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短片----要人老心不老呢?還是乾脆服老?
老人劇---異想天開 獲獎短片
好事來臨 , 值得一試 , 浪漫一生...
一個八十多歲的鰥夫成功勾引一個美麗的金髮女郎.。
這是製作了精美的短片。看著他改頭換面。7分鐘的電影。
約85歲的鰥夫賀拉斯“Horrie'貝德韋爾的追求到一個更年輕的女人,一個美麗的金髮女郎。
> Tropfest短片在2013 電影節,贏得了二等獎。
幽默短片----要人老心不老呢?還是乾脆服老?
老人劇---異想天開 獲獎短片
好事來臨 , 值得一試 , 浪漫一生...
一個八十多歲的鰥夫成功勾引一個美麗的金髮女郎.。
這是製作了精美的短片。看著他改頭換面。7分鐘的電影。
約85歲的鰥夫賀拉斯“Horrie'貝德韋爾的追求到一個更年輕的女人,一個美麗的金髮女郎。
> Tropfest短片在2013 電影節,贏得了二等獎。
時常有人問我:「心理系畢業能做什麼?」說真的,大學時期的我未曾困擾過這個問題,並不是因為富二代或比較厲害,而是一向認為:未來做什麼是由我決定,而不是大學。心理系的訓練是讓我不管做什麼都能夠做得很好,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會與人互動有關,所以我相信,就算去賣雞排也會是生意最好的那攤。
從小到大我們都不斷地面臨選擇,唸什麼系、選什麼課、參加什麼社團、畢業後找什麼工作…等。每個人選擇的前提不同,我誠心的告訴大家,選擇時不要以具體利益做優先考量,而要以「做了自己就會開心、有充實感」為首要目標,當你不求名利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時,反而會獲得更有價值的東西。
為什麼要特地這麼說?因為見到太多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在選擇科系、課程以及是否參與活動時,都是以「這對我升學/未來有什麼利益」為依歸,凡是不符合此原則的事就不碰。或許這能夠最有效率地達到現有的目標,但也因此錯失了年少青春時能夠追求夢想的特權,與獲得無價之寶的機會。
以我自己為例,大約三年前開始會跟同學一起寫睡眠或心理學相關的新知文章,一開始單純是覺得網路上的相關文章很少,而新聞媒體看到的新知要不是錯的,不然就是寫得不知所云,既然如此乾脆自己來寫,雖然花時間又沒報酬但自己看了爽。寫了幾篇後收到了泛科學新聞網的主編來信,希望我可以成為他們的專欄作家,只不過沒有稿費。我想反正文章一樣在寫,放在哪個平台都一樣,因此沒有想太多就答應了,從此多了個「科普作家」的虛名。兩三年過去,雖然賺不到什麼錢,也無法幫助我升等,但卻因此認識了很多很棒的人,他們對專業的熱情與付出無與倫比,每次與這些人碰面時,總能讓我燃起更多的熱情與希望,而這,是金錢買不到的,更是我在當初要做之前所想像不到的。
所以,要是問我大學時該做些什麼事,或是畢業後該找說什麼樣的工作,我會說是「就算沒有利益、不賺大錢自己也會開心」的工作。如果決定做之前就已經抱持著利益回收的期待,那恐怕最後會以失望收場。也不需要在意做了之後很難成功,或是遭遇到挫折。年輕,就是讓你追逐夢想用的,一切挫折都將會是你成長的養分,使你變得更強。「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是句老掉牙的詞,也一直是我的座右銘。這句話看來容易做來難。前一句話很容易,每個人都希望選擇自己所愛的人事物。但後面一句做來就不容易了,大學生選了課後又老是蹺課、交了男/女友又很快分手、應徵了工作沒幾天就不幹了,一直有著「坐這山望那山」的想法,是無法有所成長的。
找到一個你願意投入的事,然後勇敢去做,那麼,你就會看到專屬於你的那片美好,而這也將會是人生中一段精彩無比的經歷。
[原發表於2014年高醫心理系系刊]
~~感謝老天,把我從想讀圖書館的初心帶到社工和心輔的志業。~~
溺水並不是好萊塢大片裏那樣的戲劇性,沒有掙扎,沒有呼叫,也沒有平躺。
夏天來了,很多幸福的孩子們暑假撲通撲通跳水裏玩耍。
最近兩年身邊發生好幾樁溺水死亡或者接近死亡的溺水事故。
覺得應該提醒大家,就算你沒有孩子,如果你夏天去海邊,去泳池,
如果你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可以及時救命。
從事發你只有30秒鐘去把孩子救出水中......
周末下午,和朋友約好了帶孩子去遊泳池遊泳,
孩子們在水裏嬉戲,我們在岸邊愉快的聊天,眼光時不時瞟一眼水裏的孩子。
忽然間,Z媽媽眼光異樣盯著泳池中央,
大喊:小Z(她的孩子)!!!
你還好嗎?小Z站在泳池裏,頭在水面外,眼睛是睜開的。
我們三個媽媽同時站起來走到泳池邊上,我這才看清楚,
小Z媽媽還在焦急的在岸上問她女兒話(女兒沒有回答),
我還在腦子裏飛快旋轉考慮這是否是去年所看到的溺水跡象,
我身邊的A媽媽已經二話不說跳入水裏了。
周圍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
剛剛開始看到我們的騷動而開始把目光轉向泳池中央的時候,
A媽媽穿著整齊的衣服裙子和鞋子早已飛快的跳入水裏,
火速自由泳跑到那孩子身後,把小Z抱出水面。
小Z猛的吐了一大口水,好像打嗝一樣那麼響亮,然後就開始大哭了。
眾人終於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
泳池裏實際上有好幾家人,一個爸爸走到我們身邊道歉說,
對不起,我是離她最近的,
但我真的不知道她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我是背對著她,沒有聽到任何呼救。
到底怎麼了?
僅僅幾秒,從Z媽媽喊小Z到小Z被我朋友A火速抓出水面。
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A媽媽真的是英雄。
她笑著說,
是桃媽前兩天從報紙上發來的“溺水是什麼樣子的”文章鏈接給她,
她讀了才記住了,沒想到那麼快就用上了。
真巧。實際上我看到那篇文章後只給兩個人發了,
一個是桃爸,一個是A媽媽,
因為這兩個人和我天天見面,我知道他們肯定覺得很有用。
可事發之後,我立刻貼我的朋友圈裏面央求大家轉發。
以個人經驗說,儘管我自認為孩子很熟水性,
自認為我是個很盡職的媽媽,
可是我只是1年前才知道溺水的人是靜靜站在水裏,
而不是平躺在水裏。
如果能提醒任何不知道溺水跡象的父母,
能讓大家及時能搶救一個孩子,那麼我不覺得會浪費我時間在這裏寫了。
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
實際上,很多時候是站立的樣子,
或者好像在水裏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
頭是大多數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
有時候在水裏,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實際上一年來我看到即將溺水的孩子,
就是上一排中間的圖:眼睛睜著,嘴巴半閉,身體垂直,
有時候嘴巴在水上,有時候嘴巴在水下,上下漂浮。
但最最主要的是,身體都是垂直的。
如果要真的躺水面上,大家早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也許孩子沒聽到你,也許不願意回答,但也許已經睜眼無法說話和動彈。
有些大人們甚至以為孩子在玩兒,實際上已經溺水了。
人溺水的時候會本能自動先保護呼吸系統,其他身體部位都是次要。
所以不可能說話或者漸水來引起別人注意力的。
一旦這樣,家長只有30秒鐘的營救時間。
再長久就要看這個溺水人的造化了,
很多時候大腦長期缺氧後會有後遺症。
請看下面的圖。
大家都以為溺水的人會像左上角的圖示一樣驚慌呼救……
實際上是下面的一批圖。
美國每年兒童死亡最多的是車禍,第二就是溺水。
溺水不僅僅是泳池,很多是在湖水海水,還有自己家的澡盆。
最後在這裏,不厭其煩的再和大家總結一下溺水者八大無聲跡象:
提醒家長,有時孩童溺水因為體力不如大人,
並不會像電視劇或電影演出般的瘋狂拍打水面或掙扎,
而是看似「趴」或「站」在水中發楞,其實已經溺水,
如果沒有盡快察覺孩子的不對勁,一切恐怕就為時已晚。
而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中正中隊中隊長謝彬來則表示,
一般大人或小孩溺水時,狀況多半是會掙扎、揮舞雙手拍打水面,
因此如果看到孩子已呈「站」或「趴」姿在水中呈現恍惚的狀態,
很有可能是孩子已經嗆水到半失去意識,這時應盡快將孩子抱上岸請求協助。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13750~~
人到老年有三怕,一怕摔跤,二怕激动,三怕便秘。而便秘又是老年人多发的一种病症。对于爱美的青年男女而言,通便也是面色红润,瘦身的关键哦!
有的人就经常便秘,一便秘就用开塞露。中医养生中,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商阳穴”(位置在食指桡侧指甲角旁)是治便秘的要穴。只要一遇便秘,就用大拇指指甲掐“商阳穴”,3—5分钟就可排便。如果便秘比较厉害,就每天掐两次,每次5—10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掐“商阳穴”不治气虚引起的便秘(就是觉得肚子胀却拉不出来),而专治大便已到肛门却拉不出来(干结便秘),一掐这个穴就出来了,相当于用开塞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IyMTEzNQ==&mid=200323842&idx=5&sn=71020e98ee5b838ff4e07366fe5aba75&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aae2f692d8187684ad9f3b233f3f1e22272e8bef8a65c0745054dce05be79611a6e73b519fa5c9a2edb2a897d781d1b1&ascene=2&uin=MjM3MjI3NjQ0NA%3D%3D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c20eed10101e4e2.html?md=gd
..............................................................................
喜歡這篇文章,
不是鼓勵禁慾,
而是我看到兩個觀點,
1、在愛慾中是彼此的喜悅,不是索取 不是控制他人來滿足自己。
2、如果禁慾,是出於自願、自然,因為自己感到喜悅而這樣做。
那是靈性的昇華。不是苦修。
.....................................................................................
在性健康協會或諮商中 總是強調面對性 接納性需求 好像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然而事實上許多人都過著無性的生活.各宗教也都有修行強調禁慾的僧侶.這篇文章兼顧了兩觀點.
如果你五十幾歲了.....
1)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在愛的世界裡,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2)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不要因為寂寞愛錯人,更不要因為愛錯人而更加寂寞了。
3)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有個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沒有懂你的人,就自己懂自己吧。
4)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好朋友是應該相互欣賞的,而不是相互利用的。
5)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飯應一口一口吃,事要一點一點做。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凡事都有個
過程。不要整日疲於奔命,應該活得從容。
6)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光從容還是不夠的,適當的時候還是要秀一下自己,讓平淡的日子亮起
來。
7)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您以為錯的,在別人看
來或許是對的。而您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擺脫和拋棄的。
8)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珍饈美味、杯晃交錯間如果掩映的是爾虞我詐,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
9)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淡一些、諒 一些、忍一些,會使我們的心寬
一 些、和一些、暖一些。
10)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 他們那一輩人受的磨礪太多
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的良心。其實大多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你的榮華,每天打1個電話或問他們一個年輕時的故事,然後耐心地聽他們講完,他們就很知足了。
11)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地位和榮譽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您的修養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東
西。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裡未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悶的是一
盞極品龍井。
12)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事業有成時要珍惜自己的身體,事業無成時要讓自己更健康。
13)如果你五十幾歲了,就該明白:您的生活應該是淡定、從容、健康而幸福!
此篇獻給我50+的朋友們。
照顧好自己的身子,對自己健康負責,世界上所有東西都不是你自己的、唯有身子才是你自己的。
美麗的圖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mAqt548B4
引用: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ODk3ODg0MQ==&appmsgid=10001162&itemidx=1&sign=0153a709ea6b09400a244522ffddf603&scene=2&uin=MTgzMjE0MDc0OA%3D%3D
~~鎖定不動的遠方目標,不要緊盯著搖搖晃晃的腳下~~
電台主持人說了一個精彩的故事,他說,一位世界知名的走鋼索專家(忘了他說的外國人名字),有一次在兩個數百公尺之間的峽谷,表演他的高空走鋼索特技,沒想到突然來了一陣強風,鋼索搖晃的非常厲害,觀眾看到了這個危險狀況,大家都嚇的驚呼連連,以為表演者遇上這陣狂風必死無疑,那曉得這為走鋼索的表演行家,雙手拿著平衡桿,眼睛持續看著前方,慢慢蹲低姿勢,不慌不忙的坐在鋼索上,很有技巧的躲過了這陣劇烈狂風的突襲。
鋼索表演專家下來的時候,有記者特別上前去問他,為什麼他可以躲過如此巨大的狂風?到底他有什麼特別的方法或技巧?
「遇到狂風吹來的時候,除了穩住自己,保持身體的平衡之外,我的視線只管鎖定不動的遠方目標,從來不會去緊盯著搖搖晃晃的腳下。否則,若只看著不停搖動的鋼索,心一慌 ,手腳不聽使喚, 鐵定會從上面掉下來。」專家分享了他的趨吉避凶心得,這話當然也隱含著深深的人生哲理。
邁向成功,只管鎖定不動的遠方目標,不要緊盯著搖搖晃晃的腳下。
陳導 發現人間--- 2014/05/27
~~ 馬利筋 來自羅太陽~~
有一種尊重叫“晚三秒再關門”
家裏的洗衣機脫水時,裏面發出很響的“咣咣”聲。維修人員上門拆開一看,是一枚硬幣掉進了機器裏。維修人員將那枚硬幣取出後,順便將洗衣機內部清洗了一遍,說洗衣機用久了要清洗,否則會滋生病菌,沾到衣服上對身體不太好。洗衣機修好了,師傅提著維修箱出門,跟我說再見。
我並沒有立刻“砰”地關上門,而是扶著門對著樓梯口的師傅道再會。我開著門目送他,直到他拐過樓梯口,才輕輕關上門。
我能想到,此刻即使外面寒風割面,這位維修師傅的心裏也是暖的。因為他前腳離開,背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砰”的一聲沉重而冰冷的關門聲。他得到了別人對他晚三秒鐘再關門的尊重。
這種晚三秒鐘再關門的習 慣,是我三年前去一位客戶家後養成的習慣。那次因公事緊急,一份文件必須週末親自去客戶家拿。當我拿到文件,雙腳剛剛踏出客戶家的門,門就在後面“砰”的 一聲重重關上了!那一聲,驚得我一震――我願意相信這不是客戶的本意,他家陽臺是敞開的,我願意相信那是陽臺的風將門帶上了,因為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 驗。
但是,儘管這樣想,那扇瞬間在我身後重重關上的門,還是讓我心裏掠過一片寒涼。我感到有一種叫做“被尊重”的東西從我的身邊悄悄滑走。“被尊重”,有時候是多麼難得。一旦得到,會讓人覺得三冬猶暖。
許多人都見到過,電梯裏常常有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有什麼作用呢?許多人可能回答不上來。幾年前,我也回答不上來。我一直以為那面鏡子是給每一個進入電梯的人整理服裝儀容用的。當我偶然間知道了真實的答案時,我心裏的感動,像細雨般的溫潤。
這個答案是:當有殘疾人搖著輪椅進來的時候,他(她)不必費力地轉過身來,就可以從鏡子裏看到樓層的顯示燈。
其實真正的關懷和關愛是一種無聲無息的語言,是不用刻意讓人察覺的,如果我們做任何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讓別人的心裡有一絲一毫的愧疚和痕跡,那就不是真正形式的給予,那就是變相的、另外一種形式的索取,否則你為什麼不能悄然無聲地去做呢?為什麼要讓別人感恩你呢?
在小事或細節上體現出來的對人的尊重,像一朵小小的雛菊,並非美得驚天動地,卻靜靜地散發絲絲縷縷的芬芳,恬靜而溫實。
http://blog.xuite.net/adamet31/blog/205752594-%E6%9C%89%E4%B8%80%E7%A8%AE%E5%B0%8A%E9%87%8D%E5%8F%AB%E2%80%9C%E6%99%9A%E4%B8%89%E7%A7%92%E5%86%8D%E9%97%9C%E9%96%80%E2%80%9D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23352214755
華文世界最瑰麗奇幻的生命觀照書寫,全面探討老年議題的長篇散文創作
人生的完整經歷
生命的終極叩問
繼《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吃朋友》之後
簡媜獻上奇想版老年生活GPS導航散文
天若有情天會老,地若無情地會荒。我們扎根於有情大地,仰望亙古無情的天,
於其間遇合離散,領受悲歡愛憎,或長或短都叫一生。
我們的生命,是他人死亡之延續,來日,我們的死亡也將啟蒙他人。
生是珍貴的,死也是珍貴的,生只有一回,死也只有一次,
我們惜生之外也應該莊嚴地領受死亡,禮讚自己的一生終於完成。
--簡媜
這是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冊」,老者的「百科全書」,病者的「照護指南」,逝者的「祈福禱文」。
五十歲以上的人應該要隨身一本攜帶以防萬一,五十歲以下則應該每晚睡前翻讀一章,日日砥礪。完整涵蓋健康、心靈、理財、寓居、倫理親情、社會參與、長期照護、臨終準備與葬儀等層面,綜觀身與心的安頓、物與靈的處境,一面馳騁於浪漫空靈的想像裡,一面為現實際遇的悲歡離合拭淚。
從初老、漸老、耄耋、病役到死亡,簡媜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仔細勾勒「老人共和國」裡的鎏銀歲月,以深情至性的柔筆追想至親晚年,娓娓述說人世浮生的悲欣交集及侍病伴老歷程之愛憎孤寂,既見機智幽默的優雅自嘲,亦是急急切切苦口婆心的警世諍言--肉身是浪蕩的獨木舟,每個人生都是一只裝著悲歡離合的包袱,包袱裡有各自的歡愉與憾恨。在她筆下,生老病死轉化為一座蘊藏智慧寶石的礦脈,值得一生開採。
~~看電影 自由之心~~
我在問自己 風花雪月之外 還要不要再去碰觸那沉重的政治 社會議題
我知道自己其實是放不下的
在政局如此的時候 看這樣的片子 格外有感觸
當今日的我們面對任何壓迫與不公卻選擇視而不見,
我們不就正如那些看著諾薩普吊在樹上卻冷眼旁觀的人嗎
本來怕其中的凌虐鏡頭 好在有Maggie壯膽
這樣的鏡頭也不多 我就把眼睛閉起來 斷續瞄一下
看著那位被主人當性奴的伊麗絲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哀傷
對照男主角 索羅門諾薩普無論如何受虐
都要尋求恢復自由的機會 因此活下來
他身為奴隸 卻永遠保持著自由的靈魂
讓我想到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克的書 從存在主義到集中營
集中營許多猶太人死了
法蘭克以一位精神科醫師的角度 觀察那些能活下來的人
是因為他們有讓自己活下去的意義支撐著
回去跟家人團聚或者出來揭露暴行
自由之心的男主角就是這樣的典型
他獲得自由之後 還利用地下鐵道協助逃走的黑奴
就像納粹時代的辛德勒(電影辛德勒名單)
還參與社會運動 修改法案...
我腦子想著 我們要活的壯烈 還是活的逸樂
............................................................................................................
沒有誰可以逃1033得過這壓迫與被壓迫的食物鍊,
因為每個人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早已成為共犯結構的一份子。
諾薩普的幾任白人雇主並非每個都窮凶極惡,但即使班尼迪克康柏拜區飾演的雇主待他友善,
在發生事情時仍然只能選擇自保。而在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長鏡頭裡,當諾薩普被吊在樹上苟延殘喘,
其他奴隸見白人主管早已走遠,紛紛走出屋外各自繼續做著各自的事,大家遠遠地看著他吊在生死一線之間,
卻無人敢上前解救。當今日的我們面對任何壓迫與不公卻選擇視而不見,
我們不就正如那些看著諾薩普吊在樹上卻冷眼旁觀的人嗎?
延伸閱讀 :
一些觸動很深的文字
http://blog.udn.com/a5104105122/10252182
請連結讀全文
有些愛在不經意中 刻骨
有些人在不經意時 相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3414333537247&set=a.1562424098741.2075650.1179494388&type=1&relevant_count=1
https://www.facebook.com/katherine.wei.503/posts/791470964215865?notif_t=close_friend_activity
要學會用自己的邏輯和知識,判斷事情的真相。
人生就像蒲公英,有時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
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自己盡力了就好。
愚蠢的借據
母親在中學教政治,愛教訓人,愛板著臉講大道理,
不僅學生怕她念緊箍咒,連家長也旬她。
那是15年前的事了。
那天,我和母親從親戚家借了錢後回家。為省下坐車的錢,我們選擇走小路。
我們急匆匆地走著,誰都不說一句話。在過一個小橋時,我右腳的鞋子掉了下來。
藉著穿鞋的工夫,我看看四周,天已全黑,耳邊再次響起親戚的話:“年底治安亂,今晚別趕回去了。”
但母親謝絕了親戚的好意。借到錢,我們還是很高興的。從親戚家出來,
母親笑著說:“想吃巧克力嗎?我明天給你姐倆稱半斤。”
那件事發生時,我們離家還有半小時路程。
一聲兇巴巴的“站住別動”,兩個男人像山一樣堵住我們的路。
我哆哆嗦嗦拽住母親的手,母親捏捏我的手心,輕輕說:“不怕,有媽媽。”那是兩個男人,每人手裡拿著一根很粗的棍子。
夜色中,我看不清他們的表情。我想當然地以為他們臉上殺氣騰騰。
我知道我們該跑,可我也清楚,一大一小兩個女人無論如何都跑不過兩個身強力壯的男人。
我急得要命,母親卻低頭望瞭望我,她神色平靜,面色從容。
可怕的沉默之後,右邊的男人說話了:“我只想要錢。”
他似乎不比我們輕鬆,我捕捉到他話音裡的顫抖。母親沒吭聲。
男人繼續說道:“我們真不想傷害你們,我們也沒辦法。辛辛苦苦打工一年,老闆帶錢跑了,我們必須拿錢回家過年。你們城里人好歹比我們容易些。”
說話的人語氣倒老實,可他的棍子凶神惡煞般戳在那裡。
我很清楚,此時稍有不慎,我們就會受到傷害。
對峙片刻,母親忽然嘆氣,從口袋裡拿出藍色手絹,手絹裡包裹的是借來的200元錢。我記得那是4張嶄新的票子,每張面額50元。
男人看到錢,自然地伸出他空著的手。“慢,”母親把錢往懷裡一縮,“這錢不能讓你們搶走。”那人的手愣在半空。
“如果今天你們搶了我的錢,不管數額多少,你們都是犯了罪的。
我知道你們有難言之隱,可法律不管那麼多,不光法律判你們的罪,
就是你們自己內心,一輩子也不會原諒自己的罪。”
幹什麼?這個時候母親竟講起課來,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
她不慌不忙地說:“我現在寫張借條,不管你們多久還錢,5年也好,10年、20年也好,甚至你們沒錢還也好,只要記住,今天你們沒有搶,你們是借我的錢。
我希望,你們以後也不要搶別人的錢。”
說完,母親從口袋裡摸出紙筆,在黑暗中憑感覺寫了張借據。
她把錢和借據一起放到那人手裡:
“上面有我的名字和地址,至於你們的名字,回去後你們自己填吧!”
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歹徒大概也從未遇到過,他們愣了片刻,互相看看,什麼也沒說就拿上錢和借據跑了。
餘下的路程,我一句話都沒說。
我失望極了,我的母親居然向兩個手拿棍棒的劫匪寫下世間最愚蠢的借據。
那個春節,儘管母親還是給我們買了巧克力,可我心裡很難過。
關於那張愚蠢的借據,我始終無法釋懷,我想,這絕對不是母親平日嘴裡所說的勇敢。
兩年後的一天,母親從學校下班回家,她手裡拿著一張匯款單,上面的數額是1000塊錢,匯款人的名字卻是陌生的,附言欄上寫著:“謝謝您沒讓我們走錯路。”
那張母親寫下的借據,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這位令人敬佩的母親可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政治老師了。
面對歹徒,她是那麼地鎮定、慈悲和智慧!
她救兩人於罪惡之門,並感化他們懺悔、向善,實在是功德無量。
修善積德就在這平日待人接物、起心動念之處吧。
文章引自:http://blog.xuite.net/wuyunhua333/twblog/197612774
文章網址:愚蠢的借據
這種心機算計要學 忠厚可以 老實好像未必行的通
..............................................................
給糖哲學
有一間成立多年,向來營運業績很好的公司,今年的盈餘竟大幅滑落。
但公司老闆明白這絕不能怪員工,因為大家為公司拚命的情況,絲毫不比往年差,其至可說,由於人人意識到經濟的不景氣,幹得比以前更賣力。
然而這也就愈發加重了老闆心頭的負擔,因為馬上要過年了,照往例,年終獎金最少發兩個月,多的時候,甚至再加倍。
不過今年可慘了!算來算去,頂多只能給一個月的獎金。
老闆憂心地對總經理說:「若讓多年來已被慣壞的員工知道,真不知士氣會怎麼滑落!許多員工都以為最少加兩個月,恐怕飛機票、新傢俱都訂好了,只等拿獎金就出去度假或付帳單呢?」
總經理也愁眉苦臉了:「好像給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現在突然改成兩顆,小孩一定會吵。」
老闆聽這麼一說,突然觸動靈機:「對了!你倒使我想起小時候到店去買糖,總喜歡找同一個店員,因為別的店員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顆顆往回扣。
而那個比較可愛的店員,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後一顆顆往上加。說實在話,最後拿到的糖沒什麼差異,但我就是喜歡後者。」
沒過兩天,公司突然傳來小道消息:「由於營業不佳,年底要裁員,尾牙的雞頭,只怕一桌一隻都不夠。」
頓時人心惶惶了。每個人都在猜,會不會是自己?
最基層的員工想:「一定由下面殺起。」
上面的主管則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從我開刀!」
但是過了幾天,總經理又做了宣佈:「公司雖然艱苦,但大家同在一條船,再怎麼危險,也絕不願犧牲共患難的同事,只是年終獎金,絕不可能發了。」
聽說不裁員,人人都放下心上的一塊大石頭,那不致捲鋪蓋的竊喜,早壓過了沒有年終獎金的失落。
眼看除夕將至,人人都做了過個窮年的打算,彼此約好拜年不送禮,以共度時艱。
突然,董事長召集各單位主管緊急會議。
看主管們匆匆上樓,員工們面面相覷,心裡都有點七上八下:「難道又變了卦?」
是變了卦!沒幾分鐘,主管紛紛衝進自己的單位,興奮地高喊著:「有了!有了!還是有年終獎金,整整一個月,馬上就會發下來,讓大家過個好年!」
整個公司大樓,爆發出一片歡呼,連坐在頂樓的董事長,都感覺了地皮的震動。
人的感受就是這樣微妙!與其因有著最好的企盼,造成最大的失望,還不如用最壞的打算,引來意外的欣喜。
~~學習電子報~~
朋友寄來 性愛教練的文章
讓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 吳錦發的一本小說~~無卵頭家
幾十年沒想起這本書了
書中我唯一印象較深的好像是男主角
遇到挫折或情緒低潮的時候就去做愛
連結起最近研修的性學 忽然覺察到
原來性 不只是在浪漫的時候 在焦慮的時候 在挫折的時候....
在任何情緒之下都可能當作紓解情緒的活動之一
也會有不同的境界
只要不傷害到當事人~~單身的本人 或伴侶的
當然紓解之後還是要具體處理情緒問題的本身
才能真正消化問題
當年教授說這是行為科學的經典名著 我讀1975年版的
是真的經典 讓我在對人類行為(人當然是動物之一) 有更寬廣的認識
雖然作者研究 紀錄描述的都是動物行為 關於領域感 關於求偶 關於習得的無助.....
而我用的最多的是 "挫折產生攻擊" 模式
很容易在人們的行為中發現
看到人們的憤怒 攻擊 我幾乎自動會去推敲他遇到了什麼挫折
題外話 讓我想到在雄中時鄭正博主任給我的啟蒙之一:
當個案問你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的時候 不管你給他什麼答案都沒用
你該做的是問他: 你現在遇到什麼困難?
然後又想到一個讀遍四書五經的朋友 不要相信書上說的
快樂的人都去快樂了 哪有時間心情寫書
你看司馬遷不是被關到監牢裡 才寫出史記嗎
.......................................................................................................................................................
以下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qnpahan-linau/article?mid=419
「我們常會認為別種文化的社會禮儀和規範都是低於我們的…使我們想到其份子不是人類,就像許多原始部族所為的;在他們的語言中,『人類』是他們特殊部族的同義字。他們認為,嚴格來說,吃掉敵人部族戰敗的勇士並不是殘忍的行為。(p-79)」
看過的這段所謂「假分類」的定義文字是很早以前的事,讓我有點恍然大悟;就如他們被稱為 Mukan,與我們被稱為「番」,原來都是「非我族類」舉世皆然的一貫準則。這本書「On Aggression」討論的是攻擊性,藉由對動物的行為觀察,探討攻擊的意涵,特別是同類相殘的「種內攻擊」;然後再由動物的攻擊,延伸到人類與生具來動物般的攻擊性,所以譯者就恰如其份的將書名取為「攻擊與人性」。
Konard Lorenz(1903-1989),奧地利行為科學家,1973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On Aggression/ 攻擊與人性 1963年出版。遠景於1975年出版中譯本,王守珍.吳月嬌合譯;1986年由遠流再版;本文所註明引用的頁數是以遠景版作為依據。
飢餓/餵食、生殖/性慾、攻擊/打鬥、逃避/逃亡是動物行為模式的四大驅力(p -84’ 91’ 95),行為的外在表現,並不為單一驅力所引導,而是多重驅力互相矛盾郤又相生相成的結果。比如:沒有恐懼的話,動物便沒有威脅/攻擊的表情。(p-89)
而種內攻擊/驅逐同類郤又是定期確保留出空間,讓其後代得以有避免飢餓/可資哺育的環境,而不得不的行為;更適當的定義是其實它是在實現保種作用(p-40);所以這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經過「天擇」所遺留下來的重要天性之一。
雖未必得致之於死地,,但若攻擊的驅力過於旺盛,以至於在無對象可攻擊時,配偶甚至淪為待罪羔羊(p -58 ),這是在人工環境下所觀察到的極端事例。然而單打獨鬥仍不敵團結的力量,為抵禦外侮所以又有加入團體之向群驅力,所以鳥類會共聚築巢,僅頸子所能伸長之領域,方會激起攻擊同類之衝動。
透過各種不同的進化,群聚物種又發展出抑制或轉化攻擊的的機制,雁子向旁邊的同群或找其他代用品發洩其怒氣。甚至於將攻擊化為「求和」儀式,作為彼此間的互相確認為「朋友」的認同,一方面被認同的多寡則牽涉到其在雁群中的階級高低,一方面又可「黨同伐異」。
在Discovery頻道中,也可以看到猩猩彼此間也打打鬧鬧;但是有一個界線,當另一群同類進入而威脅到本群生存空間時,牠們即團結一致地對同類施以冷酷的驅逐與殺戮。在人工環境中,一個特殊的例子又被觀察到:以氣味作為群組識別的褐鼠,則三組不同群的褐鼠放入一封閉空間內,會彼此殺戮至僅存唯一。甚至於經隔離過一段時間的褐鼠,釋回後雖仍能識別出同組的氣味,但因自己的氣味己遭刻意抺除變造,而仍被視為他組而遭無情圍攻。
作者在文章的文中特別是後半段,則由動物的行為觀察皆可在人類的行為模式中找到類似者,故人類與動物間其實無太大區別。
但是處於這個星球進化最頂端的人類,則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種內攻擊。於是被屈服的猶他族印地安人,在新的體制下,族人普遍面臨著過剩攻擊衝動被抑制下的精神質痛苦,釀成了族內混亂與失序,讓部份人有强烈的自我毀滅的傾向(p-209~211)。這種情況在「原住民行政誌稿」上,台灣原住民在日治時代被征服後也經歷過了。紋面、獵頭皆被禁止加上無止境的勞役,擾亂了原住民的日常生計與作息,終致釀成了霧社事件,然後換來更大的屈辱;及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原住民子弟勇赴戰場,讓自我毀滅發洩其過剩的攻擊衝動。
面臨著被新文化取代的景況,過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風俗被輕視,轉而仿效他們認為較優秀的風俗,然而大多數人只模仿到新文化中較容易、最表面的郤也是其中最沒有價值的(p-224)。KMT來台後初期部份的原住民面臨土地被騙、女人被送到煙花巷內、到城市作白工;於今則看到,就算是公務員等的原住民部份精英,也有染上賭博、貪瀆、金光黨者。這些現象顯示著新舊文化間仍有綳緊的驅力,其文化的融合尚待一段磨合期,而故一段時間,原住民必需重回山野等待洩放。
也因為一個文化是由一連串個體構成,它經不起任何連續性的干擾,於是1900年出生的世代和下一世代間,傳統的連續性出現一段警告性的終止…工業化使得世代間產生距離,就是最深厚的親蜜力與最民主的忍讓,也無法加以補償。由於技術的發展,生態和社會以極快的速度在變化,使得許多習俗在一個世代內就變得適應不良了(p-224)。事實上,在荷領時代的17世紀,一位安平地區的平埔族,就對那些紅毛番說出了其憂心忡忡,因為他發現傳統已日漸流失。這位平埔族的傳統是什麼?絕對已無法形諸於文字。而我這個世代的傳統,也不過是聽老人所留下二戰前後殘存的記憶;清日交接之際的傳統,則早已隨著老人之過去而入土為安,現在則但憑各自重組連結想像。
而現在,沉迷於網路或電玩遊戲的年輕世代,更加深了世代間的隔閡;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那裡正好提供了儀式化呼朋引伴的好處所。假若聰明的煽動者藉著優美的詩句造成超常剌激情境,抓住年輕人這股易被感染的年紀,他將發現很容易就可以帶引他們的固定目標走向為他的政治目標效勞的方向(p-228)。就像地球暖化一像,稍有波動,皆有可能牽一髪而動全身。「假若救世主義想要得到壓倒全球性的優勢,它應該立刻分為兩個强勁的對抗黨派(一個是自己,另一個是對抗黨),於是敵對戰爭又將和以前一樣的興旺起來。(p-232)」
武器的改良加長了攻擊的距離,少了臨場感的刺激性抑制(武器的使用),讓使用者如玩電動玩具般只剩下扣板機的快感,郤毫無罪惡感。(p-228)對施令者來說更因非按鈕者,大規模殺傷武器的使用更只剩下命中的準確率及摧毀範圍的數據而已。
或許種內攻擊,讓人類有了生活空間的强烈需求,促成由東非向全世界播遷的驅力。攻擊驅力或許將經過適當的抑制與渲洩,但因其具有效用而無法完全消除;無論如何,它仍將隨著進化的腳步向前邁步。只有那些了解動物---包括最高等的,以及和我們最相近的種類在內---的人,以及那些從進化裡得到領悟的人才能瞭解人類的獨特地位。我們是被進化中偉大的創造者所塑成之最高成就的作品。是他們截至目前為止「最新」的作品,但當然不是最後的作品。(p-196)
在中秋夜看這樣的片子實在不合時宜 片子也有點沉悶
所以也就沒有公開分享
即使戲中 親情愛情只是點綴 那還是我覺得最動人的部分
其實安樂死這議題已經不新鮮 也難有解答
只是 你知我知
在家屬和當事人都同意下 在醫生的默許下 死後不會有財產等紛爭
安樂死已經是可做不可說的事
我覺得難的不是在法律和手段
而是家屬的情感 以及宗教強調的神的生命權
...........................................................................
印度電影 《Guzaarish》(雨中的請求)
全身癱瘓的伊森必須吊起來才方便洗頭
原是印度魔術界第一泰斗且素有<梅林>之稱的伊森 受傷後困居在諾大的家中十四年
忍受與世隔絕的孤單寂寞和身體上的折磨
觀看一部好影片,等同閱讀了一本好書,「安樂死」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在許多國家都不被允許。
瑞士在1941年通過「安樂死」,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少數可合法實施「安樂死」的國家。
曾經也奮勉的在家中開闢了一個廣播節目 鼓勵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奮發向上
有一次 觀眾在節目中打電話告訴他 是他的鼓勵讓他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並在七分鐘前生下了一個女兒 伊森選了一首<微笑>送給這位新生的嬰兒
「安樂死」是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
美國植物人臥床十五年泰莉的拔管事件,突顯了生存權的司法爭議與生存權在家屬親人間的衝突
和價值審思。 律師在庭上強調伊森是在清楚的意識下提交了安樂死的請求書
「安樂死」牽涉了倫理、醫學及法律層面等問題,甚至宗教信仰也能左右其對生命價值的判斷。
而最主要的爭議是在於「人為的縮短了」生命。
贊成及反對者往往各擁其主、各持己見且立場鮮明,必須經由社會大眾長時間形成了共識之後,
才有可能進行相關的立法。在台灣引起大家關注卻懸而未決的例子,
便是在有生之年躺了四十七年的植物人王曉明。
基於病人行動上的不方便 第二次偵查庭是開在伊森家裏 伊森自述他的辛苦和煎熬已超出人類的理解
看完此片後我有一個感覺,總覺得所謂的「人道主義」有時僅只是一個「虛偽的慈悲和口號」罷了,
因為他忘了「設身處地」以病人的立場來感知和思考生命的意義,也沒有尊重傷者期盼「活得有尊嚴」
的心願。
伊森母親出庭作證 強忍割捨的傷痛 仍請司法尊重當事人的尊嚴和意願
請在我們憲法的允許下給他尊嚴的保障 這是一部主題嚴肅,近
距離深刻探討生命主權的電影,也是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們,不容再閃躲逃避的問題,
縱或有淒美愛情故事的妝點,讓悲苦無告男主角的生命少了點疼痛,多了份欣喜、甜密和慰藉,
但這並非重點。 重點仍在於凸顯「人道主義」不贊成「安樂死」所秉持的「人道精神」,
其實往往是「很不人道」且缺乏「同理心」的一種冠冕堂皇的「殘忍」。
印度電影 《Guzaarish》(雨中的請求)
http://v.youku.com/v_show/id_ XMjY4OTg2MDM2.html