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身心靈 (4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一天,四十歲出頭的女強人苦惱無助地出現在心理醫生面前:


 


『我不喜歡我的工作, 對同仁沒耐性,我也不關心他們, 我對我的工作感覺沒什麼意義,我每天都覺得很沮喪, 早上爬不起來,晚上睡不著,還會無緣無故的掉眼淚。 我想把工作辭掉,而且我也不缺錢。』


 


心理醫師問:「你不工作,那你準備做什麼?」
 
「我只是不想做了!」這位女主管回答。



心理醫師聽完她的情況,立刻勸她打消辭職的念頭。


 


『你不能這麼做。你如果把工作辭掉,你就會馬上成了一個專職的鬱症患者。你一定是遭遇到某些問題,你必須去緩解這些問題,而不是把工作辭掉。』 心理醫生勸她。


當時,這位心緒煩亂的女主管正計劃把工作辭掉,準備到偏僻的鄉下買一棟房子,一 個人住在那裡。


心理醫師一聽,「那就更危險了!因為你會更寂寞、更難過。



我希望您先就自己的環境調適一下。」



這位及時為女主管踩煞車的諮商師,就是著名的作家鄭石岩。


從事了二十幾年的心理諮商, 鄭石岩 教授發現,最近幾年,台灣憂愁、煩惱的人口正不斷在增加。



從流行文化裡,更可以感受到這種煩惱的情緒,無處不在。



歌星周華健唱著中年男人的煩惱,從「鈔票愈來愈難賺、孩子愈來愈胖,到威而剛的 藍色小藥丸」都讓中年男子煩啊!


 


而原本應該「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新新人類,隨著社會的複雜多元,情緒的困境四處蔓延。


 


歌手林曉培一曲《煩》,直率大聲地喊著:「煩啊!煩啊!煩得不能呼吸」彷彿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心聲。


煩惱為何而起?憂愁為何而起?煩惱為何而生?現代人為何把焦慮變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毛衛中形容,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被恐嚇之中



 


他指出電視廣告每天都在警告:



                  「你長得太胖了!」


                  「你在床上的表現還不夠好!」


                  「你吃的油裡頭膽固醇太多了!」



 


  「你喝的水中有很多細菌」,搞得每個人都緊張兮兮。



   與過去的壓力來源比起來,現代人焦慮的常常是一種?無形、抽象的,甚至是想像出的危險。


 


我們的身體對這些無形的壓力做出反應,肌肉緊張、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腎上腺分泌增加,這些反應可以讓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在過去可以幫助人類逃離野獸、災難,然後我們的身體就可以回復正常的狀態。但是到了現代,這種身體反應並不能增加我們解決壓力的能力。



肌肉緊張並不能增加我們付帳單的能力;心跳加速也不能化解我們跟主管的衝突。所以我們的身體一直處在應付壓力的狀態,但是壓力卻不能解除,身體就無法恢復常態。



【 如何解決現代焦慮?】



要解決現代人的煩惱、焦慮,需要改變我們面對壓力的方式。


 


1 、認識壓力公式


鄭石岩教授在多年的諮商經驗中發現,人的壓力,可以用一個公式
表現, 壓力=負載自我能力


負載等於是卡車上所載的東西,自我功能就好像這部卡車的承載能力。如果上面負載的東西並沒有增加,可是你現在很難過,這就表示有幾個可能,一是你的自我功能減弱 了,一是你在上面加了太多別的東西、太多垃圾。


例如,在辦公室跟同事處不好,回家後跟家人處不好,這些壓力、這些情緒,全都加到工作上去,就變成垃圾負載。這些衝突、情緒,其實跟你的工作並沒有關係,但都全部被加到你的工作裡面去。



2 、減輕垃圾負載



對於這些人來講,鄭石岩教授並不主張馬上把他們原來的主題負載減少,要減少的是他們的垃圾負載。



根據這個壓力公式來分析,鄭石岩教授為那位女主管開了三個處方。


                  第一個處方是運動


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腦內啡,使人的心情變好。                  


 


第二個處方是儘量表現出開心的樣子


 


鄭石岩告訴那位女主管每天進辦公室前,就深深吸一口氣,裝一裝,假裝高興,感覺自己的胸口鬆開,把眉毛揚一揚,很高興,振作起來,再走進辦公室,並且要記得跟人 打招呼。



鄭石岩解釋,一旦你經常這樣作,行為影響情緒,人真得會變得比較快樂。


 


                  第三樣處方是


因為笑的時候可以產生內臟按摩。而且笑的時候通常都會深呼吸,也會刺激身體產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


幾個星期下來,這位女主管真的有很好的轉變,她保持運動,心情也變好了,也不再有辭職的念頭了。



                【化解壓力 20招】


  早起 15 分鐘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面對早晨的


      壓力。


  改善外表 使自己看起來更美,心情也會更開朗。


     把家裡或工作的環境整理一番 如此才能免去找


         不到 東西的困擾。


  家電、器具損壞馬上修理或換新 不要任由一些生


     活不便之處破壞您的情緒。


  和樂天派的人做朋友 杞人憂天型的人物,讓您養 


      成擔憂的習慣。


   凡事事先計劃 別等到用完最後一滴油才趕著去


      加油。


  做事一件一件來 尚未完成眼前的工作時,別去想


      下一個任務。 
 
討厭的工作儘早做完免得令你心煩。


  要懂得變通 有些事情不值得力求完美;有些事情


         必須妥協、折衷。
  把問題說出來和朋友討論 別悶在心裡。 
   
每天做一、兩件你最喜歡的事情 愉悅心情。 


   每天留給自己片刻寧靜 一方面休息,一方面整理


      思緒。


  不能依賴「記憶」 重要的約會、工作應該用筆記下來,才不會耽


   誤。


  當你感到愈來愈緊張時 試著放鬆肌肉,做幾個深呼吸。


  懂得拒絕 學會對你沒時間或沒興趣參與的工作或活動說「不」。


  碰到必須大排長龍的情形,不要感到不耐煩。


  因為這就是人生,何不一笑置之,安之泰如。


  如果預期必須等候一段時間,應該帶本雜誌去打發時間。


  避開吵雜 感到四周聲音過於嘈雜時,可戴上耳塞。


  洗個熱水澡鬆弛情緒 夏季可改採冷水浴。


  就寢前,先將第二天的生活做一計劃 包括進餐、衣著。


  睡眠要充足 缺乏睡眠會使人變得焦慮、易怒。


 


網路文章如有侵權請告知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另類的讀後感


許多人問起〜olen為何叫olen


其實這名字,純是信手拈來。


牛奶糖是貓,olen也是貓,只不過它是像黑輪眼睛的熊貓也


說到緣起,該是一本摯友送的書〜


A black eye isn’t the end of the world  (黑輪並非世界末日)


那是熊貓的人生哲學〜


黑輪? 不用傷心,毋須羞愧。


每個人偶爾都會有黑輪


專注在發生的事情上,


而不是在眼晴的黑輪。


之所以覺得黑輪這件事很大條,


是因為你不知道什麼原因讓它來到


從這個經驗中學習、成長,


然後從你和他人的眼中,


黑輪就不再那麼清晰重要!!


 


全書中只有三十個小品搭配圖片,加總才六十頁,


小得可愛,可是句句寯永,發人深省。


 


這樣的一本書,陪著olen飛越峻嶺,走過低谷,涉過激流,


最後來到蒼鬱的竹林,過程如書中所述:


不用驅離,傷心自會遠離


你無法趕走悲傷,


就如同你無法趕走陰鬱的十一月。


當它想要走時,他自會離去。


傷心不會永遠存在,就如同冬天不會永遠在這裡。


所以就這樣讓眼淚流下去,


將你的手臂環繞在沉重的心上抱緊,


然後等待它離去。


你會發現,


當知道時間會帶走一切,


你就較能忍受傷心。


找到屬於自己的竹子


 別因為大家都喜歡某個東西,


就浪費時間去假裝自己也歡喜。


相信自己的膽識,而非他人的異議。


除非你想要讓自己總是饑渴不已,


永遠渴求別人對你的稱許和滿意


花時間夢想


除非你騰出時間,


要不然你永遠找不到空閒時光。


創造一個做夢的地方…..虔誠地前往。


閉上眼睛,不要思考,而是夢想,


你將會發現平凡生活中的〜


非比尋常


終於在這一本書中,看到自己其實可以欣賞自己醜陋的黑輪,


這個原本令人傷心覺得悲哀的黑輪,


竟然是上天送給我獨一無二的禮物,


找到真正的自己,也擁抱夢想!!


所以,您覺得olen這個名字,如何?


 


<加註後記>


olen特別推薦本書的另一大優點:


此書六十頁,可是圖片占三十頁,


所以...讀完此書,


眼睛不用擔心會變成黑輪


這是它附加的好處


各讀書會選書時,不妨可以考慮


 


 


 


 


書名:Olen並非世界末日〜熊貓的人生哲學


作者:瑞恩史卓貝   


譯者:楊婷媖


出版者: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 命


                                             候文詠
 
我和一位朋友傾談,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而每月的收入卻非常低,但他已很高興了。我很奇怪他還可以那麼開心,因為他的收入微薄,要節衣縮食才可以供養他年邁的父母、岳父母,太太,兩個女兒,還有一般家庭的各項開支。
 
他解釋說,那是因為數年前他在印度目睹一件事件的啟發。當時他因為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低落,所以到印度散心。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印度婦人,用刀將她的兒子的右手切下來。那婦人無助的眼神,! 以及四歲稚童痛苦的呻吟,至今仍令他心頭作痛難以釋懷。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那母親要這樣做?是否她的小孩太頑皮,或是他的手受到感染?都不是,原來只是為了行乞!那絕望的母親特意把孩子弄成傷殘,只是為了使他可以在街上行乞。
 
我的朋友嚇呆了,他把他吃到一半的麵包放下,隨即有五六個小孩湧至,爭食這片佈?麵包,就如面對飢餓時的自然反應。
 
他對這情景很吃驚,他要導遊開車把他送到最近的麵包店,他去到其中兩家,把所有的麵包都買下來,麵包店的老闆很愕然,不過還是願意把所有都賣給他。他花了不足一百元,就買到約四百塊麵包(即每塊少於 25),又用了一百元買一些日用品。
 
於是,他坐在一部載滿麵包的貨車往街上去,當他分發麵包和日用品給那些大部份是傷殘的兒童時,他們都報以歡喜和鞠躬,就是這樣,他在生命中第一次想到人們怎麼可以為一片價值不足25仙的麵包而那麼感動。
 
他開始對自己說,他是多麼的幸運:他有個完整的身軀,有一份工作,有個家庭,有機會抱怨食品的好與壞,有機會穿衣服,有機會擁有很多這些人沒有的東西。
 
現在,我開始想到和感受到:我的生命是否真的那麼差?也許吧?但想到這故事,我就覺得不是那麼慘。你呢?
 
或者下一次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很差的時候,想想那個因為行乞失去了一隻手的小孩吧!






 




『滿足感』不是來自去滿足於你想要


的, 而是能感受到:你所擁有的,已


是那麼足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管他染色體!她倆繼續當夫妻


聯合 更新日期:2010/10/17 09:37 記者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他永遠是我的丈夫」,得知丈夫性基因是女性那一刻,妻子震驚無比,後來她情緒平復坦然接受,因枕邊人一直都是她可以依靠的「男人」,這樣就足夠了。



這名妻子承認看到檢驗報告時,直覺反應「一定是弄錯了」,腦海浮現一幕幕夫妻恩愛的情景,無論從哪個角度,她「丈夫」都沒辦法跟檢驗報告上的「性染色體XX:女性」連結在一起。



「他比我更難受」,妻子察覺,看檢驗報告時,丈夫臉色發青,沉默不語。



據轉述,夫妻回家後,當晚幾乎不成眠,兩人一夜沒說話。直到第二天早晨,「丈夫」主動開口說,以後她打算怎麼辦,「他」都可以配合,她回答:「我沒打算怎麼辦,我們繼續當夫妻吧!」



妻子認為「丈夫」個性溫和,體貼幽默又很顧家,結婚十多年,一直把她捧在手上,對娘家父母十分孝順,如果她再婚,未必能找到和「他」一樣的理想對象,何況怎麼看「他」的言行舉止都像男人,染色體也不能扭轉她心目中的「他」。



丈夫認為上天開了一個大玩笑,他已習慣當男人,不想按照身體染色體當女人,更不會以女兒身愛上男人,沒完整的子宮和卵巢反讓他感覺比較像男人,以後要更「Man」,盡男人的責任照顧妻小。


  有一陣子 在協助蕾絲邊的個案 閱讀了一些相關資料與報導 


        深有感觸: 還是女人比較了解女人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只想告訴你:我失智了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2010/09/08


 


       親愛的朋友,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


       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


       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


       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


       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


       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


       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的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都流光後,


       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


       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


       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妳了」的責備語氣,


       或我反覆敘說時,也不會有「妳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


       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


             


 


       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


       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


       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


       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坦承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


       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


       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


       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


       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


       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


 


      


 


       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


       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


       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


       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


       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


       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


       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


      編按:


       劉秀枝醫師專欄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


       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


       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mary-queen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我看著短片 聽著歌聲  讀著新聞.......我哭了.......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9/26 02:49 唐鎮宇/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唐鎮宇/台北報導】



透過「臉書(Facebook)」的串聯,上萬人在總統府前的凱道揮舞白玫瑰形成一片花海,對一連串性侵幼童案件遭法官輕判的現象表達不滿。許多自發性民眾甚至全家大小都出動,昨晚坐在遙望總統府的抗議現場上,用歌聲和淚水為下一代免於恐懼,發出溫柔而堅定的民意怒吼。



在網友組成的「正義聯盟」及勵馨基金會等團體號召下,昨日的凱道「九二五白玫瑰運動」陸續湧入數以千計的民眾,他們人手一朵白玫瑰,伴著一張張天真的童顏,向執政者、司法當局呼喊「不肖法官不退場,善良人民就進場」的心聲。



從傍晚六時許,現場就有許多年輕媽媽們推著嬰兒車、牽著小孩到場響應,參加人數遠遠超出主辦單位預期,直到七時許都還有群眾不斷入場支持,人潮一度塞爆凱道,成為近年來罕見「從虛擬走向實體」的萬人街頭集會,難得的是,這項活動完全由志工帶頭。



正義聯盟發起人曾香蕉表示,這麼多人到凱道表達「憤怒」,就是擔憂法官如此輕判,以後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小孩?而「白玫瑰運動」的訴求就是希望政府儘速建立法官淘汰機制、性侵身障者及十四歲以下兒童一律重判、建立兒童專家證人及公民參與陪審團制度等。



雖然昨總統馬英九已表態支持建立「法官法」、加強法官與檢察官專業訓練等來解決問題,但曾香蕉表示「等做到再說!」他說,「法官法」先前已討論廿多年,政府還沒做到前一切都是空談。



鄭媽媽家裡有一個剛上小二的女兒,媒體報導法官輕判事件時,「我邊看新聞邊流淚!」鄭媽媽說,政府不斷呼籲民眾多多生育,但看到法官這樣判,「誰還敢生?」



另一位從桃園上來的江媽媽則說,從小就教女兒「妳的身體除了媽媽之外其他人都不能碰」,原以為這樣能減少女兒受侵害的危險;現在卻看到法官反過來輕判性侵害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保護女兒了!」



立委黃淑英、陳節如等昨也上台發言,表示「這會期一定要把『法官法』通過」;名嘴鄭弘儀也現身呼籲,為了保護我們的小孩、孫子,「不管藍綠,哪一個政治人物不支持法官法,我們的票就不要投給他!」另外談話節目主持人于美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也都到場表達關心。



許多「媽媽藝人」如李倩蓉、郁芳等紛紛趕來支持,郁芳談到最近發生的數起輕判案例更一度哽咽;李倩蓉則說,要把現場拍到的照片放上網,讓更多人來支持「白玫瑰運動」。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圖片來源:wallcoo.com


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看「間腦開發」的迷思


孩子從補習班傳了一通簡訊給我:「媽媽,老師推介我們一種『間腦開發』,據說十分神奇,可以讓人見人所未見,不必花力氣,功課就可以突飛猛進。我可以參加嗎?」我看到她的簡訊,忍不住一愣,隨即陷入沈思中。


 


就是這麼巧,上週剛在民視新聞節目中看到介紹,我正在思考與沈澱時,孩子就碰上了這樣的抉擇。


 


這個所謂「間腦開發」宣稱是開啟上帝給人類的恩賜,是開發人的左右腦之間一個所謂松果體的地方。將這種學說引進台灣的,是某全人關懷公益協會,也非常巧的,負責人我也認識且十分熟悉,是一位「陳牧師」。


 


據說參加這樣的課程,可以讓孩子具有所謂的「超能力」,蒙著眼睛可以「看見」,甚至可以寫字、畫圖、答題。陳牧師在推薦此課程時特別強調,這樣的能力可以幫助孩子「身心成長,增強自信,甚至改善親子關係」。然而,我讀遍所有相關報導,也很仔細的研讀所有可以查得到的資料,也找了資深的腦神經內科醫師詢問,所得到的答案卻讓我悚然而驚。


 


我知道有許多在網路質疑這種『間腦開發』的人,都會遇上所謂親身參與的家長來回覆反駁,說明他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他們若非親眼所見,不會如此「SHOCKED」且極力推薦。於是,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也都願意付高昂的費用讓孩子接受訓練。


 


要討論這種所謂的潛能開發訓練,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是,從學理上判斷其真偽性,這一點,資深的腦神經內科醫師已經已經斬釘截鐵的說:「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目前沒有任何醫學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所以其真偽,就醫學層面來說,這仍然是沒有根據的。


 


此外,因為引介人曾有牧師頭銜,與引進單位都是「半」宗教團體(皆以聖經人事物之名來取名),所以我不得不也從宗教層面來探討。


 


當我收到孩子的簡訊,我承認自己也曾遲疑了一秒鐘。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看著她每天苦讀至深夜、永遠有考不完的大小考,如果真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她讀書更輕省,身為父母的當然願意。


 


可是,我們是否思考過,接受了這種所謂的X腦開發,之後對我們孩子的身心靈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呢?


 


我向來願意和孩子敞開心討論事情,所以等孩子回到家,我很誠懇的和她促膝長談。


 


第一,  如果這種開發是假的,我們何必花高昂的費用去接受虛假的訓練呢?


 


第二,  相反的,如果這種開發的效果是存在的,我們要如何來面對這種「被開發出來的能力」?


 


在新聞報導與該單位網站上的影片中,孩子們可以用布蒙上眼睛,不用眼睛的視覺、而是用非感官的能力去閱讀文字、辨別顏色。據說,他們可以看得見被隱藏的東西,被蓋住的一切。


 


如果是真的,這的確「神奇」(或者說是「詭異」),卻也潛藏著更大的問題。


 


當年幼的孩子「被開發」出這樣的能力,請問他們的身心成熟度足以面對這樣的「能力」嗎?


 


握有「能力」的人,如果缺乏相對足夠成熟的人格、正直的性格、純潔堅定的價值觀,與其說是一種祝福,不如說是一種咒詛。這樣的能力對稚齡孩童的心靈,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年幼的孩子在此後的人生路途上,無止盡的誘惑將如影隨形。


 


小時候: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要不要窺伺蓋住的考卷?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要不要偷看同學的答案?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要不要窺探關上的房門?


 


長大成人以後: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要不要窺伺客戶的秘密?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要不要偷取別人的帳號?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要不要盜用別人的密碼?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我們的孩子將面對無盡的試探與誘惑。對這些稚嫩的心靈、未成熟的人格來說,會是多殘忍的苦害,又會帶來多大的掙扎與痛苦?


 


如果這樣的能力是真的,我們有如將鋒利的尖刀、上了膛的步槍放在自己孩子的手中,卻期待他們可以善用武器而不傷到自己或別人,這不啻是痴人說夢。


 


陳牧師宣稱這是上帝給予人類的恩賜,我卻深不以為然。我必須嚴厲且憤怒的說:


 


「陳牧師,你不但錯了,而且錯得離譜!!請不要再妄稱上帝之名、妄用上帝的恩賜!」


 


如果基督教的信仰重視「能力」勝於「犧牲」,今天耶穌不必被釘十字架,為世人捨棄生命,勝過死亡。


 


如果基督教的信仰重視「恩賜」勝於「捨己」,今天教會將充斥著異人、能人,卻缺乏謙卑的信徒。


 


我彷彿聽見了伊甸園裡的那狡猾誘惑的聲音:「吃吧,吃吧!吃了那棵樹的果子,你們就可以像神一樣眼睛明亮、能知善惡了!」


 


難道不是嗎?當一個人的能力與性格、價值觀、道德、信仰無法相稱時,擁有能力便是為自己與別人製造災難。如果要舉最淺顯的例子,證諸枱面上的政治人物,不就是如此嗎?


 


我和孩子談了許久,我語重心長的對她說:


 


「孩子,在你未來的人生中,你會聽見無數聲音告訴你:


 


只要偷看一點沒關係,只要偷拿一點沒關係,只要你如何如何就可以擁有權力、能力或財富。


 


你可以抄捷徑,何必繞遠路?你可以省下二十年的努力,又何樂不為?你可以擁有一切,放下一點良知又有什麼關係?


 


 


然而,孩子,在你一生中,永遠有兩條路的抉擇。


 


一條是寬大美麗、充滿誘惑的大道,另一條是荒涼偏僻、人跡罕至的小路。


 


前者或許告訴你,用靈魂交換權力,你就能享受無盡;後者卻告訴你,正直、公義、犧牲的路總是崎嶇孤獨的,但你可以活得坦然,用自己的汗水與雙手開闢正路。


 


前者是逐利的捷徑,人人競奔,利益與回收是立即可見;


後者是辛苦的耕耘,流淚撒種,必須忍耐等候開花結果——


 


你會選擇哪一條路?」


 


孩子突然流下淚來,我也嚇了一跳。她邊流淚邊對我說:


 


「媽媽,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哭......但是我很感動。我真的懂了,因為你告訴了我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生功課,而這些是比分數、能力、成功更重要的。」


 


我緊緊的抱住她,我也掉下淚來,但我的心中充滿了說不出的感謝。


 


在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的時代環境中充斥著利益優先、開發優先的主流聲音;良心、勤勞、正直、尊嚴如幽谷跫音,早已被人遺忘。科技、開發、利上滾利;農地裡的一鋤一鏟,一步一腳印,贏不到尊敬。簽約、出賣、見利忘義者沾沾自喜;勤勤墾墾、自給自足、社會最基層的尊嚴與呼喊,早被無情的嗤笑淹沒。


 


「你們不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麼。」我的心裡突然輕輕響起這一句話。


 


許多人自以為可以握有神一樣的能力,卻沒有完全的良善、真理、正直、純全的性格與價值觀與去運用,以至於他們最後在生命中所建構的,只是一座驕傲、混亂而終必坍塌的巴別高塔。


 


身為父母,我相信我們的選擇,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但願,我們在孩子心田所種下與收成的,不是美麗迷人的嬰粟花,而是淚水與汗水滋養的金黃稻穗。


 


-------------------------------------------------------- 


 


魔鬼又帶耶穌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


 


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


 


於是魔鬼就離開了。……(聖經馬太福音第四章8~11節)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作者:劉梓潔                                                                                 

(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 散文首獎)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葬儀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對你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這是第一日。


我們到的時候,那些插到你身體的管子和儀器已經都拔掉了。僅留你左邊鼻孔拉出的一條管子,與一只虛妄的兩公升保特瓶連結,名義上說,留著一口氣,回到家裡了。


那是你以前最愛講的一個冷笑話,不是嗎?


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種是有醫~有醫~,那就要趕快讓路;如果是無醫~無醫~,那就不用讓了。一干親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戰你:如果是無醫,幹嘛還要坐救護車?


要送回家啊!


你說。


所以,我們與你一起坐上救護車,回家。


名義上說,子女有送你最後一程了。


上車後,救護車司機平板的聲音問:小姐你家是拜佛祖還是信耶穌的?我會意不過來,司機更直白一點:你家有沒有拿香拜拜啦?我僵硬點頭。司機倏地把一張卡帶翻面推進音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麼?難道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謬的一趟旅程已經啟動。


(無醫~無醫~)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訴你。男護士正規律地一張一縮壓著保特瓶,你的偽呼吸。相對於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種複雜又專業的治療,這一最後步驟的名稱,可能顯得平易近人許多。


這叫做,最後一口氣。


到家。荒謬之旅的導遊旗子交棒給葬儀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鄰右舍。(有人斥責,怎不趕快說,爸我們到家了。我們說,爸我們到家了。)


男護士取出工具,抬手看錶,來!大家對一下時喔,17點35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們能說什麼?


好。我們說好。我們竟然說好。


虛無到底了,我以為最後一口氣只是用透氣膠帶黏個樣子。沒想到拉出好長好長的管子,還得畫破身體抽出來,男護士對你說,大哥忍一下喔,幫你縫一下。最後一道傷口,在左邊喉頭下方。


(無傷無痕。)


我無畏地注視那條管子,它的末端曾經直通你的肺。我看見它,纏滿濃黃濁綠的痰。


(無病無煞。)


跪落!葬儀社的土公仔說。


我們跪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了。你穿西裝打領帶戴白手套與官帽。(其實好帥,稍晚蹲在你腳邊燒腳尾錢時我忍不住跟我妹說。)


 


腳尾錢,入殮之前不能斷,我們試驗了各種排列方式,有了心得,折成L形,搭成橋狀,最能延燒。我們也很有效率地訂出守夜三班制,我妹,十二點到兩點,我哥兩點到四點。我,四點到天亮。


鄉紳耆老組成的擇日小組,說:第三日入殮,第七日火化。


半夜,葬儀社部隊送來冰庫,壓縮機隆隆作響,跳電好幾次。每跳一次我心臟就緊一次。


半夜,前來弔唁的親友紛紛離去。你的菸友,阿彬叔叔,點了一根菸,插在你照片前面的香爐裡,然後自己點了一根菸,默默抽完。兩管幽微的紅光,在檀香裊裊中明滅。好久沒跟你爸抽菸了,反正你爸無禁無忌,阿彬叔叔說。是啊,我看著白色菸蒂無禁無忌矗立在香灰之中,心想,那正是你希望的。



第二日。我的第一件工作,校稿。


葬儀社部隊送來快速雷射複印的訃聞。我校對你的生卒年月日,校對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的名字你的族繁不及備載。


我們這些名字被打在同一版面的天兵天將,倉促成軍,要布鞋沒布鞋,要長褲沒長褲,要黑衣服沒黑衣服。(例如我就穿著在家習慣穿的短褲拖鞋,校稿。)來往親友好有意見,有人說,要不要團體訂購黑色運動服?怎麼了?這樣比較有家族向心力嗎?


如果是你,你一定說,不用啦。你一向穿圓領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卻看到你大熱天穿長袖襯衫,忍不住虧你,怎麼老了才變得稱頭?你捲起袖子,手臂上埋了兩條管子。一條把血送出去,一條把血輸回來。


開始洗腎了。你說。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時不能哭,回來要哭。這些照劇本上演的片場指令,未來幾日不斷出現,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滿臉疑惑,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唉個兩聲哭個意思就好啦,旁邊又有人這麼說。)


有時候我才刷牙洗臉完,或者放下飯碗,聽到擊鼓奏樂,道士的麥克風發出尖銳的咿呀一聲,查某囝來哭!如導演喊action!我這臨時演員便手忙腳亂披上白麻布甘頭,直奔向前,連爬帶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來。


第三日,清晨五點半,入殮。葬儀社部隊帶來好幾落衛生紙,打開,以不計成本之姿一疊一疊厚厚地鋪在棺材裡面。土公仔說,快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我們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吸屍水的吧?我們都想到了這個常識但是沒有人敢說出來。)


子孫富貴大發財哦。有哦。子孫代代出狀元哦。有哦。子孫代代做大官哦。有哦。念過了這些,終於來到,最後一面。


 


我看見你的最後一面,是什麼時候?如果是你能吃能說能笑,那應該是倒數一個月,爺爺生日的聚餐。那麼,你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無從追考了。


如果是你還有生命跡象,但是無法自行呼吸,那應該是倒數一日。在加護病房,你插了管,已經不能說話;你意識模糊,睜眼都很困難;你的兩隻手被套在廉價隔熱墊手套裡,兩隻花色還不一樣,綁在病床邊欄上。


攏無留一句話啦!你的護喪妻,我媽,最最看不開的一件事,一說就要氣到哭。


你有生之年最後一句話,由加護病房的護士記錄下來。插管前,你跟護士說,小姐不要給我喝牛奶哦,我急著出門身上沒帶錢。你的妹妹說好心疼,到了最後都還這麼客氣這麼節儉。


你的弟弟說,大哥是在虧護士啦。



第四日到第六日。誦經如上課,每五十分鐘,休息十分鐘,早上7點到晚上6點。這些拿香起起跪跪的動作,都沒有以下工作來得累。


首先是告別式場的照片,葬儀社陳設組說,現在大家都喜歡生活化,挑一張你爸的生活照吧。我與我哥挑了一張,你翹著二郎腿,怡然自得貌,大圖輸出。一放,有人說那天好多你的長輩要來,太不莊重。於是,我們用繪圖軟體把腿修掉,再放上去。又有人說,眼睛笑得瞇瞇,不正式,應該要炯炯有神。怎麼辦?我們找到你的身分證照,裁下頭,貼過去,終算皆大歡喜。(大家圍著我哥的筆記型電腦,直嘖嘖稱奇:今嘛電腦蓋厲害。)


接著是整趟旅程的最高潮。親友送來當做門面的一層樓高的兩柱罐頭塔。每柱由九百罐舒跑維他露P與阿薩姆奶茶砌成,既是門面,就該高聳矗立在豔陽下。結果曬到爆,黏膩汁液流滿地,綠頭蒼蠅率隊占領。有人說,不行這樣爆下去,趕快推進雨棚裡,遂令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來,搬柱子。每移一步,就砸下來幾罐,終於移到大家護頭逃命。


 


尚有一項艱難至極的工作,名曰公關。你龐大的姑姑阿姨團,動不動冷不防撲進來一個,呼天搶地,不撩撥起你的反服母及護喪妻的情緒不罷休。每個都要又拉又勸,最終將她們撫慰完成一律納編到折蓮花組。


神奇的是,一摸到那黃色的糙紙,果然她們就變得好平靜。


三班制輪班的最後一夜。我妹當班。我哥與我躺在躺了好多天的草席上。(孝男孝女不能睡床。)


我說,哥,我終於體會到一句成語了。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


我哥抱著肚子邊笑邊滾,不敢出聲,笑了好久好久,他才停住,說:幹,你真的很靠北。



第七日。送葬隊伍啟動。


我只知道,你這一天會回來。不管三拜九叩、立委致詞、家祭公祭、扶棺護柩,(棺木抬出來,葬儀社部隊發給你爸一根棍子,要敲打棺木,斥你不孝。我看見你的老爸爸往天空比畫一下,丟掉棍子,大慟。)一有機會,我就張目尋找。


你在哪裡?我不禁要問。


你是我多天下來張著黑傘護衛的亡靈亡魂?(長女負責撐傘。)還是現在一直在告別式場盤旋的那隻紋白蝶?或是根本就只是躺在棺材裡正一點一點腐爛屍水正一滴一滴滲入衛生紙滲入木板?


火化場,宛如各路天兵天將大會師。領了號碼牌,領了便當,便是等待。我們看著其他荒謬兵團,將他們親人的遺體和棺木送入焚化爐,然後高分貝狂喊:火來啊,緊走!火來啊,緊走!


我們的道士說,那樣是不對的,那只會使你爸更慌亂更害怕。等一下要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我們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第八日。我們非常努力地把屋子恢復原狀,甚至風習中說要移位的床,我們都只是抽掉涼席換上床包。


有人提議說,去你最愛去的那家牛排簡餐狂吃肉(我們已經七天沒吃肉)。有人提議去唱好樂迪。但最終,我們買了一份《蘋果日報》與一份《壹週刊》。各臥一角沙發,翻看了一日,邊看邊討論哪裡好吃好玩好腥羶。


我們打算更輕盈一點,便合資簽起六合彩。08。16。17。35。41。


農曆8月16日,17點35分,你斷氣。41,是送到火化場時,你排隊的號碼。


(那一日有整整80具在排。)


開獎了,17、35 中了,你斷氣的時間。賭資六百元(你的反服父、護喪妻、胞妹、孝男、兩個孝女共計六人每人出一百),彩金共計四千五百多元,平分。組頭阿叔當天就把錢用紅包袋裝好送來了。他說,台號特別號是53咧。大家拍大腿懊悔,怎沒想到要簽?可能,潛意識裡,53,對我們還是太難接受的數字,我們太不願意再記起,你走的時候,只是53歲。


我帶著我的那一份彩金,從此脫隊,回到我自己的城市。


有時候我希望它更輕更輕。不只輕盈最好是輕浮。輕浮到我和幾個好久不見的大學死黨終於在搖滾樂震天價響的酒吧相遇我就著半昏茫的酒意把頭靠在他們其中一人的肩膀上往外吐出菸圈順便好像只是想到什麼的告訴他們。


欸,忘了跟你們說,我爸掛了。


 


他們之中可能有幾個人來過家裡玩,吃過你買回來的小吃名產。所以會有人彈起來又驚訝又心疼地跟我說你怎麼都不說我們都不知道?


 


我會告訴他們,沒關係,我也經常忘記。


是的。我經常忘記。


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地變得很重。重到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下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台灣入境前記得給你買一條黃長壽。


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繫緊安全帶的燈亮起,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出的聲音,彷彿是你。


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父後七日》和《海角七號》有一個很大的共通點,就是要在地人才看得懂,片中很多的笑料,取材自非常獨有的文化,只是《父後七日》用的是喪葬文化。只要你參與過佛教式的葬禮或是看過別人辦,最好的是在鄉下地方,你就會懂電影中為什麼有很多東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


 




 


只是說,非常莊嚴的葬禮這種事情,一般人不太敢拿來當喜劇的。
但《父後七日》並不是把一場喪禮搞得像是大鬧劇,它最底層的架構,還是一對兄妹回家辦喪事的過程,他們失去了父親,這點是一點也不開玩笑的地方,片中還是不時會流露出一些他們的情緒。好玩的是,它開了一些喪禮「商業化經營」的玩笑,它把很多不是最真誠而帶著其他目的的大小事件放大來諷刺(比如職業的哭爸…比如議員送罐頭塔把自己的名字寫很大擺在入口打知名度…),很多事情你看過的,只是因為你都在喪禮中而不會抱著幽默感去看它們,或是也不敢往一些「不敬」的方向去想,但《父後七日》一把這些「點」給提出來,就會讓你聯想到你曾經看過的,而發自內心笑出來。

或許你會想,這樣子玩弄喪禮,會不會不妥?
《父後七日》拿捏的不錯,片中的兒女並不是不傷心,但父親的過世並不代表他們一定要整天不快樂,並不代表他們一定不能讓自己喘口氣。而葬儀業者雖然是在「工作」,但因為也和片中的主角們認識,所以還是有一些情份在。就算片中角色的哭是哭給觀眾笑的,但有些時候,還是會突然不搞笑了,反而讓你的心跟著痛起來。如果你真的又剛好是失去父母的人(且感情很好)…看起來真的會想到很多自己的事吧



 


《父後七日》這部電影開始時,爸爸就已經過世了,我們沒有機會認識這個人,只有從後來子女的一些回憶中,去看他的人生片段。但雖然只有一點點,《父後七日》選用的片段卻很不錯,樸實,表現出爸爸的單純可愛,又能把這些點滴轉化成很珍貴的回憶。通常,在你最愛的人離你而去的時候,你想到的不是他的功勳彪炳,不是他的學歷或是當到多高的官,而是他和你相處時…那些沒什麼卻又讓你從來無法忘記的瑣事。

很喜歡《父後七日》選用了一段女兒十八歲生日的回憶,搞不清狀況的老爸,送了女兒「禮物」之後,很豪邁的就在路邊停下來,讓女兒馬上開始學騎他的機車,自己坐在後面給她載,一臉老神在在的放心模樣…這真的沒什麼對吧?可是…畫面又回到爸爸死後…本來是很搞笑的片段,女兒去把爸爸「不合宜」的卡拉ok照片「電腦處理」一下再載回家,卻在她把這張大照片從車子前面放腳的地方拿起來,改成背在身後這個可笑動作出現之後,突然和往事連結起來,而讓人一陣鼻酸…當年,也是這麼載著爸爸的不是嗎?




《父後七日》就是這樣子,在不斷搞笑的時候,會突然再切入現實,很妙的是,《父後七日》真的能讓你的情緒馬上轉換。或許不需要累積情緒是因為《父後七日》的題材是一種幾乎每個人都能夠體會也能夠了解的心情,也許你的父親還在,但你曾經想過,總有一天他會離你而去…和至親的生離死別,是人類最普遍的悲傷,因此《父後七日》不需要太用力,只要切入點對了,觀眾剩下的很容易就可以「自己來」而進入感動模式。

不過,《父後七日》還是笑的時候多於哭的時候,它的笑點都很容易笑,也有一些創意,媒體試片現場也是笑聲不斷。


這樣子的片子…大家都笑掉了父後的這七日,要如何結束呢?結尾肯定不會是個大笑料,一定要走感動路線的吧?但《父後七日》沒花這麼多功夫在回憶上,要如何來個精采的收尾呢?


結果,和《父後七日》的風格果然很像。《父後七日》的結尾,反而是在一陣子之後,一件非常小非常小的事情。但,你會懂的。如果你曾經愛過一個人,也失過那個人,你會懂的。一個很簡單的小想法,卻可以觸動埋在最深處的淚腺,你以為自己已經忘了,其實,他永遠在你心裡,只是你不再時時刻刻想著他,但,他永遠會在你心裡。

真的,別因為它是國片而拒絕它。也許它沒有好萊塢的調調,也許你還是覺得國語台語對白聽起來就沒有英語對白流利,也許電影背後沒有千萬美元資金打造質感,但《父後七日》有的,是把另類的幽默融合在屬於我們的文化當中,讓一部電影變得又好玩又親切,非常值得台灣觀眾支持一下。




(內容摘自火行者部落格)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9/12 06:11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1日專電)「一般精神病學彙刊」網站報導,1歲多到3歲多的嬰幼兒如果對於幾何圖樣出現不尋常的高度興趣與注意,家長就要注意這可能是自閉症的初期警訊。



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專業醫學月刊「一般精神病學彙刊」(Archivesof General Psychiatry)網站,刊登了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人員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年齡在1歲2個月至3歲半之間、患有自閉症系列障礙(autism spectrumdisorder)的兒童,對於幾何圖樣會出現不尋常的高度興趣。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讓這些兒童自由選擇觀看幾何圖樣影片或是有小朋友在跳舞或進行其他活動的影片,然後透過眼球追蹤技術紀錄這些孩子們的觀察狀況。實驗結果發現,這些自閉症兒童會花很多時間和喜歡注視的影片,都是不斷重覆移動的幾何圖樣。



統計結果顯示,如果注視幾何圖樣的時間比看其他影片的時間超過69%以上,患有自閉症系列障礙的機率高達100%。



由畢爾斯(Karen Pierce)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報告結論當中指出,這項研究結果提供充份證據,證明可能出現自閉症系列障礙的高風險嬰幼兒,出生之後小小年紀就對重覆出現的幾何圖樣會有不尋常的高度興趣,這種簡單而且成本低廉的觀察與判斷可以運用在臨床診療上面,讓自閉症兒童可以即早被發現,及早接受治療。990911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 更新日期:2010/09/12 04:55 編譯王麗娟/報導



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奧地利科學家說,65歲不該被視為老人,而現代人65歲退休時,健康與身體狀況遠優於數十年前的人。這項科學研究,可能迫使政府重新評估退休年齡,以及重新估算老人醫療保健的國家負擔。



奧地利「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院」(IIASA)科學家指出,人口老化的負擔普遍高估,理由是現代老人遠比數十年前的老人的健康。



研究院的科學家將老人失能人口及壽命長短的改變加入計算,重新發展出一套評估老化的標準,供當局參考。採用新標準,許多人口均老得慢些。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男人老了,以前辦公室裡的仇人都變成了朋友。」



一位老太太最近忿忿地說:「可是啊,男人老了,以前臥室裡的愛人,都變成了仇人。」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沒有了利害關係。」




老太太說:「以前在辦公室為了升遷,一個鬥一個,誰也不讓誰,所以一堆仇人。現在全退休了,寂寞得要死,碰上老同事,高興還來不及呢。不上班了,沒什麼好爭了,當然仇人都成了朋友。」




「有道理。」我笑笑,問她:「可是愛人又怎會成為仇人呢?」




「也因為沒了利害關係。」




老太太頓了一下,拉長了臉說:「以前他對我不好,我就不陪他睡覺。可是現在他不行了,不陪睡覺,正好,你陪他,他還覺得討厭呢!現在不上班了整天在家閒著,不是挑這個,就是挑那個,我不聽他的,當然成了仇人。」 



這老太太的道理,乍聽是氣話,細細想還真有道理,由「男女相悅」到「夫妻相守」,這「」與「」就是不一樣。「悅」是情、是心,比較抽象;「守」則是守這個家、守這群子女,多少比較具體、較現實。 



主持人問一位海員的妻子:「你丈夫出海,一去就半年三個月的,妳怕不怕?」




「以前怕!但是現在不怕了。」女人說。




「為什麼?」



因為我叫他保了一個高額的險,他出了什事,家都還能維持。」




女人笑得很奇怪:「從那以後,他走他的,我就一點都不緊張了。」



這訪問距今總有七、八年,可是我總還想起,總浮現那女人的笑。




因為當時我聽了嚇一跳,心想原來女生那麼現實。


 


那時候我還在紐約教書,我的繪畫班上有個從初級一路學上來,已經跟了我三、四年的老學生。她不開車,每次上課都自己坐巴士來,再由她先生接回去。





她的先生我見過,是個 180公分高的警察,加上是義大利裔,十足大男人主義,每次看到我都露出「你耗了我老婆不少時間」的眼神。我那學生也真像是欠了丈夫的,每次一下課,就算畫到一半,也會飛快地收拾東西,撂下一句「我老公來了」,就衝出門去。





可是,有一天,下課時間到了,她卻繼續畫。




「妳老公來了,快走吧?」我催她。




「來了又怎麼樣?」她居然用眼角瞟瞟門外:「讓他等!」


我猜他們兩口子一定吵架了,沒再催。




後來發現她每堂課都要丈夫等,才知道,原來她丈夫退休了。


「他退休了,急什麼急!」


 


這義大利女人有一天拉著嗓門說:「回家也是閒著,坐在外面等我也是應該的,怎不想想我已經等了他幾十年?現總可以換換了吧!」




這學生的話也留在我心中十幾年了。




我常想:「天啊!可別退休,退休就會被老婆欺侮了。」  


 


談到被欺侮,又讓我想起那位「老太太」說過的話。




「以前啊!我老頭子欺負我,我只有忍著。孩子還小,我能走嗎?當時我要死要活 ,非嫁給他不可,跑回娘家,我有臉嗎?而且錢是他賺的,他都抓在手上,我又拿什麼活?」 

突然換個臉色,也換個口氣:「可現在不同了,他欺負我,我就住到女兒家去,這家住住,那家住住,誰敢不收留我?我告訴你,直到我住在我女兒家,發現女婿對我女兒有多體貼、多溫柔,我才發現自己是白過了,讓那老傢伙作威作福了一輩子.... 。」


 


我的老同學的『一生一次』書裡說得好他以前在公園裡常看見一對老人,老太太總扶著步覆不穩的丈夫散步,親密的樣子,真令人羨慕。


 


後來老人死了,當時外面沒人招呼,卻聽見老太太在裡頭給朋友打電話,有說有笑,還說「老傢伙死了,總算自由了,從今可以跟你們參加旅行團,四處玩了。」  



夫妻就是這麼妙的組合!


 


前半輩子,男人拚命賺錢,把薪水袋往桌上一扔,就覺得盡了責,就覺得是犧牲自己的一家之主。


 


後半輩子,男人多半先凋零,尤其退休之後,更是很快地從「遊民」變成「遊魂」,也從個「良人」變成「涼人」。


人是涼了,從床下半邊開始涼,涼了「那件事」、涼了那顆心,如果再趣味不相投,就連腦也涼了,使得「風情話」也成了「風涼話」。


 


然後,男人更弱了、被攙著、被扶著、被抱著。




換個角色,女人把「他」餵飽了,帶他看了病、散了步,也就覺得是犧牲自己的一家之主。



年過半百,我常想,夫妻的情可能像是銀行,最好年輕時別「貸情」,而要多「存情」。


 


到老來才好「提情」。不致遭到白眼。




當然,我也想,其實一家之主換人作,男人作四十年,女人作十年、二十年,男人還是滿划算的,不是嗎?








 如有侵權 煩請告知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猜猜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是哪一堂課?答對了嗎?最夯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經濟學導論》。

 
而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名叫塔爾賓-夏哈爾(TalBen-Shahar,Ph.D.。 塔爾.班夏哈, 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他在哈佛開設的「組織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的課程, 分別獲選「最受歡迎課程」的第一與第三名,每學期選修人數高達 1,400人,超過學生總數的20%。許多學生向學校反應,這兩門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班夏哈的教學及思想,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的爭相報導,包括《波士頓全球報》、《紐約時報》,以及CNNC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塔爾賓-夏哈爾,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

 
「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只有8個學生報名,其中,還有2人中途退課。 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學生。到了第三次,當學生數目達到850人時,上課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不安。特別是當學生的家長、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侯。」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 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 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 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

 
「所以,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 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塔爾*賓-夏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塔爾*賓-夏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紙:

1
:遵從你內心的熱情。
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而選課,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
:多和朋友們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
:學會失敗。

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
:全然的接受自己

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
:簡化生活。

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不一定有利。你選了太多的課嗎?參加了太多的活! 動! 嗎?應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規律地鍛煉。

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每週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

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 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
.慷慨。

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
:勇敢。

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
:表達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 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網路文章 如有侵權請告知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口含 阿斯匹靈 " ~ 請必看完






這份郵件是阿根廷心臟學院院長,一位心臟外科權威


Serra醫師的太太發给的,很有意思的。請你也轉發给别人


*** 和 水 化開 兩顆 阿斯匹靈 ***








 



為什麼要放兩顆阿斯匹靈在床頭櫃上?


 


非常重要!



.



一個值得重視的關于心肌梗塞的小提要。



 







請注意心肌梗塞還有其他的徵兆發生, 然後才會發生左上肢的疼痛。



 



同時也得注意下顎的劇烈疼痛, 惡心和大量的發冷汗, 這些也都不是常見的症狀。



 



細節: 心肌梗塞開始發作的時候, 可能不會有胸疼的感覺。 心臟病發作在睡眠的時候, 60%的人没有再醒过来



 


但是, 劇烈的胸疼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



 










 












        



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種狀况發生的話, 立刻口含兩顆阿斯匹靈讓它化開然後和一點水吞下。






接着立刻聯絡急救中心救護車並告訴他們你已經服下兩顆阿斯匹靈。坐在椅子或者沙發上靜候救護車援助.



千萬别躺下!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來自小星子)




"放下"是大智慧,願此大智慧也能伴你我一起成長!




 


有一天,媽媽正在廚房裡做飯,忽然聽到從客廳里傳來4歲兒子非常恐慌的聲音:


“媽媽!媽媽快來呀!”好一聽,不知道出了什麼事,趕快跑到了客廳。


這才發現原來兒子的手卡在一個花瓶中出不來了,因此痛得哇哇直叫。


她想幫兒子將手從花瓶中拉出來,可試來試去就是不行。看著兒子臉上掛滿了淚水,


她急壞了,於是找來一個錘子,小心翼翼地花瓶敲破了。


 


費了很大的勁,兒子的手終於出來了。這時她看到兒子的小手緊緊握成了一個拳頭,


怎麼也不鬆開。她嚇壞了,想難道是孩子的手在花瓶里卡得太久變了形?


等她將兒子的拳頭小心地扳開了,


這才徹底鬆了口氣:孩子的手沒事,他的小手心裡緊緊握著的,是一枚5分錢的硬幣。


 


這讓她哭笑不得,因為剛剛被她敲碎的,是一個價值3萬元的古董花瓶。


原來,淘氣的兒子不小心將幾枚硬幣扔進了花瓶,他想把硬幣取出來,


可由於緊緊握住硬幣的拳頭大過了瓶口,於是就怎麼也出不來了。


她不由問兒子:“你怎麼不鬆開手,放下硬幣呢?那樣你的手就可以出來了,


媽媽也就不必打爛這個花瓶啊!”


 


可兒子的回答卻是:“媽媽,花瓶那麼深,我怕一放手,它就跑掉了啊!”


 


為了一枚5分錢的硬幣,砸爛了一個價值3萬元錢的花瓶,這個故事聽上去未必太可笑了。但笑過之後,大家卻一致認為:雖然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4歲的孩子身上,


但其它這種現像在成人身上也普遍存在……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職場中的人,正是由於將手中的東西抓得太緊,


最後導致了因小失大,甚至導致了悲劇的產生。當然,他們手中緊抓的“硬幣”,


並不是5分錢,而是其他很多在他們看來十分重要的東西,


如“成就、權力、利益、面子、學識……


 


他們之所以緊抓這些“硬幣”不願鬆手,有兩大原因:


 


第一, 已經擁有了,就認為是自己的東西,就要死死抓住。


 


第二, 生怕鬆開手,這些東西就再也沒有了,所以恐懼。


 


 


 


我們覺得孩子緊抓5分錢不放,最後導致3萬元的花瓶被打碎很好笑,也覺得很惋惜,但我們是否也想過:此時此刻,自己是否也抓著一枚或者幾枚硬幣捨不得丟棄,結果喪失了更大的機會與發展,甚至可能造成不應該的悲劇呢?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感謝桐嘉園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現在好多人,特別是女性,為了減肥而只吃素食,其實長期食素也是不好的,會造成很多的健康問題!


 




  一、導致不孕


  近年來,吃素的飲食風尚漸為大眾接受。尤其是體形較為豐滿的女性,甚至把吃素當成了習慣,希望藉此達到減肥的目的。不可否認,多吃素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的確對減肥有說明。不過,最近醫學界對素食的研究驗證,女性經常食素,會對體內激素分泌造成破壞性影響,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不孕。


  專家指出,假若女性不願意生育能力受影響,那麼在進行素食減肥前一定要三思而行,尤其是年齡超過30歲的女性,生育能力本身已經下降,更要謹慎行事。


 


、不利於降壓


  常聽一些身患高血壓病的朋友說:“我可不敢吃肉,否則血壓更高了。”生活中,她們嚴格素食,拒絕任何葷腥。其實,這樣不僅不利於健康,也不利於高血壓的控制,吃肉類和蛋類,可以增加血管的營養,保持血管良好的彈性。嚴格素食,一點肉都不吃,拒絕一切動物蛋白和脂肪的攝入,其結果是血管彈性變差。他經常勸告因高血壓、高血脂而不敢吃肉的患者:“血液中的血脂如果偏高,是可以用藥物驅除的,假如血管彈性變差,就很難恢復了。而血管彈性差的結果會導致血壓居高不下。


 


  當然,並不是非得去吃大魚大肉,蛋類、奶類、酸奶、奶酪、黃油(奶油)等奶制品都是很好的選擇,而且用奶制品可以制作出各種各樣可口美味的食品,完全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優質動物蛋白和動物脂肪,完善人體的營養成分。


 


 三、引起結石


  長期吃素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尤其是老年人,研究證明,老年膽結石患者有近半數由單純素食引起。


  


   四、女人越吃素食就越容易衰老


  


人們普遍認為素食含有人體必須的維生素而且熱量低,因此更健康,部分人甚至一日三餐全吃素食……


  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很多吃全素的女性,反而容易出現肥胖、高血壓等症狀,過早衰老。女性長期吃純素食,會使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失衡,造成免疫力降低、內分泌和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引起“新陳代謝症候群”。


  


  “新陳代謝症候群”指的是因為不正常的新陳代謝所引發的一連串合并症。通常在腰圍、血壓、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5個判斷指標中,出現3個高於標準,就代表可能已出現“新陳代謝症候群”。它是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研究表明,女性長期吃純素食,會使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失衡,造成消化不良、記憶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內分泌和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容易發生貧血和腫瘤。


  


此外,長期素食還會引起胃酸及消化酶減少,味覺降低,導致食欲不振;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所產生的過氧化物,與人體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褐素,在器官中沉積,會加速女性的衰老。


  看來,平衡飲食才是健康飲食的關鍵!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依然精彩-輕度失智症之因應-1/5



 



我有一份腳底反射區資料


據說可以預診失智症


可以留信箱索取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福報文學獎散文組首獎】回家()






















 



2010/4/2



|



作者:宋蕭波



|



點閱次數:283



|



推薦朋友



|





|











 



 







 



近年來,每逢周休的假期,竟變得忙碌起來。經常一大早就出門趕車,餐飲、車費與禮物的額外開銷,尚能接受;最怕的是體力的透支。可是,往往在南北奔波後的疲憊身驅裡,卻隱然有股坦然自在的感覺。

這樣有著反差,甚至是矛盾的身心,我懂。不像老父,每次在我說要離去時,他總會帶著要哭的腔調說:「又少見了一次!」那是一種哭,可以聽得出來的一種聲音,也看得出來的一種相貌 ;像是幼兒受了委曲,在僅會表達的有限字彙裡,讓人想到了焦慮與無奈。

老父的哭,多半只有二、三聲,就像緊急煞車一樣,發出了尖銳又高昂的聲音後,就嘎然停止了。然後,一切又恢復了常態,他總是清了清喉嚨,像是解嘲的說,年歲大了,感情就跟著脆弱了;看電視、看文章,常常也會悲從中來,流下眼淚;這些話,老父說久了,我也懂。

不解的是,我總被那句「又少見一次」的話,弄得邏輯顛倒。明明是又「多見了一次」,怎說成「少見了一次」。難道在老父八十三歲的人生經驗中,已預知了此生見面的應有次數,否則怎會每次見面後,都會說又少了一次。事實上,我並不瞭解老父,一點也不!

小學的時候,不怕上作文課,卻最怕寫「我的家庭」,或是「我的父親」這樣的題目。我不會說謊,說我的家有多幸福甜蜜;但真實的情況,卻是不知如何敘說!譬如,在很小很小約四、五歲的時候,被莫名其妙的趕出家門,一直忘不了父親如兇神般的吼聲:「滾出去!」更難忘的是,他又如惡煞似的衝到我與哥哥面前的那一幕,他粗魯的一件一件一面扒光了我們的衣服與褲子,一面又一個字一個字的說:「就像你們來的時候一樣,光光的來,光光的走。」

什麼是光光的來,光光的走?不懂。滾出去,倒是知道的。於是,我與哥哥就這樣赤裸裸的走到了村頭,那是我們世界的盡頭。站著。我無聊又好奇的瞧著哥哥的胯下,再低頭看看自己的小雞雞,似乎都被驚嚇得縮小了許多。更有那些在遠處圍觀又指指點點的人們,讓自己覺得像個沒人要買的小奴一樣;那樣棄離的感覺,讓自己初次嘗到了人生如苦海的滋味,就如淌下鹹鹹的淚水一般。並且,永遠記得父親在還是空白的人生畫布上,就以如此暴烈的方式,烙印下了一個如詩般的糢糊輪廓:你赤裸裸的來,也將赤裸裸的走。

「家,是溫暖的避風港!」這句,也像詩。對我,卻是個遙遠的童話故事。不過,偶而也有美夢成真的時候,那應該已到了六、七歲的年齡了,有一陣子,我記得母親常常把我梳洗穿戴整齊的出門,我興奮的問去那裡?「去城裡。」媽媽說。

我緊跟在母親的身後,路愈走愈遠,人愈走愈累;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公車招呼站。偶爾停下來,那些站牌的鐵柱,就成了我樂園裡的爬竿,我成了猴子,仍不敢問為什麼不坐公車。

路上漸漸的沒有了石子,我們走上了馬路,進入了一棟大大的建築,裡面隔著一間間的房間。媽媽露出了少見的嚴肅表情,她說:「就在庭園裡玩吧!」我知道那是叫我不要再跟的意思。可是,庭園裡沒有玩具,我攀著走廊邊低矮的欄杆盪鞦韆,看著一些穿著白色長衣服的人們來來往往,迷惑的等著,等著母親。

母親再出現時,彷彿卸下了什麼盔甲,神情變得輕鬆多了。她手上緊握著手帕,我知道手帕裡捲著一些摺得緊緊的紙鈔。回家時,我們搭車,買東西,才開始覺得這次的「進城」好玩。到了晚餐,桌上就有了難得一見的排骨湯,或是豬肝、豬血的食物;更難得的是,看到父親露出了笑容,還會幫著母親挾些菜,說著多補補的話!

我一直不知道母親一次次帶我進城,到底為了什麼?過了許久許久以後,會騎單車了,我才隱約覺得小時去郊遊的地方,不是樂園,是醫院。而去醫院的目的,是當血牛,去賣血。媽媽拿了賣血的錢,貼補家用,及讓全家喝一鍋排骨湯;當然,這是更久以後才知道的事,只是全家人都假裝沒發生過這種事似的,從未說過一句話,唯一留下的證據就是父親說的「多補補」三個字。

只是父親,他的和顏悅色、他的多補補,在第二天就消失了,恢復了他一逕冷漠與嚴肅的樣貌。事後,我常以母親的角色回想,為什麼一個少婦要帶一個孩子去醫院呢?她不想當血牛。她不想與那些賣血為生的人一樣。她要借著孩子證明她是良家婦女。或是,她要借著孩子證明她的犧牲!

想到在這個世上,常常有人痛哭流涕,表達自己的憤怒、悲怨與哀傷;那樣的大哭,讓人昏厥、讓人麻木,卻是一個宣洩的出口。可是,母親去醫院的事,卻讓我知道還有一種叫隱痛的情傷,外表完好,心裡深處卻像有根拔不出的刺。只在啜飲著濃稠排骨湯時,偶爾才會想到口中的濃湯曾是母親一滴滴的鮮血換來的,就感到那根長刺隱隱刺痛著什麼。但多半,會選擇遺忘,就像全家假裝都沒發生過一樣。另外,就有一股暗暗的恨意,流向了父親;覺得父親,一個一家之主,沒有盡到家長的責任,讓母親如一條牛,一條賣血的牛。

到了初中,已能清楚記得被處罰的原因了,背不出英語課本上的課文。暴怒的父親,撕毀了課本,把我的雙手用繩反剪,捆綁,再懸吊在屋梁下,抽打;我隨著一鞭鞭的抽動聲,一聲聲如配樂般的高聲哀嚎著,請求著父親放我下來。(待續)









 











 



《第三屆福報文學獎散文組首獎》回家()






















 



2010/4/5



|



作者:宋蕭波



|



點閱次數:43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我從未坦白過,那種哀嚎是假的。只有親身經驗過的人,才知道身體只能接受一個最大的痛楚,就像只有一個第一,其餘的就彷彿不重要了。這樣子的經驗,也有難得的好處;讓我知道表面上的現象,往往不是事實。以後,看到電影中有類似的情節,主角若還能無事般的踢打反抗,就知道是在演戲。在真實的人生裡,只有如分屍般的哀號;唯一的遺憾是,儘管經過了這樣的處罰,我的英文程度,並沒有進步多少。

父親的脾氣像陰晴不定的天氣,難以捉摸的籠罩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裡,少有陽光、鮮有歡樂。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變成了生活裡規律的脈動,孩子哭喊的聲音,讓父親贏得了家教嚴格的美名,卻在孩子的腦海裡留下一個根深的扭曲觀念,總認為 :流淚的日子,是正常;嚴肅又緊張的生活,才是正當。

我從未問過哥哥的心理創傷?卻問過一個至今仍是玄奇,不可解的懸案。那時,已到了讀高中的年歲了,每日傍晚放學回家的路上,都會經過一個交通頻繁的十字路口,只要看到號誌轉為紅燈,那就代表著父親今晚的情緒不佳;而綠燈,就可以輕鬆一晚了。這樣子的發現,開始覺得有趣,慢慢的,卻為它的精準而驚懼了,更糟糕的是遇到紅燈的次數永遠都多。

我把這個能預知的紅綠燈,告訴了哥哥。結果,他的回答更讓我心驚,他說,他早知道那處的紅綠燈,能預測著這個家庭的氣氛了!命運也恍似條既定的人生道路,註定著讓我們誕生及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我不知道木訥的哥哥,如何面對著他爾後的人生道路;而我也僅是悄悄的繞了路,像個鴕鳥,再也不走這條恍似有著神祕力量的紅綠燈了,問題是:爾後的人生真是條坦途嗎?

高中畢業之後,終於離開那個是枷也是家的地方;身體自由了,精神解脫了。美好的日子並未降臨。創傷的心靈,常如幽靈一樣的逸出,就像傳說中被吸血鬼咬傷後的人,也變成了吸血鬼一般;不斷在破壞著事業、人際與個人家庭中的關係與基礎,讓自己的人生路上顛簸崎嶇,而不自知。

長大後,兄弟見面,一句「你怎麼這麼像老爸!」別人聽不懂,甚或以為是讚美的話;只有我們知道這是比罵人更嚴厲、更讓人心痛的指責。有時,自己也會暗暗的恨著自己,為什麼離開了父親,他的陰影仍在,讓自己像附身的乩童,懵懵懂懂的作法後,留下一堆堆無名的悵恨。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母親走了,未及留下一句遺言的走完了她操勞的一生,整個家庭就突然像扯斷了的項圈,各人如珠子四處的滾落,子女們不再因為母親的緣故而回家了。

受傷最大的是年邁的父親,他失去的不僅是妻子,更失去了他虛擬建構的的王國與順服的子民。子女們不再聽他的命令回家,彼此偶而在外相聚時,最大的共識與話題,竟是父親;大家把父親當作了一個丑角,拿著他往日的言行開著玩笑,像吸食著大麻,在其中得到了迷幻式的的樂趣與興奮。

父親的豪宅仍在,裡面裝滿了孤寂。他不時的打電話來,哽咽的說:「睡不著,也吃不下。」他不止一次的為自己辯護著:「我二十歲就成家了,那懂得當一個父親!」可惜的是,子女像是還完了債,再也不願意見他了。

「一個老人了,還有多少日子可活!」父母早已亡故的妻子,常常勸我:「你不原諒他,就無法突破自己。」她不斷的說:「不是僅為你的父親,更是為你自己。」有時也會嚴厲的近似指責 :「人,不應該只做自己喜歡與容易的事,更應該做自己應該的事。」

於是,在妻子的鼓勵與陪伴下回去。第一次,見他已近全禿的頭顱下的臉龐,竟靦腆的像個知錯的孩子,心中竟泛起了一種像是勝利的喜悅。再次回去,見他顫顫巍巍的親自下廚,抖動著身體站在瓦斯爐前,燒著他自認為拿手的料理,心中竟湧起了一些酸楚。

真的,一個老人,還有多少日子!真的,一個知錯的老人,還不能接受嗎!最重要的,他終究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啊。於是,回家,漸漸的變成了慣例,也變成了修行。一個月一次,變為雙周一次,再改為每周一次。聽聽父親的閒話,認真的聽他一遍遍的述說著屬於他戰亂與顛簸苦痛的一生,就看到一身是病的老父,彷彿有了回春的力量與求生的意志;那是一種從未體會到的感覺,不是快樂、不是滿足、也不是愉悅,卻也好像都是。

對那個曾說你們光著屁股來,也要光著屁股走的父親,真的沒有恨了。人,本就是赤裸裸的來,再赤裸裸的走,就像一生都不多話的母親,什麼都沒帶走,好像什麼也沒留下。

奇怪的,卻是她經常會來到我的夢中,好像對我說:你做對了。(完)









 










《得獎感言》 宋蕭波






















 



2010/4/2



|



作者:宋蕭波



|



點閱次數:172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



|



環保列印









 



 







 





這篇名為〈回家〉的作品,寫的是自己的父親。完稿後的兩個月期間,我仍如常的探望老父,卻再沒有跨進家裡的大門,因為他住進了加護病房。看著他全身插滿管線躺在病床上,常常流下淚來。沒有想到父親的晚年會如此,有時竟覺得自己是害他的人一樣。然而仍是感激父親的,已不能言語,書寫也不會了的他,在最後,仍以漸毀壞的肉身向我示現:每個人都會回到他自己最終的家,獨自的;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好」走!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佛教的出離



在佛教裡,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離理解為遠離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

對於生活在城市裏,喝桶裝水,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的人來說,悉達多的出離在多數時候只能是一種遙遠的夢想。他們可能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話,你可能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裏修,在地鐵裏,在公司裏,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飯之後。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


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裏出離了。你需要出離的東西很多,並不只是不抽煙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開始。

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我這裏所說的所有的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令你不舒服,那麼說明你執著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所以你會不舒服。這樣的事情也應該出離。不管這個相反的觀點正確與否,或是誰所說,如果他可以讓你不舒服,那你已經被攻陷,你都應該從那裏出離。

應該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觀點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觀點而出現,但它不應該成為你的新主人。你也許經常會變得很生氣,那是因為你的生活裏總是出現與你所預期的相反的東西。

例如,你請的臨時工可能讓你非常不舒服,僅僅是因為她擦桌子的方式與你不同,你很不喜歡她那種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時候你在街上看見一些打扮誇張把頭髮染成綠色的人也會生氣。那是因為你執著於古老的審美觀。

要擺脫這種不爽的心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改變心態,不再執著於每個人必須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還有一個就是換一個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樣的臨時工。

很顯然,前者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後者只能暫時解決問題,你可能必須不斷地更換臨時工(這也是很多人不斷更換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找到一個照你說的方式去擦桌子的臨時工,但你很快會發現,她上廁所的時候居然忘了沖馬桶。

因此,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把毫無準備的你激怒。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生氣。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佛陀不會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離了所有的執著。你可能因為任何事情生氣,你可能因為公共汽車開的太慢而生氣,可能因為找不到所需要的東西而生氣(她把東西放哪了?她總是亂放東西),甚至可能因為你想讓他生氣的人不生氣而生氣。這說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之後,你可能還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但你還是和過去有所不同,過去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而現在你已經可以容許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較鹹的菜而不會抱怨。

所謂完美主義者,也就是說,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裏(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你不喝桶裝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濃也不要太淡。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壞處就是,你會經常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它們不會事事順著你。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出離,你會變得非常強大,你不再堅持必須住在有藍色牆壁的屋子裡,不再堅持必須喝桶裝水,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須不濃不淡。

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麗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