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年教授說這是行為科學的經典名著   我讀1975年版的


是真的經典 讓我在對人類行為(人當然是動物之一) 有更寬廣的認識


雖然作者研究 紀錄描述的都是動物行為 關於領域感 關於求偶 關於習得的無助.....


而我用的最多的是 "挫折產生攻擊" 模式


很容易在人們的行為中發現


看到人們的憤怒 攻擊 我幾乎自動會去推敲他遇到了什麼挫折


題外話     讓我想到在雄中時鄭正博主任給我的啟蒙之一:


當個案問你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的時候 不管你給他什麼答案都沒用


你該做的是問他: 你現在遇到什麼困難?


然後又想到一個讀遍四書五經的朋友 不要相信書上說的


快樂的人都去快樂了 哪有時間心情寫書


你看司馬遷不是被關到監牢裡 才寫出史記嗎


.......................................................................................................................................................


以下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qnpahan-linau/article?mid=419


「我們常會認為別種文化的社會禮儀和規範都是低於我們的使我們想到其份子不是人類,就像許多原始部族所為的;在他們的語言中,人類是他們特殊部族的同義字。他們認為,嚴格來說,吃掉敵人部族戰敗的勇士並不是殘忍的行為。(p-79)


看過的這段所謂「假分類」的定義文字是很早以前的事,讓我有點恍然大悟;就如他們被稱為 Mukan,與我們被稱為「番」,原來都是「非我族類」舉世皆然的一貫準則。這本書「On Aggression」討論的是攻擊性,藉由對動物的行為觀察,探討攻擊的意涵,特別是同類相殘的「種內攻擊」;然後再由動物的攻擊,延伸到人類與生具來動物般的攻擊性,所以譯者就恰如其份的將書名取為「攻擊與人性」。



Konard Lorenz(1903-1989),奧地利行為科學家,1973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On Aggression/ 攻擊與人性 1963年出版。遠景於1975年出版中譯本,王守珍.吳月嬌合譯;1986年由遠流再版;本文所註明引用的頁數是以遠景版作為依據。 


飢餓/餵食、生殖/性慾、攻擊/打鬥、逃避/逃亡是動物行為模式的四大驅力(p -84’ 91’ 95),行為的外在表現,並不為單一驅力所引導,而是多重驅力互相矛盾郤又相生相成的結果。比如:沒有恐懼的話,動物便沒有威脅/攻擊的表情。(p-89)


而種內攻擊/驅逐同類郤又是定期確保留出空間,讓其後代得以有避免飢餓/可資哺育的環境,而不得不的行為;更適當的定義是其實它是在實現保種作用(p-40);所以這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經過「天擇」所遺留下來的重要天性之一。


雖未必得致之於死地,,但若攻擊的驅力過於旺盛,以至於在無對象可攻擊時,配偶甚至淪為待罪羔羊(p -58 ),這是在人工環境下所觀察到的極端事例。然而單打獨鬥仍不敵團結的力量,為抵禦外侮所以又有加入團體之向群驅力,所以鳥類會共聚築巢,僅頸子所能伸長之領域,方會激起攻擊同類之衝動。


透過各種不同的進化,群聚物種又發展出抑制或轉化攻擊的的機制,雁子向旁邊的同群或找其他代用品發洩其怒氣。甚至於將攻擊化為「求和」儀式,作為彼此間的互相確認為「朋友」的認同,一方面被認同的多寡則牽涉到其在雁群中的階級高低,一方面又可「黨同伐異」。


Discovery頻道中,也可以看到猩猩彼此間也打打鬧鬧;但是有一個界線,當另一群同類進入而威脅到本群生存空間時,牠們即團結一致地對同類施以冷酷的驅逐與殺戮。在人工環境中,一個特殊的例子又被觀察到:以氣味作為群組識別的褐鼠,則三組不同群的褐鼠放入一封閉空間內,會彼此殺戮至僅存唯一。甚至於經隔離過一段時間的褐鼠,釋回後雖仍能識別出同組的氣味,但因自己的氣味己遭刻意抺除變造,而仍被視為他組而遭無情圍攻。


作者在文章的文中特別是後半段,則由動物的行為觀察皆可在人類的行為模式中找到類似者,故人類與動物間其實無太大區別。


但是處於這個星球進化最頂端的人類,則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種內攻擊。於是被屈服的猶他族印地安人,在新的體制下,族人普遍面臨著過剩攻擊衝動被抑制下的精神質痛苦,釀成了族內混亂與失序,讓部份人有强烈的自我毀滅的傾向(p-209~211)這種情況在「原住民行政誌稿」上,台灣原住民在日治時代被征服後也經歷過了。紋面、獵頭皆被禁止加上無止境的勞役,擾亂了原住民的日常生計與作息,終致釀成了霧社事件,然後換來更大的屈辱;及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原住民子弟勇赴戰場,讓自我毀滅發洩其過剩的攻擊衝動。



面臨著被新文化取代的景況,過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風俗被輕視,轉而仿效他們認為較優秀的風俗,然而大多數人只模仿到新文化中較容易、最表面的郤也是其中最沒有價值的(p-224)KMT來台後初期部份的原住民面臨土地被騙、女人被送到煙花巷內、到城市作白工;於今則看到,就算是公務員等的原住民部份精英,也有染上賭博、貪瀆、金光黨者。這些現象顯示著新舊文化間仍有綳緊的驅力,其文化的融合尚待一段磨合期,而故一段時間,原住民必需重回山野等待洩放。



也因為一個文化是由一連串個體構成,它經不起任何連續性的干擾,於是1900年出生的世代和下一世代間,傳統的連續性出現一段警告性的終止工業化使得世代間產生距離,就是最深厚的親蜜力與最民主的忍讓,也無法加以補償。由於技術的發展,生態和社會以極快的速度在變化,使得許多習俗在一個世代內就變得適應不良了(p-224)事實上,在荷領時代的17世紀,一位安平地區的平埔族,就對那些紅毛番說出了其憂心忡忡,因為他發現傳統已日漸流失。這位平埔族的傳統是什麼?絕對已無法形諸於文字。而我這個世代的傳統,也不過是聽老人所留下二戰前後殘存的記憶;清日交接之際的傳統,則早已隨著老人之過去而入土為安,現在則但憑各自重組連結想像。


而現在,沉迷於網路或電玩遊戲的年輕世代,更加深了世代間的隔閡;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那裡正好提供了儀式化呼朋引伴的好處所。假若聰明的煽動者藉著優美的詩句造成超常剌激情境,抓住年輕人這股易被感染的年紀,他將發現很容易就可以帶引他們的固定目標走向為他的政治目標效勞的方向(p-228)就像地球暖化一像,稍有波動,皆有可能牽一髪而動全身。「假若救世主義想要得到壓倒全球性的優勢,它應該立刻分為兩個强勁的對抗黨派(一個是自己,另一個是對抗黨),於是敵對戰爭又將和以前一樣的興旺起來。(p-232)


武器的改良加長了攻擊的距離,少了臨場感的刺激性抑制(武器的使用),讓使用者如玩電動玩具般只剩下扣板機的快感,郤毫無罪惡感。(p-228)對施令者來說更因非按鈕者,大規模殺傷武器的使用更只剩下命中的準確率及摧毀範圍的數據而已。


或許種內攻擊,讓人類有了生活空間的强烈需求,促成由東非向全世界播遷的驅力。攻擊驅力或許將經過適當的抑制與渲洩,但因其具有效用而無法完全消除;無論如何,它仍將隨著進化的腳步向前邁步。只有那些了解動物­---包括最高等的,以及和我們最相近的種類在內---的人,以及那些從進化裡得到領悟的人才能瞭解人類的獨特地位。我們是被進化中偉大的創造者所塑成之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他們截至目前為止「最新」的作品,但當然不是最後的作品。(p-1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