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身心靈 (4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傷不起的女人請放了她

有一種女人,她們很傻;
貌似花心,其實很專一;
貌似很堅強,其實比誰還要脆弱;
貌似很開心,可是笑容背後的悲傷誰又能懂?

其實很多時候,這一種女人都是自我折磨
明明很愛對方,卻寧願心痛死掉,也是選擇放手!
然後轉身離開,任眼淚肆意流淌!

其實很多時候,這一類人很好懂。
她們表面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
其實內心很細膩,她會設身處的為你著想。
她往往會比那些把想你愛你掛在嘴邊的人更在乎你。
因為他把你放在心裏。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女人很敏感。
她害怕孤單,因為一個人的時候,她很會胡思亂想。
所以如果你有事不能陪她,請你告訴她,
否則他會擔心你出事了,還是不理她了。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女人很感傷。
不是她們多愁善感,只是容易觸景生情罷了,
他們喜歡用文字記錄自己心情。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女人都處在矛盾之中。
是繼續,還是暫停;是放棄,還是堅持
看似感性她們,卻往往於最後讓理性駕馭整個思維。
因為他們明白,即使會牽腸掛肚,即使刻苦銘心,
可是好多東西是不得錯過的。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女人很自卑。
越是自卑越是把自己偽裝很堅強,
所以他看起來有點臭脾氣,有點任性,有點小心眼。
實際上他很善良很單純的人。
只是她永遠不會告訴你:有多少個不眠之夜,都是想你的!
多少個夢中棠回,思的是你;
多少次心海波瀾,念的也是你!

所以如果你懂她,你真的喜歡她,請好好珍惜
如果他對你無所謂,那就請你把手放開!
因為她的心是脆的,你傷不起...


引用:http://vivienna.collect.life.com.tw/note.php?action=index&sid=53352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康健162期
在為老後準備時,沒有子女的人也該如此為自己想。選擇一個人的生活,就是選擇一個人的責任,你不能缺乏先見之明,因為你只能靠自己。打算單身以及有子女的人要有以下8個覺悟,老後生活才會很幸福。

1.不要輕言退休
只要你還活著,內心都會希望自己是有用、有貢獻的人,如果喜歡工作,沒有必要放棄工作。如果想減少工作量,也可以改用兼職、專案或志工的方式投入工作

人生的第二或第三份職業的好處是比以前更能重拾嗜好,不需符合社會的期待,因此有更大的彈性與階段性。

2.培養興趣
雖說不要輕言退休,但人生的重心不能只有工作,尤其是單身、沒有子女的人,容易過度投入工作,一旦離開工作崗位,生活頓失重心。老年生活是要你去爬山飽覽美景,而非悶坐在家裡茫茫看電視,或被電視看。

趨勢專家大前研一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培養20種分別能在戶外、室內進行的嗜好,有些能一個人獨樂,有些和朋友一起同樂。

3.用錢來孝順你
單身或沒有小孩的人,一人飽全家飽,不用把賺來的錢花在小孩身上,過著單身貴族或頂客族的生活,想消費犒賞自己時就消費,很容易不知不覺錢就不見了。

國際間的研究都指出,退休後所得替代率七成,也就是生活費是退休前的七成,約可感到適足。你可以幫自己設定一個退休專門戶頭,每個月提撥固定比例的薪水當作儲蓄

4.維持健康
維持健康、壓縮失能時間的規劃與實踐,從40歲就要開始,沒有人會想要餘生都纏綿病榻、和疾病搏鬥,更不願意見到失智來襲,生命尊嚴掃地。

例如不抽菸、不喝酒、每日五蔬果、不過重、規律做運動、酒後不開車、定期健檢。好好照顧身體,因為還要用很久。

5.住宿舍的心理準備
每個人都要有和別人住的打算,比較養老院,不僅有同伴,也有工作人員可以聊天,遇到事情也有人可以商量,「不像以前只能對著牆壁說話。」

6.寫好遺囑、醫矚、DNR
寫好遺囑、醫囑、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是人生最重要的企劃書,可免除家屬反目、醫護為難、自己生命尊嚴蕩然無存。

這份企劃書每個人都必須事先填寫,沒有子女可代言的人更應該交代,愈早說清楚寫明白愈好。不知如何下筆?可參考《跟親愛的說再見》(天下雜誌出版)、「搶救心跳的迷思,DNR你簽了嗎?」《康健雜誌》141期。

7.做好照顧父母的準備
40歲該做的事是提早對「看護父母」問題做準備,與其有人犧牲自己的人生夢想照顧老人,不如交給專業。

趁著年節時全家團聚,可以藉新聞事件或戲劇影集故事,了解父母面對老病死的心意,也和兄弟姊妹討論,未來若父母失能,需要照顧時,彼此將如何分工。

8.培養「類家人」網絡
父母、兄弟姊妹和其他親人終究會有各自的人生、或先走一步,好在有親近的朋友可以滿足多數情感上的需要。

這個世代習慣運用科技,如臉書、what’s App,更多元的聯絡管道,也讓「保持聯繫」,變得更容易。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性福特訓班 關於老夫老妻的性禁忌或性疲乏 (已上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WBG9gPm3JU



 


性福療程~~關於殘障者的性權利和能力訓練 (即將上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DdbO724puU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facebook.com/cola.wu.52/posts/470939019630299#!/alice.yang.7161


感人的真實故事


花20分鐘看 值得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



1963年,一位叫瑪莉‧班尼的女孩寫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因為她實在搞不明白,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麼都不幹,只知搗蛋的戴維(她的弟弟)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

她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 西勒‧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為什麼她在家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忘了。

西勒‧庫斯特是《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你說我說」欄目的主持人,十多年來,孩子們有關「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為什麼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他收到不下仟封。

每當拆閱這樣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為他不知該怎樣回答這些提問。

正當他對瑪莉小姑娘的來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時,一位朋友邀請他參加婚禮。

也許他一生都該感謝這次婚禮,因為就是在這次婚禮上,他找到了答案,並且這個答案讓他一夜之間名揚天下。

西勒‧庫斯特是這樣回憶那場婚禮的。

牧師主持完儀式後,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也許是他們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許是兩人過於激動。

總之,在他們互贈戒指時,兩人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

牧師看到這一情節,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經夠完美的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

西勒‧庫斯特說,正是牧師的這一幽默,讓他茅塞頓開。

右手成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沒有必要把飾物再戴在右手上了。

同樣,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完美了嗎?

後來,西勒﹒庫斯特得出結論,上帝讓右手成為右手,就是對右手最高的獎賞,同理,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也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

西勒‧庫斯特發現這一真理後,興奮不已,他以「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為題,立即給瑪莉‧班尼回了一封信,這封信在《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之後,在不長的時間內,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載,並且每年的兒童節他們都要重新刊載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國人不知在什麼地方發現了這封信,讀後,他通過國際互聯網在《芝加哥論壇報》的網頁上留言,說:「中國民間有一句古話,叫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曾經對惡人遲遲得不到報應感到迷惑不解,現在我終於明白,因為讓惡人成為惡人就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共 勉之


報長的話:










其實答案是不是真如文中所言「讓惡人成為惡人,就是給他的懲罰」,讓「好人成為好人,就是給他的獎勵」這點就見人見智了。

只要不讓壞人有藉口說:「我之所以是惡人,就是因為上帝的懲罰,好人成為壞人手下的犧牲品,要怪就去怪上帝吧。」

讓好人怨恨說:「上帝懲罰惡人,使其成為惡人,但為什麼我卻倒楣的遭受惡人欺凌甚至殺害,而惡人卻仍能逍遙法外。」

而以講就因果的宗教而言,誰是惡人?誰是善人?未必是以當下的情況去做判定。例如:這一世,甲是惡人,不斷的欺凌乙,乙總是怨天,為什麼甲不受到報應?
 




這部份就有可能前世是乙欠甲債,今生會受到甲的欺凌只是還債。

對乙而言,甲是惡人,但若從因果輪迴而論,乙是欠債還債天經地義有何可怨。


笑遊人間而言,上帝給好人的最好獎勵就是:

讓他擁有很多知心的朋友,可以分享快樂,承擔痛苦。

讓他擁有父母、手足對他的愛護。

讓他無愧於心,能坦蕩立足於天地間。

讓他福雖未至,禍己遠離。

上帝給壞人的懲罰是:

讓他沒有真心的朋友,身邊的人隨時可以因利益拋棄他。

讓他受兄弟手足、父母長輩的怨恨、排擠,無法享受親情溫暖。

讓他整天提心吊膽,不知何時報應降臨。

讓他禍雖未至,福己遠離。

那麼,親愛的報友們,您覺得「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的答案是什麼呢?

或許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但相信一定有一個能說服你自己的答案。



~~學習電子報~~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老年,享受餘生,健康上要遵循三動。

             

動手:

動肢舒筋活血,做操、散步、旅遊、

跳舞、打拳------

動則活,動則通氣,動則勃勃生機;


    





動腦:

讀書、看報、寫作、下棋、學電腦------




觀察、分析、思考,不鏽的大腦才是生命之本;


           

動心:

看重交情,善於交流,聚舊雨,交新友,

淺則人際交流、信息交流、經驗交流,

深則思想交流、信仰交流、心靈交流。

手腦一心的循環和互動正是人體生命力之所在。




 





  摘錄自: http://tw.myblog.yahoo.com/tpebear/article? mid=6282&prev=6294&next=6272




圖片:竇加Edgar Degas的畫作&雕塑作品來自網路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斷捨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改變3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

陽子是個三十多歲的單身女性,透過「斷捨離」,她才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一直談著沒有希望的戀愛而結不了婚。

香織本來對生活感到茫然,連看電視也只是不斷轉台,後來毅然將大型液晶電視「斷捨離」,整個人從此豁然開朗。

被丈夫背叛的美奈子一直堅持不肯離婚,經過對家裡物品進行「斷捨離」之後,現在意氣風發地說:「應該早點單身的,我還要交新的男朋友呢!」


到底什麼是「斷捨離」?為什麼具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其實「斷捨離」很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以及「讓自己感到最愉快也最常用」?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的物品就請淘汰或送人。

許多人的住家或辦公室裡東西堆積如山,處在這種環境中,人的能量和運勢都會受影響。但有心想要整理,卻又往往不知從何著手,更別提在整理的過程中,常常會覺得「捨不得」、「太浪費」、「好可惜」,這些問題「斷捨離」都將為你一一破除。

「斷捨離」並不是主張簡樸或清貧的生活,而是藉由對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在每個當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如此一來,不僅周圍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帶也會改善我們的心靈層面,更奇妙的是「斷捨離」是個自動機制,只要一旦開始行動,這個過程就會不斷循環,從外在到內在,讓你整個人煥然一新!

即使你只有十分鐘,那麼就從一個抽屜甚至自己的錢包、化粧包開始進行「斷捨離」吧,你的人生將從此茅塞頓開!

作者簡介

山下英子
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時期開始學習瑜珈,並透過瑜珈習得了放下心中執念的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其後即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新整理術「斷捨離」,將其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2000年起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分,在日本各地舉行一連串的「斷捨離」講座,造成話題。NHK、TBS、東京電視台,以及《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週刊女性》、《anan》等各大媒體爭相採訪,引起熱烈迴響,也使得「斷捨離」在日本掀起一股心靈改造運動,影響了無數讀者。另著有「歡迎來到斷捨離的世界」、「斷捨離減肥法」、「新.生活術 俯瞰力」等暢銷書。

◎作者日文部落格:http://blog.goo.ne.jp/danshari

◎「斷捨離通信」日文部落格:http://danshari.at.webry.info

■譯者簡介

羊恩媺
一九八一年生,淡江日文系畢業,目前從事編譯工作。
引用:http://buy.yahoo.com.tw/gdsale/gdsale.asp?gdid=3101232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不一定有!

“齊魯石化報”刊登了一篇題為“不一定”的文章。頗有哲理,發人深思。文章以“有”和“不一定有”的辯證關係,表述了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和諧現象,告誡人們凡事應力求“有”和“有”的統一,才能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一些。

有學問不一定有思想。

有文憑不一定有知識。

有名氣不一定有本事。
有職稱不一定有水平。

有朋友不一定有友誼。

有力量不一定有勇氣。

有婚姻不一定有愛情。

有金錢不一定有幸福。

有家庭不一定有溫暖。

有工作不一定有事業。

有榮譽不一定有貢獻。

有美食不一定有健康。

有豪宅不一定有歡樂。

有子女不一定有依靠。

有肉體不一定有靈魂。

有耕耘不一定有收穫。

有風雨不一定有彩虹。

有地位不一定有自由。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戴:不要宅 要壯遊

 


作者: 記者姚舜╱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2012年12月24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姚舜╱台北報導】


社會新鮮人如何增加就業機會?或提高職場競爭力,進而突破22K、為自己爭取更好的薪資待遇?


日前曾表示台灣多數年輕人不是「草莓」而是「蘋果」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說,「千萬不要宅」。他給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的建議是:出去壯遊。


戴勝益說,找不到工作不要待在家裡,因為待在家裡會把意志、鬥志都耗光。戴勝益建議,年輕朋友去騎車環島、爬百岳,用最節省的方式完成壯遊。同時,出發前做好計畫,旅行中並作記錄。


戴勝益指出,壯遊可讓人變得更樂觀進取、態度積極。他甚至強調,若有年輕人帶著自己的壯遊計畫與「結案報告」到王品求職,他一定會當場錄取。


此外,戴勝益並鼓勵失業年輕朋友,每天至少與一個朋友「面對面的互動」,那怕是找朋友吃飯、聊天、逛街或看電影都好。戴勝益強調,不要窩在家,更不要守在電腦前「敲鍵盤過生活」,職場上EQ比IQ更重要,與人互動是才能練就好的EQ。


對於提高職場競爭力,戴勝益認為,把英文學好「非常非常重要」。英文好,可以吸收更多國際資訊,打開自己國際視野,更是進到跨國公司企業的基本條件。戴勝益並提醒年輕朋友,只要英文好,工作機會肯定比別人多10倍,起薪也比別人多2萬。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榮總高齡醫學中心寫給怕老族的信 :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2025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變成和現在的日本一樣,是個真正的「老人國」。




當社會五分之一都是老人,會是什麼模樣?你,準備迎接老化了嗎?




 臨床上,我接觸最多是50歲以上的人,包括你在內,可能再過十來年將進入65歲門檻,或許,你並不覺得自己老,但這就是「定義上」的老人。




 在進入老年之前,你是否曾好好想過:要如何老去?是天天奔波在醫院,躺在養護機構由專人照料?還是盡情享受退休生活,到處遊山玩水?


 




 根據研究,人在死亡前,一生中無法自理生活、需仰賴他人照顧的時間,平均長達7年多。試想一下,整整7年,? 你可能無法自己走路、自己上廁所或自己吃飯,生活大小事都要靠人幫忙,不只自己過得辛苦,照顧的家人也是身心俱疲。




 門診中,我常看到很多罹患慢性病的長輩,很多人認為這「很正常」,反正人老了,功能樣樣都退化。我要告訴你:這個觀念是錯的!我們不要「快速老化」,而是要「成功老化」!




 簡單地說,一個老人健不健 ,不是看他得什麼病、或是醫院的檢驗數值最關鍵的指標是身心功能狀況,人老了還活得健 、有活力,生活有品質,,身分證上的出生年月日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我總是提醒周遭朋友,及早「儲存老本」,過了五十歲更需要警惕自己。醫生工作很忙,我儲存老本的方法就是,把運動「併入」日常生活,多走路、多爬樓梯,做好飲食控制,不攝取含糖飲料




如果你不想年老之後,天天看病吃藥,




第一要務就是,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及早鞏固「骨本」與「肉本」,因為走路變慢、走路不穩,多半和肌肉退化有關,練習能鍛鍊肌力的低阻抗運動,例如舉輕一點的啞鈴,適度的伸展,來保持良好的身體功能,避免骨鬆症與肌少症(sarcopenia),也就是避免骨質流失與骨骼肌的萎縮與退化




 第二,是維持良好的心智功能,避免憂鬱、失智,平日多做一些腦力活動,學習新的事物,活潑使用大腦,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不要將自己侷限於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這都是活力老化的要件


 




 未來的510年間,整個醫療照護、長照、銀髮產業,都會因老年化有很大的改變。你會發現,往 後的 醫師並不只是看病與開藥,而是想盡辦法來維持你的身心功能、改善你的生活品質,台灣將發展出一個無縫(seamless)接軌的照護體系,不同健 狀況的人,都有適切的健康照護服務


 




 面對人口的白髮化(greying),時間是毫不留情地流逝,你、我和政府現在就要共同努力,讓台灣成為一個適合高齡人口居住的「樂活社會」。






榮總家庭醫學部老年醫學科主任兼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口述,記者張翠芬整理)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心理醫師 vs. 酒保         佚名


 


從小,我就擔心晚上睡覺時,有人會躲在床底下。因此去看心理醫師,告訴他:「我很困擾。每天晚上上床睡覺時,總是擔心 有人躲在我的床底下。我怕得快發瘋了。」
醫師慈祥的對我說:「放心的交在我手上吧。只要一年時間,每週來我診所看診三次,應該可以找出原因,棄除你的恐懼。」


我問:「請問診費如何?」  


醫生說:「每次 250 元。」 
 
我說:「讓我回去想想看。」


六個月後,醫生在街上遇到了我。他問我:「怎麼都沒到我診所來治療你的恐懼症?」 


我說:「是這樣的,一次 250 元,每週三次,一年要 3 9千元,這是個不小 的數目。沒想到,我只花了 300 元,一位酒保就趕走了我的恐懼。於是我把省下來的錢拿去買一部全新又漂亮的摩托車。」 


醫生面帶著些許敵意的問道:「真的?可以告訴我,酒保怎麼治癒你的恐懼?」 
我說:「他告 訴我,把床腳鋸掉,就不會有人躲到你床底下了。」。


 


 



..........................................................

 


 



這就是福斧底抽薪解決問題的方法!



 


~~網路文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是一個從小失去幸福的孩子,父母離異,他跟了父親,父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永遠地離開了他,他只有跟著年邁的祖母相依為命。






他從小養成了孤僻乖戾的性格,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會大發雷霆,甚至會將一切仇恨歸咎於母親身上,如果沒有她的不辭而別,自己便不會從小失去親情,父親也不會悲恨死亡。

因此,他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失望。



有一天,祖母突然對他說:「我送給你一件禮物,叫做幸福儲蓄罐,你每天將自己認為最幸福的事情記下來,寫成紙條裝進儲蓄罐裡。」






祖母說著便拿出一個奇形怪狀的罐子,罐子外面糊了許多層花紙,大概是祖母的手藝,他高興得不得了,問祖母記錄幸福的規則。

祖母笑著說:「任何使人快樂的事情都叫做幸福,只要有什麼事物引起了你的興趣,能夠為你一天的學習或者玩耍帶來好運,你都可以將它記下來,比如說,你撿到一枚玻璃球,或者你疊了一隻紙飛機。」



那天晚上,他的儲蓄罐裡有了第一批珍寶,他分別記錄了自己今天遇到的一些小事情:今天祖母為自己準備了幸福儲蓄罐,使自己找到了幸福的方向,這個應該當做第一。






第二是什麼呢?對了,隔壁的阿姨為我們送來了一籃子草莓,草莓香甜可口,祖母說了聲謝謝,對,謝謝,這是一個多麼令人神往的詞彙呀!

第三,我今天放學時,看到一個老人跌倒在雨地裡,當時許多人不願意扶她,我過去了,其實扶起一個大人並不費事,只是許多人不想罷了。



那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自己的母親,她和一個大鬍子男人在一起。

她忽然看到了他,羞澀地轉回頭,繼而她醒悟似的跑了過來,要帶著他去商店,要吻他,他拒絕了她的無理要求,在跑了好長時間後停下了腳步,回過頭時,他竟然發現母親疲憊地站在街口,眼神裡裝滿了淒涼,愧疚。






那晚,他破例沒有向儲蓄罐裡儲蓄幸福,祖母問他怎麼了,他向祖母講述了白天遇到母親的經過。

祖母嘆口氣說:「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如今你也平安長大了,你母親能夠跑到街口追你,就說明她一直愛著你,這就是一種幸福。」

「這也是幸福嗎?」他疑惑地拿起筆來,按照祖母的提醒寫了下來。晚上躺在床上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母親對不起他們全家,為什麼追自己還成為一種幸福呢?

其實,他不知道 ,祖母是在教他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人生。



一個人心中藏滿了仇恨,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它會積累成一個炸藥桶,總有一天會報復整個社會。

她在用一種別緻的方式告訴他,世間充滿了愛,只要我們擁有足夠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它。






他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堅持寫自己的幸福故事。

祖母去世後,他悲痛萬分,曾經想過要將幸福儲蓄罐扔掉,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使他放棄了。






後來,一個罐子不夠了,他便又買了一個罐子,一直到了60歲那年,他一共積攢了400個這樣的儲蓄罐。



這一年的春天,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偏僻的小鎮上,這個叫羅安的老人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幸福展示會,展會的主題叫做:讓我在最幸福的時候遇見你。

展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名叫羅安的老人用自己的一生向大家詮釋了幸福的真諦。

在星星點點的事例中,大家感受到了一種平凡的幸福,簡單的快樂和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隻叫做幸福的儲蓄罐,只是我們缺少蒐集幸福的眼光,我們的目光如炬,但看到的盡是痛苦,殺戮和創傷,因此,我們一輩子活在失利的陰影。

我們不是沒有幸福,只是幸福一點點地從手中溜走了,也許我們缺乏的正是羅安的那雙手,因為他的手網住了幸福,讓所有的苦難從指間漏下。



「一帆風順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的時候也不必灰心喪志。情況好的時候,不能沒有警覺心;壞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可能條件一改變,情況就會轉變。」

「偉人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處,並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賺很多的錢而富有,但我們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



(圖文/網路 由夢筠 蒐輯整理分享)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笑給天看 是他過年不久

一部廣告中(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

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

 


笑給天看╱ 吳念真

生平最喜歡、最愛看可也最怕看的電影,是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代表作之一的《單車失竊記》。


說喜歡,好像也講不出什麼偉大的道理,就是有感覺、有共鳴、百看不厭;



說怕看,則是因為每看必哭,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自制力不增反減,看了會哭的段落還一次多過一次。

電影的背景是二次大戰結束後戰敗國的義大利。


失業的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貼海報的工作,不過必須自備腳踏車。


媽媽當了棉被買了一部,沒想到開始工作不久,腳踏車就被偷了。


爸爸帶著兒子到處找,沒找到。最後,爸爸決定也偷別人的。

最後的結尾是:在兒子的注視下,爸爸失手被逮、被責打、被奚落、被侮辱。


整部電影只有一個雰圍——貧窮,以及求生。


之所以有共鳴、有感覺,或許是電影裡的某些細節,根本就是自己生命記憶的重現。


比如,進當鋪當棉被,卻發現當鋪裡的棉被堆積如山。


比如,爸爸找不到車子,肚子也餓了,竟然帶兒子進餐館,把身上所有錢全部花光。


哦,對了,媽媽在生活最絕望的當下,竟然跟人家借錢去相命,所求的只是相命師的一句話:未來會很好!

是這些細節的緣故吧?讓我年輕的時候覺得義大利真像臺灣,現在當然知道——只要是貧窮,都有同一個面貌,不管在哪裡。


不同的,有。


只是當我們閱讀史料,心裡不捨那些在混亂恐怖時期犧牲生命的菁英的同時,我們經常忘記是誰把他們的孩子教養成人?


是誰撐起那個殘缺的家庭?當然是一群婦人,只是我們通常不知道她們的名與姓。

遠的不說,說近的的吧。


幾年前去南部拍電視節目,田裡女人在施肥,問她們說先生怎麼沒來?


她們說:「在忙啊!」忙什麼?我問。


她們一本正經地回我說:「忙著在大樹腳譙政府!」

去年母親過世。她是一個記憶力超強,又善於講故事的人。


經驗中,有一次才剛在樹下聽男人們說完村子裡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在二二八事件中如何在火車裡被抓,說他如何有學問、待人如何仗義等等;


回到家裡,卻聽見媽媽在跟別人說那個男人的太太,


說的卻是她如何用許多碎布縫成漂亮的被子,如何要小孩改吃當時比米便宜的麵粉食品,


以及,如何拒絕校長要他們家小孩繼續升學的勸說,


理由是:「書念多了,腦袋會跟她們父親一樣,黑白想。」

難怪自己有時會持平地自省:男女在面對同樣的困境時,態度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我簡單的歸納是:男性想到的似乎是如何打破困境,女性則想著如何帶引大家度過困境。

父親在礦業蕭條時期受傷住在醫院,午後醒來,望著窗外忽然悶叫一聲:「天無天理!」

而同一個時候,在礦場挑石頭打零工的母親卻說:「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


這是家裡的例子。


最近正在寫一個舞台劇本,寫的是臺灣阿嬤生活的點滴,


想以她生命過程中經歷的幾個男人面對時代、文化變遷以及困境當前的態度,


來對照她那種看似軟弱但其實堅定,看似無為其實穿透一切,看似無言其實令人感受深刻的動人形象。

在此同時卻讀到先覺出版社寄來的一本書稿《佐賀的超級阿嬤》。


閱讀過程的心情一如第一次看到《單車失竊記》,差異只是前者輕快明亮,


後者凝重深沈;前者的主角是阿嬤,後者的主角是爸爸。

阿嬤以逆來順受、樂觀包容的方式面對貧窮,爸爸則選擇以無力的報復面對困境。


同樣的時代,同樣的戰敗國,面對同樣的貧窮與生存,


卻有不同的態度,差異彷彿無關國籍,只在性別。

讓我們一起想像,一九四六年夏天的某一天,戰爭結束不久,


在義大利一個父親牽著兒子的手滿街找腳踏車的同時,


日本佐賀有一個阿嬤正在河邊撈起從上游市場流下來的菜葉,正開心地回家,


她的腰間綁著一根繩子,拖著一塊磁鐵,一路走,一些鐵釘鐵片正往磁鐵集中。

傍晚,當義大利的爸爸不顧兒子的哀求,正在打開別人腳踏車的鎖匙時,


日本的阿嬤正從磁鐵上取下一堆歹銅廢鐵,笑顏逐開。

當義大利的小孩驚慌無奈地看著爸爸被眾人責打、嘲弄的時候,
日本的孫子看到阿嬤得意地跟他說:晚上有野菜雜炊可以吃,是河濱免費超商送來的!

閱讀最大的樂趣無非與自己的生命經驗相互交換印證。


讀完最大的感想是:


我母親說,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


佐賀的阿嬤卻更犀利,她是: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來!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Nov 12 Mon 2012 23:11
  • 純真

~~以下來自網路~~





有一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裡走路去上學。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雲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時風吹得更急,不久開始有閃電、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著,甚至被雷打到。



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銳利的劍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沿著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卻發現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並露出微笑。





看了許久,媽媽終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問她說:「妳在做什麼啊?」



她說:「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克里斯蒂安-- 真正的大師是我兒子
 
多看人優點,則你是聚寶盆。多看人缺點,則你是垃圾桶。
 
德國青年卜勞恩,又一次失業了。滿大街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工作。
情緒極度低落的卜勞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將身上最後一塊錢換了酒喝下肚後,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可是,家裡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厚望的兒子”克里斯蒂安”並沒有給他爭氣,他的成績居然比上學期還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說話,便回到自己的房間呼呼大睡了。
當卜勞恩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
他習慣性地拿起筆補寫昨天的日記:
56,星期一,真是個倒霉的日子,工作沒找到,錢花光了,更可氣的是兒子又考砸了,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麼盼頭?
卜勞恩來到兒子的房間,打算叫兒子起床,但”克里斯蒂安”早已經自己上學去了。就在此時,卜勞恩突然發現兒子的日記本忘記鎖進抽屜了,於是他便忍不住好奇,看了起來:
56,星期一,這次考試不太理想,但我晚上將著個消息告訴爸爸的時候,他卻沒有責備我,而是深情地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使我深受鼓舞。我決定努力學習,爭取下次考好,不辜負爸爸的期望。
怎麼會是這樣呢,自己明明是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怎麼變成深情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呢?
卜勞恩好奇地翻看起兒子以前的日記:
55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來越好了,我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請教他,讓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勞恩又是一驚,趕緊拿起自己的日記本來看:
55,星期天,這個該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提琴,本想多睡一會兒,又被他吵得不安生。如果再這樣下去,我非報警沒收了他的破提琴不可。
卜勞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無語,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已變得如此悲觀厭世,煩躁不安,難道自己對生活的承受力還不如一個小孩子嗎?
從此,卜勞恩變得積極和開朗起來。
他日記裡的內容也完全變了:
57,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雖然還是沒哪家單位聘請我,但我從應聘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
我想,只要總結經驗,明天我一定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58,星期三,今天我終於找到工作了,雖然是一份鉗工的工作。但我想,我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鉗工。
他,就是德國著名漫畫巨匠埃‧奧‧卜勞恩。
卜勞恩於1903318日 生於德國”福格蘭特”山區,曾經在工廠當過鉗工,給報刊畫過漫畫,為書籍畫過插圖。
而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連環畫《父與子》。
後來有人問卜勞恩:”聽說您是因為一本日記改變了觀念,並成了大師的嗎?”
卜勞恩說,是的,確實是因為一本日記,但需要申明的是,那個大師不是我,真正的大師是我的兒子——克里斯蒂安。
引用: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保護傘 加國幼童玩遍森林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


 


據《溫哥華太陽報》報導,某個星期三的上午9點,位於科爾伍德(Colwood) 桑斯特小學(Sangster Elementary)後方的一片綠色草地上,幼稚園的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


所有孩童都穿著黑色雨衣雨褲,上衣則搭配T恤或是綠松石色的夾克,他們圍圓圈坐在草地上,把背包堆放在圓圈的中心。


遊戲中探索大自然


早期教育指導者范史東(Erin Van Stone)來為孩子朗讀故事書《謝謝你,小熊》(Thank You Bear)之前,教師洛克比(Lisa Lockerbie)引導學生吟唱歌曲《瞧今天誰來上學》(Look Who Came to School Today)。


洛克比領唱歌曲,成功地銜接接下來的美洲獅安全遊戲(Cougar Safety Game),范史東將美洲獅與熊的圖片藏起來,讓孩子去尋找。


在遊戲開始之前,洛克比發給4歲和5歲孩子各一張圖畫,要他們從畫中找到動物的圖案。一個小女孩問:「你要說什麼,是美洲獅還是熊?」


范史東:「當你喊美洲獅或熊之後,你要吹哨子,有誰可以告訴我下一步要怎麼做?克洛伊。」克洛伊:「跑。」范史東:「不,我們不跑。柔依,你記得嗎?」柔依:「你要轉過身遠離牠。」


范史東:「你要轉過身遠離牠,你答對了。有沒有人知道你轉過身遠離牠時要做什麼?」一名男孩回答:「把自己當成大人,並且唱耶誕歌曲『Jingle Bells』。」


這個活動一部分是遊戲,一部分是安全演練。稍後,他們走入桑斯特小學後方的森林,每個孩子拿一支放大鏡,用來觀察小蟲、草苗、葉子,以及他們在途中發現的任何物體。


對大部分幼稚園學童來說,這類活動可能是罕見又令人感到興奮的旅程。不過對於這批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第1所自然幼稚園的22名學生,只不過是常態活動。


今年每天早晨,無論天氣晴雨,穿過幼稚園旁的皇家大學(Royal Roads University),他們要健行2公里 。他們拜訪艾斯奎摩瀉湖(Esquimalt Lagoon)、停在戶外玩耍一會兒,接著在樹林裡吃點心,到下午才會回到學校稍作午休。


戶外玩耍提升創造力


這是2年的試行計畫,計畫內容引進斯堪地那維亞半島10年前發展出來的森林學前教育模式,在加拿大卑詩省從201210月開始執行,這類計畫已在歐洲、紐西蘭與澳洲流傳。


2010年,負責課程規劃的康塞科夫(Frances Krusekopf)在慕尼黑發現這種教學課程,她讓5歲的兒子尼克(Niko)去參加德國森林幼稚園(Waldkinderg rten)課程。


某一天,他和其他孩子使用削刀製作竹籤,在野地上火烤香腸,隔日他們先從陡峭的山坡往下走,再爬上山頂。


康塞科夫說:「對於4歲的孩子,賦予他們一些責任和獨立是一件美好的事。」正當卑詩省將幼稚園改為全日課程,康賽科夫丟出她想移植德國森林幼稚園到管轄區內學校的想法。「在一些面向上,我的想法從一名感興趣的母親轉換到一名有森林學齡前教育的教育者。」她說。


幼稚園所長康伯吉(Jim Cam-bridge)是一名鐵人三項選手,他也熱愛自然,擔心總是坐在教室的學生、電子儀器成癮的學生、還有被保護過度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他說:「我是一個載著女兒到處走動的父親,許多孩子過著都是高度結構化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如何重新平衡、允許他們以安全的方式自己去探索、去連結。」


於是他同意讓康塞科夫執行她的計畫,康塞科夫亦邀請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的早期兒童教育專家艾略特(Enid Elliot)一起組成專業團隊。


艾略特的研究關注在森林學前教育對兒童健康和學習的影響,已知人們如果在自然中接觸越久,注意力就會高、較健康也較不會焦慮。


「所以兒童如果在室外越放鬆,他們就更願意學習。當然,他們在戶外玩耍會更有豐富的創造力。我認為那些是未來需要的技能,我們需要創意人才。」她說。


環境教育掀熱潮


艾略特和康塞科夫現在是科爾伍德小學的校長,他們召集專家撰寫計畫書,募集到了超過10萬美元(約新台幣293萬)的資金。


這些經費涵蓋聘僱兒童早期教育指導者2年的費用,以及購買學生的雨衣、水桶、放大鏡和請保留區原住民傳授土地知識的費用。


學區決定教室的兩性人數要相當,且保留2個名額給原住民學生,學校也接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與行為障礙的孩子。


這項計畫的試行,使家長漏夜排隊,以確保其子女得以入學。艾略特表示,來自維多利亞大學、卡莫森學院(Camosun College)和皇家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加入團隊,記錄學生在環境中學習的歷程,以及他們的生理與心理狀況。


除此之外,皇家大學將提供一系列的專業發展課程給其他對森林幼稚園教育有興趣的教師。克洛比曾於2011年在英國擔任森林學校的教師,而范史東則會提供第一手資料,呈現自然資源如何運用在幼稚園課程中。


孩子帶著放大鏡走入草叢中,教師指導他們觀賞生物與非生物。學生要能夠辨別兩者的不同,這原本是1年級的教學指標,不過幼稚園的孩子都學習得很好。過程中,學生也必須以感官探索周邊環境的一舉一動。范史東說:「昨天他們聽生物和非生物,今天他們要用眼睛觀察。」


環境教育的價值受到認可,在卑詩省蘇克市的這所試行學校並非唯一。在楓葉嶺(Maple Ridge)市,從幼稚園到7年級的學生加入了環境學校計畫(Environmental School Project),進行密集的戶外活動。而高三學生參加北溫哥華戶外學校(North Vancouver Outdoor School)早在1969年就啟動了。


位於賽特拿島(Saturna Island)的賽特拿生態教育中心(The Saturna Ecological Education Centre)和范尼灣(Fanny Bay)的巨浪社區學校(Beachcomber Community School)也將棲息在自然環境中的住民給納入教學活動。


忍受低溫排隊的家長里查森(Jamie Richardsen)沒有白費力氣,讓5歲的女兒史嘉麗(Scarlett)如願進入就讀,他希望女兒能享受自然,也期待可以有更多學校加入森林學校的教學模式,他說:「我們住在公寓內,我的生長環境至少有個院子或後院森林,許多這個社會的孩子無法擁有這些經驗。」他說。


 


引用自:台灣立報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myblog.yahoo.com/alamge/article?mid=25447&prev=25452&next=25440&l=a&fid=29


我還是偶爾會用 只是不常


當然忙過了 還是要休息 讓身體自我修復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伊斯蘭教是如何消滅中亞和印度佛教的?佛教在中亞和印度是如何消亡的?



分類:Life

2012/11/01 10:32


 






伊斯蘭教是如何消滅中亞和印度佛教的?佛教在中亞和印度是如何消亡的?



bbs.xhistory.net/simple/?t5532.html



伊斯蘭教早在公元8世紀就已傳入印度,當時阿拉伯帝國占領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區(Sind),並以此為基地向印度內陸滲透。但伊斯蘭教大規模傳入印度是從突厥人開始的。公元11世紀,突厥人(此時早已接受伊斯蘭教)入侵北印度,當時北印度已經長期分裂,小國林立,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耗盡了國力,也使人民蒙受深重的災難。突厥人挑選了一個恰到好處的時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消滅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國家,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帝國——德里蘇丹國(Delhi sultanates)。 突厥貴族通過武力征服的方式來傳播伊斯蘭教,其政策遠比當初的阿拉伯人激進。阿拉伯帝國擴張時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納人丁稅就可保留信仰,阿拉伯人在宗教寬容方面遠比基督教國家做的好;但突厥人在印度的行為卻截然不同,他們大肆燒殺搶掠,摧毀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廟宇,強迫「異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同時受到了嚴重打擊,但印度教經過調整和反抗後,與穆斯林征服者實現了妥協,並繼續生存發展;而佛教卻因為種種內外原因,最終在印度消亡。伊斯蘭教可以說是​​踩著佛教的屍體進入印度的。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伊斯蘭教向中亞、南亞、東南亞擴張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蠶食、打擊佛教的歷史。公元8世紀起,阿拉伯帝國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中亞,中亞大部分佛教國家和游牧部落都皈依了伊斯蘭教;公元913世紀,阿拉伯人、突厥人前仆後繼地入侵北印度,並最終導致佛教在印度的絕跡。到了公元15世紀,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馬來亞的穆斯林國家又通過武力征服將佛教和印度教趕出這一地區,在東南亞構築了一個伊斯蘭文化圈。在與伊斯蘭教的對抗過程中,佛教在多數情況下都會遭遇失敗。英國學者渥德爾(Anthony Kennedy Warder)曾說:「佛教教義,尤其是它反暴力的社會綱領……對伊斯蘭教的殘暴作不出直接的回答。」(《印度佛教史》(Indian Buddhism)第十二章第七節「穆斯林的毀滅精神」)這一說法有些偏頗,但也不失為一個有道理的解釋。當時印度大部分國家都支持印度教,只有孟加拉的統治者還推崇佛教,佛教失去了來自上層的保護;而在民間,佛教要么被印度教驅逐,要么與印度教融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此時的佛教既無下層根基又無上層支援,在伊斯蘭教面前缺乏起碼的自衛能力。而「非暴力」的信條根植於佛教思想中,佛教的教義也使佛教徒不可能自己拿起武器、組織群眾來反抗突厥人的入侵。當印度教王公與突厥人堅持對抗,當印度教群眾此起彼伏的起義使穆斯林統治者不得不放寬宗教政策時,佛教徒卻沒有組織起任何像樣的反抗,只有少數僧侶遠走國外,保存了一些古代印度佛教經典。



突厥征服者對佛教和印度教的殘忍是令人髮指的。根據英國學者渥德爾(Anthony Kennedy Warder)的引述,「穆斯林從左邊殺過去,又從右邊殺過來……被征服的人民要么接受伊斯蘭教,要么只有死亡一途。」許多印度教神廟和佛教寺院都在劫掠一空後被焚燒,並在其原址上建立起清真寺。但這種燒殺搶掠對佛教的打擊更大,因為佛教此時主要集中在北印度和東印度的少數繁華地區,突厥人只要佔領這些地區就可以徹底摧毀佛教寺院,消滅佛教的有生力量。而印度教神廟則遍布印度各地,從大城市到小村社無處不在,突厥人無法控製印度的每一個城市和鄉村,自然也就無法根除印度教。更重要的是,印度教的哲學思想和社會綱領已經滲透到印度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外族統治者都必須利用印度教來控製印度。而佛教對印度社會雖然曾有很大影響,但卻遠沒有印度教那麼深;佛教的黃金時期早已過去,現在它的印度社會的影響有限,穆斯林很容易就能將其一舉擊潰。



我認為如果站在伊斯蘭教的立場上,穆斯林征服者對佛教的痛恨也是有理由的,因為佛教教義和儀式與伊斯蘭教違背的地方實在太多。伊斯蘭教的核心教義是「認主獨一」,而佛教卻認為世界萬物沒有創造者和主宰者,一切都是「因緣緣起」所致;伊斯蘭教相信人死後的歸宿是末日復活和審判,佛教卻認為人死後進入六道輪迴,而且輪迴是永遠沒有盡頭的(除非進入涅磐);伊斯蘭教相信真理來自真主的「天啟」(Apocalypse),先知也是真主派來的,佛教卻在認為真理是人參悟出來的(尤其是大乘佛教,認為人人都可悟道成佛);伊斯蘭教最反對崇拜偶像,連禮拜時都只拜「方位」,佛教卻到處樹立並膜拜佛、菩薩、羅漢等的偶像,在穆斯林眼中成為「最邪惡的偶像崇拜者」。總之,伊斯蘭教和佛教之間的鴻溝異常巨大,原先被穆斯林征服的祆教徒(ZoroastrianismMazdeism)、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摩尼教徒(ܡܐܢܝManicheans)等,與穆斯林的共同點都比佛教大(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未必正確)。突厥人(Türk)此時已經變成了狂熱的穆斯林,在排除異己方面遠遠超過當年的阿拉伯人,面對如此異己的佛教徒,他們訴諸極端暴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元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突厥人攻入比哈爾(बिहारBihar)和孟加拉(বঙ্গবাংলাBôngoBangla),印度最後殘存的佛教大寺飛行寺(O-tanta-pu-ri)、那爛陀寺(नालंदाNālan-dā)和超巖寺(Vikrama-sila Vihara)都被洗劫一空,僧侶要么被殺,要么逃逸。這標誌著在印度傳承1700餘年的佛教的消亡。或許佛教消亡的直接原因的確是「對伊斯蘭教的殘暴做不出直接回答」。



在突厥貴族入侵印度時,印度教和佛教一樣受到了打擊,神廟和經典被焚燒,信徒被迫改宗。但正如我在上文中歸納的,印度教在民間的根基和在上層得到的支持遠非佛教可比,穆斯林征服者很快發現要消滅印度教是不現實的。佛教對突厥人的殘暴做不出直接回答,印度教卻可以依靠上層王公和下層平民武裝對抗突厥人,讓他們被迫向印度教做出讓步;佛教集中在少數地區,很容易喪失生命力,而印度教卻根植印度社會的每個角落,也是外來征服者需要依靠的力量。因此印度教從一開始就注定不可能被伊斯蘭教征服,而是會達成妥協。



突厥人在建立德里蘇丹國的過程中,開始對印度教和佛教都採取斬盡殺絕的態度;但此後很快就對印度教採取了比較寬容的政策。這不僅僅是因為印度教徒的抵抗,也是由於德里蘇丹國(Delhi sultanates)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其他內憂外患。成吉思汗(Чингис хаанČinggis qaγanGenghis Khan)正在建立蒙古帝國,蒙古人的兵威如日中天,其前鋒甚至曾經到達印度河流域;另外,中亞的其他穆斯林國家或游牧部落也對富庶的印度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步突厥人的後塵入侵印度。 另外,在入侵的穆斯林中也發生了分裂,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烈,內亂、政變層出不窮。在這種危急形勢下,如果繼續對印度教實行迫害,無異於自殺。因此穆斯林統治者採取了一定的寬容措施,改變了開始時的殘暴政策,改為對印度教徒徵收人丁稅。



必須承認,德里蘇丹國的宗教寬容是很不徹底的,也是不情願的。印度教群眾背負很重的稅收,除了人頭稅外,各項稅率都比穆斯林重;只要有清真寺的鄉村,就不能再建立印度教的神廟;印度教徒在行政和司法體系里基本沒有地位,當不了高級官員;在訴訟時,只要一方是穆斯林,就得按照伊斯蘭教法審判,對非穆斯林顯然不公平。許多蘇丹不是無心打擊印度教,而是沒有能力打擊印度教,因為德里蘇丹國實力有限,許多印度王公只是在形式上臣服而已,離實質的統一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南印度,只有短短幾十年時間歸於德里蘇丹國版圖,其餘時候都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到了德里蘇丹國中後期,蒙古人和帖木兒帝國(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Tēmōr,「鐵」)不斷入侵,蘇丹國​​內部也出現突厥貴族和阿富汗貴族爭奪權力的激烈鬥爭,實際上已經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可以說,德​​里蘇丹國的統治者從來沒有足夠實力使印度伊斯蘭化,甚至沒有實力使北印度伊斯蘭化。 在眾多的印度教王公領地中,伊斯蘭教的影響力實在有限。另外,即使在德里蘇丹國直接管轄的範圍內,伊斯蘭教也不能佔據完全的統治地位。因為整個印度的社會結構是以印度教為基礎的,尤其是在廣大鄉村,沒有印度教就無法維持統治,沒有印度教就無法收稅(德里蘇丹國的稅收系統大部由印度教徒把持)。對於廣大印度農民來說,印度教是他們祖祖輩輩的宗教,雖然它有種姓制度等許多壓迫人民的主張,但這些主張也已經滲透到印度人的骨髓裡去了,是他們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他們皈依伊斯蘭教難度不小。



印度教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這也使它具有異常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它就是以這個優點戰勝了佛教,現在又以這個優點在伊斯蘭教面前得到保全。它可以隨時吸收一切其他宗教的優秀特點,伊斯蘭教的一神思想就深深影響了印度教。其實,印度教從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轉化早在8世紀商羯羅(馬拉雅拉姆語:ആദി ശങ്കരന്天城文:आदि शङ्करĀdi Śakara改革時期就已經開始,商羯羅吸收了佛教中的許多哲學因素,將過去神學理論發展不足的婆羅門教改造為神學理論比較發達的印度教,他的「純粹不二論」(梵文:Advaita Vedānta,天城文:अद्वैत वेदान्त)實際上是一神論的,這也使印度教容易接受伊斯蘭教的一神論。在與伊斯蘭教的長期鬥爭、交流之後,正如馬克思所說,印度教既是多神論的宗教,又是一神論的宗教;既是崇拜偶像的宗教,又是反對偶像的宗教……也就是實質上的一神論和表面上的多神論。表面上的多神論有助於它爭取廣大下層人民的信仰,實際上的一神論則使它的神學思想更加嚴謹,更容易贏得上層知識分子的青睞。從這個角度來看,伊斯蘭教對印度教的發展貢獻還不小,它使印度教變的更加富有生命力了。婆羅門教從佛教中吸收營養成為印度教,而早期印度教則從伊斯蘭教中吸收營養成為更成熟的印度教。



當然,印度的伊斯蘭教也受到了印度教的許多影響,這主要體現在社會綱領上,尤其是種姓制度上。伊斯蘭教本來是講究信徒人人平等的,與佛教類似;但在印度的長期傳播中,也受到印度教種姓制度的感染,尤其是由印度教改宗的穆斯林,許多都保留了他們原來的種姓地位。現在印度次大陸的清真寺做禮拜時,各個種姓的信徒都是分開禮拜,信徒中可以看到明顯的等級差別。這在整個伊斯蘭世界即使不是絕無僅有,恐怕也是非常罕見的。伊斯蘭教的神學思想也和印度教互相滲透,到了莫臥兒帝國(波斯語: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Shāhān-e Gūrkānī;烏爾都語:مغلیہ سلطنت;英文:Mughal Empire)時期終於形成了一種結合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特色的新宗教——錫克教(旁遮普語:ਸਿੱਖੀsikkhī;英語:Sikhism「門徒」)。 現在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可謂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兩大宗教可謂在鬥爭中妥協,在和平中摩擦,達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部分融合。



不穩定的德里蘇丹國沒有使印度伊斯蘭化,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文化交流也沒有充分展開。但在隨後的莫臥兒帝國時期,伊斯蘭教被傳播到幾乎整個印度,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交流融通也更加明顯。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在宗教政策上也比德里蘇丹國的統治者明智許多,在大部分時候都能做到宗教寬容,在莫臥兒帝國前期,印度各大宗教的交流可以說是最頻繁的。但這已不屬於筆者定義的印度中世紀範疇了。當然,中世紀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鬥爭、交流是莫臥兒時期兩大宗教鬥爭、交流的基礎,德里蘇丹國的宗教政策雖然比較偏頗,但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印度各宗教的互相理解。



主要參考資料:



 《印度古代史綱》林承節著 光明日報出版社



 《簡明伊斯蘭史綱》馬明良著 光明日報出版社



 《印度佛教史》Anthony Kennedy Warder 商務印書館



 《我知道什麼?——佛教》商務印書館



 《恒河沐浴——印度教概覽》世界知識出版社



 《摩奴法典》商務印書館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怨恨是一袋死老鼠




 



在盧梭22歲那年的訂婚宴上,他的未婚妻愛麗爾卻牽著另一個男人的手,對他說:「對不起,我愛上別人了。」

呆若木雞的盧梭,在親戚朋友詫異的目光中無地自容。

這是莫大的羞辱!

經過良久的思索後,盧梭決定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家鄉,開始了流浪生涯,從瑞士到德國,再到法國……他發誓將來一定要風風光光地重返故地,找回自己丟失的尊嚴。

30年後,盧梭回來了,雖然兩鬢斑白,但他已經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

有位老朋友問他:「你還記得愛麗爾嗎?」

「當然記得,她差一點做了我的新娘。」盧梭微笑著回答,一臉的輕鬆。

老朋友:「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貧困潦倒之中,靠親戚的救濟艱難度日。上帝懲罰了她對你的背叛!」

盧梭:「我很難過,上帝不應該懲罰她。我這裡還有一些錢,請你轉交給她,不要告訴她是我給的,以免她認為我是在羞辱她而拒絕接受。」

「你真的對她沒有絲毫怨恨嗎?當年,她可是讓你丟盡了臉啊!」

盧梭:「如果我提著一袋死老鼠去見你,那一路上聞著臭味的不是你,而是我。怨恨是一袋死老鼠,最好把它丟得遠遠的。如果我怨恨她,那這些年我豈不是一直生活在怨恨之中,得不到快樂?」

盧梭從口袋裡拿出一些錢遞給朋友,說:「希望這些錢能幫助她擺脫困境,生活得好一點。」

是啊,怨恨是一袋死老鼠!面對怨恨,如果我們能坦然相視,寬容一笑,就會找到快樂的源泉。
引用:http://ibook.idv.tw/enews/enews721-750/enews746.html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裡收藏著一種愛,叫「家庭作業」
孩子的作業,睡覺前寫完就好
大人的作業,一輩子也寫不完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