中文名稱。環球高蓋茨法律事務所
接著進行註冊手續。但良博認為“蛋白科技”名稱不妥。才在8月31日
匆匆改名為 宇昌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TaiMed Biologics, Inc. -簡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7
稱TMB) 。 並於2007年9月初正式登記成立。 9月中宇昌從Genentech取
得TMB-355 ibalizumab 單株抗體的全球獨家授權,開始宇昌生技的新藥
開發工作。
在2007-2008年,TMI和 TMB為母子公司關係。當時規劃的是台懋會繼
續建立生物科技的產業鏈,包括創投,製藥,藥材,和研發育成。 這
些都是風險很大的投資案件。但如想創造生物科技產業,這些都是必
要的重點投資。2007年9月蔡英文被推舉為宇昌生技董事長。當時蔡英
文主席擔任宇昌生技董事長是眾望所歸: 所有宇昌董監事皆百分之百
同意, 包括代表政府的翁啟惠院長,前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董事何大
一和陳良博。很可惜她因在危急存亡之秋接掌民進黨主席而在2008年6
月退出公司經營 。這是我們台灣生技產業的一大損失。
過去這一個月 (2011年12月),吵得沸沸騰騰的宇昌案給我很深的感
觸。當選舉政治撞擊生技幼苗的那一刻,更讓我想到 “政府是一時
的,學術才是長期的。” 醫療應無疆界。生技本無色。可是眾聲喧
譁,指鹿為馬,不辨是非. 真理恐怕也被喧譁聲淹沒了。宇昌和
TMB355本來是個很好的成功模範,卻難逃政治抹黑。正是“悲虛言之
無實兮,苦眾口之鑠金”(屈原) 。就像漢朝的王昭君,雖然是有史以
來四大美女之一,但是畫工毛延壽因得不到賄賂,故意醜化她。使漢
元帝看不到美麗王昭君的真實面目。等昭君出塞多年以後,“愁苦辛
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遺恨千古,令人唏噓。
台灣絕對是有發展生技產業的潛力。 可是如果我們敢夢卻不敢做,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8
遇事不敢擔當,黑白不分。那發展生技產業就只是一場夢了。今天
擺在眼前不可磨滅的事實是:宇昌生技TMB-355的發展,已成功的完成
了第二期臨床試驗。中裕新藥(宇昌生技改名)也在優秀的執行長張
念原博士成功的領導下,成長茁壯。國發基金會投資也就是人民的投
資已獲利2.5倍以上,大約8-10億元新台幣。 我有幸近距離觀察蔡英
文的作為和操守典範,深深的感覺到她正直、有能力、冷靜、穩健、
很理性,一直都是把國家和團隊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值得信賴的領導
人。我也給宇昌創業團隊高度評價。 宇昌創業團隊所有隊員都是頂
尖、專業務實、正直作人、勤懇做事。他們都會是我一輩子的好朋
友。
辛棄疾的臨江仙:“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可以說是我
今天的心情。所以用來作為本文的題目。我認為台灣目前已有很好的
品牌形象。加上科技產業長期耕耘,已架構良好的製程管理能力和一
流的產業供應鏈。加上台灣人刻苦勤勉,台灣人聰明靈活,所以台灣
生技產業很有競爭潛力。 展望世界,我認為瑞士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範
本。瑞士不大,卻是全球藥廠最集中的地方。它以全球的市場為幅
員。瑞士的特色是地方政府權力大,中央政府權力較小,因此,縣市
政府可以創造出公正的、透明的、 無官僚的投資環境, 注重商業倫理
道德,遵守商業規則,確保良好而有效率的基礎設施,努力讓生技製
藥業順利的、有效益的發展。 而台灣目前消耗太多的能量在政治角力
上,我深深希望大家能將所有的能量放在發展未來的高科技、生物科
技或者綠能科技上,使台灣比現在更美好,更完善,也更有創新和競
爭力。
楊育民:宇昌回憶錄 -鐘鼎山林都是夢 9
告別了,台灣生技! 我已筋疲力盡。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
-- 楊育民 2012.1.9 寫--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影片下的評論




It's about life not about knitting though. The long scarf refers to people’s captures, the things you have been achieving for whole life like successful business, investment, money, high position, the endless expectation for people around you. etc. Life stage is steep and can be dangerous if we don’t know when to stop. We always want more and so keep going. We know where to start but sometimes have no idea where to stop. The scissors cut the fatal situation and allow the lady a new fresh life.




Profound... Don't hang on something that might be harmful or already obviously harmful for too long. Cut it off while you can instead of the very last minute! A good lesson for all the addicts and those who lost the real perspective of life while chasing something relentlessly, including power, fame, and unnecessary luxury...






我們是否習於某些行為而放不下


我們是否上了某些癮頭 而讓自己瀕於險境


~~麗思


...............................................


此影片 原推薦人舄的:


在峭立的人生舞台上,毫 不猶豫地,我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我篤定安穩的坐下,在一片閃亮的旭日晨光中,我 用堅定的雙手開始編織五彩繽紛的美麗人生.
移動的光影,答答的編織聲,讓 我不懈的努力得到豐碩的回報,我滿意地撫摸著光彩耀目的戰利品.有一霎那我覺得我擁有的已經足夠了.


 


但是,當我碰到那把可以為我完美作品畫下美麗句點的剪刀時,我本能的踢開堆擠在腳前的編織挪出更多的空間,因為我要更多.我完全忽略這不願停止的一腳, 已將我的人生推向危險的深淵.


 


我繼續專心打造所謂的更多.猛然我驚覺那掉入深淵的速度遠比我能編織的速度更快,我慌亂的手加速再加速,當我擔憂地疾步走到懸崖旁被 迫掛在崖邊時,我仍不服輸.在全力以赴的拉 鋸戰中我以為我能掌握一切.當耗盡所有的資源(毛 線)時我仍不放棄,我不惜用自己僅有的生命(頭髮)與自己努力的果實纏繞一起,試圖做最後一搏.

人性不捨放棄的弱點讓錯誤的決定一步一步把我逼向深不見底的深淵.



無論如何的努力我再也搆不到那把原本隨手可得的剪刀.那把輕易就能幫我脫困的剪刀.掙扎不過自然重力,我只能隨著美麗的戰利品重重的跌 入深深谷底.


 


求生的自然本能讓我急中生智,我用僅剩的力氣和不銳利的牙齒一口一口地咬斷那緊緊纏 繞在編織品上的頭髮.我奮力的攀爬終於爬回那峭立的人生舞台,茫 然地看著手中的編織棒,探向那深不見底的絕谷,我 頓然領悟那緊緊纏繞困住自己的竟是那親手編織絢爛到令人無法自拔且不願意割捨的勝利品.

我毫不猶豫的丟掉手中仍機械般不停滑動的針織棒.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自在感覺,讓我的心自由翱翔
.

我緩步走向那一直就在的座椅,喀嚓喀嚓的聲音讓我如夢初醒,我忽然懂得人生中有太多不必要的纏累需要斷然的剪去.........然 後才能重生.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裏,我們各自固執且癡迷的編織著自己得意作品. 它也許是一個男人的雄心霸業,是女人美麗動人的 戀情,是父母對兒女的殷殷期許與栽培,是夫 妻情感,是股票投資,是一切我們視為最珍貴最重要的東西..................

在這一場645秒的心靈對 話中,我們是否已懂得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拿起那把伸手可及的剪刀, 大手一揮剪斷所有的纏累浴火重生呢? 我們是 否已明白原來一切的痛苦是來自我們不願意放棄、不忍割捨的盲目情感與貪婪呢?


 


感謝平平轉寄推薦文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