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身心靈 (404)
- Feb 09 Wed 2011 21:24
兩塊出差錯的磚
- Feb 05 Sat 2011 20:14
除了"深吻做愛聽音樂可增強免疫力"~~還有很多增強免疫力妙方
深吻做愛聽音樂 增強免疫力
中國時報【潘勛/綜合報導】
大家都曉得抗氧化劑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天天服用維他命C,奉行不渝,但還有其他袪病延年的撇步嗎?彙整專家的意見,深吻做愛、聽音樂等七大妙招也可有效預防疾病。
★深吻(若性致來了,就做愛):沒錯,深吻可以幫你治感冒,殺病毒。藉著互換細菌,你實則增加身體的天然抵抗力,提升免疫系統。當然,這不意味你該四處找人亂親親。
加把力去做愛吧!經證實,做愛可以增加體內A型免疫球蛋白的產量,協助消滅致病原。
★聽音樂:研究顯示,聆聽爵士樂、「藍草音樂」、輕柔搖滾等音樂卅分鐘,A型免疫球蛋白也會增加,碰到某些最容易導致生病、緊張的時刻,更是如此。即使關掉音樂,體內還是會再製造A型免疫球蛋白卅分鐘。
★快走,但別跑步:研究發現,一星期快走四十五分鐘達四天以上,可以改善免疫系統,而就算生病,病期也會縮到最短。但別跑步,過度使用身體(尤其你已覺得有點不適)真的會讓你發病躺到床上去。
★別用力擤鼻涕:你已經生病,覺得鼻子裡鼻涕塞住,要提醒自己克制衝動,別一口氣把鼻涕擤掉,不如用解鼻塞藥,或者左、右鼻孔分別小力地擤掉,原因是同時用力擤兩個鼻孔會把鼻涕推進靜脈竇,病勢有更沉重之虞。
★讓身體溫暖:研究指出,生病時坐在三溫暖的烤箱,跟喝大量開水一樣,能把感冒病毒驅出體外。
★避免乾燥炎熱的環境:沙漠型的乾燥空氣是感冒病毒孳生的溫床,原因是病毒在除濕後的空氣更能存活,因此空氣傳染的疾病更無法解決。家中有人感冒嗎?別開除濕機。
★喝咖啡等熱飲:病毒會在人體內蟄伏約三天,直到你的身體敗給它為止。喝熱飲(包括咖啡)可以協助把病毒由口部刷進胃裡,胃有胃酸,病毒無法孳生。
不喝咖啡嗎?喝雞湯、茶或只是熱水都有相同效果。病毒喜愛蟄伏的另一個地方是鼻子,做鼻管沖洗,甚至用棉花蘸藥用酒精擦拭鼻孔,都能先發制敵,殺死病毒。
- Jan 29 Sat 2011 13:00
研究:基因護持__美國黑人心臟比較強
研究:基因護持 美國黑人心臟比較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28/16/2llow.html (路透華盛頓27日電)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部份美國黑人與身俱來的1種基因,可以保護他們免於罹患心臟病。 大約有1/4美國黑人有這種基因,如果他們夠幸運能同時遺傳到來自父母的各1組基因,他們得到心臟病的風險是其他黑人的1/10。 但只有遺傳到一組基因的黑人,得到心臟病、動脈阻塞以及其他心臟病症狀的機會是1/5。 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人類基因學期刊」(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巴爾的摩(Baltimor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 University)的貝克(Diane Becker)在聲明中表示:「我們首先證實遺傳與美國黑人得到心臟病的關連,這兩者的確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相同基因在日本、南韓、歐洲以及其他國家的人身上已有相關研究,但關於黑人的基因研究則寥寥可數。(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000128 邁克王子批: 因為黑人喜歡鼓聲 喜歡這種蹦蹦跳跳的音樂
http://tw.myblog.yahoo.com/c5325521-2009/article?mid=47882 |
- Jan 29 Sat 2011 12:50
葡萄糖胺怎麼選?八大問題一次搞懂
號稱對骨頭好的保健食品滿坑滿谷,有吃的錠劑、也有喝的,有的低鈉、有的低糖…,令人頭昏眼花,穿藥師衣服的人又叫你買這不買那,究竟該怎麼辦才好?
假日到大賣場逛,想到物理治療師建議我要補充葡萄糖胺(Glucosamine),讓膝蓋軟骨有較多的潤滑液,緩解疼痛,就順便繞到產品特區,卻被眼前的景象嚇到了。
產品排滿整面牆,不同廠牌的櫃姐分別鼓起三寸不爛之舌猛推銷:A牌宣稱是最天然的萃取物、無糖、原裝進口;B牌強調是低鈉,還添加鈣,可預防骨質疏鬆;C牌添加了櫻桃、鳳梨酵素,口感甜、沒藥味……
我忙著在堆得像座高山的各廠牌前走來走去,試喝、比較內容物,櫃姐還幫我打電話回總公司問什麼是天然的萃取物,挑來選去,花掉我半個多小時,最後兩手空空離開,因為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選。
快要走出賣場前,又在新品區發現國內某大廠推出錠劑葡萄糖胺,這下我更苦惱了,到底用喝的比較好還是吞顆丸子較有效?
經常到偏遠地區做用藥指導的亞東醫院藥師許嘉芬說,像我這樣困擾的民眾可不少。
曾擔任美國梅約醫學中心臨床研究員、目前在北醫攻讀保健營養學碩士的雙和醫院骨科病房主任邱彥碩猛搖頭,他憂心葡萄糖胺被過度廣告、過度強調療效,天天有門診病人來問到底哪一種最有效。
Q1.藥用級的比較有效嗎?
根據不同製劑,葡萄糖胺可分成「硫酸鹽類」、「鹽酸鹽類」和「乙醯葡萄糖胺」。以硫酸鹽類為主成分的葡萄糖胺(例如維骨力),目前被衛生署列為非處方用藥;與其他兩類的葡萄糖胺被視為營養補充品,在一般藥妝店、大賣場可買到。
被列為藥品級的產品比較有效嗎?「不見得,」邱彥碩不贊成用藥品或食品級去分類硫酸鹽或鹽酸鹽類葡萄糖胺,因為有些廠商不願送審列為藥品,就可以「保健食品」之名,在更多地方販售;有些廠商則為了搶攻健保大餅,送審核准為藥品就可宣稱療效。即使被歸類為藥品級的硫酸鹽類葡萄糖胺,使用上仍有爭議,有些醫生贊同使用,有些醫生認為不需要,有些醫院甚至沒有進貨。至今研究結果仍不一致,有些顯示有效,有些沒有效。「葡萄糖胺只能稱為營養補充品,約三分之一的初期膝關節炎患者有效,只能說可減少發炎、緩解症狀,而不能說可治療發炎或可預防關節老化,」邱彥碩分析歸納眾研究後給結論。美國骨科醫學會(AAOS)的臨床建議指引中,並沒有非常建議使用葡萄糖胺,因為療效有限,如果非要使用,適度補充即可。
Q2.可是隔壁的王大嬸說吃了有效,媽媽也想吃?
如果經濟許可,醫生們也不反對病人買來服用。因為葡萄糖胺是人體可自然合成的物質,可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膠原蛋白與蛋白多醣,幫助修復受損的軟骨組織,使軟骨吸收足夠的潤滑液,維持骨關節健康。只是隨著老化,體內葡萄糖胺的合成變慢、變少,趕不上分解的速度,影響關節內細胞的新陳代謝,關節因而出現僵硬、發炎甚至疼痛,很多人想透過攝取葡萄糖胺來補體內的不足。但醫生提醒,不要過度神化葡萄糖胺的療效,以為愈貴的愈好,應該多觀察使用情況。「使用12個星期,感覺有效就可繼續服用,如果感覺沒效,就不用浪費錢了,」美國馬里蘭大學免疫風濕系教授侯博格(Marc Hochberg)建議。所以,下回如果有穿著藥師服的人要你換別瓶試試,小心,別上當了。
Q3.該選單方或複方產品?
「愈單純的愈好,」邱彥碩說,葡萄糖胺主要是照顧關節軟骨,有些加了鈣、鎂、錳或維他命D宣稱可照顧硬骨,問題是,經過消化道被分解後,身體能吸收的有限。以添加軟骨素來說,「口服經腸吸收率約僅10%,」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王光永說。有骨質疏鬆者想一併解決所有問題,「選擇加鈣的也是可以,」但如果沒有骨鬆問題,就未必需要,亞東醫院藥劑部組長梁雅富認為,非必要或預算有限時,建議選擇的產品成分愈單純愈好。至於宣稱天然的就最好,目前也缺乏系統性研究證實。邱彥碩認為,就像維他命,只要成分比較純、沒有雜質或重金屬,天然或合成的都一樣,「不要太執著『天然』,被廠商賺價差。科學中藥也是經過提煉與合成啊。」
Q4.如果吃了有效,長期使用葡萄糖胺安全嗎?
「葡萄糖胺不是藥品而是食品,國外的研究顯示長期吃對人體是安全的,」邱彥碩說,偶有些人出現腸胃道不適、水腫或頭痛、失眠等副作用,但症狀不嚴重。即使對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也獲得證實。發表在2003年《內科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葡萄糖胺並不會造成血糖升高。
Q5.多少劑量才夠?
貪多嚼不爛,補充任何營養素都需考量身體可吸收率。根據醫界臨床觀察,葡萄糖胺(不論硫酸鹽類或鹽酸鹽類)一天的建議量是1500毫克,飯前15分鐘使用,吸收較好。有些研究顯示合併使用軟骨素有加乘效果,軟骨素一天的建議量則是1200毫克。
Q6.液體的比錠劑的好?
「不論液態或錠劑,效果一樣,」醫師或藥師不約而同表示,能否吸收是看分子結構大小,跟產品型態無關,更且,任何型態的食物進入胃內會被消化分解,下場一樣。如果有吞嚥困難或不敢吞藥者,可選液態的產品,但「因為液態比較不好保存,且為增進服用時的口感,通常會添加防腐劑及矯味劑(蔗糖),」藥師梁雅富提醒。
Q7.慢性病患者挑選的原則?
鈉、鉀含量過高,對心臟與腎臟會造成負擔,建議高血壓、心臟病或腎臟病患者選低鈉的葡萄糖胺。即使選低鈉,仍要控制鹽分攝取,如果本來就吃很鹹,「就算選低鈉的葡萄糖胺,還是活在高鈉的環境中,」亞東醫院藥師許嘉芬提醒。平常多自我監測,可以壓自己的腿觀察變化,鈉攝取過多容易腳水腫;高血壓患者最好天天量血壓;糖尿病患者則要注意血糖的變化。退化性關節炎者如果同時在做化療,建議避免服用葡萄糖胺,因部份化療藥品與葡萄糖胺會產生交互作用,梁雅富藥師還提醒,葡萄糖胺也可能會影響可邁丁(Warfarin)的抗凝血作用,建議併用前諮詢醫師或藥師。
Q8.素食者可服用嗎?
蝦蟹殼粉是製造葡萄糖胺的原料,嚴格吃素的人最好避免。可多攝取膠質含量高的食物,像木耳、海帶、秋葵、山藥、納豆;至於豬皮、雞冠、蹄膀,膽固醇太高,不利健康。經常被問該吃什麼,自承頗受困擾的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骨科醫師許家禎認為,應回到基本面,當膝關節發炎厲害,應該先阻斷發炎,先休息,然後適當運動。有些人因為疼痛不敢動,關節反而容易攣縮,建議可做柔軟伸展操,或低衝擊性的有氧運動,例如健走。更重要的是控制體重,減少膝關節負擔。看來,單純想靠一瓶葡萄糖胺解決關節問題,可能會讓你失望了。
Tip:護關節 更有效的撇步
骨科醫師們建議,保養膝關節最好的方法是少蹲、少跪、少盤腿,以減少膝關節彎曲的動作,再加上選對運動,可有效減緩膝關節疼痛。美國骨科醫學會指出,適度的有氧運動能強化關節力量與活動度,例如游泳、水中走路、散步、快走、騎腳踏車。如果懶得外出運動,「在家訓練股四頭肌(大腿四頭肌)也是好選擇,」雙和醫院骨科病房主任邱彥碩熱切呼籲。邱彥碩建議,隨時有空都可做,每天努力做滿150~200次,大約兩星期內會有初步成效,1~3個月內疼痛症狀可獲得改善。
臥姿訓練:平躺在床上,單腳伸直抬高,腳跟離床高度約30~40公分,腳底板儘量回勾、腳背朝向自己,這可讓大腿肌肉繃緊用力,維持5秒後放下,換另外一隻腳,重複做30次。
坐姿訓練: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腰部貼著椅背,可減少腰部懸空產生的腰痠背痛;單腳伸直平抬,腳底板儘量回勾,腳背朝向自己,讓大腿肌肉(股四頭肌)繃緊用力,維持五秒後放下,換另一隻腳,重複做30~50次
引用自: 談骨說筋 Geant Orthopaedics 傑安診所 骨科醫學 TEL 05-631-2312
- Jan 27 Thu 2011 22:42
老伴! (很重要 !!)
親愛的朋友們 感謝你們一直都是我的好老伴
根據這篇的測驗 我的老伴超過20位 "銀髮生涯非常充實"
網路文章如有侵權請告知
過去,「老伴」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是孩子的爹娘,如今,社會價值觀在演變,加上老年喪偶的情形也不在少數,「老伴」應該擴大為泛指可以「老來作伴」的親朋好友,不再單指家中的老夫老妻 。
廣結老伴 熟齡生活更精彩 吳娟瑜
有一晚,我應邀至一家企管顧問公司做「壓力管理」的演說,一位董事長級的銀髮長輩引起我的注意,因為在場都是三、四十歲,被工作任務、家庭責任壓得快喘不過氣的青壯年上班族,怎麼冒出了一位悠哉悠哉,卻又認真參與的老人家。
「我是怕得老人癡呆症,所以出來上課啦!」開口的是一位親切風趣的長輩,年約70 餘歲,可是講起話來鏗鏘有力,走起路來也精神奕奕,原來他是同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吳重憲先生。
「哈!我很愛吃你們家的鯖魚罐頭哩
!」我馬上想到他們家的知名產品,又覺得機不可失,現場學員豈可失去一個向智慧長者學習的機會?
於是邀他上台,果然,在短暫分享的幾分鐘內,全場學員的眼睛都亮起來了,因為一位集家庭、事業成功的企業家,他的人生故事真是值得挖寶哩!
像吳董事長這樣的銀髮長者在我們生活周遭比比皆是,他們不見得家財萬貫,不見得位高權重,但他們努力面對人生,認真過好每一天的態度,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我認識一位銀髮阿嬤,每回到森林公園運動,幾乎都會見到她的身影,已 70 餘歲的她,體型瘦削矮小,走起路來有點不穩,但她總是快步向前、笑臉迎面和路過的人打招呼,看到她如此開朗樂觀,
又見到她風雨無阻地運動,真佩服她為「活得久,還要活得好」
做了最好的見證。
問題是,我們的周遭似乎還有不少鎮日唉聲嘆氣、走不出家門的銀髮長輩,自從兒女成家、自己也進入退休生涯後,突然之間,日子捲入了日復一日、單調又無趣的空虛與單調。
銀髮族 ~ 也需要生涯規畫
其實,銀髮族也該對未來二、三十年的黃金歲月做生涯規畫。年輕的時候,生涯規畫著重在工作規畫、財富規畫、親情規畫、成長規畫,比較無法兼顧健康規畫、休閒規畫、社會服務規畫。退休後,健康規畫成了首要目標,然而,多數人仍疏忽休閒規畫、社會服務規畫。
有位銀髮長輩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最佳典範,在她退休後,生活仍然豐富,攝影、繪畫、旅行、聽課、和好友見面佔滿了她的生活,
我曾經好奇地問她:「您不用幫忙帶孫子、孫女嗎?」她瀟灑地告訴我:「那是兒女的事,我光是自己的事就忙不完了。」
簡而言之,「生涯規畫」是需要終生進行的,只是在不同階段需要
做優先順序的調整,而「老伴」這個概念,對進行生涯規畫的銀髮族而言,也需要做更開闊的思考。
請問: 您有幾個老伴?
「 老伴」在銀髮族的世界裡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兒女們忙碌的忙碌,離家的離家,身旁是否有幾位談得來的陪伴者成了不可忽略的事。
過去,「老伴」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是孩子的爹娘,如今,社會價值觀在演變,加上老年喪偶的情形也不在少數,「老伴」應該擴大為泛指可以「老來作伴」的親朋好友,不再單指家中的老夫老妻 。
銀髮族一定要走出家門、走進社區、參與社會的脈動,更重要的是去結交「老伴」,
哪些人可能成為你的老伴呢?
1. 原生家庭的兄弟姊妹;
2. 家中的兒女和孫姪輩的年輕人;
3. 過去的同事、同學;
4.社區的鄰居;
5. 成長課室的學員;
6. 宗教團體的教友;
7. 來探望的社工員或志工。
建議您花個 5分鐘,列下您目前相處中「老伴」的數目,如果至少有 20位,表示您的銀髮生涯「非常充實 」。如果至少有10 位,表示您的銀髮生涯「相當充實」。如果只有 5位左右,那麼一定要有危機意識 ,因為支持網絡越薄弱,銀髮生涯「不夠充實」,日益退縮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每天早上醒來,想到大伙兒要去『玩』,就是很開心!」
一位過去非常「黏」老妻的銀髮伯伯,終於聽從老妻的建議,參加「吃喝玩樂派」社團,他笑呵呵地說:「我的生活一下子多了 20多個好朋友,幾乎都是夫妻檔,今天去爬山,明天去看畫展,後天去吃民間小吃,大家輪流安排,錢又不用花費很多,生活變得充實多了。」
原來,「老伴」是多多益善,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練和生活智慧,當彼此擦出生命的火花時,那種笑聲、招呼聲和分享的話語,在在刺激著身心的活力哩!
記住哦!「老伴」不能只有一個!看看四周吧!
- Jan 14 Fri 2011 12:12
3idiot 值得省思的教育制度
在這裡可以看到這部印度片的三個精采片段
還有更精采的 我覺得更應該去看完整的電影
印度 畢竟是個不可思議的國家 可以拍出這樣不可思議的影片
看了這部片子片段 就讓我想起前天貼的 那些教授們 不只洪蘭和李家同
包括我自己 這樣愛啃書的人
劇情簡介 : http://iloveandylinda.pixnet.net/blog/post/31910135
- Jan 12 Wed 2011 23:39
沒有邏輯,也可以當台大教授?
我個人對李家同 洪蘭的作品都很喜歡
但是我去聽過李家同的演講 就很不能忍受他的唱高調 自以為是
崇古而非今 要不得 麗思
李家同、洪蘭或許多腐朽了的所謂教授,很常擔憂學生不念經典、被庸俗化:
老師就不教莎士比亞,學生對傳統經典缺乏興趣,只會讓大學日漸庸俗化。
這些老傢伙的用詞未必相同,
但說起來就是「新貨=膚淺=庸俗」的論調,
這種論調做為個人品味當然沒問題,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愛的文本,
我也認為許多新的文本紙屑不如、根本不值一看,
反過來說許多人覺得所謂經典實在太無聊、看了就會睡著,也無所謂吧?
然而,「新貨=膚淺=庸俗」一旦由教育者來講,問題就大了,
比方說新聞內的黃教授,
他能否以科學或邏輯語言來證明莎士比亞比《哈利波特》高級?
恐怕是不能的,
甚至,更簡單的問題:不學莎士比亞、改學《哈利波特》又有什麼壞處?
他恐怕還是答不出來的,至少不能合乎科學或邏輯的方式來回答,
而《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在作者在世時的角色,
還不就是跟《哈利波特》類似的「大眾文學」?
憑什麼以前的大眾文學可以研究,現在的就變成庸俗了?
這麼沒有邏輯、發言又不用大腦——如果有用,那更糟糕!——當什麼教授啊?
是說,這似乎是社會的必然,
許多不過生對了時代、活在當下未必那麼有本事的傢伙坐到了高位,
所以能以其「高度」發表各種謬論批評後進,甚至將黑手伸進制度箝制他人,
對這類老朽之人,真的不得不慎啊。
引用:http://woosean.pixnet.net/blog/post/26380315
- Jan 08 Sat 2011 13:07
女人一掉淚 男人就萎了 ????
我才不管男人 的反應 想就哭 麗思
以國最新研究 女人一掉淚 男人就萎了 可治攝護腺癌台醫師:沒根據
【陳家齊、甯瑋瑜、張瑞振╱綜合報導】許多陳腔濫調的劇情常出現,女人失戀痛哭一場後,投入安慰她的男人懷抱,結果天雷勾動地火。但這可能只是作家們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以色列最新研究指出,單單只是女人眼淚的氣味,就足以讓男人性趣缺缺。
美聯社昨報導,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中心(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先讓一群女性志願者看催淚電影,蒐集她們的淚液後,讓完全沒有看到女人哭泣的男性受試者嗅聞。科學家讓部分男性聞眼淚,另一批男性聞普通生理食鹽水,同時請他們觀看女性臉部照片以及電影,測試並詢問他們的反應。
愛哭鬼較不性感
科學家原以為聞到女性眼淚會引發男性的同情心,例如看電影時更容易落淚,或以為照片中的女性比較惹人愛憐。但結果出乎意料地顯示,聞到眼淚的男人性慾大幅降低,會認為照片中的女人比較不性感。驗血發現他們體內的一種男性荷爾蒙──睪固酮(testosterone)含量顯著降低。科學家表示,包括攝護腺癌等一些因為睪固酮引發的疾病,未來說不定能藉女人的眼淚成分來治療。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常務理事、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認為該研究並無根據,甚至匪夷所思,「如果真是如此,太太若是愛哭鬼,老公不就不容易有性慾。這在研究與臨床上都不成立。」簡邦平說,睪固酮作用是慢性的,以色列研究者認為女性眼淚中的化學成分,能降低男性睪固酮,立即影響情慾,是不了解睪固酮運作,而把女性眼淚作為攝護腺癌療法的新方向,更是天馬行空。
謝麗金:增情趣
「補教人生」女主角陳子璇曾在記者會流下混合睫毛膏的黑色眼液,她昨未接電話,但男主角高國華說:「女人哭,當然要趕快安慰她,怎還會想到要做那檔事呢?男人不要一直為自己,也要懂得去照顧別人的心情。」已婚2年的藝人謝麗金則不認同研究,她說:「女人哭是紓解壓力,男人安慰是憐惜,這樣可以增加生活情趣,激發男人的性慾。」
報你知 女人眼淚氣味 降低睪固酮量
以色列科學家發現女人眼淚氣味,可讓男性體內的睪固酮含量降低,希望找出其中成分來開發攝護腺癌新藥。
衛生署統計,攝護腺癌好發60、70歲以上男性,居國內10大癌症死因第7位,每年新增2千多人,死亡近千人。台灣男性學醫學會常務理事、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說,攝護腺癌可切除攝護腺與摘除精囊並搭放射線治療。
末期患者則需進行荷爾蒙療法,將男性荷爾蒙──睪固酮降到最低,如切除睪丸、注射或口服女性荷爾蒙或抗雄性素。副作用有易產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廣型肥胖,缺情慾、失眠、提不起勁。
- Jan 06 Thu 2011 00:19
把憂鬱留在沙灘上
把憂鬱留在沙灘上 | ||
|
引用:http://ibook.idv.tw/enews/enews421-450/enews434.html |
我曾經自以為瀟灑的 一個人去海邊吹風賞景
但是周圍的人都用怪怪的眼神看著我~~
好像我會跳海自殺 ~~~~ 麗思
- Jan 03 Mon 2011 22:02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今天有位好友說: 你應該已經是 寵辱不驚了
讓我忽然對自己 也對他的人生體悟肅然起敬
對自己 倒不是我已經達到那境界 而是因為那正是我要修持的目標
只是我沒想到用這樣貼切的成語來表達
我每天情緒 喜怒哀樂 嗶嗶啵啵跳
生活好像是張彈簧床 別人動一下 我的情緒就跟著彈跳一下
好在那波動的幅度還沒失控
民間故事:寵辱不驚 淡泊平
引用: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6/1/20/52074.html
【明慧學校】唐朝時,有個叫盧承慶的人,字子余,幽州涿人。他在朝廷擔任“考功員外郎”,就是負責考核官吏的業績功過。
有一次,一艘運送糧食的船隻發生事故沉沒了。盧承慶為負責此事的官吏考績時,把他定為“中下”等級。把這一決定告訴了此官吏,沒想到這個官吏沒有絲毫的怨恨和不高興。
後來,盧承慶想到,船隻沉沒是意外事故造成的,並非全是這個官吏的責任,於是為此官吏更改為“中中”。這個官吏知道後,仍舊非常平靜,並沒有因此就感到欣喜。
盧承慶見這個官吏能夠如此寵辱不驚,對其大加讚賞,於是將其考績定為了“中上”。
寵辱不驚,意思是無論是受寵還是受辱都平靜自若,能夠將得失置於度外。能夠做到寵辱不驚,想必肯定是心胸開闊,有度量,淡泊功名利祿之人,這可能就是盧承慶對此官吏讚賞有加的原因吧。
人生在世,必然有得也有失,有榮亦有辱,能夠以隨其自然、淡泊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就像古人說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才是一種“超塵脫俗”的高境界。
- Jan 02 Sun 2011 20:22
錢花得巧 才能買到快樂
中國時報【潘勛/綜合報導】
錢到底能不能買到快樂,一直是個爭議話題。然而研究人員長久以來便瞭解,有錢確實能讓人快樂;但是研究快樂的專家也發現:「經驗」比「物質」,更能讓人喜悅。最新一項研究則提出三項創見,教您如何聰明花錢,用有限的金錢作最有效的運用,不必成為億萬富豪也可以長保快樂。
第一是貴量不貴精。與其苦苦存錢六個月,才到城裡最棒的餐廳揮霍一次,不如經常去鄰近您最愛的小吃店吃東西。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不管您是大肆採購,還是小買小進,所取得的快樂都一樣,而且最後也都會消退。因此,不如常常花小錢買快樂,增加快樂的頻率;不要刻苦積攢,久久才花大錢享樂一次。
第二是跟流行。您不曉得什麼能讓您快樂嗎?瞧瞧四周,看大家現在最風行什麼,如最賣座的電影或最熱門的餐廳。
人對自己的品味總是太孤芳自賞,其實很少有人真的那麼獨特,因此流行是很好的指標,如果大家都說讚,其實應該也能讓您享受到快樂。
第三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多和朋友們出去玩,別老是一個人形單影隻。芝加哥大學學者發現,團體休閒娛樂的經驗,可以降低寂寞感,擴大社交網,兩者合在一起,可以為人生帶來更大樂趣。
- Dec 28 Tue 2010 13:10
老先生殺妻事件引發之聯想2~~老人照顧老人或病殘子女
網友對上一篇的回應 提出了一個個案狀況 我不知細節 也不完全針對此個案 就依一般狀況做了下列的回應 |
我想你的問題最難的部份就是: 父母和弟弟各有想法
最客觀理性的處理 應該是先向社會局求助 由社工介入
經一段時間的互動 觀察 了解家人各方的需求和資源
安排諮商 訪視 引進社會資源 再擬定可行方案
如果經過這些都還沒辦法有處理問題的共識
那就是誰出錢 誰出力就由誰做決定
不出錢不出力的 就沒有七嘴八舌的權利
至於當事人 如果不配合也無法強制他配合
當然後果只好自行承擔
這就是人生的一些無奈
或者用宗教的說法是個人的果業宿命吧
那就只好把問題交給老天爺了
有國外的朋友來函:
其實我們這兒也有一些台灣來的人
父母在台灣不但很少回去探親也很少打電話
甚至於公開罵自己的父母的人也有
行為令人髮指 這又要怎麼説呢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很多事是外人不解也幫不上忙的
我的回覆:
我這幾天腦子都在思考這個老人問題的各個層面
我不認為有哪一個人是唯一 必須被責怪 包括孩子和當事人
因為事情絕對不是單一因素 也不是單方面可以負責
是各種因緣 長時間的糾葛產生的結果
真是悲傷
我對另一網友的回應:
真的不是每個老人都是寶
我們只能盡力而為
當遇到的父母不是我們能力所能負荷
只有求助 可惜社會福利資源 (包括政府與私人慈善機構)
似乎都不夠積極或資源不足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還有當事人 有時真的是大麻煩 如果兒女為要應付他們非理性的需求或情緒暴力
可能先垮掉的是兒女
這是我們社會的共業(或說共同責任) 希望大家更能一起協助承擔
- Dec 27 Mon 2010 23:18
王老先生殺妻事件引發之聯想1 ~~ 部落格與安樂死
蘋兒在我上篇轉貼新聞事件中回應:
子女在國外, 但老先生有在部落格談安樂死, 這是子女的疏忽
我的回覆:
安樂死的問題
我想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在國外有甘冒違法的風險專門施行安樂死的醫生
生意好的不得了
好像有一陣子 哪個國家通過安樂死合法化
許多外國的人都去預約
(所以後來又取消了)
可見安樂死是許多人的願望
只是王老天生的做法 是殺人 而不是安樂死
我覺得長期老年獨居的惶恐(我自己都有一點點了)
他或許也有異常的精神狀況或偏執的人格 (純屬猜測)
關於 王老 先生在部落格表明要執行安樂死 卻沒有得到回應
是我覺得最遺憾的部份
一是他的子女 人在國外 難道不知道
爸爸有部落格是王老先生沒告訴孩子嗎?
我的親友兒媳都知道我有部落格 只要有在用網路的
都三不五時上來看看 所以他們都知道我的生活概況 和我所思所為
不管在住在日本美國 在澳洲紐西蘭 在加拿大
所以當他們發現我的格子出現有病痛 有事件 有低潮
電郵 電話 skype 就連番進來關心
住在高雄的甚至就來我家 看看狀況 看看是否需要幫忙
二是老先生 部落格訪客雖然不多 總有去點閱的
如果沒看到他安樂死相關的PO文也就罷了
如果看到PO文卻沒回應 實在很遺憾
前陣子 我的格子來了一位陌生訪客
在文章回應上隱藏寫著: 是不是上吊一定會死
我就緊張的不得了 趕快回應: 如果老天還不想要你 怎樣都不會死
然後又去他的格子了解他的狀況 感覺他有困境
所以在他留言板上隱密留言 告知我的助人工作背景和電話 請他趕快連絡
他在兩三週之後才出面傾吐困境 來來去去談了好幾回
我也運用資源提供必要的協助
接著不久他又有第二個難題 互動來來去去數回
我也提供可行的資源和心理建設
老人家上網頁 排遣孤寂必是動機之ㄧ
如果有願意回應 表達關心 傾聽他的問題 疏導他的情緒
或許就可以免去一樁不幸事件
蘋兒的回應 提供非常寶貴的社會資源資料 老人家們(包括我自己) 和家中有老人病殘的
都可以努力尋找資源 運用資源
蘋兒於2010/12/28 11:38 回應
這就是部落格的好處了
可以發揮社會資訊 格友互助功能了
下列是社會照顧的資訊:
台灣社區照顧協會現有2,498名服務人員從事居家服務工作。
居家服務有三種:家事管理服務、老人居家陪伴服務、居家照顧服務
家事管理:
專業家管員為您提供清掃收納、膳食料理、洗衣整燙、購物、學童接送陪伴等全方位服務,打造優質居家環境,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老人居家陪伴:
愛心陪伴員提供長者溫暖貼心的服務,讓不在長者身邊的家人更放心。
居家照顧:
專業訓練合格的照顧服務員提供妥善細心的照顧,減輕您照顧家人的壓力與負擔。

- Dec 27 Mon 2010 21:54
王老頭的部落格~~談安樂死 獨居老人的惶恐
部落格: http://city.udn.com/61613/4305139?tpno=0&cate_no=0
論壇:http://city.udn.com/61613/forum
A987=U7- 獨居老人的惶恐 JCW 2010/11/27. NoDerives (ND) Creative commons Copyright. ▽ External Link ▽ (1). My forum: http://city.udn.com/61613/forum (3). ISBN: http://city.udn.com/65088/forum (2). My blog: http://blog.udn.com/jcwang00/article (4). It’s fun: http://blog.udn.com/jctheoldman/article (5). Windows Live > Office ---------------------------Translate多語言翻譯器 ---------------------- 王老頭與老妻是一對獨居老人。 獨居老人有單身獨居和雙棲獨居之別;王老頭伉儷屬後者。 單身獨居和雙棲獨居各有利弊;一般說來,單身獨居比雙棲獨局更為孤苦。 獨居之苦是乏人照料;七老八十的還要衣食住行一手包辦,原已力所不逮,身上有病痛或囊中空乏者當然更甚。 *** *** *** *** 王老太婆罹有帕金森氏症:兩、三年前,左眼皮下半不時跳動,去年變得行動遲緩。她原患有輕度的坐骨神經痛,在就醫。因神經內科醫師對眼皮跳和行動遲緩的治療不見效而眼科醫師認為眼皮跳並非眼睛有病變(王老太婆兩眼皆曾患青光眼,且曾手術冶療白內障,手術極成功),有心無力對症下藥,乃轉赴台大求診。求診是先就診於老人醫學科(一般內科),經各項檢查後疑是帕金森氏症,指定轉診於神經內科(台大的神經內科設有帕金森氏症的研究中心)。 帕金森氏症是迄今無從根治的未明病症,所謂醫治僅是減輕並延緩其發展。王老太婆尚在發病之初,所以除眼皮會跳和行動遲緩外,尚無震顫症狀;最明顯的是極容易往後傾倒 ----- 她站著,你用手輕輕扳她,她就會不自由主的向後退並傾倒;這也是醫師診斷時患者最明顯的反應。其他就是手腳趾、四肢及腰幹彊硬。不予治療、任病況發展、嚴重時四肢至全身會震顫,外加搖頭和言語不清。 就因她行動有此不便,月前中秋前日半夜起床時摔了一跤,致左股骨裂斷,在中秋節開刀裝了四支鋼釘。所幸手術成功,今已出院在康復之中。其後遺則尚不明。 因此,王老頭我告訴大家的醫療等有關事項是親身經歷過的,非比一般人的僅憑觀察、聽聞、推測、想像。 而且,老年人的感受又豈是年尚未老者所能瞭解及表達? *** *** *** *** 有人以為老人怕死 --- 其實錯了。老人並不怕死(那些貪生的除外。註:你能分辯「貪生」和「怕死」的不同嗎?)。老人並不怕死,有些「活夠了」的老人(註:你能暸解「活夠了」嗎?)甚至會想死。 正常的老人不怕死;他只怕死前的折磨 --- 折磨本人,折磨他家人,他家人因受了他折磨而折磨他,他家人僱來沒心肝的照顧他的人折磨他。他怕整日惶惶、長夜漫漫、日以繼夜無休止的受折磨。 誰能無疾而終呢?有多少幸運的老人能在平安中不知不覺的死去呢?我(他自己)會不會在平安中不知不覺的死去呢? 反之,就是中風、跌斷腿、跌斷脖子、跌得半死不活、癌症、糖尿、肝病、胃出血 ……… 痛啊、上手術檯又怕又痛;再不,就變成心裡還明白(?)的植物人、氣管開孔、鼻子插管、灌水灌食、屎尿一床、長褥瘡又痛又癢、被人翻來翻去又拍又打、夜晚要口水喝也不可得………………… *** *** *** *** 你以為子孫兒媳家人可靠嗎?…… 啍,久病無孝子;往往非久病也無孝子!即令他有孝心,他也有實際生活上的困難。此外,你忍心看他又急,又累、又無奈。此外,你樂見不少人對你漠不關心? *** *** *** *** 我常以為不是老年人,或並非身患痼疾或行動不便、並非言語不能者來談論安樂死,是莫大荒誕不逕之事。至於甚至我們無病無痛意識正常的人來替不能言語、甚或客觀意識不清的他們來表示對安樂死的觀感意見,則更無異在強姦他們! 搖筆桿、爬格子 … 之類人士啊,你們何其殘酷!! *** *** *** *** 不讚成安樂死合法化的不是人 ----- 包括主動安樂死和被動安樂死。 |
- Dec 13 Mon 2010 23:39
海外長住(long stay)「游牧享老」文化正在興起
退休不必焦慮 |

網路文章 如有侵權 請告知 立即刪除
- Dec 04 Sat 2010 13:29
被遺忘的時光 關於失智老人的紀錄片
哭吧~~ 笑吧~~ 愁啊~~苦啊~~ 悲啊~~~ 喜啊~~~
如果我老了 失智了 給我吃藥吧 只要讓我乖乖的 不要去煩擾他人
把我交給專業的照顧機構吧
不必在乎我還能活多久
如果我們也已經是老人 還要照顧失智的老人 就只能盡力而為
繼「明日的記憶」後最溫暖動人的生命詩篇,金馬獎導演楊力州最新作品。11月26日信 義威秀影城、絕色影城感動聯映。
他們是一群困在時間河流裡的長者,深受失智症的困擾纏身,記憶中的歲月點滴,如今只留 下泛黃照片上的陌生影像。在記憶緩慢歸零的過程裡,在家人的細心陪伴下,他們用愛找回 記憶的缺口,這段生命中最漫長的告別,只為了讓你記得,愛,永遠都在。
本片收益將全數投入失智症老人照護工作,公益團體票包場 請洽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電影官方部落格: http://longgoodbye.pixnet.net/blog
臉書粉絲團:www.facebook.com/thelonggoodbye
要多了解一點點關於失智 至少要看看下面這一段座談
至少我們知道他們還有一個被囚禁的靈魂 還有自尊
- Nov 24 Wed 2010 21:54
研究:有錢人較欠同理心
研究:有錢人較欠同理心
(中央社台北24日電)新研究指出,有錢人不太能體察其他人的情緒。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發現,較不富有的人比較能體察別人的感受,因為他們比較需要信靠別人。
科學家認為,有錢人在辨識情緒的測驗表現較差,是因為他們不需要依賴別人就能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因為他們有錢,所以不必跟身旁的人一樣依賴別人。
但無法負擔起托嬰等服務的人,必須依賴鄰居或親戚,在他們上班或出門辦事時,幫他們照顧小孩。
其中一個實驗邀請在大學任職的自願者。有些人是大學畢業,有些人則非大學畢業。研究人員用教育程度作為社會階層的代表。
在美國,「上層階級」這個詞通常等同於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而非像英國一樣,英國對於階級有著更為複雜的觀念。這項實驗是在美國進行。
自願者進行情緒覺察的測驗,他們被告知要看著有許多臉部的照片,然後指出每張臉所展示的情緒。
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在這項測驗的表現,比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差。
在另一項研究中,自認家庭社經地位較高的大學生,在團體工作面試時,較無法精確讀出陌生人的情緒。
研究團隊表示,這些結果顯示上層階級的人,在體察其他人感受的情緒上較不在行。
最後一個實驗發現,當一個人刻意認為自己的社會地位比真實情況低時,他們在解讀情緒的表現會變好。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心理科學學會(Association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作者之一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克勞斯(Michael Kraus)。
克勞斯博士說:「這表示這不是一個人身上根深蒂固的現象,是因為文化背景造成這種差異。」
他說,這項研究有助於證明關於階層的刻板印象是錯誤的。克勞斯指出,「不論如何,社會階層較低的人,並不代表智力就比上層階級低。」
他說:「這關乎一個人生活的社會背景影響,以及一個人所面臨的特定挑戰。如果可以暫時轉換社會背景,社會階層差異所產生的許多行為就能免除。」(譯者:中央社張曉雯)991124
- Nov 06 Sat 2010 13:28
Selina請勇敢接受治療 加油 加油 /天地一沙鷗
海鷗 飛在 藍藍 海上
不怕 狂風 巨浪
飛的 愈高 看著前方 不怕迷失方向
飛的 愈高 看著愈遠 牠在找尋理想
Selina願像海鷗一樣 那麼勇敢堅強
想到這首是很有勵志性的歌曲
邊唱邊將歌詞不經意的輸入出來
發現海鷗確實很堅強
人要學習牠的精神
即使再如何的不如意
都必需要堅強
渡過了難關
老天爺總會再為您開起另一扇窗喔
近日看到歌星SHE的Selina燒傷情況
真是為她難過不捨
任家萱Selina受傷已過10天了
以往她喜愛熱鬧過生日
此次卻得在加護病房低調慶祝29歲生日
唱片公司官網真情留言
除了祝福她「生日快樂 浴火重生」
也透露Selina常痛到要求增加嘛啡劑量
以上是看了電子報新聞的摘錄
真得為這位漂亮又有才華的寶貝
感到非常心疼
燙傷疼痛小時候曾經有經歷過
大腿的局部由熱水燙傷
可以理解這樣的疼痛
但是我的疤痕現在已經都不見了
現在醫學科技相當發達
祈望Selina能勇敢接受治療
一定能早日康復
再次變回美麗的俏模樣
以下MV只是要供欣賞Selina小姐之敬業模樣 若有侵權敬請告知將取下此畫面
作者李查巴哈是一位作家 也是一位飛行員
他在飛行雜誌及一般性的刊物上 發表了不少文章及小說
曾任美國空軍戰鬥飛行員
我認為他是因為飛行員的關係 且他的興趣也是飛行
所以才促使他寫成天地一沙鷗這篇小說的動機
他把書中的主角比喻成一台飛機
且跟主角一樣 還會做飛行特技
另外他以生動的文筆成功描寫出栩栩生動的主角
在主角出生到他離開這個世界的一生
那些幫助他學習的海鷗影響了他
且他也影響了在原本屬於他的世界的另一隻海鷗
在他的一生當中 他為了追求完美的飛行技術
而努力不懈的學習飛行 並為那隻海鷗找到牠的道路
也為他自己的人生 達到了他理想的目標
岳納珊的精神 讓我覺得生活的目的在於追求完美 並付諸實行
麗思姐感謝您陪阿蓮分想閱報心得
祈望漂亮的Selina能快快返回舞台 祝福您 平安快樂
- Nov 01 Mon 2010 16:27
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
麗思於2010/11/01 22:45回覆
曾經在團體研習中接觸過
我蠻喜歡的 只是自己定力不夠或是機緣未到
沒有進一步深入修持
在初步的體驗中 感覺很好
像那個Om Vibration 震盪的共鳴音
心靈音樂都讓我感覺很能進去比較定靜的狀態
他們也有動功 以前我比較喜歡動功方式
現在好像比較容易接受靜態的 內視的關照
還有我和週遭親友也都接受過一位這一派別的諮商者
協助處理一些情緒問題 很受用
他們比較重視開發直覺和內在的能量
也許有機會我會再拜師修習
以上給老頭的回覆 就是我貼此文的因緣
曾經在團體研習中接觸過
我蠻喜歡的 只是自己定力不夠或是機緣未到
沒有進一步深入修持
在初步的體驗中 感覺很好
像那個Om Vibration 震盪的共鳴音
心靈音樂都讓我感覺很能進去比較定靜的狀態
他們也有動功 以前我比較喜歡動功方式
現在好像比較容易接受靜態的 內視的關照
還有我和週遭親友也都接受過一位這一派別的諮商者
協助處理一些情緒問題 很受用
他們比較重視開發直覺和內在的能量
也許有機會我會再拜師修習
以上給老頭的回覆 就是我貼此文的因緣
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
<!--[if !vml]--><!--[endif]-->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if !vml]--><!--[endif]-->
中文名稱:七輪冥想
資源格式:MP3
發行公司:風潮音樂
發行日期:1996/06/27
專輯介紹:
本輯是專為配合中輪七脈的修習所設計的音樂,從啟程到海底輪、到頂輪,直至終點,一次喚醒您生命中潛藏的所有能量。
七個輪chakras從梵文翻譯過來是“輪”和“圈‘,它是把微妙身體與有形身體相連的能量中心。脈輪儲存人所有的能量或生命力(prana),通過呼吸 來控制能量的釋放。每個輪與某種體能或情感相關聯,通常也與一種元素相關聯。除了天頂輪以外的所脈輪,都有它們各自的咒語。
這七個輪按順序、有一定間隔地分佈在主氣脈上,中脈沿著脊椎形成一條垂直地路徑。第一個輪位與脊椎底部,是海底輪,它意味著根基或生命來源,與生命和土相 關。生殖輪(意為“靈魂之所”)是性欲和享樂地位置,屬水。下一個是臍輪,意為“太陽”,與或相關,它控制著人的意志力和耐力。心輪意為"不敗",它與愛 情和激情的勝利相關,主宰“氣”。喉輪主宰智慧和創造力。眉間輪位於前額的中心,與知覺和意識相關。在氣脈上的最後一個輪是天頂輪,象微著永恆和開啟智慧 於靈魂之門。
氣脈圖氣脈在整個身體中織成一張氣脈網。最基本的氣脈是中脈,沿著脊椎形成一條垂直的通道,把七個輪連接起來。位於中脈兩邊的是二級氣脈,即右脈和左脈, 他們互為相反地控制著身體中地能量--用兩極描述為男性和女性或陰或陽,與大腦地的左半球和右半球控制有形身體中不同功能的情形相似。
專輯曲目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1.啟程.mp3
01.啟程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2.海底輪.mp3
02.海底輪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3.臍輪.mp3
03.臍輪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4.太陽神經叢.mp3
04.太陽神經叢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5.心輪.mp3
05.心輪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6.喉輪.mp3
06.喉輪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7.眉輪.mp3
07.眉輪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8.頂輪.mp3
08.頂輪
http://rm.njsss.com/zhixiu/foyue/七輪冥想——瑜伽修行必聽/09.終點.mp3
09.終點
七脈輪冥想儀式:
1.全身放鬆,稟除雜念
2.想像你的肉靈宇宙,即"海底輪"(相當於生殖器官的位置),有一股能量在旋轉(方向不限)
3.想像你的星光宇宙,即"臍輪"(肚臍),有一股能量在旋轉
4.想像你的情緒宇宙,即"肚輪"(太陽神經叢),有一股能量在旋轉
5.想像你的意識宇宙,即"心輪"(心藏偏身體中央),有一股能量在旋轉
6.想像你的神性宇宙,即"喉輪"(喉結),有一股能量在旋轉
7.想像你的心智宇宙,即"眉輪"(眉心),有一股能量在旋轉
8.想像你的乙太宇宙,即"頂輪"(天靈百會),有一股能量在旋轉
9.想像能量從"七脈輪"開始向身體流動,直到全身充滿能量,再深呼吸,儀式便宣告完成
10.儀式完成時,記得感謝你身體的每個部位,感謝它們每天陪伴&保護你的靈魂
光球放鬆儀式
THE RELAXATION RITUAL
首先,你一定要學會如何放鬆!這也是所有修行的第一步...........
第一件事你需要做的就是整理房間,或是移動到一個讓你可以不受到干擾又能感覺舒服的地方.無可否認的是,這樣一個地方絕對是有助於你集中精神的!如果是老鳥,那你應該知道要搭配燃燒些適合的精油了吧!如果需要,我會建議你使用我愛用的
一系列精油喔!!如果你準備好了,我們就要開始光球放鬆儀式了。
FIRST STEP請你坐在一個不會被打擾的地方,並且一定要把電話和手機關掉!!背部挺直,雙手自然垂直並且放在膝蓋上,注意手心要向下!!最後請你放鬆得閉上你的雙眼......
SECOND STEP一切都就緒之後,想像有一顆漂亮溫暖的金色光球正圍著雙腳旋轉。去感受它的美和溫度,如果你無法"看見" 它,那也沒關係.隨著你的練習和視覺化能力的增強,有朝一日一定可以....總之,只要光球所到之處,必定會帶來無比的平和,一切的壓力將會一掃而空。現 在你所要做的就是相信這顆充滿神聖光芒的球的力量和你自己的力量。
THIRD STEP
接下來,試著把光球往上傳送...到你的軀幹...脊椎...也可以將它往下傳到你的手指...最後,當然是把它往上送到頸部...然後進入頭部.直到全 身都能感覺到那股溫暖和光輝,那你就成功了....如果感覺到身體的那一部份很僵硬,只要把光球往那兒送就可以得到舒解了。這個方法是可以幫助失眠者進入 舒服的睡眠喔!!
FOURTH STEP請將這種放鬆狀態持續3~5分鐘以上!對了!請每天至少做一次,在任何你覺得最不會被干擾的時刻都可以
FIFTH STEP當你要結束這個儀式,請深呼吸三次,請在每一次的深呼吸都要感覺到生命的美妙和世界的能源進入你的體內並持續迴圈
花的意念
這一套練習需要一周的時間。首先,坐下來放鬆,好像冥想一樣,確定你不會被打擾。
第一天,
想像一朵花在你面前,一朵玫瑰花或是菊花,想像它是鮮明的,紅色,看清楚每一片花瓣和花蕊。感覺花朵的紋理和嗅到它的清香。讓這種視覺,嗅覺,和感覺在你的腦中逗留越久越好。
第二天,
做同樣的意念練習,但這次想像它是一朵橘黃色的花朵。同樣的,讓這樣整體的感覺在你的腦海裏面持續儘量越久越好。
第三天, 同樣的進項,花朵為黃色。
第四天, 換成綠色。
第五天, 換成是藍色。
第六天, 使多種顏色的奇異花朵。
第七天, 在這一天,是白色的花朵並閃著光芒。
當你可以掌握意念單獨的花朵,你可以試著去想像很多花朵在你面前成長。
當你可以讓它們清楚地在你的思想裏,想像它們的顏色然後向上升起,好像彩虹一樣,最後,形成弓形並照耀著你。
===============================
在冥想中處理那些讓你不快的感覺
幻覺 :通常,高級冥想者才會有幻覺產生,但是也不是說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不會看見. 比如前一陣我就經常看見一個骷髏,滿嚇人的.不過後來它自動消失了. 要記得的是,不論是快樂還是痛苦的影像,你都不要沉迷其中.不要試圖把快樂留住,也不要急於驅走不快.執念只會把事情搞糟.它們通常都會很快消失. 如果它們拒不消失,你可以客觀地問:"有這種體驗的人是誰?" |
雜念 :我們已經說了很久雜念,它總是以不同的形式跑出來. 心靈常常會玩一些把戲,比如開始它會支持你練習,練了一陣,它又突然對你說:"你開玩笑的吧?"真是令人洩氣. 思想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快樂的記憶,希望,新想法,明天的任務......把它們分類會對你有所幫助.有時候,只要你把它們分類,它們就像被戳穿一樣自動消失. 或者,你可以想像你的雜念順著水流向遠方.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那我們可能需要複雜一點的過程,比如: 閉上雙眼,把心靈想像成樹幹,那些茂盛的樹枝是全神貫注的健康心態,而那些枯萎的則是另你分心的壞東西.想像自己爬到樹上,把枯枝剪掉.並且對自己承諾,每次當出現枯枝,你都會剪掉它.
孤獨 :我曾經說過,平時很咋呼的人最容易難過.因為他們覺得孤獨.嚴重的甚至會覺得自己與世界割裂開來了. 現在開始呼吸,閉上雙眼,每次吸氣你都覺得自己與外部世界相連,呼氣的時候這種聯繫就被割斷.緊緊盯住那些氣體,你會看到外部世界擁抱了你的內心世界,並為你帶來能量,然後呼出的氣息卷走了所有雜念.
聚集能量的練習
將手洗淨
兩手相對
感受力量在雙手中,雙手是光亮的
把光芒聚集在雙手之間,形成一股順時針旋轉的能量(顏色不限,但最好不要有太過激烈或消極的顏色)
感受這些能量的反應
繼續聚集,感受那團旋轉的能量已經沒過你的雙手
最後所有能量流入你體內.
- Nov 01 Mon 2010 16:14
冥想音樂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光輝冥想,是自己本身和太陽成為一體的冥想法,所以,能感受到極為強烈的能量。此外, 你從太陽傳達的意象中選擇的肯定話語,是原本就存在你心中積極的特質。每天花10-1 5分鐘進行光輝冥想,如此,我們的心就會充滿從太陽傳達的意象中產生的正面思想,將個 人真正自我所擁有的光明面引導出來。運用在生活中,就能得到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方法:
一、首先,從你自太陽感受到的意象(光明、溫暖、愛、和平、舒適、喜樂、希望、幸福、 燦爛等等)之中,選出是你最需求的適合詞語。例如:「幸福」這個詞語。
二、接著,你再從在美術館或寺院、照片等處看過,用金黃色塑身的佛像、觀音像或如來像 中,選出一尊與你最有緣的佛像。
三、觀想在你頭頂上有一道溫暖、金色的光芒。從頭頂流注入頭部,然後到喉嚨、胸部、雙 手、腹部、背部、雙腳之中,流注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毛孔之中。然後,自己的身體就變 成自己所選的佛像的形象。
四、接著,在胸前,描繪出自己喜歡的太陽的意象,如朝陽、夕陽,或照在自己頭上的光輝 太陽等。那個太陽,慢慢地增加光輝,一直到陽光包圍住你全身為止,依此持續地想像。
五、觀想自己全身融入在那廣闊的太陽光芒中,和光芒結為一體的景象。然後,太陽的光芒 變成一公尺、兩公尺、三公尺、四公尺,逐漸擴大,最後充滿所在之處;然後,自己全身已 化為光的能量。
六、同時,不斷在心中反覆默念肯定話語,如:「幸福」、「幸福」、「真幸福」,這樣, 你就可以感受到話語所帶給你的真正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