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9/19 第361期 ■歷史報份訂閱/退訂 ■直接訂閱台灣光華電子報:














悄然蔓延的科技心病──網路成癮
【文.林欣靜 圖.金宏澔】

藥癮、毒癮、菸癮、酒癮……,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癮症,但除了早已被貼上負面標籤的毒品、酒精、尼古丁,看似無害又深入眾人生活的網路活動,也可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成癮。


多項長期調查顯示,在經常上網人口已逼近1,100萬人的台灣,學生網路成癮的盛行率已高達10~20%,排名僅次於南韓,高居全球第二。


翻開報紙或是聯繫各級學校的輔導中心,盡是一則又一則怵目驚心的社會案件和家長哀哀求助的投訴信,這群「網路癮君子」的脫序行為,已為他們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人際關係與社會適應,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掀起了網路成癮的新興議題。


無法自控、越陷越深
其實在醫學觀點中,是否「成癮」具有嚴格定義,通常是指身心高度依賴於某種物質或行為;一旦斷絕接觸,就會出現易怒、焦慮、發抖、煩躁不安,甚至全身不適等「戒斷症狀」。


相較於酒癮、毒癮患者,網路成癮症本質上更偏向心理上無法自拔的精神疾病。這個症狀最早是在1995年由美國精神科醫師葛爾柏格提出,他參考美國精神醫學會發行的第4版《心理疾病診斷手冊》中的「病態性賭博症」定義,為當時仍方興未艾的網路沈迷議題,鋪陳了「網路成癮症」的架構。


雖然國際精神醫學界至今對於是否要將網路成癮症列入精神疾病頗有爭議,但學界、醫界仍普遍認同確實有一群人會不受自我意志控制,沈溺在網路遊戲、社交網站、色情暴力資訊或其他類型的網路活動。


日前結合中國醫藥大學與亞洲大學的跨校資源、開辦國內首家「中亞聯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的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指出,網路成癮者通常必須具備3種特質,包括「強迫性」──理智上知道應該控制網路的使用時間,但無法克制上網的衝動;「戒斷性」──不能上網時會出現各種身心不適的症狀;以及「耐受性」──上網慾望越來越難滿足,所花費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很多人誤以為每天上網時數很長就等同於網路成癮,但兩者不必然相關,上網行為是否失控,才是網路成癮的判斷標準,」柯慧貞解釋。


居高不下的網路成癮率
根據統計,目前各國網路成癮的人數比例,平均約在6~17%之間,其中遊戲產業與寬頻網路高度發展的國家,網路癮君子的比例往往偏高。


例如在連線遊戲極為蓬勃的南韓,根據《紐約時報》引述南韓漢陽大學2007年的調查指出,南韓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有3成是網路成癮的高風險族群,比例高居全球第一。


而經常性上網人口已逼近1,100萬人、行動上網開通率亦超過7成的台灣,青少年網路成癮的問題也相當嚴重。


在柯慧貞的歷年調查中,我國各級學生的網路成癮盛行率,平均約為10~15%;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今年2月發布的數據則更為驚人,該團隊總計找了近四千名青少年參與調查,結果發現小3至小6生中,約有18.8%具有網路成癮的傾向、國高中生則攀升至20.2%、大學生更突破22%,比例僅次於南韓,名列世界第二。


網路成癮是社會照妖鏡
針對台灣日益嚴重的網路成癮問題,長期投入研究的高雄市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認為,除了便捷的網路近用性等外部因素,社會的集體推力更不容忽視。


「每次走進星巴克,常可看到父母、孩子,人手一台iPhone、iPad,各玩各的卻互不交談。」柯志鴻苦笑說,如果社會不改變、家長不覺醒,繼續把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當作孩子哭鬧時的「保母」,放任各種上網裝置取代教育與親職互動的功能,又怎麼能期待孩子長大後不會有樣學樣地依賴網路呢?


此外,台灣社會向來重視功利主義,現代父母也常因過度保護而限制孩子的課外活動,當孩子在課本中找不到成就感,又無法藉由課外活動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網路想當然爾就成為最便利又安全的情緒避風港。


「網路成癮其實是社會問題的『照妖鏡』,」柯志鴻語重心長地說。


一旦孩子已深陷網路的無底黑洞而不可自拔時,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就既深且廣了。若是有意識地察覺自己已過度沈迷,卻仍無法跳出網路漩渦的成癮者,心理上常伴隨著強烈的罪惡感與情緒低落,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憂鬱、焦慮等精神疾病。


另一種可能更棘手的類型,則是當事人根本放任失控的上網行為,一旦外力試圖介入,甚至會引起強烈反彈。不少學校輔導中心都曾接過這樣的投訴:家長看不下去孩子整天耽溺於網路世界,強行拔除網路線,孩子最後竟然選擇自殘或暴力相向!


脫癮戒網的漫漫長路
至於如何幫助網路癮君子戒除網路,則需要長期而縝密的計畫。柯慧貞指出,網路成癮者「脫癮戒網」時的身心掙扎,並不亞於戒毒、戒酒者經歷的痛苦經驗,當事人必須具備強大的意志力,配合專業輔導與親友的情感支持,才能提高成功機率。


因此要輔導孩子脫離網路的控制,必須謹記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好先透過深度訪談,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找出耽溺網路的真正原因;其後再輔導他們進行上網時數、上網理由、得到何種效益等自我監控紀錄,逐步逐日地降低網路活動的使用頻率與心理依賴。


在此同時,也必須幫助他們發展新的行為模式和人際關係,取代習以為常的上網,像運動、社團活動、勞動服務,甚至打工,都是極佳的「替代行為」。


不過,就像戒毒者常因意志不堅而重拾毒品,戒網者的脫癮過程中,也可能因一時軟弱而故態復萌,此時他們常會糾結於懊惱、悔恨的情緒而痛苦不堪。面對這種戒癮者常見的「反芻現象」,家長和輔導者更應耐心開解,引導孩子正向思考,切勿操之過急地一味責罵,才不會讓他們導出「反正我就是無藥可救」的結論而自我放棄。


適時關機的自我克制
正因網路成癮者的戒網之路,是難度極高的漫漫長路,如何防患於未然,就顯得更加重要。


柯慧貞特別提醒,父母應從小幫助孩子培養多元興趣,不要放任他們把所有的休閒重心都放在網路上,日後才不會對網路以外的活動都失去參與熱情。


柯志鴻則強調建立良好上網習慣的重要性──當孩子在國小時開始接觸網路,父母就得訂出明確的使用規範,除了電腦一定要放在客廳等公用空間,每次上網也必須配合「說一不二」的時間限制;即使在寒暑假時,都不宜有「網路假期」的雙重標準而放寬限制。


「明確的規範可讓孩子學會適時關機的自我克制,日後才不易被想要繼續玩的情緒帶著走,」柯志鴻說。


當人們享受便捷網路帶來的豐富生活,同時也必須深思過度依賴虛擬世界而衍生的種種惡果。聰明上網的關鍵就是「有所節制」,這項法則不只是青少年適用,正在上網或把玩智慧型手機的你我,同樣必須謹記在心。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2年09月號)




  1. 除了便捷的網路近用性等外部因素,社會的集體推力更不容忽視。
    While it may be convenient to pin the blame on external factors like the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ccess, we cannot afford to overlook the power of familial and social factors.
    ◎ pin the blame on 怪罪
    When things don't go well, it's always easier to pin the blame on someone else.



  2. 網路想當然爾就成為最便利又安全的情緒避風港。
    They will turn to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nternet as a way to easily and safely vent their emotions.
    ◎ vent one's emotions 發洩情緒
    We need to learn to vent our emotions in a healthy wa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